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第三百七十八章水镜司马徽(第三更)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第三百七十八章水镜司马徽(第三更)

作者:十十 字数:2240 书籍: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刘冯之所以这么认为,当然是有根据的。

  在历史上种种迹象表明,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等人在荆楚,整个士人之中的威望是非常高的。

  后来成才的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都是他们的后辈。甚至于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诸葛亮等人都是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这些老一辈的人,一手教导出来的。

  但是在历史上,这三个人都是隐士。最终也没有出仕做官。而且,关于庞德公,黄承彦的记载都非常少。

  其中庞德公就知道是司马徽的好朋友,司马徽称庞德公为兄长。另外,庞统是庞德公的从子,也就是侄子一类的人物。

  而关于黄承彦的记载,则是蔡瑁,诸葛亮的亲戚,后来黄承彦的女儿还嫁给了诸葛亮。

  从少的可怜的记载来看,这两个人活动迹象非常少,就是隐士,而隐士,通常都是难以攻克的。

  无欲则刚啊。

  相比起来,司马徽的活动迹象就要明显很多了,至少司马徽常出入刘备的府邸。这表示,司马徽是一个还关心天下大事,并且隐约透露出对于刘氏情有独钟的迹象。

  所以,司马徽不是一个纯粹的隐士,是一个半隐士的存在。

  当然,也就最好说话了,攻克的机会也就越大。

  刘冯对于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这三个人那是势在必得啊,拐走了母鸡,还怕小鸡不跟上来?

  等以后他进入了许都,给予了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这些德高望重的人以重要官职,几年后,等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彻底成才。

  只要让这些人书信一封,征召为官,诸葛亮等人就会屁颠屁颠的来了。

  这是多么爽快的事情。

  要找司马徽,当然要清楚司马徽住在哪里了。

  而对于刘冯的问题,封广非常干脆的说道:“这个臣到是了解,司马徽始终在襄阳城南三十里的一处小村内耕读,十余年来始终如一。”

  “嗯。”刘冯闻言点了点头,这也跟他了解的差不多。司马徽是隐士不差,但隐士通常穷苦,自己耕种土地那是大有人在。

  “派遣向导,我立刻启程往城南去见司马徽。”沉吟了片刻后,刘冯说道。

  “这?是不是太急躁了一点?至少也应该先派人去通知一声啊。”封广闻言小吃了一惊,说道。

  这可是规矩,不高而来那是非常失礼的。

  “这不告而来虽然失礼,但更显示出一种急迫的心情,也就更显诚意啊。”刘冯见此,笑着解释道。

  这招募人才,当然是有些手段的。你求才若渴,才会让人觉得知己啊。

  “诺。”封广先不觉得,但想了想却觉得似乎很有道理啊。这似乎就是礼贤下士啊,心中不由大为佩服,举拳应诺道。

  应诺之后,封广就下去准备去了。

  不久后,刘冯出了镇南将军府,在一个向导的带领下,乘车往城南而去。

  襄阳一带,不仅繁华。而且山水颇为不错,一路上刘冯观山看水,这心情更加的不错。很快,这三十里路就走完了。

  刘冯一行人来到了一处小村庄外。

  这小村庄是陈村,大约有一百户左右的人家,是很大的村庄,村中大部分的村民都姓陈,司马徽属于外来户。

  不过,根据刘冯的了解,司马徽在这座村中非常的有声望,说话比村长都管用。隐士虽然称作是隐士,但有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导人向善,从而赢得村民的尊敬。

  这种例子多不可数。

  如老子,他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他在某个地方呆久了,这个地方的村民,就会显得与世无争。

  在刘冯一行人来到陈村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这座村子所带着的,浓浓的司马徽的印记了。

  刘冯一行人足有数十,而且各个都是人高马大,非常有气势。村民们当然是避开了,不过避开的时候,没怎么慌张,非常的镇定。

  但是避让之后,村民们站在两旁,很是谦恭有礼,等刘冯的马车过去后,才开始继续走路。

  这是对于士大夫的尊敬。

  刘冯坐马车,还有护卫随行。村民们见识不高,可能认为是士大夫。而对士大夫尊敬,则是基本的礼仪。

  村民们当然不可能天生如此,显而易见的,这应该是司马徽的教导。

  “司马徽果然是德高望重。”刘冯掀起帘子看到了外边的景况,心中暗道。

  不久后,一行人来到了村口。

  “请问这位老者,不知道司马徽先生可否在家?”这时,董喜小跑上前,问村口附近的一个老人道。

  “司马先生不在家,先生在村外耕种。”老人闻言很是有礼貌的回答道,随即,老人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马车一眼,说道:“老朽可以让孙子带你们过去。”

  “多谢老者。”董喜闻言立刻拜谢道。

  不久后,老人派遣了他的孙子,一个六七岁的娃子为刘冯一行人引路。这年岁的娃子,绝对是好动,贪玩的年纪。

  但是这娃子却是颇为不凡,浑身上下收拾的非常利索,也保持的很干净,一点也不见泥土。很安静,身上有一种文人的气息。

  “有司马徽这样的人物存在,村民才能谦恭有礼,下一代的人也就潜移默化了。若是司马徽在这边住个几十年。这座村子的人,估摸着还能出一些了不得的人才。”一切,刘冯都看在眼里,心下赞叹不已。

  难怪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人的后辈,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如此大才,却是上梁很正的缘故啊。

  从这一点来看,德高望重的人主教化,却是没错的。而这样的人,负责制定官员的具体选拔系统,也应该是没有错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一路上所看到的,不由更加坚定了刘冯请司马徽等人出山的决心。

  诸葛亮等人自然是光彩夺目,但是司马徽等人也是很出色的。

  在那娃子的带领下,刘冯一行人来到了一片田地的附近。

  “那边就是司马徽先生的田地了。”娃子停了下来,手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片田地道。

  “公子。”董喜来到了刘冯马车的旁边,问道。

  “嗯。”刘冯嗯了一声,走下了马车,看向了娃子所指的田地。有几个人在耕种,其中有一对年老的夫妇。

  这老者应该就是司马徽了。刘冯盯着夫妇中的男子,心中暗道。

  那娃子看到刘冯,眼中很是诧异,眼睛瞪得很大。这娃子聪明伶俐,也上进。常出入司马徽的宅子,一来司马徽有空也会教导村中的孩子认字读书,二来司马徽的宅子中有很多藏书。

  就算不能亲自教导,孩子们也有书看。所以才造成了这个娃子才六七岁,但却像是一个小大人。

  在这娃子的脑中,这乘坐马车的该是一个士大夫。怎么出来的是个比他大不了多少岁的大兄?

  但这娃子毕竟是有些不同,不能用寻常六七岁的娃子看待。若是放在后世,心智方面,可能比一般的青年还要强上不少。

  也因此他迅速的意识到了刘冯身上的那种不同凡响的感觉。威势?娃子的眼睛瞪得更大,这个大兄的身上,居然有一种威势。

  司马徽身为人师,身上自然是有一种威势的。虽然刘冯身上的气势与司马徽的不太一样,但是毕竟见识浅薄,娃子认不出来。

  认为是与司马徽一样的威势。

  顿时,这娃子的脑子乱了。这是什么人?这么年轻,难道就有了先生那般的才智不成?

  【作者题外话】:这是昨天的更新,真的是晚了。汗,非常抱歉。至于今天的更新,则是在晚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