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李想的北宋+番外 第120章

《李想的北宋+番外》第120章

作者:冰蛇 字数:3022 书籍:李想的北宋+番外

  原本李想很担心,比如一排房子,一起规划建造的话很方便,但是如果中间有两家要自己盖,那就讨厌了。结果一统计,李想发现贫民区跟富人区的划分神马的,宋朝就很明显了,决定自己盖房的人家集中在靠近大宗正司附近,而散布在家境一般的平民区的几户想要自己盖房的人家,发现邻居们都让官府盖了,索性也随大流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从众心理都很强的。

  看看图纸上大块儿空地,李想觉得非常满意,这样子整整齐齐的多容易规划啊!说是容易规划,也是相对而言,这不是后世,比如一些富裕的农村统一盖小楼,整整齐齐一般大小,这在开封绝对不可能啊!每家的地皮都不一样大,那里可能一模一样?李想想来想去还是放不下几年后的大难,于是便跟大家伙商量是不是给每家都挖个地窖。

  “山东那边天气冷,许多人在屋里都挖个地窖,放个莱菔什么的不容易坏——值钱的东西也可以放在里头,再遇到火灾,也省的一下子就烧的什么都不剩了了!”倘若那场灾难不能避免,一个地窖,起码能藏的下家中的女人孩子吧?

  别人当然不知道李想挖地窖的真实目的,赵主管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家中的财物都放在地窖里,就算不为了防火,日常也不容易被贼惦记啊!”

  李想忙道:“既然是防贼的,就不要都挖在一处……也不要大肆宣扬,盖到了谁家,与那家主人商议了选好地方给挖出来就是了!对了,施工的时候可以在这些居民中招人,给自己家盖房子,总会精心些。”最大限度的保证这些地窖的秘密性……真到了那一天,也只能听天由命,但愿知情者不要把这些事儿传的谁都知道才好。

  民居的事儿基本定下来了,冰雪初融。钱主事带了人到民居那里开始了清理工作。这场火灾真是把这些市民坑惨了,虽然有一部分人投亲靠友先住到了别人家,还有一些人住到了寺院以及国家的救助点儿,但是火灾的范围实在太大了,尽管挤了又挤,还是有不少人只能原地搭了窝棚暂住。幸好开封有钱人多,捐了不少衣物被子,再加上政府优先收容老弱病残,住在窝棚里的以青壮年为主,总算没有出现火灾后又冻死人的惨剧……

  李想到现场视察了一下,看到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也就放下了心,于是又跑到了大宗正司那边看情况。

  大宗正司这边的清理工作由孙主事主持,基本上已经弄得差不多了。比较幸运的事燕王殿下被官家加封了太傅,心情不错,正好是比较容易讲道理的时候,好说歹说,总算让他放弃了让后院儿变得更雅致的想法,但是,关于防火这一点却更执着了。

  “一定要不怕火烧,好不好看先放一边!”燕王被这场大火烧怕了:“幸好这次烧到后院的时候赶上下大雪,还没烧到库房……李郎中务必想办法把库房弄得保险些。图纸什么的不要管它了,修的再漂亮,一把火全烧了什么用都没有。”说这话的时候,燕王绝对想不到因为他去掉了对外形的要求,他的大宗正司的后院变成了什么德行。

  只要去掉对美观的要求,其他东西对李想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李想痛快的应下来,决定回去好好研究什么材料最防火。

  李想觉得很累,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感觉太差了,感觉把自己劈成八瓣儿都不够用。当然,这其中也有他新官上任,许多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做的缘故。换了他的前任胡明远,哪里会一件一件事必躬亲?民居跟学校的宿舍的重建直接下放给下属去做就行了!原本他主管的这个小工部就是分管城防建造,土木修缮跟工匠管理的……一年到头工程不断,如果都像他这样儿但凡有个工程就自己上,确实得累死。

  要说这个道理,李想也不是不懂,可他总有一种迫在眉睫的紧迫感,离那个日子,越来越近了……他是一定要逃的,可是走前,他总要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做点什么……城市整个片儿区的重建,这样的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他心里头隐隐的有许多想法,只是一时半会儿理不清。

  李想又跑到城墙上,这会儿城墙的工程已经收尾了,只有一些工匠在收拾零碎的砖石,还有些人在清理挖出来的淤泥,前阵子太冷了,一部分没来得及挖走的淤泥冻成了冰坨坨,只得先放在那里。李想皱着眉苦思冥想,拼命回忆着自己对于靖康之难的印象……

  历史书上,对于这些事情向来都是淡化处理的,涉及到民族问题嘛。身为理科生的李想,对于靖康之变的印象,大多数都是从课本以外得来的。这也是最让他无奈的一件事儿,如果是历史书上东西,那么年代之类的一定写的很清楚……而其他渠道得来的消息,让李想牢记了靖康之难中,徽宗父子是如何无耻的自毁长城不许民众抵抗,然后奴颜媚骨的向金人祈和,为了让金人退兵,送出了大批无辜女性作为“赔偿”,但依然挡不住金人的铁蹄,最终开封城破开封城内的赵氏宗亲,以及大批妇女被掳……

  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李想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曾经的他,刚刚知道这是什么年代的时候,最远大的理想不过是多赚点钱,带着阿姐她们逃到南方去……可现在,光是家里,就有几十口子人了。更不要说他做了官,想要做的就更多了。

  李想闭上眼睛,他无法想象如果他不带着纸坊里的小娘子们离开,在几年后,她们将会遭遇到怎样可怕的事情。他无力救天下,最起码的,要带着身边的人逃离地狱……可是愧疚感无时无刻的纠缠着他,让他不愿立刻逃走,让他总想尽可能多的在临走前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

  护城河上的火油,如果烧起来的话,可以抵挡一天半天,可是一天半天能起什么作用呢?金人还不是会入城?就算他能修一条通往几十里外的地道,那地道要多宽才能让这么多人逃走——更不要说有护城河的存在,挖地道根本不可能!到底还能做什么,还能……

  慢着,地道!

  李想忽然眼前一亮,就算不能通向城外,城内多几条地道也是很好的啊!小时候看过的地道战是多么的有趣?当然开封的地理条件,不可能肆无忌惮的把地道打的哪儿都是,毕竟土质不同……但是,把地窖扩大成为类似于防空洞的大型地道是绝对没问题的!做好通气,防水工作,挖的深一些,里面的声音传不出来,一个地道藏几百人甚至上千人都没问题……入口做的隐秘些的话,在空中打击力量几乎可以忽略的宋朝,这样子的地道几乎是绝对安全的!

  李想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对,地道,就是它了,可能的话,在开封的各个角落多建几个大型地下避难所,入口隐秘一些,只要没人出卖,金人绝对想不到地下藏着人!

  慢着,出卖?李想的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他忽然想到,历史上,靖康之难时,投敌的大宋官员实在太多了,如果地下真的藏人,再被出卖的话,那可真的是瓮中捉鳖了。这不像每家每户的小地窖,小地窖的话,盖房子顺便就挖出来了,一个地窖几个人挖,一天都用不了,挖的那点儿土谁能注意到?可是这种大型地道不一样,这样大的工程,一旦开工,人员的调配,土石的运输,根本不可能瞒了人去,保密性太难得到保证了。

  李想的脸色忽明忽暗,不停的在各种想法中纠结,正纠结着,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他。

  “大哥,你果然又来这里了。”

  李想扭头一看,岳飞顺着台阶走上了城墙,他穿着一身的轻甲,看样子是才下班:“大哥这阵子,经常来这里,怎么脸色不好?”

  对于岳飞,李想向来是坦诚的,听他问,便十分自然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最后无奈的叹息:“我有自信建得出通风透气,地面上绝对发现不了的地道……可是却没办法保证这样的东西不被自己人出卖。”

  岳飞略一思忖,慢慢说道:“金人残暴,若真的城破,满城男女皆不可得幸免。有地道,里头的人起码有一线生机,如果没有地道……”

  聪明人一点就透,李想一下子就明白了岳飞的意思。

  是啊,他在纠结什么?果真城破的话,所有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尤其是女人们,对她们来说,如果钻进了地道,好歹还有一半儿的可能逃过一劫,如果不进地道,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有什么好纠结的,有一定比没有强!

  李想转过身,夕阳西下,晚霞照在城内一座座的鳞次栉比的房子上,越发映衬的这座古城十分的美丽,街上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没钱租店面的小贩逐渐走上街头,开始为晚市做准备……

  这座城市的居民,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幸福的居民。他们生孩子有补助,上学有免费的学堂,遇到灾祸政府会救济,真的老无所依,还可以去善堂读过残年……

  “五哥,我救不了这个国家。”

  “我觉得我懂得不少东西,可是站在这里我才发现,我只能像只老鼠一样,到处挖洞……”

  “老鼠就老鼠吧!至少,我不是祸国殃民的硕鼠,我挖洞,大洞也好,小洞也好,总能救几条人命……五哥,以后说不准有人笑话你有个老鼠大哥呢!”

  李想说到这里,觉得有些可笑,直捣黄龙的岳鹏举,居然有个到处打洞的大哥,禁不住露出一丝微笑。岳飞扭头看看他,轻声道:“大哥不怕做老鼠,我这个鼠弟有什么怕的。”

  作者有话要说:注1:夹窗,这个东西我不知道在宋朝叫什么,只能按照现在某些地方的叫法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