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美女全收之风流修真 第267章小雅本色【一更】

《美女全收之风流修真》第267章小雅本色【一更】

作者:丁小少 字数:2462 书籍:美女全收之风流修真

  在翊坤宫的时候, 还和年嫔逗一逗,笑一笑。

  出了翊坤宫,胤禛脸上的笑容立时压了下去。

  神情板正, 面沉似水,那模样瞧的苏培盛心里就是一咯噔, 这是谁又招惹万岁爷了?

  苏培盛小心伺候着,跟着万岁爷回了养心殿,就听见万岁爷要立刻宣怡亲王进宫。

  老十四的这个事,胤禛想过了,还是得让老十三去查。

  这是康熙年间的旧事,还是四十七年的事, 已有十来年了。关键还得从老十四身上着手, 先让十三去景陵问一问, 然后再让老十三去查实。

  老十三那身子骨跑一趟景陵是吃亏了些,但除了允祥,胤禛也想不到再有什么人能让他放心了。

  允祥知道事关重大, 听见事的当日下午办完了手头的差事就悄悄去景陵了。

  他心里一直很惋惜,他四哥和老十四不能和睦共处的事。四哥叫他往景陵跑一趟,去景陵老十四住的地方那里走了一回, 他心里还是很同情老十四的。

  当年他给废太子背锅, 背着莫须有的罪名被禁十年,那住的地方远远不如老十四现下住的地方。

  至少四哥没让老十四吃不饱穿不暖,也没让奴才们落井下石欺负他。

  更没有像先帝爷似的, 将他忘在脑后十年。

  如今既能寻到当初挑拨四哥和老十四之间兄弟关系的苗头线索,允祥自然是要去查清楚的。

  原本想着, 他四哥登基后, 八哥尚有些才干, 若肯低头,还是能用一用的。

  可允禩允禟私底下却小动作不断,不断的给四哥添乱添堵,如今又闹出这样大的动静来。允祥就知道,允禩允禟是用不成了。

  朝中大臣们尚且得用些,可他一个人独木难支,四哥这儿还需要支撑,年羹尧田文镜李卫都在地方上,京中,只有他一个。

  他也只有一双手一对眼睛,哪能对付得了这么多的人呢?

  若老十四肯帮四哥,那就再好不过了。眼下,这就是个机会,允祥岂有不尽心的道理?

  两三日的功夫,允祥从景陵一个来回,回来后又去户部待了半日,这才来养心殿见胤禛。

  这日下着雨,胤禛担心湿气重允祥腿脚不舒服,早早给他备下了姜汤,允祥一来就叫他更衣,而后喝了一大碗姜汤下去,又让他拿着绒毯盖着脚,握着允祥的手觉得热乎了,才叫他开口。

  允祥将事情都打听清楚了,也不绕弯子了,直接说道:“臣弟去景陵问老十四,老十四开始还推说时间太久了不记得了,不肯跟臣弟说。是后来臣弟告诉他赵全的事,还有那侍妾的供词,以及赵全的供词,还有那侍妾身后家里跟八福晋家里的关系,老十四这才默然良久,同臣弟说了。”

  允祥四十七年那会儿还在禁中,不知晓胤禛和允禵之间的事,若他当时在场,必不会叫他们兄弟就此闹翻了,肯定是要从中斡旋的。

  不过,现在也不晚了。还好他从中调停,能有一个契机叫他们兄弟关系缓和。

  允祥说:“当初老十四往皇兄府上,确实是有事相求。他是被人坑了,有个棘手的事他自己解决不了。想求皇兄帮忙,结果皇兄将他赶出去了,正巧遇上老八老九他们,一起叫他去喝酒,从他嘴里问出来这事,就给他办了。”

  老十四那会儿身上没有什么趁手的差事,但偶尔也能办点小事,不知怎么的就结实了一个人。叫赵桥,是个地方上的小吏。

  人倒是有些能干的,自己努力升官了,到京中户部来述职,正好和老十四遇上了。这赵桥对了老十四的脾气,就一块儿去喝酒,往山里骑马,一来二去的熟悉了。

  老十四被哄的高兴了,哥们义气,就给赵桥说要给他写举荐信,要保他,将来到了地方上再升官,那就是他老十四慧眼识珠。

  “结果这赵桥回去就出事了。他办错了差事,犯了大错。那会儿地方上不是出了一桩大事么?这赵桥就牵涉在里头了,先帝爷那会儿是要严惩的,偏偏赵桥手里有老十四酒后写的举荐信,老十四慌了神,就寻到皇兄府上去了。结果话没说话,您恼了,把他赶走了,他自知理亏又不敢再上门。”

  “后来就遇上老八老九他们,瞧着他一脸愁容,把事儿给他问出来了。老八就说都是兄弟,要把事儿给他办了。”

  这事儿后来还真让老八给办妥当了。赵桥的事没有牵连老十四。

  “但是,他写给赵桥的那封举荐信到了老八手里,老八也没给老十四。皇兄,您想啊,老八手里握住这举荐信,不就等于是握着老十四的把柄么?这事儿闹得大,又被老八拿住了把柄,老十四又怕牵连出来,也不敢再来找皇兄你,就只能被他们牵制了。”

  “只是这老十四心里头也堵着一口气,他赌气,心想老八比他亲哥哥都仗义,那举荐信在老八手里总比在赵桥手里爆出来的强。就心甘情愿跟着老八老九,被他们驱使,为他们谋利。”

  允祥想起自己上回说的话,心里就是一阵叹息。他还真是说对了,老十四当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完全不清楚老八老九是什么样的人。

  也是他这回把赵全的事去说了,叫老十四看到了确凿的证据,老十四才惊觉,原来自己这么多年都是被老八老九给利用了。

  想起老十四在看过卷宗后很是痛哭了一场,他的侧福晋闻声出来陪着他,也陪着他哭了一场。

  允祥瞧着心酸,也实在明白这种被人背刺的感觉。

  那会儿他待太子真心实意的,结果还是给太子做了替罪羊,要不是四哥替他转圜周全,只怕他都撑不到现在了。

  “老十四说,他府上的事,皇兄交给他福晋处置,挺好的。他一切都听皇兄的。他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如今很是汗颜羞愧,他在景陵守着,后续的事情他帮不上忙,还要请皇兄将那封举荐信拿回来,他才能安心。”

  允祥说,“臣弟瞧着老十四是真心认错,他说,会给皇兄一个交代的。如今差事的事也不敢再提了,既然这件事说破了,是他不懂事在先,这些年又跟着老九老八做了许多的错事,数次针对皇兄,他应当反思己过。不敢再闹什么脾气了。”

  胤禛却是越听越心酸,越听越心痛。

  到底老十四是他的亲弟弟。

  他从前看顾老十三,是因着与老十三同在太子的手底下办过差,也有些小时候的情分在。

  他说是养在孝懿皇后膝下,但孝懿皇后到底不是他的生母,看顾他自然不如亲额娘。

  太后那会儿也顾不上他,他自己住在阿哥所里,阿哥们都各有自己的额娘,也都有自己的兄弟,就老十三爱跟着他黏着他些。

  人人都说四阿哥是冰块脸,不爱和他亲近,就唯独老十三说他不是,说他是个好哥哥。

  他心里头,也是将老十三当做亲弟弟一般看待的。

  虽说老十四这些年跟老八老九走得近,但是他心里头对亲弟弟自然关注。

  可每每瞧见老十四维护老八老九,胤禛这儿也是堵心得很。

  如今知晓了内情真相,他心里难受极了。

  是他没照顾好老十四。若那天,他能将老十四留下,也就不会有后头的事了。

  胤禛心中心痛自责,这心里头对老十四的不满早就烟消云散了。

  再痛恨的,就是老八的不择手段。

  他沉吟着说:“那日大雪,寻常人都是不出门的,怎么就这么巧,偏偏让老十四和老八老九撞上了呢?”

  老八有一段时日是很风光的。得朝中重臣支持,得先帝爷看重,他得了先帝爷赏赐,是更大更好的宅院。

  老八搬了家,府邸离他的地方远得很,绝不可能顺路就能过来。除非老八老九是特意过来的。

  允祥说:“老十四伤心,没想到这些。臣弟倒是和皇兄想到一块儿去了。去户部半日,就查这个赵桥。赵桥的背后,隐约有老八的影子。臣弟翻了许多卷宗,又去查当年的案子,痕迹被人抹的很干净,轻易看不出老十四的身影,但老八在这里头手笔不小。若要认真查,还是能查出来的。”

  “臣弟猜想,这个赵桥许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说不定就是老八放出来钓老十四的饵。”

  也就是说,整件事都是八贝勒和九贝子特意做的局,为的就是将胤禛和十四阿哥分化,不能拉哥哥下水,就把弟弟控制在手里为他们所用。

  这手段太狠了,也太毒了。前后都是坑。坑的最惨的人就是老十四。

  把人控制在手上还不放心,还要把侍妾送入老十四府上,让人严密监视着他。

  这赵桥的事要是再让老十四知道了,只怕他更悲愤了。

  “去查,把事情都查清楚。”胤禛冷着脸说。

  康熙四十七年,允禩就下了一盘大棋,那这往后的十来年里,他几经沉浮,荣耀过,也落魄过,还有没有像这样没有被发现的棋子和布局呢?

  胤禛觉着有。这往后,还要更小心谨慎些,还要继续查。

  允祥复命完了,他身上还有差事,还得继续往后调查这事,也不能在养心殿久坐,等雨停了他便走了。

  胤禛在暖阁里默坐半晌,叫了苏培盛进来,传旨,传口谕。

  叫人狠狠去八贝勒府上申斥了允禩一通。

  允禟早就被禁足在府上了,他和允禩的待遇一样,也是派人狠狠申斥。

  赵全的事证据确凿,胤禛直接公布了出来,称八阿哥九阿哥别有用心,心思诡谲,褫夺了两个人的爵位,八贝勒成了八贝子,九贝子则又成了阿哥。

  倒是老十那儿没动,还是个郡王。

  听说老十想要出府闯宫给他的两个哥哥讨回公道,但被他福晋给拦住了,才没能出来,可在府里却嘀嘀咕咕的,说了些对皇帝很是不满的话。

  上回田文镜入京,胤禛是与他商议在河南办新政的事。

  新政在河南遭到了抵制和阻碍,田文镜折子里说,他坚定推行,任何困难都不怕,只要万岁爷支持他,一定将新政推行到底。

  胤禛就指望着看新政的效果。他是没有三头六臂,否则自己去推行新政,哪还需要旁人呢?

  眼下,也就只能指望田文镜了。好在田文镜是个能干的,交给他,胤禛也放心。

  朝廷内外,就没个消停的。

  胤禛想着这些事,也没心思往后宫去。在养心殿用了午膳,在案前奋笔疾书到了深夜,再一瞧时辰,这都要转钟了。

  胤禛心里有些不耐烦,还是想着老十四的事。

  他不想一个人在养心殿独寝。他想去抱抱年嫔。心里有点想见年嫔的笑。

  上回去抱了抱她,他很高兴,也很舒心。这也有两三日未见了。

  只是这会儿夜深了,年嫔怕是歇着了,他要是过去,恐怕会扰了她。

  可这长夜漫漫,胤禛竟觉得有些难熬了。只犹疑片刻,胤禛就起了身。

  苏培盛忙上前来侍候:“万岁爷是要安置了么?”

  胤禛取了外衣披风,说:“去翊坤宫。”

  苏培盛一听都是一惊,这可真是稀罕了。简直震惊。

  万岁爷这样严于律己的人,没想到竟也有夜半去后宫找嫔妃的事。

  这年嫔娘娘进宫,这眼瞧着又破例了。

  他们到了翊坤宫一瞧,果然安安静静的,宫灯都只点了一半。

  万岁爷又不让提前送消息来,翊坤宫门口就只有守门的宫女太监,瞧见万岁爷漏夜前来都吓了一跳,忙跪下请安。

  苏培盛叫人噤声,没人敢扰了万岁爷。他自己也是小心伺候着,知道今儿个万岁爷心情不好心绪不佳,到了年嫔娘娘这儿来,怕也是想散散心的。

  他们做奴才的不敢打扰。

  可苏培盛自己也想不通了。

  万岁爷不是来瞧年嫔娘娘的么?怎么也不进去,也不叫人来伺候着,就只管站在廊下出神呢?

  这会儿年嫔娘娘早就睡下了,屋里头只有一盏小宫灯。

  年嫔娘娘倒是睡得安稳了,他们万岁爷这会儿心里头可煎熬着呢。

  年姒玉睡着了,却总是做梦。

  梦见自己进了那个小花盆里头,在土里头待着,温暖舒适极了,但是那种子安逸得很,怎么也不发芽。

  后来又梦见从前的事。她养在胤禛的案头,瞧着胤禛写字帖。

  眉眼英俊,风度翩翩的俊逸少年郎。

  少年郎似乎是瞧见她了,抬眸,冲着她一笑。

  年姒玉就醒了。

  胤禛现如今就不那样笑了。他现今威严甚重,那样盛的气势,瞧着实在是成熟得很。

  醒了一时半会儿也睡不着,她就起来坐坐。口渴了想喝水,也没叫烟绒起来,自己起来倒。

  瞧着垂下来的门帘,总觉得外头似乎有点动静。

  年姒玉似有所感,就披了外衣,拿了灯烛,挑开门帘往外头瞧。

  这一瞧,跟月夜底下站着的胤禛就对上了目光。

  年姒玉一愣,随即就笑起来,端着灯烛就胤禛那儿迎去:“皇上?”

  结结实实抱住了他的腰,年姒玉真心实意的笑起来,是他真来了,不是在做梦。

  “你怎么起来了?”胤禛瞧见她光着脚,吓了一跳,忙将人抱起来,往屋里送。

  他只是想站一站,还没有想立刻进去的。到底是怕扰了她,可又舍不得落下她去隔壁屋子安置。

  年姒玉高高兴兴的圈住胤禛的脖子:“嫔妾做了个梦,梦见皇上了。然后就醒了,口渴起来喝水,就想着撩开帘子看一眼,结果就看见皇上在外头了。”

  胤禛用帕子擦她的脚,她笑眯眯的在胤禛脸上亲了一下,“皇上真好。知道嫔妾做梦梦见皇上了,皇上就来看嫔妾了。”

  也不知怎的,抓着她娇嫩的小脚,听着她娇娇的在身边说话,又置身在这温暖的床帐里,胤禛心里头堵着的一口气,慢慢的就吁出来了。

  胤禛也不纠正她,随便她高兴怎么说。

  深夜在外头站着,她在里头睡着的时候,胤禛心里,有那么一阵的空廖寂寞。

  可她出来,对上了她明亮的眼眸,胤禛知道,自己那一刻有多高兴。

  她醒了,她高兴自己过来。胤禛瞧见小姑娘娇嫩的小脸蛋上挂着红晕,眸子里流动的欢悦,他心头一热,就将人压在床榻上了。

  空了两三日,不算什么。可碰了人,才知这两三日有多想。

  小姑娘也热情得很,胤禛没个节制,有心放纵。

  为着老十四愧疚自责一整日,没处倾诉没处纾解,都落在小姑娘身上了。

  将她翻来覆去的折腾了大半个晚上,胤禛才神清气爽起来。

  年姒玉不怕被折腾,但这回有点狠,稍稍一动,腰就又酸又软的。

  胤禛很少这样不管不顾的,她也听见些话,知道怡亲王下午进宫了,兄弟俩谈了一两个时辰才散。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她是知道的。这必然是十四阿哥的事情有了眉目了。

  胤禛心里不痛快,又没处宣泄,就把力气都用在她身上了。

  可他又是个闷葫芦的性子,什么事都自己扛着,不爱跟人说,年姒玉也不主动问,嫩白的手指就在他的胸膛上画圈圈,等着吧,他自个儿憋不住了,迟早要说出来的。

  要不,怎么大半夜的跑来找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