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香门第 109 闺怨

《书香门第》109 闺怨

作者:岚月夜 字数:2609 书籍:书香门第

  一秒记住【千千】.,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第二日一早吃过了饭,先送了严诚夫妇走,然后明姜随着母亲和大嫂回去正房,常顾则跟着岳父出去二堂说话。

  三个女人坐下来说了一会儿话,王令婉就告辞要出去处理家事,把欣姐儿留下来跟明姜玩。欣姐儿已经能够说一些短的词语,会叫娘、爹爹、祖母之类的了,但姑姑这两个字的发音还是难倒了小欣姐儿,每次叫出来不是猪猪就是嘟嘟,把明姜怄的不行,非得要教她说对了。

  说的次数多了,欣姐儿也烦了,根本不理会她,只玩自己的,不停摇晃着手臂上的金铃,听见那清脆的响声就自己傻兮兮的笑,然后再摇,乐此不疲。明姜拿吃的哄她,她也不理,拿花儿逗她,她只瞧了几眼,就继续玩自己的金铃,完全不理会她可怜的“猪猪”。

  范氏在旁边看着笑得不行:“瞧瞧,这可真是让你遇见克星了。”说完又抱着欣姐儿在她脸上亲了一下,“我们欣姐儿真是个好乖乖。”

  欣姐儿也不知听懂没有,咧开嘴露出里面稀疏的几颗米粒牙,冲着范氏笑:“租(祖)母。”

  明姜伸手捏了捏欣姐儿肉肉的脸蛋:“小没良心的,小时候都是谁哄着你抱着你的了?这么快就变心欢喜祖母了!”

  欣姐儿扭头看了看明姜,然后往范氏那里一歪,躲进了范氏怀里说:“猪猪坏。”

  满屋子伺候的人和范氏一起笑了起来,明姜就也往范氏怀里钻,还故意抱住范氏的脖子,对欣姐儿说:“祖母是我娘,不疼你,只疼我,你去找你娘。”

  欣姐儿打量了明姜一会儿,又仰头看了看范氏,发现范氏笑而不语,就伸手去推明姜:“猪猪走。”然后也站起来要去抱范氏的脖子。

  下人们笑得更厉害了,范氏抱住欣姐儿,推明姜:“让你再闹,赶你走了吧!”

  明姜就松了手,用手揉眼睛装哭:“欣姐儿坏,还要赶姑姑走。”然后悄悄看欣姐儿的反应。欣姐儿只是瞪大眼睛看着她,看了好一会儿,忽然发现姑姑在偷看自己,就指着她咯咯笑了起来,还对范氏说:“猪猪哭,羞。”

  范氏只觉得自己脸都笑酸了,还不忘附和欣姐儿:“就是,姑姑那么大了还哭,羞羞!”明姜无力的往后面引枕上一靠:“这个小鬼灵精!”

  明姜和常顾在严家住了五天,每天都是这样欢欢笑笑热热闹闹的,到要走的时候,两人都分外不舍,可范氏却不许他们再住下去:“大过年的,就留两个长辈在家,冷清清的像什么话?回去多陪陪你婆婆,她只有你们两个在跟前,其余儿女孙辈都不在,心里可得多寂寞!说起来你那个大嫂也真是不会做人,他们夫妻在京里出不来,好歹也把孩子送来陪陪两位老人呢。”

  “我也觉得是呢,早先我问过常顾,他说我婆婆不想耽搁孩子们的学业,到过年的时候路上又不好走。可先头我们成婚的时候,路上也好走,且没几个月就过年了,我大嫂竟也没把孩子带来,不过这话我也不敢说。”明姜答道。

  范氏点头:“你自然不能说,心里有数便是了。这就是官宦人家的无奈处,当初他们家本也是想留在京里的,可京卫各处实难安排下你公公这个品级的,无奈之下才来的山东。过几年若是京卫里有了空缺,没准就能回京去了。”

  明姜一愣:“我怎么没听说还要回京?”

  范氏瞥了女儿一眼:“我是说没准。这缺是那么好等的?就算出了缺,也不知谁能得去呢!京里达官显贵那么多,多少双眼睛盯着,都是未知的事。只是他们家到底是京里人,亲眷也都在京里,想回去是人之常情。”

  也对,不过这也不知是哪年的事呢,何况他们夫妻俩已经定了去登州,一时半会想来是不会改了,更不用操心这个。明姜就又嘱咐了母亲几句保重身体,不要太过操心操劳,家里有事就多交给两个嫂子去做,临辞别的时候,又扶着父亲的胳膊一样嘱咐了,才上了车和常顾一起回去。

  常太太看见他们这么快就回来很惊讶:“难得回去一次,不是让你们多住几天么?”

  明姜微笑着答道:“媳妇刚回去住了三天,我娘就烦了,嫌我聒噪,又硬赖了两天,她们说要去济南探外祖父外祖母,就把我们赶回来了。”

  常太太自然知道这是玩笑话,严家有多疼爱明姜她又不是不知道,想来是严太太怕自己在家孤寂,所以没让孩子们多住,她心里感叹,这才是知礼的人家,再想想大儿媳妇,就越发喜欢明姜了。于是当下也笑:“我倒是忘了这事了,范家两位老人家身子可好?”

  “都好,外祖父这两年总算听了劝,知道保养身体了。”明姜答道。

  常太太点头:“那就好。过年大家伙都忙,也就罢了。过些日子家里没事,你和常顾再回新城去多住些日子,等你们去了登州,恐怕就再没这样的空闲了。”

  明姜没想到婆婆会这样说,心里很感动,就笑着回道:“既如此,我们更该在家里多陪陪您才是。”

  常太太摇头:“陪着我的日子多的是。行了,你们一路回来,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也累了,且回去歇歇,吃饭的时候再来。”

  明姜应了,告退回房。她回去换了衣裳,洗了洗脸,常顾才见完常怀安进来,明姜又服侍他换了衣服,“坐一会儿就去正院吃饭吧。”

  常顾点头,拉着明姜一起坐下:“父亲说,去登州的事,有信儿了。”

  明姜一惊:“什么时候去?”

  “大概三四月间,再晚也不会晚过六月。不过父亲的意思是让我先去,等那边安顿好了,再回来接你。”常顾握着明姜的手,“你可能要在家里多住一些时候。”

  对这个安排,明姜自然没什么可说的:“那也好,你放心,我在家一定好好侍候公婆。”

  常顾心里一暖,伸手轻轻揽住明姜,将下巴在她发顶蹭了蹭,明姜直推他:“别闹,刚梳好的头发。”常顾闷笑了两声,松开她,改而握住她的手:“走吧,去母亲那吃饭。”拉着明姜站了起来。

  明姜先不肯走,替他整理了一下衣衫,又帮他穿上大毛衣裳,常顾也有样学样,给明姜整理了一下衣衫,捋了捋头发,又给她也穿上大毛衣裳,这才手牵着手往正房去。

  回来以后,明姜就每日去常太太房里陪着她说话,或是应酬往来拜年的人,闲时就和丫头们陪着她打打叶子牌,正房里多了许多欢笑声。

  这天已经到了正月初十,下晌打完叶子牌,常顾跟着常怀安一起进来吃饭,常太太忽然想起来说:“外面花灯都上了,常顾明后天带着你媳妇出去转转吧,青州这边的灯市虽不及平江,却也热闹得紧,灯谜、百戏、歌舞、唱戏的应有尽有,你们也出去散散心,闷在家里怪难受的。”

  常顾答应了,又说:“娘也一同去吧,瞧瞧热闹。”

  常太太摆手:“我嫌闹得慌,在家里和丫鬟们玩玩牌就是了,你们年轻人去吧。”又叫人传饭,没再继续说这个话题。

  本朝每年上元节都是从正月初八就开始上灯,一直到十七日才落灯,到了初八日家家户户都挂上彩灯,常家也不例外,院里各处都已经挂上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常顾和明姜在自己院里挂的多是花鸟的,后来常太太还特意让人送了一对绘了麒麟送子的彩灯来,让他们挂在正房屋檐下。

  吃过晚饭回来的时候,常顾就指着那灯笼跟明姜说:“你瞧娘多着急!”

  明姜不理他,红着脸进房去了。常顾笑嘻嘻的跟着进去,除了大衣裳,追着明姜说:“你想明儿去还是后儿去?我叫人预备一下。”

  “哪一日都行,你看着预备吧。”明姜宽了衣裳,上了炕上坐,“你去过灯市么?”

  常顾也过去坐到她旁边,答:“去年去过,还成吧,虽然灯没那么精美,但还挺热闹的。等哪日我们回京过上元节,我带你去灯市逛,京里的灯市才叫光彩夺目、目不暇接呢!”

  明姜想起在家时母亲说过的话,就顺着常顾的话头问:“公公还能调回京去么?”

  常顾喝了一口热茶:“难说。我瞧爹爹挺喜欢在外面的,自在。就是娘那里寂寞一些,亲朋旧友皆在京里,哥哥姐姐们也都在京里,她自然总想着回京。”

  想想婆婆也真的挺不容易的,明姜就叹了口气:“我现在才知道为何说‘悔教夫婿觅封侯’1了。”

  常顾失笑:“不是这个意思吧?”

  “反正也差不多。”明姜懒洋洋的答了一句,“我总觉着,官做得再大也好,总比不上一家人能好好的团聚一处。”

  常顾想想母亲,也就叹了口气:“可是不做官,一家人又怎么能过上好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