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终极进化(17k版) 第372章

《终极进化(17k版)》第372章

作者:蒋家第一军 字数:3074 书籍:终极进化(17k版)

  长发怪人叹道:“你虽有视死如归的豪气,但未必有心分两用之能,一面拒敌,一面听我讲说那《达摩易筋经》的心法要诀,老衲乃少林门下弟子,不便亲自出手和同门搏斗,势非借助体汉拿拒敌不可,你只要略有失措,或是误听了经文要诀,不但老衲心血白费,你也得终生蒙受其害。”

  忽然间钟声舞扫沉寂,静院外飘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道:“少林寺三十二代掌门方丈,率慧、元、百、天四代弟子,亲访‘海心掸院”,弟子奉谕传命,敬请慧空帅祖迎接掌门法驾。”

  长发怪人轻叹一声道:“老衲这佛门法号,已六十年未闻人呼叫了。”

  徐元平啊了声道:“那慧空法号就是老前辈吗?”

  夜他记忆之中,似乎听人说过慧空二字;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但这慧空二字却在他脑海中,留着很深的印象。

  只听慧空高喧了一声佛号,道:“请恕老僧身罗先师刑具,无法迎接掌门人的大驾。”

  片刻工后,静院外洪亮的声音,重又响起,道:“掌门人已以绿玉拂令,解除慧空师祖身受三十代掌门祖师加诸刑具,召请师祖迎驾。”

  慧空双掌当胸一合,就木榻盘坐躬身答道:“老僧不敢擅除先师加身刑具,只有就榻恭迎掌门人的大驾了。”

  只听静室外砰然一声巨震,深锁了“海心掉院”六十年的两扇水门,已被震的片片破裂。

  慧空脸色一变,低声对徐元平道:“小檀越快些收敛心神,勿为眼前形势所动,听老衲讲解《达摩易筋经》内容要诀。”

  徐元平转眼一瞥,只见群僧鱼贯的由两扇碎裂的院门拥入,最先几人已快近幽室,后面仍不断有人拥人,声势浩大,触目像心。

  意空一举右掌,轻拍在他后背的“命门穴”上,怒道:“还不快收敛心神,当真要老袖白费一场心血吗?”

  徐元平心头一凛,慌忙闭上双目,凝神内视,摒绝杂念。

  他心神还未完全走下,耳际响起慧空细微的声音:闭目定心,因精练气,运转奇经,养气化神,上行十二重楼,凝神还虚,虚化三花聚顶。要知《达摩易筋经》文,句句含意博大,字字深奥费解,意空一口气诵完了第一章经文之后,又逐句分解给徐元平听,一面又指点他实用法门。

  徐元平本有很好的内功基础,人又聪明绝伦,原文虽难了解,但经慧空一再解说,已大部能于领悟,有几处绝难知其所以,但却把实用秘诀,字字句句默记心中……

  忽然有两只粗壮的手臂疾伸而出,抓住了徐元平左右双碗的脉门要穴。原来两人都把精神集中经文之上,一个在用心索求原义解说的方法,一个在神凝意会的默记经文及各种实用法门秘诀,竟不知有人到了身恻。睁眼看去,只见两个身披灰袍的人,分停两侧,一人扣着他一只手腕。

  但闻右面一僧冷笑道:“小檀越胆子不少,竟敢擅闻本寺禁区……”这和尚话还未完,徐元平突觉一双手猛触后背,他已连番得慧空内力相助克敌,有了经验,暗中一提真气,两臂突然一收一推,只听二僧同时一声闷哼,吃他借助慧空内家反弹之力,把两个和尚一齐弹退数步,跌在地上。

  放眼向门外望去,只见元通大师手捧着绿玉佛杖,肃容而立,左侧站着一个古稀开外,白眉垂遮服险的老僧,正是昨宵相遇指点他来这“悔心掸院”的老和尚。

  右面一个八旬上下,身着灰色僧袍僧人,乃是刚才还来这“侮心掸院”探望慧空的慧果。元通大师身后,并肩站着四个五旬开外的和尚,披着一色的深红袈裟,几人脸上,都隐隐泛现怒意。此外,尚有三排行列十分整齐的和尚,分站在元通大师四周,这正是少林寺元、百、天三代弟子中的高手。

  只见元通大师冷漠一笑,道:“少林寺三十二代掌门人元通,拜见师伯”。说完话,合掌躬身一礼。

  慧空闻言合掌一笑,道:“罢了,老僧担当不起。”

  元通身侧的慧因、慧果,同时向前一上步,拜伏地上,道:“慧因、慧果叩见师兄。”

  慧空一摆手笑道:“先师亲手把我幽禁这‘侮心掸院’之时,你们都是亲自所见,是也不是?”

  慧因、慧果齐声答道:“当时先师正在盛怒之下,弟等未敢饶舌求情,致使师兄受了六十年……”

  蒙空微微一笑,截住了两人的话道:“师伦大道,岂敢背叛,先师纵然对小兄处罚过重一些,但小兄并无拖恨先师之心。”

  慧因叹道:“二师兄接掌门之后,我和慧果、慧生两位师弟,也曾恳求二师兄请传绿玉拂令,解除大师兄身罗先师刑具,但因二师兄顾着先师明训,不敢惜传绿玉拂令,伤损先师尊严……”

  慧空忽然放声一阵哈哈大笑道:“先师对小兄爱之甚切,故亦责之甚深,二师弟不请传绿工拂令,以解先师加诸小兄身上刑具,正是他尊敬先师之处,自是难以怪他……小兄在这幽室之中,度过了六十年的岁月,早已忘记人间一切恩怨事物,今生今世,不愿再出此室一步……”突然双目圆睁,两道冷电般的眼神直逼元通脸上,接道:“令师在传你接掌门户之时,可有什么遗言告诉你吗?”

  元通脸色微微一变,道:“先师圆寂之前,只传了弟子绿玉佛杖。”

  慧空冷笑一声,道:“你师祖在传体师父接掌门户之时,你是否在场?”元通道:“弟子得蒙师祖恩典,特允留侍在场。”

  慧空道:“你既然守在身恻,定然闻得了体师祖遗言?”

  元通微微一沉思,斩钉截铁般地答道:“师祖道行深远,在利那之间,除了手传先师绿玉佛杖之外,并无一句遗言。”

  慧空凄然一笑,道:“你这话可是当真?”

  元通道:“弟子怎敢欺骗长辈。”

  慧空忽然长笑一声。长垂须发,嗦嗦抖颤,良久之后,才黯然一叹,自言自语道:“这么说来,当真是先师把我忘了不成?”

  慧因目睹慧空激动之情,心中大感诧异,接口问道:“师兄有什么难言隐衷,或未完心愿,望能借此时机告诉我们,小弟自当竟尽全力,成全师兄。”言下之意,不谙告诉慧空,时光无多。他在指示徐元平来这“悔心排院”之时,只望借他之手除去师兄身加刑具,相携逃走,哪知事情变化大大出乎他意料之外,慧空既未逃走,掌门方丈又亲自请了绿玉佛权,查究拿人,竟至演变成这等骑虎难下的悲惨局面。慧因辈份虽高,但也不敢抗违绿玉拂令,那不但大背历代祖师训戒门规,且将为少林派中千古罪人,要受尽后辈弟子唾弃责骂……

  只听慧空冷笑一声,道:“先师加刑于我之时,曾把这‘海心掸院’划列为咱们少林寺中禁地,凡是本寺中弟子门人均不得擅自涉入一步。元通师侄虽是掌门之尊,但也不能违犯师祖禁令,谕震碎深锁了‘侮心掉院’六十年的院门……”,他突然变得声色俱厉地喝道:

  “那院门之上,贴有本寺第三十代掌门方丈的亲笔佛谕,凡是本门中弟子,胆敢出手震碎院门的,己犯了欺师灭祖的戒律。”

  慧空言来如洪钟震耳,双目神光炯炯迫人,冲入群僧,一个个脸上变色。

  元通微微一征之后,突然怒道:“弟子既承历代师祖恩泽。按掌少林派三十二代门户,自然不能闭目不问本派重大之事。

  师伯倚仗辈份尊崇,藐视弟子职权,抗拒绿玉拂令,维护外人,打伤弟子随身护法,开创本派前所未有的犯例,迫得弟子召集寺主长老,以及各院主持,集议达摩院,研究本派各项戒规,经各位长老及各院主持研究结论,师帕以带罪之身,又连犯派中四款规律,单是抗拒绿玉拂令一项,已是律应自绝历代先师灵位之前,现下当着本派慧、元、百、天四辈弟子,仍敢大言吓阻,抗拒掌门之命,无事生非,妄图以委过历代尊长,其情可悲,其心可洗。”

  慧空大喝一声:“往口!”声如骤发焦雷,只震得屋摇瓦落。

  慧因一绒长垂眼睑的白眉,叹息一声,接道:“老衲以寺中长老身份,请求掌门人暂息雷霆之怒,慧空乃现下本寺辈份最尊长老,先师虽把他囚禁这‘海心排院’,但并无逐出门培,他仍然身属本派中人,我派素重尊长,望能听完他中诉之言,其间或有隐情,也未可知。”。

  元通心中虽然不悦,但因慧因辈份崇高,武功卓绝,为少林寺当代第一高手,不敢不弹让几分,当下按住心头怒火,微微一笑,道:“师叔之命,弟子焉敢不遵,师叔如觉慧空师伯之所作所为,还有商量余地,但请提出,弟子当恭聆教言。”

  言词虽然婉转,但含意却极尖锐,只听得慧因双颊发热,满脸泛红。要知他素乃受弟子辈尊崇敬仰之人,数十年从未有人敢对他说过一句讥讽之言。现下当着这多晚辈之面,受元通一顿讥讽,心中大感难过。

  但他究竟是修养甚深之八,淡淡一笑,合掌对慧空说道:“小弟已求得掌门方丈慈悲,师兄有什么话,请决说出。”

  慧空黯然一叹道:“此事已深藏小兄内心四十寒暑,迄今仍然难解疑窦,难道先师在道成圆寂之时,真的改变了心意不成……”,他仰脸忖思了一阵,接道:“其中或许另有隐情,但事关咱们少林派在江湖清誉威望,不说也罢……”

  慧果听揖微微一怔,难道师父指传二师兄接掌门户一事,真还有什么内幕不成,道:

  “师兄忍受了六十年因居之苦,不肯背违本派戒律,逃离‘悔心掸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