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一章 最后的度假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一章 最后的度假

作者:东城十四少 字数:2673 书籍: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文正阁

  欧阳声瑶抄书良久,写到手臂发酸,于是便放下了笔,开始休息。

  脑子里不禁想起,明晚的诗会,一年一度的洛阳诗会。

  京城乃至京畿附近的才子文人都会来参加,父亲虽觉得“诗词于治国平天下无用耳”,但也还是会来捧个场。

  每年自己都会参加诗会,见识一番各地的俊杰才子表现如何。

  也不知道今年又能出怎样的名篇。

  往年能瞧见几首赏心悦目的诗词便知足了。

  只是这几天,她却提不起兴致,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封无缺的原因。

  封无缺在国子监呆的时间很少,来了也独自呆在钟楼,往日她最多擦肩而过,并没有多少交涉。

  可前几天,封无缺给除魔卫出头、教训目光无礼的万凌然,让她对这个高高在上的番外世子有点好奇。

  明明是个很沉稳明事理的君子,为什么总是以飞扬跋扈的面貌示人……逼着她抄书,把她扔来扔去吓唬她,可能是自己话太多把封无缺烦到了,接触几天,封世子其实也不是很凶。

  欧阳声瑶胡思乱想着,伸出小手接住了几片雪花,袄裙领子的容貌扫过脖颈,似乎心也跟着痒痒。

  欧阳声瑶转眼看向立在国子监正中的钟楼,犹豫片刻,便步履盈盈的走了过去,虽然明知道过去了,封无缺肯定让她抄书,可她还是好奇封无缺是个什么样的人,抄书就抄书吧……

  钟楼是很庄严肃穆的地方,上面的‘警世钟’代表着大夏在忍辱百年的艰辛。平时没有人过来,所以此处很是安静。

  欧阳声瑶有些犹豫,所以脚步很轻,走到钟楼下的房间附近,正迟疑要不要打招呼,该怎么打招呼,便听见一阵交谈声传来:

  “七叔,这买的是什么烂诗?过几天的洛阳诗会这样的诗能拿的出手?”

  “小王爷,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也不能怪我吧。”

  ……

  欧阳声瑶一愣,连忙站在原地,眼中露出几分错愕。

  王公贵子买诗去文会上附庸风雅是常事,文正阁中不学无术的千金之子大半都干过。这种行为说不上罪大恶极,但正统文人向来瞧不起这种人。

  她没想到位高权重,一向不染烟尘的封无缺,也会干这种事。封无缺是武侯嫡长子,本就是天之骄子,根本不需要这点文人的名声,干嘛要做这种附庸风雅的荒唐事?

  欧阳声瑶眼中露出不易察觉的失望,想了想,也不好去劝阻,准备转身默默离开,只是屋里接下来的话,却让她愣在了当场......

  -------

  钟楼下的小房间门窗紧闭。

  封无缺在书案前正襟危坐,手中拿着一叠诗稿。

  七叔杵着拐杖站在跟前当参谋,不停的摇头:

  “小侯爷,文人都傲气,卖诗词挣银子也为人不耻,敢卖诗的才子总共就那么几个,而且不是熟人不卖,七叔我也是打听好半天才问到门路,花了不少银子。”

  封无缺皱着眉头,看着厚厚一沓诗稿,有些发愁。

  众所周知,富家子弟买诗是为了装逼,不是为了出丑。

  但这诗写的也太...烂了...

  拿出来,说是自己写的,那些文人肯定相信啊。

  这就达不到效果了。

  封无缺想要自黑背上‘买诗’的名声,首先这诗词就不能太差,不然就没热度,人家根本就不在乎是不是他写的,就算知道是他买的,也不会因为这种‘鸡肋垃圾诗’较真。

  想起自己的计划,不会第一步就夭折吧,封无缺有些头疼,将诗稿扔到了一边:

  “买不到好的了?一词盖京都那种?”

  七叔拄着拐杖,翻了个白眼:“侯爷,别说一词盖京都,有本事把国子监盖住,人家就不会卖诗挣银子,要不您自己写两首?”

  封无缺稍微琢磨了下,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老萧知道封无缺自小聪明伶俐,早熟懂事,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不过写诗词还没见过,此时伸长脖子,跟着笔迹慢慢念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不行不行……”

  封无缺一愣,偏过头:“为什么不行?我今年十八,明显写不出这首诗。”

  诗词可不是堆砌辞藻那么简单,没有看尽人生百态的阅历,根本写不出这种沧桑大气之感。

  封无缺要让别人看出他在‘窃诗’,自然是写这种和年龄段不相符的。在他看来,这首词完全没问题。

  可七叔却是摇头,认真道:“小王爷,封大将军戎马一生,为国为民,你写这几句,可以是缅怀先人,更是怀念父亲,还有侧面抨击当今陛下识人无方。那帮子文人若是想到这一点,就会认为此诗确实是你写的。”

  封无缺皱了皱眉,倒是忘记了这一茬,他想了想,又提笔写了起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封无缺写完,挑了挑眉毛:“这没问题了吧?我堂堂王侯之子,不可能有这种悲惨的经历,活这么惨。”

  老萧蹙眉打量几眼,露出几分感慨:“十三年前天下未定之时,监察大夫欧阳正官居川洛,一首‘寒鬓两双陶杯空,明月对酌休独倚’名声响彻大夏,没想到如今侯爷的这首‘万里悲秋’似乎是共鸣之作。”

  封无缺眉头紧蹙,第一次发现抄诗词也这么难,欧阳正是诗会特别嘉宾,若是被他捕捉,还真不好解释。

  诗词他也不记得多少,寻思了一圈儿,只能提笔重写写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老萧认真看着宣纸上工整的字迹,眼中显出几分萧索,抬手轻轻拍了拍封无缺的肩膀:

  “三年前,封将军暴毙之事对小侯爷的影响依旧如此巨大,没想到小侯爷还一直挂念在心上……”

  啪——

  封无缺将毛笔拍在桌上,摊开手,急眼了,十分无奈:“这不是我写的,我抄的,连你都骗不过去,怎么骗那帮子文人?”

  七叔长声一叹,望着封无缺的目光,带着几分欣慰,便如同看着一个小屁孩,终于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男人。

  封无缺无话可说,坐在书案前苦思良久,才重新提笔,写下了: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老萧眼前一亮,凑在跟前仔细打量几眼:“嗯……这词不像是男人写的,一听就是个饱经风霜无依无靠的可怜女子……寻常人写不出来……”

  “那就这首了,我就不信他们这都看不出来是我抄的……”

  ……

  房间外。

  欧阳声瑶杏眼瞪得圆圆的,死死捂住嘴巴,如同发现了一块宝藏,满眼都是震撼。

  我的天呐~

  出口成诗、信手成词、风格诡辩,各不相同。

  久经沙场老将、落魄精忠老儒生、伤感文人、深闺怨妇……

  种种角色转换的天衣无缝,就像真的亲自经历过一般,挑不出半点毛病。

  这诗词功底,非人哉!

  欧阳声瑶睫毛不停的颤抖,恨不得现在就冲进去看看那些诗词。

  可念头刚起,她又打住了。

  从封无缺方才的话来看,他不想出名,而且还想背上‘偷诗’的坏名声。

  虽然不明白这么做的意图,但封无缺是不是偷诗,她能不知道吗?

  还有哦,用读书人的话翻译,买的诗能叫偷?

  好像叫窃吧...

  欧阳声瑶出生书香门第,父兄皆是大儒,岂能坐视有真才学的人名誉扫地。

  现在进去,封无缺知道她偷听,肯定就不去诗会了。

  那....

  必不可能如他愿。

  欧阳声瑶微微眯眼,亮晶晶的眸子里,显出了几分狡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