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封魂罐 第53章

《封魂罐》第53章

作者:铁鱼 字数:2819 书籍:封魂罐

  “出什么事了?”

  “二哥受伤了,山上庙里。”我扔掉对讲机,也顾不得多想,伸手掰开阿二捂住脖子的手。他脖子上裂开一道触目惊心的口子,鲜血汩汩地往外冒着。此时,他的身体绷得更直,不时抽动一下,喉咙里像破风箱般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我撕掉自己的棉衬衣,紧紧地给他包扎起来,很快鲜血便把包在他脖子上的衬衣湿透。我把他平放在地上,脱下衣服把他盖住。他的眼睛一直直勾勾地看着外面,不知道是不是伤他的东西从那里跑出去了。而我也在疑惑,那个黑影到底是谁,真的是伊山羊么?

  这时从外面奔进来两个人,正是老九与阿十五。我忙把他俩喊过来。

  看样子他们恰好在附近,是顺着枪声找来的。

  “出什么事了?”老九着急地边喊边跑过来,看到这个情形一愣,失声叫道:“二哥!”阿十五皱着眉头过来没说话,半跪在地上翻开阿二的眼皮看了看,又按了按他的脉搏,扭头斜楞着眼睛问我,“谁干的?”

  他的声音冰冷刺骨,充满杀意,我恐怕自己回答稍有不慎,他就会毫不犹豫地给我一枪。

  “没看清。”我苦笑着摇摇头。

  阿十五不再言语,弯腰把地上的阿二抱起来,背到背上,大踏步走出大殿。

  老九担心地看了我一眼,拍拍我肩膀悄声问道:“你……没事吧?”

  “没事,”我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走吧,下山。”

  “不找了?”

  “先不找了……”我无力地摆摆手。

  走到大殿门口,我看到地上那只雷明顿,叹了一口气,弯腰捡起来。

  不经意一回头,我心里又是一阵猛跳。

  那站在香案后的神像,正一脸怒意地盯着我,因为在它肩上,赫然是那颗怒目圆睁的头颅!

  老九站在门口看到我发愣,叫了我一声。“怎么了?”

  “走吧……”我跟老九出了庙门。阿十五背着阿二早就消失在雾气里。我跟老九辨别了方向,也往山下走去。

  山下,车正在等着我们,阿十五背着阿二已经到了,车上有急救包,所有人都在忙忙碌碌地给他包扎伤口。我走过去瞧他,他脖子上被缠了厚厚一层绷带,但仍不断有血渗出来。他躺在阿十五的怀里,神情安详了许多,身体也不再僵直,看样子应该没有生命危险了。

  阿大见到我,只深深地看了我一眼。

  “对不起,大哥,我……”他的眼神让我觉得很是愧疚。我望着阿二:“快送医院吧。”

  阿大笑笑,把手里的小猎刀翻了几个刀花,也看着阿二说:“没事儿,他死不了。不用去医院。”

  我有些不放心:“二哥伤得这么厉害……”

  阿大摆摆手:“小伤而已,算不上什么。”低哑的声音仍如夜枭般难听。

  老九在一边偷偷拉了我一把,给我使了个眼色。我知道事出有因,便不再坚持。

  王富贵凑过脸来,悄悄问我:“是‘他’干的么?”

  我摇摇头,回头看着藏在迷雾中的山林,疲惫到了极点,眼前一黑,一个趔趄。王富贵忙把我扶到车上。我有气无力地摆摆手,“回去再说。”

  回到安老汉的家庭旅馆,已是快七点,时间又过去一夜。大家七手八脚把车上的阿二抬进房间里,取了急救包,又重新给阿二处理了一下伤口。阿大找了手术针线,手法娴熟地把他脖子上的伤口缝合起来。我此刻又不免揣测起他们的身份来,还有什么是这三人不会的么?

  那道大约十五公分的大口子,像一条大蜈蚣趴在阿二的脖子上,看形状竟和那头死去大公羊脖子上的完全一样。

  等一切忙完,看着阿二在床上沉沉睡去,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走出房间,看到小桃正站在门外等我。她一脸担忧地看着我,嘴唇动了几下,欲言又止。我张开双臂,抱了她一下,安慰她道:“没事……”

  “哥……”小桃伏在我肩膀上轻声道,“咱们回家吧……”

  我明白她的意思,危险的气息让她想放弃了。在此之前并没有人受伤流血,而阿二这次却差点送命,而伤到他的人,极可能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小桃的哥哥,我的兄弟——伊山羊。空气里浓重的血腥味儿刺激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小桃有些扛不住了,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因她而起的。可是,我们还能回去么?

  “嗯,等找到你哥,咱们就回去……”我拍拍她的肩膀。

  “不找了……”小桃哭着说,“不找了,我不要他了,他现在……”

  “别说傻话,你哥不会有事的……”我扳住她的肩膀,抹掉她脸上的泪痕,“你还记得那个老道么?”

  小桃抽泣着点点头。

  “等他来了,他肯定会有办法的。”我想起老道临走前爻的那卦象,“……阴愁伏匿,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习坎,入于坎窞,大凶……”

  眼见我们来这儿第三天了,可是老道啊老道,二大爷啊二大爷,你把我诳来,自己却在何处呢?以你的神通,应该不难寻我们,可你为什么还不来?

  小桃听我说起老道:眼里仿佛恢复了一点神采。我笑着说:“去给我们弄点吃的,都累了一宿了。”

  她应了一声去了。王富贵从我身后钻出来,看着小桃的背影递给我一支烟,“你说那老道靠谱么?还能指望上么?这可都是第三天了,人影儿也没见。”

  我点着烟,狠狠地抽了一口。

  “靠谱!”我打断他的话,径自走进洗手间胡乱抹了一把脸,冰冷的自来水让我清醒。我甩甩头,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一脸憔悴,双眼红肿。

  第十七章 三句经文

  〔山羊留下的经书让我对和罐子、玉瑗相关的历史有了新的猜想。不经意间,书中飘出一张纸条,记录的三句经文难道是山羊悄悄给我的提示?重现人前的金锁又会引起怎样的波澜?〕

  【1】

  “鱼爷,吃饭了。”小歪敲了敲洗手间的门。我答应着,擦干脸上的水,跟他下楼。楼下大厅里放着一张大圆桌,桌子上胡乱摆着一些食物,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健硕汉子在一边不断忙碌着,小月则低着头帮忙。

  老九坐在桌前朝我招招手,我坐到他身边,他凑我耳朵边偷笑道:“这个就是那个小绿毛龟。”原来这健硕的汉子就是安老汉的儿子。我忙制止老九继续说下去。

  那汉子看起来很憨厚,浓眉大眼的,身体健硕,足有一米八左右,浑身上下都给人一种力量感。我又厌恶地看了一眼小月,有点不理解,不明白她为什么要甩开这么不错的老公出外偷情。

  那汉子过来帮我把碗筷摆好,我赶忙欠身说了一声谢谢。他憨厚地朝我笑笑,也不说话。我心里叹了一口气,胃口尽失,胡乱地扒了一口粥就上楼了。我又去阿二房间看了看,见小桃正坐在床边怔怔地望着床上的阿二,不时用毛巾给他擦着从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

  我没敢惊动,便关上门悄悄地回了房。

  回到房间,我和衣躺在床上,人疲劳至极,却不能安睡,只得闭上眼睛胡乱想着。那山上的庙,那雾中一闪而过的黑影,满身是血的阿二,落在门槛上的猎枪,对我怒目而视的神像……的脑袋……还有小熊一蹿而过的白影。

  越想越心烦意乱,我烦躁地把脑袋蒙住,强迫自己睡觉,不料,背后的伤口却隐隐发起痛来。见实在睡不着,我索性从床上起来,点上一支烟坐到桌前打开那个电脑,继续胡乱翻看着。我把目光放在海底那个大石碑的图案上,看了一阵竟有些恍惚,那图案分明似曾相识。那罐子上,还有那荒坟下面,不都有它的影子么?当初见到那罐子时,我原本合计着去借一本鸟兽纹的字典自己翻译一下的,只是后来事情接踵而至,我根本没腾出那个工夫。现在,怕是想破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了吧!

  我蓦地想起包里还有一本《山海经》,便从包里把它翻了出来。这是线装本,纸张已经发黄,摸着纸张,我感觉它的年龄应该在百年以上,显然伊山羊对它进行了特殊处理,所以纸张摸起来仍比较柔软。

  《山海经》算得上我国第一部记录华夏风土的奇书了。它主要囊括了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内容,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方面的记载。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皆是出自此书。虽然它具体成书的年代及作者不详,但其出现的年代却远比号称中国第一部史书的《尚书》要早。只是它记载的东西太匪夷所思,故此书概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所幸原文也因此没有被多做改动,原书的风貌、许多珍贵的远古资料及信息基本上得以存留。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在古时是以图录形式出现,且“海经”部分还是图在先、文后出,里面所描绘的世界光怪陆离,各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完全超乎现代人的认知。这本书古传有三十二篇,到西汉刘向、刘秀(歆)父子最早校订此书时,定为十八篇,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

  后人也曾根据书中的描述来绘制图形,却已然没了原着所叙那种神奇之感。清代毕沅考证其“作于禹益,述于周秦,行于汉,明于晋”。

  然而由于其成书年代过早,且奇闻怪事、神怪传说等夹杂,难于考证,故而两千多年来,一直有怀疑者认为该书“闳(hóng)诞迂夸,奇怪俶傥(tìtǎng)”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