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采个娘子来养家 407 香煎鲜豆皮

《采个娘子来养家》407 香煎鲜豆皮

作者:清都山水娘 字数:2642 书籍:采个娘子来养家

  如真生日这几天,天气转凉,铅灰色云层低低压下来,看着快要下雪。

  外头刮大风,屋子里烧起火盆,一点儿也不冷。不过孩子们都爱待在东厢,往炕上一坐,便是穿少些也无妨,腿上身上都热乎乎的。

  百合往大炕角落里放一罐温水,滴两滴玫瑰花露,外头拿个竹编罩子一套免得打翻,屋子里就不燥得慌,走进屋里,满室清香。

  文娃娘提个篮子进门,先见黑虎从它的窝棚里爬出来摇尾巴,李丑娃正在倒座里几个人烫酒吃,笑着招呼:“人都在东厢哩。”

  文娃娘绕过影壁,就见东厢门口挂着厚厚棉帘子挡风,可挡不住里头一阵阵笑声。

  她掀开门帘一走进去,只见满屋子穿红着绿的小娃娃,戴着明晃晃的金项圈玉佩饰,晃得人眼睛发花。百合穿着件水红色小袄,下头葱绿撒花裤子,颜色鲜亮,也没穿裙,头发挽成个油光水亮的发髻,正坐在炕沿上看和圳画花样子和圳学过画画,画花样子不在话

  下,比宜安还画得好。

  宜安不服气道:“你一个男孩子,做什么会这些东西?”

  和圳道:“皇爷爷还给祖母做小屋子玩,爹也给娘画扇面,我怎么就做不得这些个?”

  兄妹两个斗嘴,引得宋好年直发笑。

  如真大脑袋枕在宋好年腿上,小身子正一扭一扭,两只脚不断蹬着杏儿,杏儿跟含艾左右抓住他脚一通挠痒痒,如真登时哈哈大笑,笑得几乎要断气。

  亏得这屋子大,炕也宽敞,才装得下这么多不肯老实的孩子。

  含芷跟含芳玩羊嘎哈啦,顾得上沙包就顾不上骨头,正满地拾沙包,急得一头汗。

  忽然沙包掉在文娃娘脚边,含芷急忙去捡,一抬头瞧见文娃娘,眨眨眼睛:“二婶,有位婶婶找你。”

  文娃娘不清楚这些个娃娃到底都是谁家的,但晓得宋好年兄弟家的娃娃,个个都是宝,听见叫婶婶有些不自在,忙道:“我新弄了些东西,带给你们尝尝。”

  百合跟宋好年连忙起身请文娃娘坐下,叫兰妞倒蜜茶,兰妞几个在厨房烧红薯吃,听见吩咐,端过来一壶蜜茶,再添上几个红薯:“才烤好,好吃着哩。”

  红薯烤得热腾腾流蜜,外头焦香,瓤肉金黄,一股甜蜜蜜的气味飘荡开来。文娃娘也从篮子里拿东西放到炕桌上,笑道:“你同我说,豆腐店要开得长久,要把豆腐做好,要开得红火,还得叫人觉得新鲜。这几日我才弄了个香煎豆皮,你们尝

  尝味儿。”

  不用她多说,香香辣辣的味儿早把孩子们招过来,小的那几个爱吃甜,和圳自诩是个男子汉,不肯总跟弟弟妹妹们一样吃甜食,瞧见煎豆皮眼前一亮。

  这东西说是豆皮,其实是用大米跟绿豆磨出浆来,蒸成软糯豆皮,两块豆皮上下包裹糯米混着香菇、猪肉丁子,煎出来撒上葱花就能吃,爱吃辣就再抹一层辣酱。

  百合咬两口,笑道:“这糯米咋这样香?”

  文娃娘说:“我往糯米里头拌了些猪油,越煎越香。”

  百合又问孩子们:“你们吃着咋样?”

  和圳点头道:“很好。”

  他小人家惜字如金,在自家长辈跟前还能撒个娇,当着外人的面未免矜持起来。宜安倒是不扭捏,大大方方道:“好吃,就是放到御膳房也不差。”

  御膳房那可是给皇爷做饭的地方!

  文娃娘腿一软,连忙道:“哪能跟御膳房的老爷们比?不过我胡乱弄的,你们吃着好就好。”

  宜安道:“御膳房哪道菜我没吃过?不过就是那样,婶婶,劳烦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做的,回头我教他们做去!”

  文娃娘迟疑着看向百合,百合点头,她便细细告诉宜安。

  中间宜安不时问“为什么绿豆要泡两个时辰?”“加咸肉行不行?”一类问题,文娃娘通没想过做饭就是做饭,还有那么些为什么,汗都下来了。

  过后一想,万一这个小贵人真个让御膳房的老爷做出来呈给皇爷,那算不算皇爷也吃过她家菜?文娃在京城里头,也能过得好些。

  文娃娘这回来其实还是为着徐彩文已好几个月没有写信回来,只好眼巴巴来问百合。

  宋好年道:“文娃跟青松两个,去辽东给朝廷当差,我算着顶多腊月头上他们就能回京城,你先别着急。就是今年不得回来过年,你要晓得。”

  “他们给自个儿挣前程哩,几年不回来也寻常。”文娃娘点着头,其实还是着急,“就是这寒天冻日的,也不晓得他小兄弟两个受冻不曾。”她不大晓得辽东情形,宋好年倒是听信王世子说起过,这会子瞒下辽东苦寒不提,只道:“他们可不是光棍两个去辽东,还有好些人马跟着哩,辽东也有锦衣卫卫所,

  且委屈不着他们。”

  几十年前,大明边军吃掺沙子耗子屎的粗粮,用柳絮填的棉袄,柳絮这东西不保暖,多少人没在沙场上战死,反在营盘里冻死。后头皇爷说,苦谁也不该苦保家卫国的勇士,从上到下杀得贪官血流成河,又裁减宫中用度,那年宫中连银霜炭都没有,宫女们俱被黑炭熏得眼泪汪汪,庆贺活动完

  全取消,除夕宫宴,文武百官一人一碗薄粥,连皇爷跟娘娘也不例外。

  到如今,边军衣食丰足,打仗都格外有力气,周边陆上已打得服服帖帖,但凡有点建功立业野心的男儿,都盼着征海外。

  这话就远了,且说青松跟文娃两个去辽东办事,路上虽辛苦些,到底能得着功劳,算是陈彬对他们照顾。

  换做别的上司,或是看他们年纪轻轻便不肯用,又或是怕宋好年溺爱小舅子不敢用,那青松真个要废在锦衣卫,只怕要靠抢别人功勋才能升迁。

  可抢来的功劳岂能长久?皇爷留神过青松,到时候一眼就能看穿,从上到下吃不了兜着走。

  因此青松文娃两个这一遭出去,家里人虽悬心,也不能不让他们去。

  青松有媳妇,月娘三五不时往家写信,家里人还能得着消息。文娃光棍汉一个,几个月没音信,也难怪他娘急成这样。

  百合索性把文娃娘心上头等大事拿出来与她说道:“月娘写信来,道她嫂嫂想与文娃说个姑娘,能不能成,还要看你这个婆婆满不满意。”

  果然文娃娘眼前一亮,急道:“啥样的姑娘?”

  百合想了想,开箱子取信说:“我慢慢说给你。”信里说得清楚。徐彩文乡下出身,身后又没个当郡王的姐夫,不过他跟青松亲如兄弟,跟沐三关系也好,信王府、沐王府都很肯照看他,在京城里,他也算得上年轻有前程的单身汉

  。他的婚事,实有些高不成低不就:读书人家的闺女,只怕人家看不上他是个武职粗人不肯嫁商户人家闺女哩,又怕那家子看上他锦衣卫身份,投机取巧。门第太低

  ,对他将来没有助力门第太高,人家又看他不上。

  因此月娘的大嫂相看好几个月,也没一个四角俱全的。

  文娃倒也不着急,他说:“我如今还在青松家里住着哩,连个自个儿家都撑不起来,人家看不上我原也寻常,再过一两年我能在京里买个小房子,再成亲也不吃。”

  他想着他才二十来岁,当初宋好年娶百合时,都二十四五哩,成亲虽迟些,可大年嫂比镇上媳妇子都强。青松就想着,哪怕自个儿成亲迟些,也要寻摸一个好姑娘。

  他不急,他娘可着急上火,整夜整夜睡不着,睁眼就与文娃爹道:“昨儿晚上我梦见婆婆来骂我,问我为啥还不给文娃娶媳妇,她啥时候才能见着曾孙子。”

  文娃奶奶早死了多少年,文娃娘早年才嫁过来时给婆婆教训过,见着婆婆就怕得发抖,这些年好容易好了,一朝梦见,又难受起来。

  文娃爹道:“他人在京城,定要娶个京城媳妇,京城姑娘哪里是好娶的?乡下地方寻媳妇倒简单,你要不觉得委屈了咱儿子,就随手给他寻摸一个。”

  文娃娘自然还是指望文娃娶京城姑娘,只得抽抽鼻子,起身做活。文娃爹寻思半晌,到底买刀纸去给他娘上坟,蹲在坟前道:“娘,文娃年纪还不算大哩,回头他娶个好媳妇,不上几年一准儿有一堆娃娃管你叫老太。我媳妇胆小,你

  要托梦就找我,别骂她。”

  月娘大嫂可巧也姓李,李氏娘家是京城老户,自打成祖那时候跟着从南京迁到北京,几百年再没动过。

  李氏娘家如今也是军户,很有几个拿得出手的姑娘,这回想说给文娃的,就是李氏一个姨表姐的闺女。

  自来说媒的人,只说好话,不说坏处,你便有三分好处,他们就能给你夸到十分,月娘没见过那姑娘,只把她大嫂的话原模原样写来,请文娃娘自个儿拿主意。文娃娘一听是李氏外甥女就愣神:“这辈分差了点儿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