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苦难写手的六零生涯 第一百二十五章:查良镛

《苦难写手的六零生涯》第一百二十五章:查良镛

作者:炎康 字数:1836 书籍:苦难写手的六零生涯

  查良镛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追上来想要让他看稿的人了,但见到王鑫的时候还是顿了顿。35xs

  没有像往常一样,只是接过稿件就让对方暂且先回去等消息。

  而是邀请王鑫先去他办公室等着。

  王鑫听了,当然是很开心的在别人的引导之下去了查良镛的办公室。

  在王鑫走后,查良镛的合伙人沈宝新有些好奇的问道:“你以前对待这种类型的投稿人,不都是接过稿件就好言好语的先把对方打发走吗?

  这次怎么突然还让他去你办公室?

  他有什么不同的吗?

  你连稿件都还没看呢!”

  正常人看到自己朋友例常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突然发生变化,应该都会这样好奇的问出来的。

  沈宝新自然也不例外。

  “我认识他,虽然他不一定知道我认识他。

  前段时间,我们明报新闻分栏那边不是着重写过一个人吗,就是那个为我们港岛争光,两种医药专利卖了一亿九千万美元的王鑫。

  我看过他的照片,跟刚刚来投稿子的那个一模一样,刚刚他自我介绍的时候,名字也是叫王鑫。

  名字一样,长得一样,应该就是他本人没错了。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去写自己的医药论文,突然跑到我这边来投稿,但这样的人,总不能跟以前那些投稿人一样随便敷衍过去。闪舞.

  所以我才让他先去办公室等。

  你好歹也是管事的,该不会这段日子的明报你自己都没看吧!

  也不应该呀,除了我们明报报道过他之外,其他报纸也都曾经报道过呀!”

  查良镛先是解释了一下,然后才有些奇怪的问沈宝新怎么会不认识王鑫?

  毕竟,有关于王鑫的报道也不是很久之前的事,就是半个多月将近一个月前的事而已。

  总不至于记忆这么差吧。

  “等等,你说多少?

  一亿九千万美元?

  等一下,我有些不会算了,这有多少个零啊,能换多少港币来着的?”

  沈宝新听了其他都没记住,就记住一亿九千万美元了,当场算起汇率来。

  过了一会儿,感慨道:“这也太厉害了吧,换成港币可是有十亿七千多万元诶!

  我觉得你一定是看错了。

  刚刚那个投稿子的怎么可能会是你说的那个,我要是有十亿多港币,早就到处旅游去了,哪还会写什么!”

  “不会吧,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巧合的事。闪舞.

  长得一样,名字一样,然后还不是本人!

  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应该就是他了。

  我们港岛就这么大点地方,人口也就几百万,出现例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好了,我不跟你多说了,我先去办公室了。”

  查良镛并不觉得自己会把人给认错了,所以和沈宝新说了一声之后,就径直往三楼的办公室去了。

  沈宝新出于好奇,特地跑到新闻版面编辑办公室那边,跟他们要了一份有关于王鑫的报纸。

  拿着报纸,准备回自己办公室看看。

  另一边,王鑫刚刚在查良镛的办公室里面坐下来,还没来得及把周围都打量一下,查良镛就走了进来。

  “金先生您好!”

  虽然金庸算不上什么伟人,但他的确是开创了武侠新时代,救活了清末民初之后就开始衰败了的传统武侠。

  这时候虽然有四大名家,但是对王鑫而言,他看得更多的还是金庸的,而不是其他三位。

  所以,对金庸的感官自然会更好一些。

  “呃金庸只是我的笔名。

  我姓查。

  你应该就是前段时间起轰动的那个王鑫吧,被称之为港岛医药之光的王鑫吧!

  原本看你照片就觉得你年纪很小,没想到真人看起来更小,该不会还没成年吧。”

  查良镛这次面对面的仔细打量了王鑫好久,也是颇有些感慨和敬佩的说道。

  就算他只适合学文写书的,那也是知道两种新药的研发是多么困难的,更知道能被那两家公司花那么大的资本买回去的药,未来市场有多么广大。

  两边一对比,难免会觉得自己销量几十万的书籍不过只是寥寥之数,赚的都比不上人家卖个医药专利费的零头。

  “哦!真是抱歉,主要还是查先生金庸的笔名实在是深入人心,就跟鲁迅先生似的,我们大多数都只知道他叫鲁迅,很少人会特别说周树人。

  我那点成就实在是不值一提。”

  人家这么说了,王鑫当然也得客气的客套客套。

  提起鲁迅,特别是把鲁迅与他相提并论,也只是恭维恭维。

  “哪里哪里,我哪里比得上鲁迅先生!

  哈哈,咱们俩就不要再继续这么客套了,让人给你倒杯茶吧,我先看看你这个稿子好吗?”

  三两句一说,虽然大家脸上都是满怀笑意,但是也都清楚几分真心、几分虚情。

  作为主编,就算王鑫的名声的确还蛮大的,但是他也不可能把一篇垃圾文章往他报纸上面放,或者连载的。

  他得为读者负责,为自己的事业负责。

  所以,文章肯定是得看的。

  说完,就招呼一个人进来给王鑫倒了杯茶,随后就坐到桌子后面的椅子上,慢条斯理的翻开了王鑫先前递给他的稿子。

  三万字的数量并不多,就算再加上一万多字的大纲,那也不过才不到五万字罢了。

  再加上王鑫写的,也比这边正常的还要再更加直白一些,所以查良镛看的速度自然也不慢。

  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就看完了,甚至看完之后,还有时间稍微微闭眼睛思索了片刻。

  好一会儿才说道:“王先生的稿子相当有意思,大纲我也看了,整体很有趣味,有许多地方和情节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当中。

  但是写的,会不会过于直白了些。

  我看了前面几章,虽然看得让人感觉很是流畅,但是没有用到任何用典、比拟之类的艺术手法,整体的价值要落了一筹。

  不过读者应该会喜欢。

  我们这边愿意千字十元的价格签下来,只要未来稿件不差,评价也不算太低的话,我们会一直录用下去。

  你看怎么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