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超陆权强国 第六百九十七章 矛盾激化4

《超陆权强国》第六百九十七章 矛盾激化4

作者:战列舰 字数:2919 书籍:超陆权强国

  因为在竞选之初,为了迎合公众们对国防建设的重视,原敬曾经承诺过将“充实国防”方针,不仅向海军保证将继续贯彻寺内正毅时期的建立“八•八舰队”的战略,同时还保证还向陆军保证,将增拨军费加大战车跟飞机的研发,以扭转日本陆军在新式陆军装备上逐渐跟邻国中国之间拉开的差距。

  正是因为向陆海军两方做出了这些承诺,他才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可如今自己才刚上台,便盖头换脸不认账要说服海陆军缩减军费。原敬很清楚他要真敢这么做,等待他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立刻被驱赶下台。

  面对着面对巨额财政负担,原敬内阁被逼无奈之下,最终令他做出了决定,果断向所得税跟法人税开刀,改革所得税和法人税税制以增加政府收入。也就是说,他以增加私人纳税跟商人纳税,为陆海军的巨额军费买单。

  对于原敬内阁上台前后表里不一的表现,诸位元老跟陆海军高层虽然对他表示满意。但是国民们很快开始后悔将宝贵的一票投给了他,而商界也很快做出了反应。为抗议原敬内阁的改革法人税法案,他们相约共同抵.制此政策,抬高物价以抗议政府的税务改革,最终于1919年的1月3日星期五,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股灾。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大恐慌,日本经济陷入慢性衰退。

  由于经济形势激变,原敬政府意图延迟往后对待军扩的计划破产。如何不得不对正视军扩计划,并进行根本性修改。

  原敬开始直面影响到日本经济、军事跟政治的三大矛盾,陆海军军费问题暂时不能动,所以首当其冲需要面对的,便是中国拒付‘庚子赔款’跟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两大问题。

  有关中国庚子赔款问题,原敬认为不宜过分强迫以激化中日矛盾。他敏锐的察觉到了过去几年间,日本的那个一衣带水的邻国所发生的变化,最最需要日本直面的便是那支规模高达三百多万人的庞大陆军,他私下里询问了一些比较理智的陆军将领,得出了一个令他不安的回复,“据全国之力,陆海军群雄,或可败之。中国天府之地也,沃野万里、资源丰富,又有贤明之君治世,假欧战之利以发展实业,举国家之力以建设军工、陆军。若我十足之准备,必危!”

  因为得到了这种警告,原敬跟其下属研究过,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日本威逼利诱之下,清廷实际上已经支付了大半的庚子赔款,也就是说,为了省下的四五千万庚子赔款,去跟一个铁了心不愿意支付的对手打一场举国之战并不合适。但是,日本人强横惯了,哪里能够吃得了这个亏,经过一番商讨后,原敬亲自登门拜访西园寺公望,这位国内几位元老之中,最稳重也是理智的一位。他请求西园寺公望亲领特使一职,前往中国就此问题跟那位年轻总统进行谈判。

  他希望,若是能以日本承认废除庚子赔款,换取中国在日本建设铁路、满蒙矿产开发、满铁经营等领域进行让步,无疑是当前最合适的选择。

  至于能不能说服中国,原敬还是有些信心的。他认为中国必然也在担心日本的反应,不愿意轻易与日本开战,毕竟日本的国力跟军力还在中国之上,更拥有一支世界第一流的海军,若是天天堵在中国家门口,中国也吃不消。何况他还有一个底牌,那就是向西园寺公望许诺,必要时可以亮出一张牌来,即宣布升级与中国之间的外交等级,从公使升级为大使级。

  安排好了西园寺公望为日本特使访华之后,原敬也将目光转向了第二个问题,即日本出兵西伯利亚的问题。

  有关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令政府纠结的问题了。是的,原敬十分纠结。

  一方面,西伯利亚地区陆军大陆派不愿意放弃,而他本人也不愿意轻易放弃。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从俄国国内最近的变化中,察觉到了苏俄革命的转机,认为必须尽快从西伯利亚撤军,以免中了协约国的诡计,跟苏俄革命党人对上了。

  1918年8月2日,英法美等武装干涉者攻进了阿尔汉格尔斯克,美、英侵略者废除了苏维埃政权的一切法令,并建立了由白.军分子和社会革命党人组成的傀儡“北俄政府”,开始公开进行抢、劫。美国工业家和商人都向北方拥来。为了组织向外抢运苏维埃共和国人民的财富,在华盛顿建立了“军事商业委员会俄国分会”。占领者开始拼命抢运俄国皮毛、亚麻和大麻纤维。侵略者在苏维埃北方地区所造成的损失,总额在9.5亿卢布以上。

  占领者侵占北方以后,企图把北方和东方的反革命势力联合起来。武装干涉者们计划,无论如何要冲到科特拉斯,与高尔察克的军队汇合,彻底包围苏维埃俄罗斯,然后向莫斯科进攻。

  在侵占苏维埃政权北方的同时,协约国害怕苏维埃政权在南方彻底巩固起来,决定派军队在黑海沿岸登陆。1918年秋末,法国舰队获得土耳其政府的允诺,经过地中海进入黑海。

  1918年12月17日,法军占领德军放弃不久的敖德萨城,同时,乌克兰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执政内阁”的军队也从陆地上开进到该城附近。武装干涉者在白.军的协助下,对于一切拥护和同情苏维埃政权的人,实行了残酷的镇压。然而,协约国武装干涉者在苏维埃政权南方的统治并没有维持多久,声势浩大的人民解放运动推翻了“执政内阁”的政权。

  阿尔汉格尔斯克省委向居民发出呼吁:“决定性的时刻已经来临了!拿起武器加入我们的队伍,建立游击队用一切方法阻挡敌人的道路。”由共产党员维诺拉多夫以拖船和客轮建立的北德维纳区舰队的水兵们首先阻挡了敌人向苏俄腹地进攻的道路。在敌后有游击队和布尔什维克地下组织进行活动。

  根据列宁的命令,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彼得格勒和莫斯科工人队伍被派去支援与游击队共同阻击敌人。北方地区的党组织动员了共产党员上前线。有许多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都全体开往前线,共产党员在沦陷区的敌人部队中进行鼓动工作,许多被强征加入白.军的士兵集体转正到革命队伍中来。

  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北方战线,在战斗中建立起来的红军第6军团在这些日子里取得了最初的胜利。尽管天气寒冷,武装干涉者又占有数量上的优势,但红军部队仍然转入了坚决的进攻。

  1918年12月,红军第6军团部队开始向申库尔斯克进军。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们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以神速的进攻,突破了武装干涉者的工事。申库尔斯克在12月25日黎明被解放。

  在红军的打击下,白.军军队和武装干涉者的军队也开始瓦解,英国士兵发生哗变,美国一些军队拒绝上前线。1918年底,武装干涉者的军队在红军的打击下,不得不登上军舰逃走。12月21日,红军部队进入阿尔汉格尔斯克,到1919年1月初,苏维埃政权北方的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军被全部肃清。

  红军正规部队巩固了人民的胜利,1918年12月17日,红军解放了基辅。此时,乌克兰革命起义风起云涌。12月底,乌克兰起义队伍从北方进至通往敖德萨的接近地。1月初,起义队伍转入进攻,解放了大片土地,这种形势促使红军加速向敖德萨的进攻。协约国不得不作出“自动”退出敖德萨的决定。1月6日,红军进入敖德萨,在乌克兰南部各城市建立了革命秩序。至此,只有法国舰队没有撤离,1月20日,在法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法国舰队发生了革命起义,法国舰队也不得不远远离开,外国武装力量对苏维埃政权南方的干涉也以失败而告终。

  至此,就算英美武装干涉者企图再度转入进攻,但红军也已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苏俄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刺激到了原敬,他跟他的幕僚们认为,苏俄一旦赢得了胜利,并保住了革命的火种,那么很有可能像中国一样顽强不息的壮大起来。到时候就算英法美等协约国再想干涉,也是困难了。而一旦苏俄政权得到稳固,势必将向国内的白.军跟其他干涉军发起进攻,到那时候,日本的驻西伯利亚远征军很可能因此受到损失。

  为此,他试图设法说服陆军诸位高层将领,只可惜,收效并不明显。

  不过原敬并非一点手段都没有,因为冬天的到来,西伯利亚已是冰天雪地一片。

  加上中日两国之间因为庚子赔款问题,现在辽东半岛跟中朝边界已是步步皆兵,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擦枪走火的,中国哪里还有可能继续向日本开放西伯利亚铁路。早就停止了为日本继续从陆路往西伯利亚输送物资。

  为此,原敬立刻以寒冬到来,物资运输困难,要求从前线抽调一个师团南下朝鲜暂时驻扎。为了说服陆军高层,他则是以中日冲突不断,恐引起走火时间,从西伯利亚调兵南下,一来可增加朝鲜驻军以震慑中国,二来也可令军队在温暖地区过冬,不至于受损。

  陆军高层最终勉强接受了他的意见,同意了自西伯利亚抽调兵力南下朝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