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去的半个小时后,阳山寺的院子里点燃了百八十里街人从来没有见识过的礼花和爆竹,在人们的欢声惊叹中,寺门大开,寺里的众僧尼在本寂和尚的带领下,穿着崭新的袈裟,高声吟唱着祝福的经文,列队迎候前来给菩萨祝贺新春的人们。这是何等庄严吉祥的时刻和场景啊,人们心里无不春潮涌动,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鱼贯而入,拜倒在众神座前。就在这时,小轿车悄悄地离开了阳山寺……
尽管刘铁费尽心机,把方方面面的保密工作都做到了位,一年半之后,这位神秘的烧头炷香的香客身份还是暴露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应了那句老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第三部分第十九章飞来横喜(1)
这年端午节的头一天,天刚亮心宜就起床了,稍事洗涮就开始化妆。
心宜是夜猫子,平时不到上午十一点钟起不来,睡到吃中饭是常事。平时心宜也很少化妆,今天却摆开了阵势,将所有行头都搬了出来摆满一桌,看来是要在她那并不宽阔的瓜子脸上大干一场,心宜的反常举动令郭向阳深感诧异。更令他诧异的是:尽管他把他的狐疑深埋在心底,竟被专心化妆、根本就不曾看过他一眼的心宜看了个透。
心宜问:你觉得我今天很不正常是吧?
向阳说:没有呵。
不正常就是不正常,看出来了就是看出来了,这有什么怕承认的?
对你来说不正常,对人家来说很正常。我晓得,现在很多时尚女士每天花在脸上身上的工夫不少。
说得好,可你就是不敢说我不正常。
这有什么好嚼舌的,男人不该去注意这样的事。
咳,这话倒是说得不错,男人就要像个男人的样子。
你还从没表扬过我呢,看来今天你心情很好。
看来你也跟着你那个叫什么……叫何半音的同学学了几招相术吧,一下就把我的心事看穿了。没错,我今天要去办一件事,这事应该说是很重要的。向阳呵,这事要是办成了,接下来要办两件事:一是我们要庆祝一下,就我们两个人,一办完我就给你电话,你就去圣米斯德占着我们常坐的那个座位。二是去一下你的老家了丁县,去见见你父母。
好的。会办成的。
心宜道:好,借你吉言,我相信你的感觉。
心宜花了一个小时给自己化好妆并精心选配了服饰。郭向阳和各色女子都有过亲密接触,深谙女性化妆穿着之道。这是他与心宜相好一年多来第一次见她真正化妆打扮。他想不到崇尚简朴的她一旦讲究起来,会如此讲究,而且水平是这么高,真如半音所言的“高人不露相”哩。
心宜说:要是走投无路了,我去开个美容店也能把命活下来,你信不信?
郭向阳说:难怪你不到美容店去折腾。
心宜说:美容店赚不到我的钱,要么我不做,我想做人家又吃不消。
一切准备妥当,郭向阳及时给心宜送上一小碗不凉不烫的由莲子、百合、绿豆、小米和少许淀粉熬成的稀饭。这是心宜每天早餐的必修课,从来不曾变过。每天早晨,有两件事向阳是要给心宜做好的:一件是这一小碗粥。另一件是她睁开眼来,要喝上一杯头天晚上喝剩下的不冷不热红茶。心宜只喝一种茶,不喝另外的任何茶,她的这个爱好已经到了偏执的地步,发展到随身携带着茶叶,随时享用。心宜是追求高尚生活质量的人,惟有不喜市面上的任何名贵茶。她这茶来路不同凡响──她的祖上曾是闻名江南和西南的茶叶商,而且会做茶,有先人还给皇帝做过贡茶。心宜是她祖父的掌上明珠,她喝的茶是她祖父专门给她准备的。说这红茶做好之后,要储藏到庙里木雕的菩萨肚子里,放得越久越好。寺庙一般是筑在高处的,所谓“庙堂之高”,高的好处是通风不潮湿,再有终日不息的用山野之草做成的草香熏着,那菩萨肚子里的茶叶便会发生奇妙的变化。那将是什么样的化学作用?只怕直到如今还没有人着手研究这方面的问题。祖父给心宜的茶是在菩萨肚子里放了四十年的茶,是她祖父学成茶艺后亲手做的。喝这种茶的好处是不发胖、不上火、不坏肚子、精神好、睡眠好。这些好处在心宜身上的体现是十分明显的,她走到街上,很少有人能够克制住自己不回头去欣赏她的好体形。这带着祖父厚爱和家族荣耀以及有着若干药用功能的好茶,当然会成为心宜的至爱。
第三部分第十九章飞来横喜(2)
心宜吃过早点,收拾停当,最后在耳垂后侧和手腕上喷一点法国香水,八点整,阳台下便稳稳当当停放着一辆挂着这个省份特殊牌照的小轿车。
郭向阳就看见心宜像30年代的香港和欧洲电影里面的阔太太一样,那么典雅、那么高贵地被请进车里。
心宜不曾告诉郭向阳她去哪里、去见谁、去干什么。知趣的郭向阳从不打听她的行踪。
在他和她“好”上的第一时间里,她曾满口异香地在他耳边轻轻说: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不喜欢别人过问我的事情,包括我的父母。你要是不能满足我这个小小的要求,我相信我们不能走下去。你能答应我吗?
向阳说:我答应。这不是一件难事。
心宜说:这对于很多男人来说是难事,包括那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
向阳:你放心,我这人水平低,毛病也多,但有一个长处就是不爱干鸡肠狗肚的事。
心宜:可要记住今晚的承诺呵……心宜的话很轻很轻,有如远在天边,却又如水一样慢慢地沁进了他的心田,融化在他的血液里。
就这样,心宜给郭向阳解开了在他看来可望而不可即的她的第一粒无比高贵的扣子。
从此郭向阳记住了:在和心宜的共同生活中,最不能干的事情是问她去哪里、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之类的话。
这天上午十点十八分,忐忑不安的郭向阳接到了心宜的电话。心宜的声音因兴奋显得有些颤抖,对于她这个办事沉稳老辣的女子来说,这是很少见的事。
郭向阳合上手机就往圣德跑。
圣德是省会最好的五星级酒店之一,她的全称叫做圣米斯德大酒店,外国名字好是好,就是叫起来麻烦,人们便顾不上斯文将其简称为圣德。凡来省城的老外都爱住在这里,因为无论是店名还是软硬件都符合他们的要求。显然这也符合心宜这种人士的标准——他们的标准便是将一杯康师傅纯净水喝出十个盒饭的钱来;将牛肉只煮到带血丝七成熟;花一百块钱可以买到的同样的裤子愿意在这里出一千块钱……只有这样,才心安理得,才算对得起“圣米斯德”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店名。
郭向阳一到圣德,那里的服务员就晓得他要去什么包间,她们一边齐声诵着“郭总好”,一边舞动着旗袍上的龙凤图案,呈一字扭动着雪白修长的大腿,把他领上二楼一个只能坐两个人的小包间,笑吟吟地替他拉开厚厚的布帘子,伸开五个鲜艳的手指将他请进去,又替他拉上帘子。这指甲的颜色是极富挑逗性的,足以让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心旌乱摇。要是在了丁县,郭向阳毫不犹豫便会将那玉指一把抓在手里、捂在怀里。可惜这是省城,他父亲不是在这里当省长,他没有这份胆气。
一会有茶送上来了,不用说,必是一杯龙井,茶招待都晓得他爱喝这种茶。其实他是不懂茶的,再好的茶对于他来说不过是解渴而已。但到这种地方来总不能叫人送一杯冷开水吧。他选中龙井作为来圣德的专用饮料,是看好了这个“龙”字。龙,多好的象征,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马精神……为了证明喝龙井的文化含量,他搜集了很多关于龙的成语。茶招待还晓得待会郭总的另一半“心总”来了,是不用上茶的,心总会有她的专用茶交给她们,她们还晓得心总的茶不能用普通的杯子泡,不管谁当班,都晓得心总的茶应该如何泡。尽管心总喝茶不用圣德的茶叶,但手工贵,不比龙井便宜。
第三部分第十九章飞来横喜(3)
十点三十八分,心总款款地来了,女招待们一见她,同样高声诵着“心总好”。在这些热情的女孩子看来,心总一如以往那样文静端庄,没有什么两样。但当她被有着五个鲜红指甲的纤纤玉手领进小包间时,郭向阳一眼就看出她怀着很少见的兴奋,这种不动声色的兴奋藏在眼波中、鼻翼间、呼吸里、头发上──比如说:在她不高兴、忧伤的时候,她的头发绝对是一丝不乱的,倘若发丝有些乱了,一定是有了什么高兴的事。郭向阳花了一两年的细心观察才掌握到她的喜怒哀乐。也正因为郭向阳这么用心,他才能恰到好处地适应她,做出最正确的姿态来慢慢化解她的不高兴,使她的高兴更高兴。
郭向阳替心宜取下包,用一本杂志拂了拂她要坐的地方,谁都晓得圣德是个一尘不染的地方,而心宜有洁癖,做这么一个动作对于她的心理有很大的安抚作用。他不问她的事办得怎么样了,他只是说:辛苦了呵。这句中性又温暖的慰问,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听了心里都会很舒服。
心宜因兴奋而显得有点疲惫,对郭向阳说:我们今天要小小的庆祝一下,来个鲍,来点法国36°的情人红。我今天特意看了一下表,说完事是十点十八分,我踏进圣德是十点三十八分,这可都是民间喜欢的好数字,我以前不信这些,但今天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