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战之红色警戒 第1503章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1503章

作者:大刀老猿 字数:2953 书籍:抗战之红色警戒

  一帮为了分割利益而腐蚀这个国家的蛀虫!是谁在背叛?正是他们,背叛了国家,背叛了殷切期盼的国民。中央党才建立政权几年,到处就已经冒着裹尸布的味道。”傅斯年这个大炮也开火了,冲准的首先是中央党。

  民间呼吁重庆那边搁置争议,共同组建新民主政府的呼声越来越大,就连孟享也在长安发表了声明,欢迎重庆方面的合作。可重庆那边一直推诿,这让一些期盼统一政权的人很是失望。

  当重庆的那边的笔杆子们抛出了大义和中央、党-国的字眼时,一场大辩论开始了。

  从官员到平民百姓,从庙堂高府到街头巷尾,从报纸到广播,到处都是这场对比中央党和先锋军的大讨论。

  中央党的种种弊端和**被一一披露,甚至连中央军开创伊始的那些龌龊事情都被挖坟掘墓的甩了出来。

  从喜欢幼女的孙大炮开始,神像一个个的倒塌,连带着矛头开始转向了现实中诸位大佬。

  舆论的漩涡越来越大,甚至把那些向浑水摸鱼的其他势力也卷了进来。

  甚至在其中也曾煽风点火的孟享也被卷入了其中。

  先锋军的崛起离不开巨额资金的支持,这些不明来历的资金转入众多专项基金,并不受到财政监督,这一条成为了众多人的诟病,被有些人拿出来抓着这个不放,要求披露资金来源。

  而且先锋军和德国联系密切,还与山寨公司等早有往来,一些出卖国家利益的传闻,也被有心人的推动下吹了起来。

  甚至孟享身边并没有家人这一条也被人谣言为国外势力的代言人,而抓不住孟享家人的劣迹,孟享又不经常四处扰民,为了摸黑孟享,有些人就开始对孟享的个人私生活加以了渲染。

  一直没有结婚的孟享就在众多生花妙笔下,渲染成了到处寻花问柳,专门针对别人子女、老婆下手的色狼,在孟享身边出现的女子都被加工成了一些故事,就连谭雅等人都放过。出现在孟享身边的谭雅、娜塔莎等人,被扣上了间谍的名目,被翻编成长篇的三流言情故事。

  “我冤枉啊!”除了一个不知真假的春梦,还不曾有过其它实质性进展的某男不仅仰天长叹,虽然他也想化身为三流言情故事中的主角,但却从没有在谭雅等人身上尝到过便宜。

  谭雅的手枪总是比孟享的咸湿手更快,娜塔莎带着北方风雪的的冰冷也总是让孟享提不起**了,就连他的正式女朋友也是抱着老传统,坚持到最后一晚。

  只有那个让他念念不忘的梦境让他可以回味,可那只是一个逼真的梦而已。

  “人不风流枉少年,不能枉活一世,得需要有所突破才行!”孟享心中对此开始念念不忘。

  随着布局的到位,大局在握的孟享感觉可以松一口气了,不用再日夜苦熬,有了更多闲暇的时间开始考虑其他个人问题了。

  “必须要调教一个温柔听话的,就像日本妞一样,想让她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那种!”难得放松,孟享不由浮想联翩,开始过滤首先调教的对象。在遗憾的放弃了谭雅和娜塔莎的备选人物后,孟享终于想到了一个人。

  “就是她了!肯定合适!”孟享满脑子回归到了宅男的单纯。

  对于那些他个人故事流传的风波,他并不在意。

  社会舆论从来就不是自由的,对付这些并不只是只有行政一条路。对于多年经营控制了华夏大多数媒体舆论的孟享来说,摆平这些就更简单。不用来自法律和地下的双重打压,仅仅一招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搅浑了水,就足以让消息被各种稀奇古怪的官场现形记所淹没。

  随着舆论漩涡的增大,各个势力也开始有意识的回缩各自的推手,免得杀人一千自损八百。

  先锋军软硬兼施下,很轻松的就把各路谣言抹平了。

  吃亏的只有一开始被当做靶子的中央军和被拖进来的其他势力。各种政治丑闻和舞弊让国人愤怒之余,失望之色也越来越大。幸好先锋军政府的作为还算给国人留下了一点希望。

  有了基地的支持,解决了枪杆子和钱袋子的问题,先锋军自然不需要像其他势力那样去报国内外的诸多大腿,更不至于去添别人的脚丫。靠着军火和劫掠从国外得来的大笔资金,百姓们也需要承受充满了血泪的原始积累,反而从先锋军那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虽然那些克隆兵不通世故,但他们在地方政权中担任的监督职责却是尽职尽责的把握着制衡之剑。虽然也有不少的污垢,但先锋军政府还是被百姓赞誉为最清廉的政权。

  国人不大关注国外弥漫世界的战火,他们更在意华夏的明天将会怎样。这场舆论漩涡让国人更看清了中央党和先锋军,开始一面倒的向重庆政府发难。

  老蒋焦头烂额,但在英美的支持下,依旧坚挺着。

  “现在还不是时候!”孟享刚刚处理完的他的他调教大业的第一步,脑袋又清醒了过来,继续忙碌国事。他一口回绝了下边人打到重庆的提议。

  在重庆周围的山区里,已经建起了基地的兵营和战车工厂,想要占领重庆是很轻松的,但麻烦的是处理后续。一些人并不是抓起来甚至杀掉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在华夏这个充满了人情的社会中,错从复杂的关系网不可能一刀切破。

  “继续温水煮他们。我要求你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四川的每一个村镇和每一条道路,在一年内至少要控制住四川的大半的袍哥组织。在各行各业都能把握话语,进而控制住整个四川的经济命脉。把重庆那边最后一丝侥幸也给敲碎了。”孟享指示道,

  “最多一年,老蒋的底货就会被掏空了。到时候,他不认输也不行了!现在就让他继续当靶子,吸引抨击社会丑恶现象的火力吧!我们的目标不是打败重庆政府,而是调教整个旧社会!”

  *j。

  更多到,地址

  第727章我还会回来的

  第727章我还会回来的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祖国……”清晨收音机的声音开始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中飘荡。

  虽然电视机还只是停留在军队和实验室中,但收音机却是越来越普及。

  先锋军从美国和欧洲引进了不少电子生产设备,拼凑起了华夏的电子产业基石。经过三年的扩张后,收音机产量大增,不再只是高端的消费品,即便是那些普通家庭,也能买得起。

  很多百姓已经养成了一大清早起床先开收音机的习惯。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听着收音机,成为一种生活的时尚。

  基地在华夏各地建造的雷达站,有时候也顺便兼职一下发射塔和电台的作用,使得先锋军的意志可以遍布华夏每一个角落。

  而其他势力就没有了这样的实力。即使老蒋那边的在四川播放广播,都因为信号干扰只成为少数人的自娱自乐,更不用说其他连通讯电台困难的势力了。

  一直普及到每个乡村的免费大喇叭使得先锋军的宣传传递到了基层,为众多一直在愚蒙中生存的国人打开了另一扇门。

  “法西斯是啥东西?”在西北某个黄土坡的村落里,一个扎着白毛巾的老汉托着烟袋疑惑道。

  “法西斯就是指德国人和日本人呗!”通过全村的黄豆选举新当选的村长李二黑每天收听广播,见识多一些,闻言立即笑道,“额说广文叔啊,你从哪里听说的?每天只顾着忙着你的养鸡场,平日里难得见你来听广播啊!竟然知道法西斯了?”

  “快过年了,我家那个在城里上学的三小子回来的时候给我捎了一个戏匣子,没事的时候听个乐!呵呵!”刘老汉拔高了嗓门回应道。

  “老刘家买了戏匣子了?!”众人一时传扬,作为小山村中第一个买收音机的,这个消息远比此时收音机中的那些国际消息来得更震撼一些。

  “广文叔,晚上去你家听戏成不?村子里的大喇叭晚上非得放一阵外国人打仗的事情,太没意思了。”有人喊道。

  很多地方的大喇叭和相关的设备,没几个人懂得操作,往往被固定在了一个先锋军综合台上。虽然也有娱乐,但比起娱乐频道什么的少了许多。而且因为晚上声音扰民,大喇叭也会早早的关停。

  “晚上大伙儿去听梆子去!有范老先生的三滴血!”罕有大方的刘老汉两个眼睛都笑成了一堆皱纹。

  他的养鸡场今年出产的鸡蛋和活鸡都被北边的军队包圆了,帐目却一分都没有欠。手中有了钱,刘老汉也难得奢侈一把,当了一回山村第一人。

  “了解外国人的事情有啥不好的,你知道法西斯是啥?你知道小鬼子他们在干啥不?”李二黑不服气喊道。

  “谁不知道?小鬼子打到南洋去了。”经过长时间的广播轰炸,一些人也是张嘴就来。

  “南洋那么大,那你知道他们现在打到哪里了?”李二黑不屑道。

  众人一时语塞,国外的世界离得他们似乎很遥远,即使南洋也只是知道个名字而已。

  “二黑哥,他们打到哪里了?”有人低声问道。

  “他们打下了整个南洋,已经到了印度了!”李二黑趾高气扬道。

  “印度?那是啥地方?”众人对这个地方印象近似于零。

  “我知道,就是唐僧取经的地方!喇叭里提过!”终于有人记了起来。

  “那不就是西天吗?难道小鬼子都去了西天?”有人笑道。

  “那帮小鬼子全去了西天才好呢!”众人哄笑。

  ……

  “小鬼子进展蛮快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