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逆袭娱乐圈 141 来自欧洲的邀请

《逆袭娱乐圈》141 来自欧洲的邀请

作者:牛奶灌汤包 字数:3110 书籍:逆袭娱乐圈

  赵二叔赵二婶儿夫妻灰溜溜地走了。

  赵柯安抚赵建发一家,"大队肯定会公正,赡养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就按我说的,该要抚养费要抚养费,给够抚养费,就答应栓柱儿哥回去。"

  赵建发夫妻着急,"这哪行,栓柱儿是我们家的孩子了,哪还能回去?"赵栓柱儿也不太乐意。

  "所以你们让人拿捏。”赵柯给他们出主意,“且不说他们拿不拿得出,就算真拿出来,以后赡养的钱,别的儿子怎么出,栓柱儿哥就怎么出,十五块钱,做梦呢?同等的,他们给别的儿子孙子什么,栓柱儿哥也有资格要。"

  "大不了就是栓柱儿哥不去当兵,回他们家去,他们给别的儿子结婚、盖房子、分家……栓柱儿哥一样可以使劲儿要。怕什么,左右栓柱儿哥的人品在这儿,你们这么些年的感情也断不了,还省了给栓柱儿哥娶媳妇的钱。"

  六叔赵建发一向都不跟人闹矛盾,踌躇:"能行吗?"

  “穷得叮当响的老农民,能有啥资产,真要掰扯起来,谁都落不着好,不过就是一个当兵的机会,没有这个机会还有别的机会。"

  赵柯态度很明白, “你们得强硬起来,与人为善是与人为善,底线不能破。你们只要占住理,放下脸皮,这事儿根本不值得烦恼。"

  赵四爷听着不顺耳,不赞同:“赵柯,家和万事兴,吓唬吓唬,警告警告,老二他们不敢闹就行了,你咋能教着老六跟老二他们闹呢?"

  "四爷,大队不是只有姓赵的,如果不能保持公正的态度和立场,怎么服众?"

  当众被反驳,赵四爷脾气挂脸。

  但赵柯就是不喜欢什么事儿都把私、情放在前头,也不喜欢和稀泥。

  况且说是社章有规定,可以剔除合作社,但是得情节切实且恶劣,闹一闹,没发生实质损害,什么威胁全都是空话。

  本来风声就紧,赚点儿钱都得小心翼翼,如果放纵他们,再多几个这种人,大队就不用干工作了。

  赵柯不愿意等他们来试探,再去给教训。

  必须得杀鸡儆猴。

  至于怎么教训……

  他

  们最想要的,最在乎的,不就是钱吗?或许,还有那几个养在膝下的孩子?

  三人从六叔赵建发家出来,赵柯直接表示她有话要说。

  赵四爷捏着烟杆儿,有些情绪道:“说啥说,大队没私事,你们大队干部说去吧,我老了,说话

  不中用了。"

  赵柯无奈, "四爷,老赵家好和咱们整个大队好,根本不冲突。我只是说,咱们不是普通社员,在村子里越有影响力,越不能歪屁股,否则风气都得坏了。"

  赵四爷耍起性子, "啊,我让大家各退一步,是歪屁股,害村子风气坏了,是吧?"

  赵柯:"……"她惹恼了人,老爷子脾气上来,讲不通了。

  赵柯看向赵新山。

  赵新山叹气, "四叔,赵柯没有指责你的意思,新河他们夫妻干这事儿,说是赵家的家事儿,可处理不好,传到村子里,坏咱们老赵家的名声,我和赵柯以后在大队也没法儿让人信服。"

  于是,三人挪到了大队院儿里,坐在房檐下说话。赵柯想让大队在安排工作的时候,直接给赵二叔一家“惩罚”。

  赵四爷一听赵柯的打算,当即反对:“不行!还说你们当干部,不能歪屁股,要坏风气,你现在这是要干啥?这不穿小鞋吗!"

  赵柯不否认她这个提议是“穿小鞋”,但是有些事情,非要说明白就没意思了。

  "大队长姓赵,老赵家的人在村子里,没占便宜吗?地里的活儿有轻重,一个人工分多少,偷不偷懒,要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秋收分粮……哪儿不能掺水分?这些,咱们心里头不都明镜的吗?"

  各村的大队长在村子里权力大,跟土皇帝一样,赵新山算是好队长了,有时候都免不了偏向亲戚。

  村子里的社员都清楚,大家伙甚至习以为常。

  算是潜规则?

  但赵柯直接戳穿,不说赵四爷,连赵新山面子上都有些不好看。

  “我知道我也算是既得利益者。”

  赵柯平静地说:“就事论事,二叔二婶儿这事儿,做的就是不对,影响就是很坏,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以后能长记性,不会一次又一次干坏事儿

  。万一哪一次真的坏了大队的事儿,后果谁承担?对付赖人总要用点儿赖法子。"

  赵四爷质问:“再不对,还能赶尽杀绝是咋地?那也是你长辈,当初你姐受欺负,你二叔他们家一起去讨说法吗?"

  “我从来就不是要赶尽杀绝,我是要给所有人立规矩。”

  方法只是方法,最重要的是结果。

  赵柯不是贪权滥用的人,她也不担心在她之后,有人用相同的手段滥用权力,欺压农民。谁都不是傻子,如果被“惯”坏了,根本不能无限度地容忍欺压他们的人压在头上。所以赵柯一直说,他们这种在村子里有影响力的人,必须得立场公正。

  "我想帮大伙儿脱贫,也得大家拧成一股绳。今天,二叔二婶儿看栓柱儿哥要当兵,眼红,闹—场;明天别家的谁看邻居多赚几个工分,不服气,再闹一场;是不是后天,谁家赚得钱多了,就都能去抢?"

  “永远有人赚得多,有人赚得少。闹事儿的成本太低甚至根本没有成本,才会不断助长他们的气焰。”

  赵柯强硬道:“这种风气,绝对不能纵容。”

  对就对,错就错,黑白分明,是非分明,规矩的存在才会有约束力。赵柯这段时间,确实帮着村子里一步步向好,她的话,也很有说服力。赵四爷不是不清楚道理,只是, "都是亲戚……"

  赵柯:"适时扼制不良势头,才是和睦发展的前提。"

  赵四爷:"抬头不见低头见……"

  赵柯:“树不修理不直溜,小事不约束,大事后悔莫及。”

  赵四爷:“闹大了,新河家的几个孩子以后在村子里咋见人?”

  赵柯:“二叔家的几个堂兄弟要是讲道理,反过来约束父母,在村里还能得个明辨是非的好名声。”

  赵四爷:"……"根本说不过她,让她一说,道理全在她那儿。

  其实,赵二叔家的几个堂兄弟都是既得利益者。

  不过深究那些没什么意思,重要的是结果,有的时候,论迹不论心,只要约束得当,引导得当,他们就可以是明辨是非的人。

  赵柯低声撺掇:“我当这个坏人无所谓,到时候四爷你唱红脸

  ,出面劝劝堂兄他们明事理,再两家说和说和,这事儿才算是过去……其实都是亲戚,处好了,以后有难处,谁会冷眼旁观?二叔二婶儿他们想不明白,正需要长辈帮着理顺。"

  赵四爷顺着她的话,越想越觉得确实有道理,抽了几口烟,勉为其难道:“你要是早这么说,不就明白了,行吧,就这么干吧。"

  老爷子舒坦了,拎着烟杆儿回家吃饭。

  随后,赵柯和赵新山商量怎么作出些“惩罚”,既教训赵二叔一家,又让村子里其他社员警醒。那这“小鞋”就不能穿在暗处,得明明白白的让大家伙都知道。

  最近活儿不少,正常日常上工,正常给工分,而额外安排开荒,大队为了安抚大伙儿的情绪,都是额外给工分。

  今年本来就受灾,大队给出的工分还远超过去年,承担的压力不小。都是为了降低社员们对涝灾的恐慌,为了提高社员们的生活水平,为了大队的发展……

  确实不能放纵拖后腿的行为。

  赵新山道:“白脸不能让你一个人唱,这是大队的决定。”

  赵柯听他的。

  两人谈完,分开,天已经暗了。

  赵柯原本想去傅知青那儿看看陈三儿,也暂时打住,先回家。

  余秀兰在锅里给她热了饭,边端出来边说:“栓柱儿这事儿咋解决?赵老二他们夫妻办这事儿也太磕砂了。"

  &n

  bsp;大队不可能放任他们闹事。

  余秀兰摇头, 可不好解决,要是死皮赖脸,能拿他们有啥办法。赵柯拿起筷子, 除非他们不想在村子里过了,否则低头的不会是我。

  赵二叔赵新河家——

  赵二婶儿越想越不服气, “我就不信,她赵柯还真能在赵村儿大队做主了?”

  儿子儿媳妇全都聚在这儿。

  赵柯的话,他们都知道了。

  二儿媳刘婷碰了碰丈夫,二儿子赵永刚愁眉不展地说:万一呢?赵柯不是刚当妇女主任那阵儿,她现在在村里说话好使。

  老五赵永军实际年龄比赵栓柱儿小两岁,但是结婚早,忍不住嘟囔:“我要是不结婚,没准儿也能报名当兵。&

  #34;

  赵二婶儿没好气道:“你自个儿急火火地要结婚,要娶媳妇儿,怨谁?”她一直不咋不满意小儿媳妇张小艳。

  张小艳还面团似的没长开,低头噘嘴,心情不好。

  赵永军搭兄弟似的搭媳妇儿的肩,没心没肺地说:“我就想娶媳妇儿。”

  赵二婶儿白他一眼。

  赵永军不怕她,直说:“栓柱儿都过继出去了,你们搞这些事儿干啥?不够丢人的。”

  “我和你爹都是为了谁?”赵二婶儿气恨地瞪他一眼, “房子倒了,重新起不得花钱,你们谁拿?

  大儿媳秀香附和婆婆, 是啊,爹妈也都是为了咱们。

  二儿媳刘婷和三儿媳周雪莲都有些不舒服,他们都分出去单过了,拿肯定是大哥大嫂拿,跟他们有啥关系?

  好处捞不着,坏处他们甩不掉,最得不偿失的就是他们。

  而赵二叔赵二婶儿还不死心, 我自己亲生儿子,天王老子也管不着,他就得孝顺我们。几个儿子儿媳面面相觑,没太坚定地反对。

  到底是钱呢……

  赵老二赵新河家和赵老六赵建发家因为栓柱儿当兵,闹出来的这点事儿,都没过夜就传遍了村子。

  前后邻居隐约听到点儿,没听清楚具体咋解决,其他人去跟赵建发家打听,也打听不出啥。

  大家伙都在猜测,赵建发家是不是要吃了这个亏,私底下还在嘀咕:“儿子还得是自己的,不能白养别人的。

  赵柯没关心那些闲话,早上抽空去了一趟隔壁。

  陈三儿正在做饭。

  “赵主任。”林海洋喜滋滋地说, 没想到陈三儿还会做饭,我和傅杭可赚到了。陈三儿解释:村子里小孩儿几乎都会做饭。赵柯看他挺平和,笑着关心了两句。

  傅杭的房子,隔了两间屋,原本傅杭和林海洋一人一间,陈三儿昨晚上过来,就跟林海洋住一起。

  陈三儿会做饭,傅杭和林海洋就请他帮忙做饭,三个人某种程度算是各取所需。

  傅杭和林海洋不会听信流言就对人有偏见,他们对陈三儿的了解都来自于眼见,看见陈

  三儿是什么模样就是什么模样。

  所以能发现优点。

  这样的环境,对陈三儿有益。

  赵柯想到此,再次向傅杭道谢:“傅知青,陈三儿的事儿,谢谢你。”傅杭摇头, 陈三儿在这儿,也帮了我和林海洋很大的忙,你不用道谢。赵柯也不客气太多,转而问起水车。

  傅杭道:“我打算过两天立到河上,水还有点儿大,可能得多安排些人。”赵柯点头, 行,我记得了。

  大队长负责统筹社员干活,赵柯晚些转达给了赵新山,赵新山照常安排人上工。而赵二叔赵二婶儿早上来上工,观望了一会儿。赵柯没出现,赵新山也该咋地还是咋地,赵建发他们一家还全都避着他们。

  村里人倒是时不时瞅两眼,好像嘀咕他们啥呢,可瞅两眼嘀咕嘀咕又不能掉皮,对他们啥影响没有。

  两人就觉得,赵柯就是嘴上说说,根本拿他们没办法,不由又膨胀起来。

  不过下午,赵新山点去开荒的社员,没有点他们一家子。

  赵二叔赵二婶儿没当回事儿,他们家其他人也都没当回事儿。

  开荒的活儿,从开始就是轮换着干,很正常。

  赵二婶儿还到赵建发夫妻和赵栓柱儿跟前说:“我告诉你们,孩子是我生的,外人就是管不着,你们最好想清楚了。

  赵建发夫妻压着火,照着赵柯的话回复她:想让栓柱儿认你们,就把抚养费还回来!

  赵二婶儿没想到他们会突然硬气起来,但很快就猜到赵柯在背后出主意。

  她一点儿不怕,还想拿捏他们, 别跟我说那些,我们没钱,你们要是不想栓柱儿的前途没了,就给钱!

  赵建发咬着牙道:“你们亲爹娘都不管孩子前途,我们养父母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可以了,栓柱儿心里肯定明白好赖。

  赵二叔赵二婶儿有些懵,不知道他们家啥意思。

  赵栓柱儿告诉他们了:“你们不是想要我吗?我这就跟大队还有老赵家的长辈们说,我回去。”他回来,那津贴不就全都是他们家的了?赵二叔赵二婶儿面上露出喜色。

  他们凑到一块儿说话的时候,村子里其他

  人就在看热闹,越聚人越多。

  “我不当兵了。”

  赵栓柱儿当着大伙儿的面,继续说:“你们想要我,正好,我回去,你们出我结婚的房子、钱粮。我兄弟他们有的,我必须都得有,你们要是偏心,我就赖在家里让你们养!你们要是不偏心,我就一起孝顺你们和我爹妈。

  “凭啥!”赵二婶儿气得肝疼,尖叫, 凭啥我们掌钱养赵老六他们!赵二叔更是脸黑的像块儿炭。

  他们其他几个儿子儿媳听到动静,也都赶过来,听到这里,哑口无言。

  周围的社员瞧着他们这样,幸灾乐祸地笑起来。

  这不挺好的吗?儿子回去了啊。就是,栓柱儿多孝顺。

  “亲生儿子,出钱结婚盖房子不是应该的吗?”对!

  赵二婶儿骂他们:哪有你们的事儿!闭嘴!

  随即,她又指着赵建发夫妻骂:活该你们没儿子,黑心烂肺……

  赵栓柱儿挡在赵建发和罗红霞跟前,沉闷地说:“我就是我爹娘的儿子,啥也不用说了,找四爷和大伯来吧,把我户口转回去,抚养费以后从你们分红里扣给我爹娘。

  他说要回去,一口一个“爹娘”叫的却是赵建发夫妻。

  赵二婶儿气得眼冒金星,冲上去就要打他, 不孝子!天打雷劈!赵建发夫妻一看栓柱儿挨打,赶紧上前去护着他。

  周围看热闹的社员也连忙上来拉住赵二婶儿。

  —时间闹闹哄哄的。

  这时候,赵新山才走过来,等到他们消停点儿了,直接说:“大队不是胡闹的地方,以后开荒的活儿,赵新河一家都不用去了,好好反省。”

  “大队长?!”

  赵二叔赵二婶儿不敢置信。

  他们的四个儿子儿媳也全都惊大双眼。

  五儿子赵永军本来就心直口快,现在直接指责:“闹啥啊?非得闹得一家子不得安宁!栓柱儿哥过继出去,就跟咱家没关系了!你们明不明白!你们为了别人家的钱闹,就是嫌我们几个养在膝下的儿子没本事!”

  另外三个儿子脸上五颜六色,也顾不上心里被五弟戳得难堪,纷纷劝说父母别再找事儿。

  嫌开荒累,没人嫌工分咬手。

  大儿媳秀香那些小心思也收起来,表态反对。

  更别说另外两个儿媳妇,不满几乎要写在脸上了。

  赵二叔赵二婶儿夫妻—下子孤立无援。

  赵新山却丝毫没有改口的意思,“大队有大队的规矩,给你们留脸面你们不要,有啥结果都自个儿受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