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城人都等我成寡妇秦安安傅时霆 第2465章

  直到吃饱了豆饭的秦王跑到他身后冒充他的幕僚家臣时,他仍旧没听懂。

  为什么赵括非和土豆过不去?为什么赵括辱骂污蔑还要杀了朱襄?白起完全不明白。

  赵军兵卒会为了朱襄暴起杀主将的事,白起倒是能理解一二。

  赵括之前滥杀在军中有名望的老兵卒,虽然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也在兵卒心中留下了怨恨。

  之后赵括优先保证自己的亲兵和良马的食物,兵卒饿得以战场上的尸体为食,兵卒心中积怨已经很深。

  现在赵括莫名其妙要把好好的粮食烧了,又莫名其妙要杀在赵国平民中声望极高的朱襄,在有人带领的前提下,赵国兵卒血气上涌,就跟着反了。

  不过若此事没有人带头,恐怕赵国兵卒还是会继续忍耐下去吧。

  白起看向脸上毫无惧色的伯夫:“听你的语气,你和朱襄很熟悉?”

  伯夫道:“我家住在蔺公封地,已经承了朱襄公很多年照顾。”

  白起揉了揉太阳穴:“那朱襄……”

  他话还未说出口,司马靳跑了过来:“将军!赵国派人来说和,请求你放了被围的赵军,还带了很多粮草来!”

  白起听到“粮草”二字,心头一松,头脑一清。

  秦王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来者是谁,难道是蔺相如?”秦王还对那个敢威逼他击缶的蔺相如念念不忘。

  司马靳道:“不是,是朱襄!我听赵军一直说朱襄朱襄,没想到竟然是朱襄来当使臣?他擅长不是种地吗?!”

  司马靳一得到消息,立刻兴冲冲地跑来亲自报告。

  将军!君上!赵人口中那个特别会种地的朱襄来了!

  伯夫大惊,手中拎着的头颅落地,赵括死不瞑目的脑袋在地上滚了两圈:“朱襄公怎么会来这里?赵王一直未给朱襄公官职,怎么会让朱襄公当使臣?!”

  “啊,提前给我们送信的赵人说,赵王放弃你们,朱襄使金贿赂赵国重臣楼昌,才得以出使。他出使的时候,赵王都没召见他。”司马靳打听得可清楚了,“赵王肯定不相信他能成功。”

  伯夫和他身后的赵国兵卒先是一愣,然后痛哭不止。

  第25章 野兔野狐鸦

  朱襄乘坐着马车前往长平战场,正好从秦军驻守的百里石长城经过。

  王龁亲自当了一回诱饵,退守百里石长城。在完成合围之后,秦军连成一片,他自然也能和其他人轮番驻守了。

  最近正好轮到司马靳和王龁换防,王龁去了谷口,司马靳在百里石长城候着赵军援军到来,好“围城打援”。赵国的援军没等到,司马靳等来了朱襄提前派来报信的人。

  朱襄担心自己还没靠近秦军阵地,就被秦军的箭雨欢迎,派人提前通知秦军放行。

  他本来打算让廉颇的家丁去报信,相和的徒弟自告奋勇,说自己会秦话,自愿当信使。

  七国语言不同,周有雅言,相当于官话,出使的士子只需要学会雅言,基本就能和对方官吏沟通。

  不过要通过秦国军营报信,会秦话的信使更容易传达消息。

  虽然当信使有危险,现在同行的人谁没有危险?朱襄没有矫情,给了相和徒弟自己的身份证明,又塞给他一些碎小的金银铜块,好让秦军兵卒行个方便。

  相和本想说秦军军中律令严厉,秦兵不敢收。但他想了想,先示意弟子收下朱襄给的钱财,然后将钜子令交给弟子:“以给钱财的借口,将这个呈上去。”

  当墨家弟子要离开前,许明将一块青铜牌交给了他:“我和武安君有过几面之缘。不过我的弟子不如你能说会道,此牌交予你。”

  墨家弟子立刻作揖,双手恭敬捧着青铜牌道:“必不负所托。”

  墨家代表着小手工业者的利益,农家代表着农人的利益。他们有各自的政治需求,但也都知道这政治需求实现的希望非常渺茫。

  除了最高的理想,墨家和农家还有最基本的理想——让在乱世中最难生存的小手工业者和农人能够活下去。

  秦国治国理念虽离墨家和农家相去甚远,但秦国是如今最可能一统天下,结束乱世的国家,也是七国中唯一有平民升迁途径的国家,所以墨家和农家都早早的入了秦。

  秦国的牛耕铁犁使用范围比其他六国更广,这其中就有农家的功劳。

  白起每打下一块地方,需要有人来恢复被战争打烂的城池的秩序。耕作是重中之重,农家就扛着农具出场了。许明在入赵前曾经与白起共事过。

  两人话不投机,理想和地位都差距甚远,彼此间没有什么交情。只是白起知道农家对秦国的重要性,或许能给许明几分脸面。

  墨家弟子对着司马靳诉说朱襄的功德后,就将金银、钜子令、青铜牌都交给了司马靳。

  他认识司马靳,知道司马靳是白起的副将。

  司马靳将布包一股脑地都呈了上来,冒充白起幕僚的秦王探头一看,捋着胡须惊讶道:“将军,这是钜子令和农家许明的牌子!”

  白起差点被君上这一声“将军”喊得表情破功。还好他在副将和手下老卒的荼毒下,面瘫功力深厚。

  “墨家和农家怎么和朱襄混在了一起?”白起皱眉,半晌,眉头舒展,“墨家和农家消息灵通,朱襄在平民间名声极好,他们得到消息后亲往探查,倒也正常。”

  秦王做足了幕僚的姿态:“墨家和农家送来这两块牌子,恐怕是想为朱襄说情。将军何不先封锁赵军已经投降的消息,让人领着朱襄等人过来,再单独听听相和和许明的说法?”

  你是君上,你说了算。白起腹诽后,面无表情颔首:“先生说得极有道理,按照先生所说的做。”

  司马靳和王龁:“……”

  你们怎么还演起来了?那我们以后叫君上什么?也叫先生?那多不好意思……

  白起看向几位献头的赵国兵卒被安顿的方向。

  他们得知朱襄到来后痛苦不已,白起让人领他们先离开了大帐,才询问司马靳之后的事。

  他又默默看向君上。

  所以君上,没有外人,你为何突然演了起来。

  秦王给了他一个“你瞅啥”的眼神。

  白起将想说的话咽下,道:“君上,你为何不以秦王的身份召见朱襄?”

  秦王笑道:“寡人想看看,他面对你这个凶名远扬的武安君,会不会吓得说不出话。武安君,你可不要暴露了寡人的身份。”

  白起再次腹诽,论名声,我这个武安君比起君上差远了。

  白起突然感到一阵疲惫。

  他经常在外打仗,没和君上长久相处过。现在他更佩服范相国了。范相国是如何能与君上相处自若?范相国的胆识机警果然都异于常人。

  “遵令。”白起无奈答应。

  墨家弟子回禀了秦兵已经放行的消息后,朱襄才继续沿着太行山麓出发。

  山路崎岖,马车的车轮是木头,几乎没有减震措施。即使山麓被军队修建了一条能让马车行驶的车道,朱襄在马车中颠簸得头都晕了。每隔一阵子,他就会出来骑马透透气。

  赵武灵王改革“胡服骑射”,不仅改了衣服,还从战车兵中挑选出一支骑兵。

  如今没有马镫,但有缰绳和马鞍。赵国骑兵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各国都开始培养骑兵,其中以与西戎混居的秦国培养骑兵的速度最快。

  赵武灵王培养骑兵之后,民间有条件的人也会在外出的时候穿胡服,骑马代步。朱襄成为蔺相如门客之后,就被蔺相如教会了骑马射箭。

  朱襄射箭的准头和他舞剑的技术一样,让之后接手朱襄教育工作的荀况看一次就暴躁一次,但骑术勉勉强强还过得去。不过坐车虽颠簸,比骑马节省许多体力,所以朱襄还是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马车里颠啊颠。

  出来骑马时,朱襄将这一路景色尽收眼底。

  太行山麓从战国初年起,就被魏、韩、赵争夺,战乱不休。秦国出兵上党已近三年,这里连续遭遇了三年的战乱,附近村庄更是残破不堪,荒草横生。

  经过的车队惊得一只肥美的野兔从草丛中窜出,草叶摇晃,露出隐藏在荒草中的残破白骨。

  一只不知是野狐还是野狗的动物从骨堆里钻出来,往车队探头探脑,如果不看它嘴里叼着的人骨,那摇头晃脑的模样显得憨态十足。

  几只鸦鸟在空中盘旋,发出了嘶哑难听的声音。

  邯郸附近的平民已经在愁每日的一顿饭又该煮些什么好,这里却四处可见能果腹的野物。

  朱襄还眼尖的发现,一处已经垮了一半的房屋旁生长的野草,是未经采摘的菽苗。

  在菽苗从中,有一具还带着残破布片的尸骨。尸骨已经被动物糟蹋地七零八落,唯有一只抓着残破簸箕的手骨十分醒目。

  朱襄收回视线,让骏马自己慢悠悠地顺着队伍前行,自己抬头看向了天空。

  天空中阴云密布,恐怕是要下一场秋雨了。

  秋雨之后,泥水覆过尸骸,杂草蔓过坟头,或许这荒野看上去就没有这么可怖了。

  “朱襄公,要下雨了,请回马车。”许明也抬头看了一眼天空,劝说道,“为了面见武安君,可不能生病。”

  “好。”朱襄从善如流。

  待他回到车厢后不到一刻钟,雨滴就大颗大颗地砸在了车厢顶部。风声呼啸如怒吼悲泣,雨声响亮如兵戈相交。

  朱襄闭上双眼。

  他已经踏上了长平之战的战场了。

  到了百里石长城,秦军分出一队人帮赵人护送粮草。

  朱襄原本担心赵人会和秦军起冲突。他绕着运粮队转了一圈,发现赵人对秦军居然没有多少愤怒憎恨表情,而是一脸的麻木。

  同样,秦军对赵人也没有仇恨,没有轻视,没有什么负面的情绪。

  他们也不可能有什么正面的情绪,只是板着脸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秦国赵国刚打过仗,这一片战场上还裸露着不少秦人和赵人的尸骨。但秦兵和赵人都仿佛只当对方是陌生人,漠不关心的陌生人,连愤怒和悲伤未曾有。

  朱襄有些不解。

  他想了许久,待可以看到主帐的时候,才终于想明白了。

  秦人和赵人在并非秦国也并非赵国的地方为国君打仗,赢也没有喜悦,输也生不出仇恨。

  不,秦人恐怕还是有喜悦的。他们是主动进攻,有军功立,有田地分。

  赵人莫名其妙插入了秦国和韩国的战争,莫名其妙就与秦军拼死,最后还被赵王放弃,要朱襄一个平民靠着贿赂赵王宠臣才能出使。他们或许比起仇恨,心中更多的是茫然麻木。

  封建时代的兵卒哪有那么多荣誉感,他们都是被驱赶到战场上,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的“斗兽”。

  朱襄在最后一段路上都是骑马。他整理了一下衣冠,从马上下来,一步一步走向主帐。

  主帐门大开着,一个将领在门口等候着。

  相和凑在朱襄耳边小声道:“那是白起副将司马靳。”

  朱襄眼眸微动。

  相和为何能认出秦军的将军?

  他将疑惑埋在心底,在大帐前立定,对司马靳拱手:“庶民朱襄拜见司马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