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蛮烟荒雨 第三十六章 罟罟冠

《蛮烟荒雨》第三十六章 罟罟冠

作者:豆豆她爹 字数:3644 书籍:蛮烟荒雨

  王子衡心中憋了很久的一个问题,此时感觉不吐不快。

  “田哥,我很想问你:把自己国家的文物卖给外国人,让国宝流失海外,您这个买卖就做得一点都不亏心?”

  田福生想不到他会有此一问,愣了几秒,才道:“这是个大问题,我从几个小的角度着手回答你好吧。”

  “您说。”

  “我不会觉得有丝毫的负疚感。首先,从我们国人的一贯素质来看,并不怎么懂得品鉴和收藏文物。咱们过去有句话,叫盛世古董,乱世黄金。从一开始,咱们收藏文物的目的就是纯功利性的,很少有人去体会文物本身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你看今天很多土豪有钱了,要彰显他的品位,花高价收藏这,收藏那,可是两口子一干架,可能就将几个亿的瓶瓶罐罐给砸了。

  “其次,我们的政治环境往往会对文物形成致命打击,甚至毁灭。举个例子,‘破四旧’时期,有无数祖宗心血就毁在一帮政治狂徒手里。有人统计,全国大概有百分之九十的古老遗迹就在这一时期惨遭毒手;北京戒台寺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上千尊佛像被砸成碎片;今天你走在北京街头,听到的东直门西直门已经只是一个简单地名。

  “最后,我们的文物保护机制和手段均不完善。而一些好大喜功的人偏偏又爱染指文物,打着保护发掘的幌子,行肆意破坏之实。譬如当初开掘定陵,极为珍罕的宝贵文物,在发掘之后被损毁得差不多,万历皇帝的尸骨都被烧得干干净净。

  “而对比起来看,西方国家无论是个人文化素养,还是技术手段,都比我们强了很多。在我看来,把文物卖给外国人,实则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所以我说,我做文物倒卖生意,做得理直气壮心安理得!”

  “谬论!”

  王子衡听得有些热血上涌。

  田福生不好拂逆他,因为还指着他帮忙脱离困境;但又实在不想跟他在这些无聊的问题上纠缠下去,只好耐着性子说:“可能我的观点极端了,是有些荒谬。”

  王子衡正在兴致上,准备一展辩才,哪容田福生随意敷衍。

  “你别急着定性,先听听我怎么反驳你。”

  田福生知道拦他不住,挥手道:“那你发表高论吧。”

  王子衡道:“先谈国人素质这一块。我承认目前咱们的素质确实有待提高,但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提升,精神文明补上来只是个时间问题。你嘴中所说的西方文明人,早年间不是也贩雅片,卖黑奴吗?这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并不一定和他的鉴赏能力直接挂钩,不同素质的人,都有各自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趣味,你不能否认,更不可以偏概全。

  “政治环境搁在哪一个国家都是时刻变换的,今天的中国在经历了那场惨痛的浩劫之后,痛定思痛,时刻检讨和反省自己,未来的时代只会越来越好,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能因为对历史的成见否定发展,破四旧啊什么的,只会是过去式。

  “技术水平也不是停滞不前的。中国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自我反省,你举定陵的例子,那我还告诉你,此次发掘之后,总理就曾专门批示:五十年内不开帝王墓。秦始皇陵我们早就弄清了具体位置,但一直不开掘。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技术还不足。这就是进步。

  “你说洋人的文化素养高,懂得保护文物。那我问你,火烧圆明园怎么说?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顾恺之《女史箴图》,被裁成一段一段地裱在镶板上,这就是高超的保护技术?按照你的逻辑,今天的日本高度发达,当初我们是不是没有抵抗的必要,因为投降就是对我们自己最好的保护啊!”

  田福生举起双手:“我读书少,我认输!”

  田福生本来就是敷衍王子衡一下的,语言逻辑根本没有用心组织,却没想到王子衡还认真上了。

  王子衡胸有成竹地说:“你不能勉强嘛,要心悦诚服。如果你不甘心,咱们可以再辩一回……”

  看着王子衡那副面红耳赤的样子,田福生暗暗发笑:这就是今天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形而上的理论一大堆,除了高谈阔论,做事情没一件能上手。

  “改天再战,行不行?你看看外面的天色,再争下去,警察就要进门拿人了。”

  “好吧,先出去了再说。”王子衡显得意犹未尽。

  出院倒是容易,病人进出自由,也没人拦着;但问题是田福生刚刚做完手术,路都走不稳,羊角乡的那片大丛林一时半会儿又怎么回得去呢?还得时刻提防警察,想想都头疼啊。

  “还是得先在汤山找个隐蔽落脚点。”田福生说。

  王子衡架起田福生,言称想带着病人楼下走走,轻松出了医院。

  两人信步走至一处公园,王子衡让田福生坐在石凳上,说:“田哥,你坐会儿,我先去四处找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你可别乱走啊!”

  “鸡蛋粑粑!我他妈还能去哪儿?”

  依田福生的叮嘱,SIM卡虽然被注销了,但警方依然有可能通过废卡追踪到他们,为谨慎起见,两个人都将SIM卡从手机中取了出来。

  王子衡在县城里四处转悠,走到新老城区的结合部时,果真让他发现了一个好去处。几栋烂尾的商品楼矗立在一片荒草地中,显得格外冷清寂寞。

  当地人介绍说,这几栋楼四年前就修起了,原本开发商规划的是一个叫“德胜世嘉”的小区,中途可能是因为资金链的缘故,开发商跑了,楼盘也就随之烂尾了。

  “没搞预售吗?”

  “怎么没预售?预售效果听说还好得很呢!中间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神不管庙不收,几十个办了银行按揭的业主年年都在上访,据说抓了不少。”

  尽是些荒唐事儿!王子衡心中暗想。

  烂尾楼占地比较大,空旷的野地上到处都是散落的脚手架和塔吊零件,周围荒凉得很,人迹罕至。

  王子衡走进楼体内打探了一番,简直就是几栋“鬼楼”,若在此处藏个几十天,应该不会被人发现。

  他迅速回到公园,田福生正眼巴巴地等着他,神情像个孩子似的。

  听完王子衡的汇报,田福生说没问题,是个狗窝都行!

  两人等到暮色四合,买了两张竹席、两床单薄被褥,这才悄悄走进烂尾楼,选在三楼一处远离公路的房间休息。

  这样蛰伏了两三天,二人一身行头已跟乞丐差不多。

  期间,王子衡会间或进城简单采购点熟食和饮料,但因不敢招摇,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剩下的时间,两人就整日窝在被褥里睡觉,不敢高声说话,也不敢随意走动,生怕被人发现。

  田福生做完手术后,伤口已无大碍,只需静养一段时日,便能复原。

  医生之前预计,个把星期左右,田福生就能正常下地行走了,但是照田福生的恢复情况看,应该好得更快。

  第四天傍晚,王子衡进城为田福生买消炎药,刚走出药店,不知觉却撞在了行人身上,将对方手上的书本也撞掉在地上。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王子衡一面道歉,一面赶紧弯腰去捡落在地上的书本。

  当他拾起最后一本书的时候,却被书页中一幅图画吓着了:画面上是一个穿着大红袍的女子,头上顶着个长长的东西,又像帽子,又像发髻。

  这分明就是那个侗区女鬼的装扮啊!

  “你好像对这幅画很感兴趣啊?”一个年近六旬的男人蹲下身来,和蔼地问道。

  这男人中等身材,头发有些白,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浑身散发着一种儒雅气质。王子衡想,他肯定就是这些书本的主人了。

  “哦,很不好意思啊,碰掉了您的书!”

  男人道:“没关系。”

  王子衡将书本恭敬地交还给男人,两眼疑惑地望向对方。

  “怎么?”男人笑道,“你好像还有什么问题,小伙子。”

  “嗯,叔叔,我刚刚看到您的书中有幅图画,我能向您请教请教吗?”

  “当然可以!”男人似乎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求知欲很强,心中倍感欣慰。

  王子衡扭头四处张了张,看见不远处有间咖啡馆,挠挠头道:“恕我冒昧,可能要占用您一点时间,咱们去那间咖啡馆坐坐吧,如果您不嫌弃。”

  男人对王子衡谦逊有礼的态度很满意,当即答应。

  两人走进咖啡馆,王子衡招呼服务员,给各自点了一杯拿铁。

  男人退了咖啡,向服务员换了清茶,跟王子衡解释说:“我属于老派人,洋人的口味不是太习惯。”

  两人找了一张空桌坐下,王子衡问:“我刚刚看了一眼您这本书的书名,好像叫《大汗的足迹》,是关于蒙古人的吗?”

  “不错!这书是我一位老友写的。我这位老友致力于对古代游牧民族的研究,对蒙古人、突厥人以及匈奴人的民族史都有比较独到的见解。我看你年纪轻轻,却对这些冷门书籍感兴趣,让我多少有些意外啊!”

  听到男人这样说,王子衡心知此人必不简单,忙问道:“叔叔,还没请教您尊姓大名?”

  男人客气地回答道:“免贵姓蒙,虚长你几岁,你就叫我一声老蒙吧。”老蒙说话间,掏出一张名片递了过来。

  王子衡嘴里说道:“可不敢乱叫!我看您这通身的气派,叫您一声蒙老师应该最合适不过!”一边站起身接过老蒙递过来的名片,只见上面写着:黔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蒙广平。

  “啊?原来是蒙所长,失敬失敬!”王子衡赶紧向对方致歉,“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想当年,我还拜读过您的大作《彝乡游记》呢!您这本书通过对黔西北彝族聚居地人物风情的描写,既歌颂了彝族先民勇于开拓、筚路蓝缕的毅力和智慧,也系统地阐述了水西彝人土司政权的兴衰过程,读起来荡气回肠。”

  “呵呵,是吗?”蒙广平看上去很是开心,“我这本书付梓以来,销量一直很差,年轻读者更是少之又少,想不到你居然看过,难得!难得!对了,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在哪儿读书呢?”

  王子衡道:“蒙所长,我叫……我叫李小明,去年……哦不,前年毕业于黔民大。”他不敢直接将真实姓名说出来,以免给田福生招来麻烦。

  蒙广平点头道:“民大对我省少数民族状况的研究,向来是不遗余力的,与我们考古研究所颇多往来,你既然是民大毕业生,读到我的几本拙作也就不奇怪了!咱们言归正传,你刚刚说,有问题要问我,是什么问题?”

  王子衡将蒙广平的那本《大汗的足迹》打开,翻到印有红袍女人的那一页,问道:“这幅图画上,女人的装束可有什么讲究?她是什么人?”

  蒙广平扶了扶眼镜,仔细瞧瞧,解释道:“这是元朝时期蒙古和色目贵族妇女的装扮,你看啊,她们穿的长袍要比当时的汉服宽大许多,出行时,往往要有婢女帮忙拉着袍角;当然,最有特色的,还是她们头顶的冠饰,叫做‘罟罟冠’。这种冠是身份的象征,一般人佩戴不起。”

  “原来是这样!”王子衡的脑子在飞速运转着,“蒙所长,据您所知,当年的蒙古和色目贵族女子中,有没有人具备一种类似于特异功能的本事,譬如能将水变成冰之类的?还有,当年的蒙古汗国流不流行腰斩这样的刑罚?”

  蒙所长吃惊地说道:“小明同学,这些旁门左道你也知道?不错,点水成冰确实有这么一说!当年在西北地区,有一支色目人崇奉‘黑水宗’。这个‘黑水宗’据说出自藏传佛教,但在流行的过程中却走上了极端。它吸取了一些密宗教义,还夹杂了一些中土道教的东西,但却扭曲夸大,已经与正统佛教宗旨完全背道而驰,在部分色目人的上层贵族中很吃香。”

  “怎么个极端法?”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正文 第三十六章 罟罟冠)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