当前位置 首页 书香门第 60 噩耗

《书香门第》60 噩耗

作者:岚月夜 字数:2751 书籍:书香门第

  一秒记住【千千】.,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那个女孩子自然是个好女孩,家里从前也是殷实家庭,只是父亲忽然亡故,剩下孤女寡母的,才有了族人意图侵吞家产之事。可女儿来信是叫她促成外孙和孙女的婚事的,忽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叫她怎么和女儿交代?唐氏怕严谦再住下去真的和那个女孩子有了什么首尾不好收拾,只得赶快想法送了严谦回来,又特意让薛婆子来送,当面和女儿好好解释一番。

  范氏怎么也没想到会有这事,不由皱眉问道:“谦哥儿没做出什么……吧?”

  “怎么会?”薛婆子赶忙解释,“咱们表少爷最是知礼懂事的,而且,据老奴看,咱们表少爷只怕还没开窍,也只把王家表小姐当个妹妹一样。表少爷曾说,若是王家表小姐到姑奶奶家里做客,一定能和咱们表姑娘处得来,可见并没别的心思。”

  范氏略略放心,想来是母亲谨慎,见他们来往的频繁,为了防患未然才早点把谦哥儿送回来的。只是:“谦哥儿和几个侄女都处的不好么?”

  薛婆子满脸堆笑:“怎会相处不好?只是咱们家几个姑娘都是在家里深闺养着的、人又腼腆,不及王家表小姐见识广又大方,而且王家表小姐熟悉农事,能和表少爷说到一处去。”

  她句句都是在夸那位王家的表小姐,可范氏听入耳里却越发的对这位王姑娘没什么好印象了,在人家家里暂住,还这样不知进退,在外客面前丝毫都不收敛,反把主家的姑娘比下去了,不是太过无知就是心机太深。于是就又多问了一句:“这个王家女孩儿是大嫂什么亲戚家的?怎么我不记得大嫂家里亲戚有姓王的?”

  “说起来也不是多么近的亲戚。这位王姑娘的母亲是亲家尹太太的娘家侄女,和大奶奶算是表姐妹。”薛婆子答道。

  范氏恍然大悟:“你是说,是大嫂继母那边的亲戚?”薛婆子点头,范氏就低声说了一句:“怪不得。”然后就没再说什么,给薛婆子道了辛劳,让青杏带着她去休息了。

  前院书房里,严谦正跟严景安汇报这一年多来的旅途见闻:“……原来黄河里的水竟然真的是黄的,尤其是刚一下完雨,那汹涌的河水里泥沙俱下,浩浩荡荡的奔腾而下,气势惊人。今年雨大,外祖父说恐有水患,入夏以来他老人家几乎没回过家,一直忙着抗洪之事。”

  严景安凝神细听,偶尔还提问:“今年山东小麦产量如何?你回来的时候,冬小麦可种下了?”

  “除了几处遭洪灾的县,其余诸地都是丰收的。孙儿回来的时候,冬小麦大半都已经种下了。今年山东棉花的产量也不错,外祖父还带着孙儿去棉花田里看过。”说起农事来,严谦总是眉飞色舞。

  再加上严景安虽赋闲在家,总还是心怀天下,自然要细细的问及各地情形,祖孙两个一直谈到后院来催吃饭了才罢。吃完饭大伙都去上课了,丰姐儿也去跟杨清学画,范氏这才把严谦叫到自己房里,一叙别情。

  严谦笑嘻嘻的坐在范氏身边,给范氏讲外祖家的事情:“原来母亲长得像外祖母啊,可惜我长得不像母亲,不然也可让外祖母略解一些思念之情。倒是大舅舅家的二表妹长得像母亲,就说是您的亲生女儿也有人信的。”

  范氏微笑倾听,待他说完伸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儿子的脸颊:“怎么黑瘦了这么许多?难不成你跑去干农活了?”

  严谦已经大了,不太适应和母亲这样亲近,略有一点不自在,在凳子上挪了挪屁股,答道:“就去了几次。嘿嘿,娘,外祖母说,哪时闲了,叫把二弟和妹妹也送过去住些日子呢!”

  想来母亲知道自己出不得门,就想让两个孩子过去亲近亲近,范氏心中微酸,叹了口气:“嗯,看有没有合适的时机吧。”说完又忍不住加了一句:“将来一定要把你妹妹留在身边,省了这两处牵挂之苦。”

  “娘要是舍不得,干脆就把妹妹留在家里,招个上门女婿好了。”严谦笑嘻嘻的哄母亲。

  范氏就拍了他一把:“又胡说!哪有好男儿肯做上门女婿的!”

  “怎么没有?咱家不是有一个现成的?”严谦为了哄母亲高兴,直接把黄悫都给卖了。

  范氏失笑:“你呀,怎么出去一趟,越发不正经了。这话可不能乱说!你先别管你妹妹的事,先说你自己,你这也出去见识过了,该安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吧?还有,你可真不小了,婚事也不能再耽搁了!”

  严谦一听这话,脸上的笑意就淡了些,但还是点头答道:“母亲说的是。祖父跟我说了,让我在家休息几日,就要送我去书院里读书。娘,你放心,儿子知道轻重。”

  范氏看着儿子青涩的脸庞上一副郑重神色,有些失神,这孩子出去了一趟,好像真的长大了不少。她这里还在思量,严谦那里又开口了:“至于婚事,娘,能不能再等一等?起码等儿子考了生员,有个出身才好吧。”说到婚事,他还是不免有些羞赧。

  看他略带腼腆的低头,范氏又忍不住笑了:“那也好,只是再拖也不能拖过明年了,不然要耽误了你二婶家里的妹妹了。前次你父亲来信,已经说你二婶在给你大妹妹相看了。”严谦只得点头应了。

  严谦只在家歇了三日,就又收拾了行装,由严景安和严仁达带着去书院了。刘氏有些不舍,范氏还劝她:“书院又不远,旬假的时候就回来了,娘别担心。”

  “唉,孩子大了,就都想伸伸翅膀,要飞得高飞得远了。”刘氏忍不住感叹,回身拍拍范氏的手:“我们做娘的,也只能放手,只是这心里呀……”

  丰姐儿就靠过来抱住刘氏的腰:“祖母祖母,还有我呢!别怕,我不走的!我一直陪着您!”

  刘氏脸上立刻有了笑容,伸手搂住丰姐儿的脖子,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哎呦,多亏了还有我们丰姐儿来做祖母的贴心小棉袄。你可得记住,你今日跟祖母说了不走的,将来无论如何可都不准走!”旁边的范氏、李氏和严诚黄悫都忍着笑,看丰姐儿怎么答。

  丰姐儿连想都没想,只是使劲点头:“不走不走,祖母赶我都不走,我就赖着祖母!”

  刘氏就转头说:“你们可都记住了哈,赶明儿要给我做个证,是她自己个儿说不走的,可不是我拦着!”众人都笑着点头:“是呢,是丰姐儿自己说不走的。”

  丰姐儿大眼睛眨呀眨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都笑得那么开心,最后严诚站出来说:“这会儿却不走也得走了,祖母,孙儿们该去学里上课了。”

  “好好好,去上课,好好照顾你妹妹,晌午祖母亲自下厨,给你们做好吃的。去吧!”刘氏笑看着孩子们都走了,然后弯腰抱起自己在玩的明嫤,“说起来还是我们明嫤好,不用说也不走,就在家陪着祖母呢!”身后的范氏和李氏相视一笑,都觉得婆婆如今真是比小孩还小孩了。

  严谦这一去书院,就直到了中秋才回来。今年的中秋,因为严谦回来了,自然比去年要热闹许多,然后严景安又拿出了中秋必备小考:写诗。这一年却没叫咏月,而是改成了咏蟹,于是只见严家大大小小的男人们人手一只蟹子凝眉苦思,只有丰姐儿躲懒说:“我写不好诗,就给祖父画一张大螃蟹吧!”

  严景安欣然应允,丰姐儿就摆开笔墨,画了一幅巨蟹捕虾图,还似模似样的盖上了自己的私章,提笔写上“但见河蟹捕虾,焉知渔人在后”,然后交给了严景安看。严景安越看越想笑,指着那蟹子的大肚子说:“这蟹子可真是要膏满四溢了,快拿去煮了给祖父下酒!”逗得几个憋着作诗的人也笑得不行,欢欢喜喜的过了一个中秋。

  刘氏正觉万事顺遂,再没什么烦忧的时候,黄家忽然来了人。刘氏一见来人身着素服就觉不妙,果然那婆子开口就带着哭腔,说道黄家老爷病重过世,黄家大爷夫妻已经扶灵归乡,遣了他们来接黄悫回去奔丧。

  范氏听了忙让人往家塾传讯,不一时严景安亲自带着黄悫回来,黄悫整个人已经呆了。严景安叫了来接的人细问,才知原来黄奇自到黔南以后就不服水土,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他又不肯敷衍塞责,还勤勤恳恳的行使县丞职责。黔南生活清苦,黄奇能撑这几年已是极限,今年夏天黔南极热,黄奇中暑病倒,就再没起来,到了秋天,天又忽然变冷,黄奇终于撑不住去了。

  严景安不免唏嘘不已,叫来黄悫好好安抚一番,又嘱咐他不可过于悲伤,让黄奇在天之灵不安,还嘱咐他在家守孝之时也不要忘了功课,说只有他学有所成才能告慰黄奇在天之灵。刘氏和范氏则忙着给他收拾东西,因他第二日就要走,也没有给他带太多累赘的东西,只带了行李和换洗衣物,其他东西打算过后再给他捎回老家。

  下学回来的严诚和丰姐儿自然也很快就知道了此事,两人一起去了黄悫的屋子看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