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城人都等我成寡妇秦安安傅时霆 第219章

  离国这次挑衅,明摆着是在试探炎国的虚实,或者说测试炎国的底线。

  如果不强势回应的话,对方肯定会得寸进尺,这个道理不论是炎帝还是群臣都懂,只有打得一拳开,才能免得百拳来。

  但问题就在于,现在拿不出证据去证明是离国杀了那上百名巡查队的士卒。

  所以到底如何应对,还有待商讨。

  炎帝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孙颐,问道:“孙太师可有什么建议?”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过去。

  孙颐是三朝老臣,自身威望极高,同时每逢大事也素有独到的见解,他若提出建议的话,那是极具参考性的。

  所以他们都想听听他的看法是什么。

  孙颐凝神思索了一会儿,才拱手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可轻率。”

  “忍气吞声自然是不行的,这样只会寒了边境将士的心,更会让离国的气焰更加嚣张。”

  “但此事我们没有证据,即便有证据,我们也不能开战。韩侍中说的没有错,现在打仗不符合我炎国的国策。”

  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找离国麻烦。

  孙颐这番话说了好像跟没说一样。

  这道理谁不知道?关键是得找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能够既不开战又能打压离国,挽回颜面的办法。

  “所以孙太师的意思是?”

  炎帝眼神微动,继续追问道,他知道孙颐不可能说出一番废话。

  孙颐不急不缓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说道:“第一,要安抚边境将士,对死去士卒进行隆重的封赏和抚恤,给出朝廷的态度。”

  “第二,针对此事做出应对,同样在边境大量陈兵,日日操练,加强对炎、离两国交界的巡查力度,允许发生小幅度内的摩擦。”

  “第三,不管离国承不承认,我大炎都要针对此事进行公开谴责,并且引导舆论,将百姓的愤怒情绪导向离国。”

  “离国越不承认,那百姓的怒火就越强烈,如此便能极大调动民心与士气,朝廷也就更有底气。”

  孙颐一连说出了三条策略和建议。

  其他人都着眼于怎么维护颜面,或者对离国打击报复,只有他的关注点不同。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无论怎样,只要不直接开战对离国开战,炎国就必然会丢脸,不仅是在其他国家面前丢脸,更是让国内百姓、将士寒心。

  两弊相校取其轻,在其他国家面前丢脸无妨,民心和士气却不可失。

  “极妙!”

  蔺和抚掌而赞,眼中满是赞叹,“孙太师所言极是,当下稳定民意和军中将士的军心才是重中之重。”

  “只有稳定了军心和民意,我大炎才能把握主动,有更足的底气回击离国!”

  韩瑞听完也深深认可,抚须说道:“陈兵边境,允许小范围的摩擦和冲突,既不达到开战的地步,也能让离国看到我大炎的态度,甚好。”

  孙颐的计策赢得了他们的一致认可。

  倒不是说多么高明,而是为他们理清了思路,明白该做什么、侧重什么。

  “民心民意,这是儒圣一直重视且强调的,得民心者即得天下。”

  “我大炎要是想要变得更加强盛,决不可失了民心,请陛下三思。”

  孙颐朝炎帝颤颤巍巍地行礼道。

  他说的这些话让炎帝陷入到沉思之中,大殿内也随之变得寂静无声。

  这些终究是他们臣子提出的建议,至于最终决策,还是要看炎帝。

  “就按孙太师所言吧。”

  许久后,炎帝才同意了孙颐提出的三条策略,看向下方群臣。

  “具体如何施行,由三省共议,草拟好了后交给朕过目。”

  “再过几日就是国庆日了,此事留待国庆日之后再办,在此之前不要声张。”

  国庆日是一国之大典。

  要是在此之前把和离国冲突的事情传出去了,对朝廷的脸面太不好看。

  “臣遵旨——”

  孙颐等五位大臣纷纷躬身领命。

  这件事虽然有了结论,但炎帝的心情依然不佳,深深叹道:“假若苏圣还在,离国又岂敢如此嚣张?”

  离国嚣张挑衅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儒圣不在,炎国缺少一根定海神针。

  如果有儒圣坐镇炎国,那就算是给离国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这么出兵挑衅。

  想当年儒圣还在炎国朝堂为官的时候,同样是面对离国欲对炎国出兵,儒圣作为使者出使离国谈判,在离国朝堂上舌战群儒,生生骂得几位大臣吐血当场。

  面对大怒的离国皇帝发兵的威胁,儒圣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话。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外臣虽是凡人,但却有布衣之怒。”

  “布衣之怒血溅五步,外臣现在距陛下不过五步,陛下今日想一尝布衣之怒、令离国上下缟素乎?”

  这掷地有声的一番话,将离国皇帝震得不敢言语,恭恭敬敬地答应了议和。

  经过这件事后天下人都看见了炎国的骨气,儒圣名气也因此大涨。

  想当年儒圣是多么意气风发,面对正值巅峰的离国,面对离国皇帝也能毫无惧色,而那时候的炎国还很弱小。

  现在炎国倒是有不输离国多少的国力了,但却没有一个如儒圣那样的人了。

  “陛下,儒圣现如今究竟在何处?”

  “这一走十五年不归,莫非是在妖族那边中了妖帝的陷阱,无法脱身么?”

  程弘武犹豫了片刻后才问道。

  朝野上下关于这件事都一直有类似猜测,不然没法解释儒圣这么久不回来。

  身为兄长的程弘文当即断然否认道:“不可能!儒圣是何等天骄,妖帝也只是他手下败将,怎么可能困得住他?”

  程弘武还想反驳一二,炎帝就出声打断了他们两人间的争执。

  “先去草拟反制离国的策略吧,今天议事先到这里,朕有些倦了。”

  炎帝坐在龙椅上,伸手揉了揉眉心。

  众臣闻言便纷纷躬身告退,依次离开养心殿,只是他们的心里依然十分沉重。

  在现如今这个圣人辈出的时代,儒圣才是这个国家的主心骨啊。

  ……

  凤仪宫,是皇后居所。

  当今皇后并非是炎帝的原配,炎帝的原配太子妃,在炎帝登基不久后便生病去世了,也没有诞下子嗣。

  但身为皇帝,自然不可能不立后的,于是过了仅仅一年,就立了第二任皇后。

  这位皇后先后共诞下了一儿一女,一位是当今太子,另一位就是永安公主。

  夜色已深,凤仪宫内依然灯火通明。

  今天皇后亲自准备了一桌晚膳,将太子、永安公主都喊了过来吃饭。

  现在炎帝还没到,母子三人正在宫里聊天,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母后最近真是看起来越来越漂亮了,咱们母女二人若是走在街上,肯定会被认为是姐妹。”

  永安公主靠在皇后身上撒娇道。

  在皇后面前的她与在宫外完全不同,没有身着男装,而是一袭白色留仙裙,云鬓长发,明媚动人。

  皇后嘴角带笑,但还是瞪了她一眼,嗔道:“少贫嘴,别以为说本宫好话就能不挨骂了。”

  “你天天从你皇兄那里拿钱,偷摸溜出去玩耍,你真以为本宫不知?”

  听到这话,永安公主面色微僵,忍不住瞪向一旁的太子。

  太子摊手后笑道:“这可不是皇兄我告状,而是母后询问,我也不得不答。”

  “总不能欺骗母后吧?”

  永安公主出宫玩耍的事他自然清楚,毕竟每个月都从他这里拿钱,还借他的令牌出入皇宫。

  用充满怨念的眼神瞪了太子一眼后,永安公主噘着嘴说道:“只是出宫玩玩嘛,有什么关系,谁让皇宫里面太闷了。”

  皇后可不吃她这一套,继续教训道:“若只是偶尔出宫玩玩,本宫倒是也懒得说你。”

  “但你这几乎每个月都要出去四五日,宫学旷课,女德女工更是一样不学,哪里有半点公主的风范?”

  “也就是本宫还帮你瞒着没告诉你父皇,不然你父皇还指不定怎么罚你。”

  一听到炎帝,永安公主脸色顿僵。

  自家父皇虽然疼爱她,可是要是知晓她出宫玩耍还不好好学习宫学的话,肯定会将她禁足在宫里。

  “母后,儿臣知错了,您可千万别告诉父皇,儿臣不想被禁足……”

  永安公主美眸含泪,眼看要哭了。

  果不其然,这招一出,皇后也不禁心软,只好说道:“那你以后要好好学习女德,不可再懈怠了。”

  “多谢母后!母后最好了!”

  永安公主瞬间眉开眼笑,搂着皇后一阵亲昵。

  太子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有些哭笑不得,他是知道自家胞妹性格的,虽然生得美貌倾城,但行事说话都似男子。

  让她去学习女德女工,那比让妖族不吃人还难。

  收回目光,太子接着说道:“母后,父皇应该是政务繁忙忘了过来,不如让儿臣过去请父皇吧。”

  今日本来是一家四口一起吃饭,但到现在已经等了一个时辰还多了,炎帝却迟迟不来,就连饭菜都热了三回。

  皇后闻言看了看天色,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还是淡笑着摇头拒绝了。

  “不必,你父皇要处理国家大事,不要去打搅他,我们先吃便是。”

  说着,她吩咐宫女再去热一热饭菜。

  太子和永安公主看得出自己母后心情不佳,两人对视一眼后,主动转移话题,讲一些宫外的趣事。

  “前几日听闻儒圣之子请诸葛尚书在府上布了一个聚灵阵,声势可不小。”

  “不知道他要修炼什么,竟需要借助那等庞大的聚灵阵,当真是让人好奇。”

  太子说起了前段时间灵气动荡的事事情,这件事引起的动荡可不小。

  毕竟那么大的聚灵阵,改变了整个盛京城乃至附近很大范围的灵气走向。

  若不是布阵的人是苏牧,那此事可不会不了了之,镇妖司说不定都会插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