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红闻馆记事 024章 初现端倪(四)

《红闻馆记事》024章 初现端倪(四)

作者:苏诀 字数:2674 书籍:红闻馆记事

  还未走出门口,却被人拦了下来。

  师兄的父亲,不知何故,突然来西院看他。

  我说突然,并不是口误,整个傅家的人都知道,这位傅伯父对师兄向来不管不顾。

  许是觉着师兄身为男子,理应坚强自主,抑或是师兄从小跟在师父身边,他们父子间的感情不是那么亲厚,即便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也如陌路人一般,极少有什么交流,像现在这样主动前来看他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对于他的到来,我们都有些仓促。

  师兄整理衣襟,迎到门口,站在一旁,神情恭敬,向他施礼:“父亲。”

  我也跟着他喊了一声:“傅伯父。”

  令人意外的是,傅伯父首先看到的不是师兄,而是我,他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片刻,嗯了一声,才走进屋子。

  一边走,一边道:“听闻你今日在西院设宴,想着应该已经结束,故而前来看看。”

  师兄跟在身后,回答:“与几位同僚小饮几杯,不成想竟惊扰到父亲,是孩儿冒失了。”

  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着实生疏的很,在我的记忆中,少有的几次交谈,也像现在这样,一来一往,非常客套的寒暄。

  傅伯父气质沉稳儒雅,在首位坐下,淡淡道:“我平日政务繁忙,无暇照看于你,你能多结交些朋友,这是好事。”

  说着,移目看向我道:“绯然来到盛京数日,你们既有同门之谊,何以今日才邀请他来府中做客,倒显得我们傅家失了礼数。”

  师兄低头请罪,我连忙解释:“伯父,实在不关师兄的事,因小侄刚来盛京,生活尚未安排妥当,未敢前来打扰两位长辈。”

  闻言,傅伯父又道:“绯然从未在盛京长住过,此番入职红闻馆,你既身为师兄,凡事就该多为他打点准备。”

  师兄又道了一声是,我站在一边,因傅伯父特别的关心,又觉着因我的事,害得师兄被教训,不免有些尴尬。

  却见傅伯父看向我,放轻了声音,问道:“那个红闻馆……你在那里可还住得惯么,若不方便,便搬进傅家来住吧。”

  其实,从我来到盛京开始,师兄就已经多次邀请我住进傅家了。

  只是我自己不愿意而已。

  我自小性情古怪,虽跟随师父师兄妹一起生活,但已经很久没有与其他人相处过了,住进傅家,难免要遇见许多人,许多事。

  待人接物,客套礼俗,实在不是我擅长,也不是我愿意费心的事,总觉着与他们住在一起,还不如在外面逍遥自在些。

  本来傅伯父能来西院看望,师兄表面上没说什么,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但见他几次的言辞间,宁愿关心我一个外人,都未曾对他体贴半分,师兄的情绪黯然下来,低着头一言不发。

  我不由忧虑,道:“多谢伯父关心,红闻馆里,衣食住行,一应俱全,没什么不方便的。”

  顿了顿,又为师兄开脱道:“师兄一直对小侄照顾有加,只是小侄近日忙着宫中的事,未曾前来拜见长辈,实在失礼。”

  “近日颇不太平,你刚入职红闻馆,想必有许多事处理,至于拜不拜见……倒没什么所谓。”

  他淡淡地说了一句,又接着道:“只是,如今正值多事之秋,你既进了朝廷,日后行事须得小心谨慎,万望保全自身。”

  听此,我又觉着有些奇怪。

  傅伯父的这些话,听着不过是作为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嘱咐而已,但我们之间的关系,实在没到这种地步。

  但是想想,他如今在朝中身居要职,算是我在官场里的前辈,此番嘱托,或许也是为了让我尽心为朝廷办事。

  而且,我能够有机会进入红闻馆,除了借助师父的名号,傅家在盛京的地位,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他对我说这些,或许也是一种警戒,让我小心行事,也是未免以后发生什么意外,牵连到他们傅家。

  想到此,我在心中笑了笑,下意识地瞥了师兄一眼,见他静默驻立,没什么反应,便老老实实地答:“是。”

  “魑魅魍魉,终非正途,我昔日曾与你师父,谈论起你的课业,听闻你喜好读书,颇有建树,若是有可能的话,不如在朝中谋个文职。”

  对此建议,我不禁疑惑,莫非是觉着我在红闻馆做事,丢了他们傅家的脸面,所以傅伯父才如此苦心劝我转职?

  想了想,再度低首:“多谢伯父好意,只是小侄自小接触的,便是魑魅魍魉之事,此为小侄专长,亦是兴趣所在,目前还未想过改行。”

  听到我的回答,傅伯父也没说什么,仅是淡淡地道:“我是听闻最近宫中有邪灵作祟,怕你应付不来,你既喜欢,便算了。”

  话音落下,果然不再提起让我转职的事。

  一来二往,倒真令人摸不着头脑,我心有疑虑,不知他先前的那些说辞,到底有何目的,抑或真的仅是出于关心。

  现在想来,这位傅伯父对我的态度,一直都有些莫名其妙。

  以前,在我年少时,因着师兄的缘故,也曾来到傅家做客几天。

  对他,自然也见过几面,每次都是匆匆拜见而已,未曾有过什么深入的交集。

  但他对我,似乎非常好,每次见到,都有很多话说,殷切嘱咐,询问关心,给人的感觉,好像对我这个外人,比师兄还要在意。

  我曾以为,这是他本身性格,热情好客的原因,但好像并不是那样。

  傅伯父性情寡淡,平时对府中人,即便是那位傅伯母,也不怎么过问,名为夫妻,却像是生活在一个府邸的两家人。

  还记得小时候,听闻了他的事,还以为这位傅伯父是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之人,但或许是巧合,在我做客傅家的时候,他难得都在,也难得心情都很好,与我们耐心说了许多话,所以才觉着是那些人夸张了说辞,傅伯父只是政务繁忙,无暇顾及家里而已。

  但后来相处得多了,听到的事情也多了,才发现,他确然是一个不怎么顾家的人。

  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不知在什么地方,得了这位伯父的青睐,让他对我多在意了一些。

  师兄心情暗淡,而我惦记着他的情绪,又想着法华寺的事,自然也不怎么好。

  只想着傅伯父能够快点离开,我和师兄好脱身出府,但今日的傅伯父,似乎挺有兴致,始终都没有离开的迹象。

  问了师兄近日的职务如何,都读了些什么书,见我站在旁边,也出言问了我几句,言辞间,俨然一个关心儿子的父亲。

  听说我平时最喜欢读些奇闻异事,山水游记,非但没觉着我不学无术,可能带坏他们家儿子,还有些兴趣地与我讨论。

  “《溪林笔记》么?”

  听我报了一个书名,他沉吟一下,道:“那位袁焕先生早年是个富家子弟,他的游记,多是记录那个时期京畿贵族乃至皇家的集聚宴会,气势有余,却总有些纨绔之气,你若是喜欢此类书,我那里倒是有几册孤本,丛林山野,均有涉及,文笔亦是上乘,回头让人拿与你。”

  我试探地看了看师兄,迟钝地啊了一声。

  又听傅伯父道:“盛京城北,有一座湖亭,每到春时,湖岸两侧,繁花锦簇,杨柳依依,冬日则玉雪飞琼,在亭中烹茶煮蟹,吟诗赏雪,别有一番趣味,你在闲时,可去那里看一看。”

  没想到,本是随口一提,竟让他如此上心,我没有办法,只能低首答了一声是。

  正当此时,一位侍女来到门口,道:“少爷,夫人命奴婢送了解酒汤给您。”

  她端着东西,抬眼见傅伯父也在,愣了一下,连忙向他施了一礼。

  师兄站在底下,道:“进来吧。”

  解酒汤端进来,侍女不知我刚才一直躲在书房,还以为我和师兄一样,也喝了不少酒,所以首先端给我一碗。

  我刚想拒绝,却听傅伯父道:“你们刚才喝了酒,脾胃想必不大好受,既是你母亲准备的,别辜负她一番心意。”

  “伯父,小侄……”

  我原本想说,酒都是师兄喝的,我半分未沾,但又感觉在此讨价还价,未免有些不识抬举,所以接了过来。

  刚喝了几口,却听师兄皱眉道:“这解酒汤……怎么是甜的,还甜成这个样子,现在府中的糖都不要钱么?”

  侍女连忙跪下请罪,称自己并不知情,师兄侧首看向我,很是奇怪:“绯然,你不觉着味道很怪,太甜了么?”

  我的手一顿,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侍女,又看了看自己端着的碗,微微一笑:“是有点怪,不过既是傅伯母的心意,总不好浪费。”

  我将碗放在桌上,淡淡问:“这到底是谁做的,傅伯母……应不至于如此不小心。”

  师兄也皱着眉,一脸不悦地将碗递给侍女,侍女双手接下,忐忑回答:“这个……是后厨陈妈做的,说是夫人的吩咐……”

  师兄虽为人温柔宽厚,但毕竟是家中独子,大少爷的脾气,难免还是有些。

  对入口的东西,向来挑剔,走到桌边,倒了两杯茶漱口,也递给了我一杯。

  见侍女畏惧害怕,我笑了笑,安慰她道:“陈妈年纪大了,没有看清将糖盒打翻,也是有可能的,一碗解酒汤而已,无须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