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闻馆记事 233章 王上驾崩(三)

《红闻馆记事》233章 王上驾崩(三)

作者:苏诀 字数:2581 书籍:红闻馆记事

  林素闻离开以后,坏消息一天天地传来。

  首先,逃回封地的睿王反了,还昭告天下,冠冕堂皇的理由扯了一大堆,不过是诬陷萧琢无德无能,不能作为盛梁的主君,萧琢的那些皇叔们,一个个选择明哲保身,朝廷派人请兵多次,他们都拖延敷衍,不愿相助。

  前方战事胶着,张郃将军率兵离开盛京,前往颍州迎战,我师兄仍旧守在萧琢身边,而红闻馆,却出乎意料地赋闲下来。

  当初朝廷建立红闻馆,不过是因为萧谡病重,盛京妖气太重,魑魅魍魉祸患丛生,如今萧谡已死,萧琢继位,天子之气正是兴盛的时候,别说什么妖怪,就连一个小小的阴灵都很少见,我们身为术士,只管斩妖除魔,又不能参与朝政,一天天地闲到发慌,几近发霉。

  我原想向萧琢请战,前往南疆帮助林家的人剿灭苏河蓝氏,但林家却传回来他们那边即将结束的消息,以致我满腔热血,被人泼了一盆冷水,本是磨刀霍霍,却毫无用武之地。

  林家的人说,已将蓝氏的家主斩杀,并且将他们聚集的邪教徒尽皆驱散,南疆恢复平静。

  可林素闻,却没有回来。

  也没有为我带来任何那个少年的消息。

  我有点担心,很想问一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想到林弈秋此前对我的态度,也能猜得八九不离十,大约是被他父亲绊住了吧。

  转眼快到了两个月约定的时间,初春时节,盛京的天气回暖,路边的垂杨柳已经抽出了新芽,远远望着,烟绿一片,如梦如幻。

  我坐在城里的茶馆中,听着周围人纷乱嘈杂的议论声,偶然闻得对面屋檐上传来几声梁燕呢喃,方才想到,我来盛京,快有一年时间。

  一年时间,不长不短,三百多天,却认识了这样多的人,发生了这样多的事。

  师妹没了,师父也没了,那些死去的人,伴随着日子似水流走,恍若隔世,又好像站在时光的另一端,在静静地等着我的到来。

  生离死别,因缘际会,不免令人唏嘘。

  抬手为自己添了一杯热茶,却见师兄匆匆忙忙地赶来,将长剑放在桌上,道:“抱歉,绯然,我来晚了……”

  如今的情景,倒让我想起初识林素闻的时候,他整日跟着我,我对他烦的不行,为了摆脱他,每天都要绞尽脑汁,跑好几条街,然后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师兄面前,师兄总会给我预备好一杯温茶,现在,却是反了过来。

  我将新倒好的茶,放在他面前,道:“我知道你事务繁忙,左右我又无事,等就等了,你不必如此慌忙赶过来。”

  师兄道:“我今日也无事,宫中不该我当值,不过清晨时母亲犯了头风,虽请了大夫来,还是不放心,不得不在家中照看着。”

  我的手一顿,担忧道:“伯母她没事吧?”

  “没事没事。”

  师兄连忙道:“只因在昨日去法华寺上香,吹了些风,喝点药,在家躺一躺就好了。”

  闻言,我埋怨道:“伯母既然身体有恙,你就该在家中好生照看她,不该出来的。”

  “我说你们两个……”

  师兄哭笑不得地道:“母亲知道我与你有约,还将我狠狠教训了一通,催着我来找你,如今,你却要赶我回去?”

  “大夫已经看过了,真的没事,我出来时,母亲还要往祠堂去念经,你就不要担心了。”

  我又问:“傅伯父呢?近日我不常在朝堂中走动,已有许久不曾见到他,他可还好么?”

  我对傅伯父的关心,自然与对伯母不同,更多的,是一种猜忌,不知道他有没有放下当年的事,是否还对盛梁怀着仇恨。

  万一想趁着朝廷内忧外患,想对萧琢做些什么,其结果真是不堪设想。

  “父亲他……”

  师兄语塞一下,似有为难之处,复又缓和神色道:“父亲他最近有些忙,你也知道,颍州那边正在打仗,许多军饷物资都要靠父亲筹备,我也在忙着宫里的事,鲜少能与他碰到一起,算算日子,倒真有许久不曾见到他了。”

  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傅伯父为朝廷筹备军饷的事,我也是知道的,因怕他做出什么事情,还格外关注过,却也没发现什么。

  至少直到现在,他都是全力帮萧琢平乱的。

  “陈兄近日去了哪里,为何一直不见他?”

  “你不知道么,陈兄上个月就已启程去颍州投军去了,说是要为王上效命。”

  “去颍州投军?”

  一个清瘦的书生格外惊讶,问道:“陈家就他一个独子,伯父伯母竟然舍得?”

  对面的书生道:“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今颍州告急,那叛贼欺王上新君继位,若我与陈兄一样,是个习武之人,也当去颍州为国效一份力,奈何百无一用是书生,连刀都提不起来,如何去上阵杀敌?”

  “孙兄此言差矣,我等虽不能上阵杀敌,却可以笔墨为刀剑,为王上做力所能及的事,那叛贼如今四处诬陷王上残暴不仁,失德失政,当真可笑至极,谁不知道当今王上敦厚仁孝,是个难得的明君?倒是那叛贼,先王病重时,不见他问药侍疾,先王驾崩后,身为人子,别说守灵,居然连丧葬之礼都不参加,如此大逆不道,德行背失的人,就该由我们揭穿他的罪行,以免他再欺骗天下人。”

  王上驾崩,睿王私逃出京的事,引起众人的非议,再加上,这些年来,他们父子在颍州和盛京嚣张跋扈,欺凌百姓,早就失去了民心。

  而且,听说不仅盛梁的臣民,之前被萧琢下令放回的北邙山劳工,也在故乡四处奔走,号召秦人参军抗敌。

  那些秦人,本与盛梁之间有着血海深仇,但如今萧谡已死,萧琢掌权,无论有任何仇恨,也不该祸及到下一代无辜人的身上,更何况,不久之前,秦地水灾,萧琢力排众议,免去他们的税赋,还开放国库为他们赈灾,凡此种种,令他们感念在心,自然愿意为他冲锋陷阵。

  我想,这场战事,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最终赢的人会是萧琢。

  师兄也被那些人的议论声吸引住心神,眉目间明显浮现出羡慕的神色,我知道,颍州兵乱,他原本也是想去参军的。

  于是轻声问:“师兄,你也想去颍州么?”

  师兄愣了愣,片刻,摇头苦笑道:“算了,能够赶赴颍州,与前线的将士们一起杀敌,自然是好,但英雄总有用武之地,我如今留在宫中,守卫殿下,也不失为报国的一种,更何况,母亲身体不好,我不想让她再担惊受怕。”

  听他如此说,我松了口气,道:“你能如此想,我就放心了。”

  怕他再听着那些书生的言论会胡思乱想,我匆匆起身告辞,与师兄一起离开茶楼。

  走在街上,却看到禁卫军的人四处查找什么,师兄拦住一位将领问:“发生什么事了?”

  对方显然也是认识师兄的,连忙施了一礼,回答道:“傅大人,是这样的,京中有人发现了陆危楼的踪迹,我等正奉命抓捕。”

  听到陆危楼的名字,师兄皱了皱眉,脸色立即沉了下来,随后又试探地看了看我。

  我知道,他还放不下师妹的死。

  和我一样。

  片刻,敛住神情道:“那你们小心一点,若有什么消息的话,记得去傅府通知我一声。”

  望着禁卫军的人领命离开,师兄转头看向我,忧虑道:“绯然……”

  我笑了笑,道:“他如今,算是自投罗网么?”

  “不管是为了什么,我总觉着,来者不善,他肯定是要对你不利的。”

  师兄到现在都还介怀他曾捅我一刀的事,又道:“不若你搬去傅家,与我一起住吧,我也好放心些。”

  “师兄,红闻馆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更何况,如今……”

  我本想说,如今没有师妹在,陆危楼根本不足为惧,但又怕提起师妹,惹得师兄伤心,所以顿了顿,改口道:“上次仅是个意外,以我如今的修为,他想伤我,还差得远呢。”

  见我坚持不肯去傅家,师兄不再勉强,叹了口气,道:“不管如何,你千万要小心,有什么事,一定要去傅家找我。”

  我嗯了一声,忽然想到一事,向师兄问:“好些时日未曾见到秦拓了,他现在如何了?”

  自我从陆梅山庄回到盛京,就一直身体不大好,也没什么精力再去教他,所幸秦拓现在正是入学的年纪,师兄便送他去太学读书。

  但我到底是他师父,虽教不了他什么,日常生活上的关心也该有的。

  提起秦拓,师兄眉目舒展道:“那孩子刻苦上进,勤思好学,上次我与他太学中的先生见面时,先生还夸他十分规矩懂事呢。”

  “他一直想见你,但我念他课业繁重,你身体又不好,就没让他去红闻馆找你,若你今日无事,我便让他去看看你,也好让他放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