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超陆权强国 第六百一十五章 应对

《超陆权强国》第六百一十五章 应对

作者:战列舰 字数:4885 书籍:超陆权强国

  李汉的确是对唐绍仪的忍耐到极限了。

  面对这么一个不识趣,还一直蹬鼻子上脸的总理,他做出的妥协跟暗示都被置若罔顾。民政等繁琐的政务上,李汉的确不喜欢处理,也愿意在这方面放权。但是他能忍耐一个与他意见有分歧的总理存在,却不能够允许一个时时刻刻都在想着限制他的权力,打压他的威望,偏偏还是他扶持起来的总理。

  唐绍仪被他打发离开了总统府,带着一脸的阴沉表情。

  “民国新建之初,我国周边环境如此恶劣,唐总理现在就要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莫非他只关心国内经济、民生,从不在意我国周边之恶劣环境吗?还是他以为一场山东胜利,便能叫日本真正屈服,叫列强正视我民国,从此赢得百年和平再无战事?”

  内阁各部中,陆军总长蔡锷应该是最讨厌唐绍仪的一位了。自从15年新内阁成立之后,唐绍仪便一直主张削减军费,挤压国防军的预算。几次他提出的军国主义教育,都被唐绍仪给拦了下来。这令蔡锷对他十分不满,两人在内阁季度财政报告会议上可没少起冲突。

  伍廷芳微微皱眉,“总统,彼时我国民间同俄国商务往来已经接近两亿华元,同英法等欧洲诸国,尚有两亿之中。俄国毕竟乃协约三国之一,中俄交恶恐国内商人多有不满,适时该当如何?”

  方才唐绍仪尚在的时候,伍廷芳未免在人前驳了大总统的面子,直接点头顺着他的意思回答了,然而,中国现在的真实情况正如伍廷芳所说的。欧战爆发以后,俄国一直都是中国商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因为中国的海运能力不佳,加上也没有足够的海军为本国的货船护航。所以,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主攻俄国这个国家,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将源源不断的中国制造卖到俄国去。这样不但运费什么的都有俄国人来承担了,而且也节省了海运所需的费用。

  这的确是个大难题,李汉揉了揉额头,俄国人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做出如此举动,一是因为欧洲战场上,德国人在西线为了守住其占领下的法国首都巴黎,正跟法国两国发动一场旨在争夺‘要塞凡尔登’的战役。法国为了夺回首都巴黎,共集中了一百万兵力,而德国人也投入了九十多万兵力,双方从今年二月开战至今,死伤已经超过了40万人。德国主力都被牵制在了西线,这无疑令俄国从东线获得了解脱,一旦中俄开战,俄国至少可以从东线抽调走十几二十万的兵力。

  第二,俄国人正是算准了现在本国在迫切需要中国商品的同时,中国也不能允许失去俄国市场。尤其是这两年来中国的那些实业家们因为财势的增加逐渐投身于政界,或者在当地做了议员(地方议员两年一换),或者对当地教育跟经济影响很大,不少百姓跟工人都要靠他们养活。这个时候,商品一旦失去了俄国市场卖不出去,势必将引起这些实业家跟商人们的不满。

  陆征祥道:“这件事情说不得也好办,外蒙居然敢和俄国签订这样的卖国条约,这消息一旦曝光毕竟是群情激愤,我们如果能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动手,在道义上首先占有了优势。而且,我国绝大多数的商人还是比较支持政府的政策的。”

  “获得国民的支持到是不用担心,就是国会跟不少商人恐怕很难同意,商人逐利,中日冲突期间都还有商贾顶风作案,现在更不好说!”伍廷芳摇了摇头,说:“除非我们能够立刻找到另外一个市场来满足这些商人,不然不但我们的政策会有人阳奉阴违,甚至不理解跟敌视政府也不是不可能!”

  “另一个市场吗?”

  李汉手指不断的在桌子上敲来敲去,突然间他脑海中灵机一动,“供销社...农村市场!”

  他只感觉呼吸似乎快了许多,忙追问道;“周总长,财政部去年还有多少财政盈余?”

  周学熙微楞,低头估算了一阵,摇头:“去年财政盈余尚有两千七百万华元,其中一千五百万已经外购为黄金存入储备银行,年初东北大风雪,又为东三省驻军及国民购置百万军资,还有教育经费拨发。算一算,就算是加上今年前半年的财政盈余,勉强过两千万,已经应付一场大战!”

  他还以为李汉是询问财政能不能支付一场战争呢,却不知李汉心里所想与他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李汉闭目思考了一阵,侧向陆征祥道:“经过过去两年的踟蹰,我有意在最近向国会递交提案,有意在内阁增加一部为‘国土资源部’,统筹我国的江河水道的水文勘测,水利修建统筹,各地矿山及地形勘察等。我国最近两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各地水利工程多为数十年间先后递增,已经不满足国民日常所需。近些年来长江、黄河水道连年泛滥,已经成为了影响本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陆总长,就由你跟美国方面询问下,我国有意在美国发行三千万到五千万左右的水利建设5年国债,试探下美国国内的反应情况?”

  在座诸位都被他弄得一愣,不知道他到底打得什么算盘。

  却是刚刚李大总统从解决中俄冲突之后的商品积压问题想到了农村供销社,更想到了后世美国跟共和国的‘以工代赈’以政府牵头,召集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百姓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但短时间内解决了大量的失业问题,也增加了基础设施,更为国内的商品找到了一个大大的市场。

  中国这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落后的交通及公共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主因了。大建公共设施迫在眉睫,而中国从来不缺乏的都是人力资源。只不过,中国需要一笔资金。一笔可以解释的通的,用于启动这一伟大工程的巨额资金。

  陆征祥并不是一个喜欢多问的人,尤其是他对总统的心思也摸了个八.九,干脆直接点头,“会议结束后,我就去跟美国公使询问下!”

  李汉点了点头,看向伍廷芳道:“如果是担心商品积压引起商人不满,这大可以放心。不提中国广大的农村市场,政府也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为我国的商品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

  又看向蔡锷,道:“外蒙现有军队几何?如果要收复外蒙,国防军需要出动多少兵力,多久时间才能收回外蒙?”

  “如果只是外蒙古方面,军队虽然号称有二十万兵马,但能战的只有四五万人,而且多是装备旧式马枪的骑兵,且装备也不是很足。如果大总统批准调用战车团跟四个骑兵师,我还需要三个步兵师,就能在一个半月内收复外蒙。外蒙古的军队不足为虑,主要制约我们收复速度的还是外蒙恶劣的地形问题。还有,我国军队一旦开赴外蒙,恐怕真要跟俄国人对上!是否克制呢?”回答的不是蔡锷是蒋方震,他这位总参谋长在战略跟军报分析上要比主管国防百万陆军建设的蔡锷细腻详细的多了。

  “现在打全面战争,我们是打不过俄国人的,不过考虑到欧战还在继续,俄国人无法从欧洲抽调足够的兵力赶赴远东。若是开战,我们的胜算还是很大的!”蔡锷直接起身走到地图边说道,“如果考虑到俄国的因素,我们要动用的兵力就多了,至少东北的驻军需要增加到十五个师,外蒙方面我主张至少动用十个师。考虑到新疆那边,建议再往新疆增加两个师的驻军!”

  “所以,如果俄国不从欧洲调兵过来,我国只需要动用二十个师的兵力。但如果俄国从欧洲往远东调兵,则适当需要增加。考虑到俄国在远东承受的军事压力,我认为俄国最多可能接受往远东调集十个步兵师,他的骑兵都被牵制在东线。根据我国情报人员从欧洲发回来的情报,如果以俄国现在那些几乎没有接受过什么军事训练便送往前线的军队,一对一的交战中,我国防军新兵师正面击败俄国师的胜率在八成以上!”

  在座诸位都松了一口气,中国在过去两年间先后向陆军投入了接近三亿华元的军费,目前国防军六十个正规师及三十个预备师的装备跟训练都在俄国人之上。况且俄国在欧战爆发之后,军中训练超过三年的士兵已经不足战前的五分之一了。大量的老兵死伤,令本就士兵素质普遍偏低的俄国现在兵员素质更低。除了凶狠程度上国防军士兵稍差一些外,无论是装备还是大编制,都将成为俄国的噩梦!

  “饱受估计,需要投入三十个师的兵力!”蔡锷最终以一句话结束了他的发言,在外蒙的几块有争议的土地上,还有中亚、东北方向都圈了圈,作为一个军人,他无时无刻不在梦想收回被俄国强占的国土。

  只是,他点到的几块地方很可能引起俄国方面的强烈反弹,李汉皱了皱眉,俄国革命之后收回的机会更多,现在不能动那里,这一次的中俄冲突,最多局限于外蒙附近。

  “物资问题上不需要担心,我去北京视察了一番,北京囤积的物资足够支撑二十个师两个月的消耗。各地兵工厂这几年来一直都在为国防军的进一步扩张,日夜三班倒的开工生产武器中,我们根本不需要转入战时体系,随时都有足够的物资从各兵工厂运往北上!”

  偌大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仅只想依靠一百万国防军,根本不足够守护国土。在李汉的计划中,为了在陆地上同时面对来自日本(日本、朝鲜、台湾方向)、俄国\/苏联(西伯利亚、东北及中亚方向)、法国(越南及支那半岛)、英国(香港、西藏、中亚及缅甸方向)诸国的挑衅,在五十年代之前,中国夺得远东的陆上霸主地位,必须维持一支陆军不低于四百万兵力的武装力量。

  这也是无奈的选择,从陆地上崛起虽然比从海上崛起要简单得多。历史上红色苏联成立后,到了二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仅仅是来自苏联方面,就要面对这个国家六十到八十多万的武力威胁,到三十年代末,苏联更是直接在紧挨着中国的领土线上摆上了一百二十多万兵力。到苏联解体前基本上一直维持着这个规模。

  这么庞大的武力,已经几乎超越了这个世界上几乎绝大多数国家的国防力量总和了。偏偏它还只是中国来自陆地上的威胁之一。

  而目前中国算上预备军跟海军、陆航力量后,国防军总人数才勉强达到一百五六十万,要守卫国防还远远不足。

  虽然政府为之承担着沉重的军费负担,但若不是有着这么一支远东各国都要顾及的军事力量,日本如何会在山东吃了闷亏?又如何会在15年安静渡过,没有再折腾他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经济发展固然重要、民生发展也固然重要,但任何国家忽视了国防军事力量的建设,尤其是在混乱的年代里,必将遭受外国凌辱甚至走向灭亡。这也是他为什么甘愿背负‘穷兵黩武’的骂名,也要耍着各种手段扩增军事力量的原因。

  “目前的国际环境对我国不利也十分有利,列强诸国除了日本跟美国,都被欧战所吸引。但是目前这两个国家在外蒙问题上,都是表态支持中国的!”陆征祥脸上有些疑惑,他也弄不清楚,日本人到底打得什么算盘。

  “从整个国际形势上来说,虽然英法两国在外蒙问题上是偏袒俄国,这一点对我国十分不利。但是协约三国现在的注意力在欧洲,根据我们外交部的分析,欧战很难在今年内结束,也就是说,纵使是支持俄国在外蒙问题上的强硬。但英法两国不见得会甘冒着失去我国这个第三大物资出口国、同样也是最惠物资出口国,这一点从去年英国人在关税问题上进一步让步可以看出。所以,如果经营的好一点,将影响局限在我国跟俄国两国的冲突上,而不是我国同协约国的冲突,则,英法两国固然不美,但未必真得会真在军事上给予俄国支持。”

  李汉皱了皱眉,对于他的外交总长的分析不太满意,他敲了敲桌子,“关键是英国人,英国在西藏问题上面临的局面和俄国差不多,如果我们动手,这绝对不是英国人希望看到的。这几年来我国跟英国在中印边界摩擦不断,从中可以看出几年前我们趁英国分不开身保住了西藏,但英国人未尝没有在战后卷土重来的意思。美国既然支持门户开放,跟我国也有特殊关系。俄国独吞蒙古的愿望肯定和他有冲突,只要我们愿意出兵,美国定然不会支援对方,说不得我国愿意将外蒙市场向美国开放,还能获得更多的支持。日本人是最让我头痛的,尽管情报部分最近仍在追查,但是仍未能从日本得到我们想要的情报。日本人的暧昧态度,让我十分忌惮!”

  “按照日本的一贯作风,肯定是要插一脚的,我在犹豫,万一他们抗议,是不是要给他们一点甜头,比如许诺蒙古万一有什么矿产,可以中日联合开发……从理智上说这是一个相当有利的羁索政策,但从感情上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前两年我国自从中日冲突之后,两国之间的关系已经降入冰点,两国互相敌视,大战气氛很浓。我认为可以适当的选择让出部分利益拉拢日本”伍廷芳提议道:“从国民的角度上,我们此举不亚于出卖国家利益。但从外交跟中国当前的局势上来看,我国是拿现在换未来……”

  战争似乎已经成为了共识,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的政客们也不是丝毫没有一点观察能力,他们或许不像李汉一样知道未来的大致走向。目前俄国被欧战牵扯住了两百多万兵力,对于中国而言,的确是最佳的对外蒙用兵,收复故土的机会。

  而且,战争所带来的好处没有人看不到。中日冲突之后,中国人一下子似乎要都直了起来,再也没有了之前站在日本人面前直不起腰板的现象。若是再能击败俄国,列强带给这个国家的自卑感,或许将能散去大半了吧。

  “战端一开,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住。”周学熙叹了口气,“财政有限,恐难支撑长时间的战事。各种分寸还望大总统把握。”

  “可万一俄国人一看守不住外蒙,把战线蔓延到中东路怎么办?”陆征祥说出了他的担忧,“日俄战争期间,俄国带给这个国家的伤痛又要增加几笔?”

  “东北方面确实需要注意,松坡,你回去准备一下,过两日东北军区转入战时状态。当初我们是如何让日本人服软不敢动弹的,现在我们就这么对付俄国人。俄国人现在在远东只有六万多驻军,在东北只有四万多人。我们大军压境,他们必然不敢拿‘中东路’来赌!”

  李汉手指在桌子上敲得响个不停,“外交态度上,我们一定要强硬,要让俄国人明白为了国家主权我们是不惜开战。同时,陆总长,再麻烦你跟德国方面进行接触,不需要做任何表态,我国不可能参加同盟国。但是,你可以跟德国人跟奥匈帝国谈谈,若是我国能在远东多吸引一些俄军,希望他们能在欧洲战场上为我们牵制英法两国。只要能达成这么一种默契,就足够了!”

  “是!”

  “诸位,为了国家的未来。大家做好大战的准备吧!”

  当天晚上陆军部向河南及安徽省拍发密令,命令三个师立即集结登上火车向热河省进发。同时命令东北军区开始军事动员,做好战争准备及转入战备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