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陈天阳苏沐雨 第3918章

《陈天阳苏沐雨》第3918章

作者:执笔问长生 字数:1020 书籍:陈天阳苏沐雨

  社员大会结束,众人匆忙赶回家做饭,或者家里有八九岁往上的孩子,早就做好饭等父母爷奶回来吃。

  从大库回村的一路上,最风光的就是老王家人。几个妇女逮着东婶儿说:

  "你家老三现在可真出息,都当上小组长了。""你三儿媳也本事,看看,现在是大队的出纳员了。"“你将来有福喽~”

  东婶儿一脸得意,“我家老三从小就机灵,他媳妇儿在娘家就爱学习,会扒拉算盘呢,他们结婚之后满嘴的‘赵主任要求进步’,天天学习,我还说呢,都好大岁数了,学啥学啊,没想到还有这造化呢。"

  "真在家学习啊?"

  东婶儿理直气壮,“那还有假?要不然大队嘎哈不用老赵家的人,用我家老三和翠莲?”

  "这倒是,要说认字,老余家几个儿子也读过几年书呢。"

  王老三夫妻有本事得到活儿,可比跟赵柯走得近得到活儿,长脸。

  东婶儿说道:“咱不说别的,就赵柯那翻脸不认人的德性,要不是真有两把刷子,她谁都不惯着。"

  往难听说是翻脸不认人,往细想,那就是大公无私。

  但她这话,总归是不太好听。

  不远处,王老三听见后第一个反驳她:"妈,你对赵主任尊重些。"

  附近有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是嘞,年纪小,那也是咱大队的干部。”“正经为咱们村儿办实事呢。”“说话是得注意点儿,不能当一般小丫头对待。”

  一下子成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东婶儿无语:“行行行,我不说了。”

  说是不说,她紧接着又补了一句:“赵柯不是那种小心眼儿的人,说两句怕啥的。”

  这话,大家伙儿都认同,甭管谁跟赵柯起过冲突,事儿过了就过了,她之后在工作中都是一样对待,从来不给单独一家一户穿小鞋。

  这一点,村里有几家体验最深——刘广志家,赵二奶家,田桂枝家,老钱家..

  刘广志家——

  刘小宝一个人在院里玩儿,郑广梅边热饭边对刘广志念叨:

  "建学校

  ,小宝将来上学也冻不着。"“那乱七八糟的监督大队,我看就是胡搞!”"钱不到手里,哪是我的钱?大队那些人都让那个赵柯糊弄傻了!"

  刘广志坐在门口,一声儿不吭地听着。郑广梅说得生气,走过去推操他, “跟你说话呢,你没听见啊!”

  刘广志侧头, “那咋办?这玩意儿不是强制的,也亏不了,你要是不想借给大队,明天去跟大队说?"

  郑广梅气冲冲, "你咋不去说!你个大老爷们儿不出头!"刘广志默了默, "你不愿意,我去说也行。"

  郑广梅又不乐意了, "全村都借,就咱家不借,人家咋看咱们!"她指指刘小宝, "以后小宝去上学,咋看小宝!"

  "那你想咋整?"

  “我就是不顺气儿。”郑广梅解下围裙,甩到他身上, "你做饭去吧!"刘广志拿着围裙,忍了忍,自己围上,去热饭。

  赵二奶家——

  胡和志在回来的路上跟赵芳芳说了好些话,回到家,赵芳芳便跟赵二奶道:“奶,学校要是增加老师,和志应该有机会吧?"

  赵二奶瞥一眼他们关的死紧的小屋门,没好气道:“有没有机会还不得看他自个儿的本事吗?回回都我一个老婆子出头,那是我的本事儿,是他的吗?"

  人老成精,她活这么大岁数,只有她占人便宜,没有别人占她便宜的。为啥分红赔出去两块钱?还不是为了胡和志。

  同样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读书人,赵柯能把一整个赵村儿盘起来,别的知青能为大队作出贡献,胡和志一个大老爷们儿连家都撑不起来!

  赵二奶说话刻薄:“又不是坐月子,成天缩在屋里头。”"奶~"赵芳芳不想她这么说丈夫。

  赵二奶戳她额头,恨铁不成钢, “你就是猪油蒙了心,村里哪个青年不比他强,没读过书咋地?好歹干活儿是一把好手,能养家!王老三跟你差不多大,当初咱家要是找他当女婿,现在我不也跟着风光?"

  赵芳芳后仰躲她的手,嘟嚷:“你以前不嫌老王家穷吗?”

  还说老王家底下的俩儿子就是冤种

  ,谁嫁过去得帮着老大老二养娃,还说东婶儿那夫妻俩不是好公婆……反正没一句好话。

  “我哪知道王老三那么有主意?”赵二奶想想就气恨, “我也是看走眼了!咱们祖孙都是睁眼儿瞎!男人没本事,屁用没有!"

  赵芳芳咬嘴唇, “那和志当老师……”

  赵二奶白她, "大队啥章程都不知道呢,再说学校还没盖出来,急个啥?"赵芳芳撒娇, "我就知道奶你不会不管我~"

  “都是俩孩子的妈了,还整这出儿。”赵二奶推她,没推动,便放任了,转而道, “我跟你说,到时候大队那个托儿所办起来,你就把咱家俩孙孙都送过去,咱俩都轻快儿。"

  赵芳芳迟疑, "用不着吧?苏苏到时候都能看弟弟了……"

  “看啥看,苏苏明年才五岁。”赵二奶瞪她, "咱家啥时候因为你是姑娘对你不好了?你少跟姓胡的学那些臭毛病,要像那头田桂枝家似的,你看赵柯那死丫头磕不磕砂你!"

  赵芳芳生孩子的时候有点儿难,好在去了公社,没出啥事儿,后来回家做月子做得挺好,现在才胖胖乎乎好模好样儿的。

  但这些,跟胡和志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再咋地,赵柯不比胡和志强?赵柯说话办事儿不比胡和志靠得住?真要有啥事儿,还得靠老赵家人儿出头!"

  赵二奶气焰盛, "这个家,他胡和志一个子儿不出,没资格说话!你也是,听我的!"赵芳芳无话可说。

  小屋里,胡和志听到老太太毫不掩饰地大嗓门儿,厌恨丛生。要不是为了过得轻松点儿,他怎么会娶赵芳芳,怎么会去忍受这样粗俗不堪的一家子.…

  过了一会儿,赵芳芳回屋,满眼歉疚, "和志,奶的话你别放在心上,她刀子嘴豆腐心,等到明年招老师,为了我她也不会不管的。"

  胡和志温和地安抚他:“我知道,奶奶说得也有些道理,我得自己有本事,你放心,我会努力准备的。"

  赵芳芳看一眼桌面上的书,崇拜地看着他, “我知道,你特别有文采,只是大家还没看见……”"谢谢你一直鼓励我。"胡和志抱住她,赵芳芳看不见他脸

  的一瞬间,表情冷下来……

  田桂枝家——

  田桂枝吃着女儿做的饭,碗筷叮叮咣咣不断发出声音。包奇志和包奇星兄弟俩都不怕,抢吃抢喝,心大的很。

  只有包小雨,一点儿动静都要抖一抖,头越埋越低,几乎要埋进碗里。终于,田桂枝男人包大伟不满了, "要饭呢?吃饭整这声儿那声儿的干啥?"田桂枝阴阳怪气, “我都没念过书,她一个丫头片子倒是好命,能去念书了。”包小雨呆住,傻傻地抬起头望着亲妈,她妈刚才说啥?念书?她、她没听错吧?

  田桂枝嫌弃地瞪她一眼。

  包小雨吓一跳,赶紧低下头。

  包大伟道:“大队都有规定了,咱还能说啥,除非你以后不想要大队的好处了。”

  咋可能不要。

  现在村儿里谁不知道他们大队以后会越来越好。

  田桂枝心里不舒坦,碗筷一放, "没胃口,不吃了!"包大伟拉着脸, “爱吃不吃,惯的你!”田桂枝下不来台,扭身往炕上一躺,背对着他们。

  包小雨小心翼翼地看向父亲,眼里充满期待,小声问:“爹,我、我是能去读书了吗?”“嗯。”包大伟补充道, "好好读,别浪费家里的钱,你得知道感恩,以后要回报家里。"包小雨迅速答应。

  包大伟看她一眼, "家里的活儿也别落下。"他说得理所当然,却从来不这样要求两个儿子。

  而包小雨没有任何不满。她就像是一只偷到一点剩饭的小老鼠,一点点幸福就足够她快乐,紧紧抱住是她唯一能做的。

  钱家——

  钱老头一有精神就躺在炕上骂声不断,连附近邻居家都能听见。

  钱婆子、钱俊、李梅三人回家听见,李梅抱怨, "咋又骂人,烦死了。"钱俊看向钱婆子,为难道:"妈,你能不能去劝劝爹?"

  钱婆子木然地看向儿子和儿媳。

  钱俊微微有些不自在,别开视线。

  r />

  李梅得意,为老太太好拿捏。

  屋里,钱老头看见钱婆子,骂得更凶:“你去哪儿了?***,我***你!”

  他不可能起身打她。

  钱婆子坐在炕的另一侧,远离他,双眼无神地看着地面,不知道在想啥。钱老头气得捶炕:“你个死老婆子,你哑巴了吗!”钱婆子眼皮动了动,没有理会动弹不了的糟老头子,继续出神。

  她以前就是骂不还口,现在也是。

  隔天。

  赵新山和赵柯坐在大队办公室跟社员们签借条,赵芸芸在旁边儿打下手。牛会计和许副队长在大院儿库里给大家分粮。社员从大队办公室出去,去库房领完自家的粮,就可以直接回家。

  往年大队分粮的时候不会多说啥,不过今天,许副队长都会多嘱咐一句:“有人来借粮,不要太抹不开面儿,多顾着点儿自家。"

  社员们都答应着。

  等到分完最后一家粮,许副队长擦擦额头上的汗, "也不知道有没有用。"牛会计摇头, “我更担心有人贪心……”许副队长擦汗的手一顿, "不至于吧?"

  现在整个双山公社,就赵村儿大队粮多,亲朋借粮肯定少不了,万一有人贪粮食价高,偷偷出去卖……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说不准,回到办公室便跟赵新山提了一嘴, "用不用再提醒一下?"

  "这事儿,咋好放在明面上说。"

  赵新山一有事儿就想抽口烟,当着赵柯赵芸芸的面儿,只能卷好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又夹到耳朵上,

  牛会计转向赵柯, "赵柯,你咋看?"

  许副队长揪着眉头, "昨天就该连粮食一块儿扣一些,省得操心这些。"赵柯摇头, "分红的钱没拿到,要是粮再不全到手里,社员们得闹脾气。"许副队长放心不下,道:“不能放在明面上,我挨家嘱咐一下。”其他几人对视,赵新山道:“我也去吧。”牛会计说:“那我也走走。”

  赵新山对赵柯和赵芸芸道:"你俩就别去了,剩这两天,好好休息休息吧。"放假不积极,思想有问题。两个人一个赛一个的答应

  得痛快。

  不过赵芸芸在家躺着犯懒,赵柯没有彻底闲下来,下午她闲着没事儿,去村外大库溜达,就发现扫盲班多了一个人——知青方静。

  今天讲课的是庄兰,方静站在小黑板旁边,时不时帮着庄兰递递东西,或者主动写写板书,挤得

  苏丽梅只能干站着。

  赵柯微微挑眉。

  苏丽梅心里憋气,不咋专心,先看到赵柯,走向她。方静注意到她的动作,抬眼看过来,随即腼腆一笑。赵柯跟她点头示意,表情没有任何异样。

  苏丽梅走到赵柯身边儿,小声儿报告:今天早上,方静突然跟我俩说要参与进大队的扫盲工作。

  她脸上露出几分不满来, “我和庄兰做好教案,平时庄兰上课都是我助教,我上课就庄兰助教,方静现在突然插进来一脚,嘴上说要帮忙,分明就是捡现成的,凭啥啊?

  赵柯像是班主任查看课堂秩序,靠在门框上看着里面,平静地说:“我作为大队干部,肯定不反对知青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为农民扫盲的事业中来。

  苏丽梅委屈, “那我们就这么让她占便宜吗?谁不知道她的心思,肯定惦记明年增加的老师,想要表现。

  “你们之间的问题,你们自己得有能力处理。”赵柯余光注意到身后进来人,站直,拍拍她的肩, 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考验,我希望不影响到社员们的学习。

  苏丽梅咬唇, “好吧。”

  方静表面上专心,实际一直注意着她们,猜测着两人在说什么。赵柯出去后,苏丽梅转身,对上她的视线,瞪她一眼。方静一副极其包容的模样,略显难过地垂下头。苏丽梅气得呼吸急促。

  另一头,傅杭进到库内,摘下帽子围巾,跟赵柯说烧砖的进度:“大窑烧出第一窑砖,还在晾,目前看,合格的成品有半窑,后面再调整,会有所增加,你要去看看吗?

  赵柯摇头, 大队长他们闲不住,肯定会去瞧的。傅杭如实道:“这几天,他们去过不止一次了。”赵柯靠坐在余三舅搬过来的木匠工作台上,轻笑。

  br />

  傅杭眸光一亮, 那我们一起做饼干?你之前答应过。赵柯是答应过,爽快地应下:“行。”

  傅杭嘴角上扬, “那我明天让刘知青盯着,他一个人看窑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就是他在那儿看着。

  刘兴学相当有激情,巴不得傅杭不要抢他出风头的机会。

  “那明天我叫孩子们过来一起做。”赵柯也挺有兴致,笑弯眼, “我替他们谢谢傅知青。”傅杭低头看着她,轻声道:不用谢。

  赵柯回村儿,路过牛会计家,跟牛小强说了一声儿,让她明天通知孩子们。

  牛小强根本等不到明天,当天就东家走西家窜,挨个通知。他妈从扫盲班下课回来,找不见他,也没当回事儿。村里哪个小子不是成天在外面野,知道回家吃饭就行。

  而这一晚上,全村的孩子都没睡好,全都惦记着“做饼干”,第二天扒开眼睛就要往外跑,有的被家长揪住按在家里吃早饭,有的成功跑出去,然而到傅杭家院外才发现他们烟囱还没冒烟,只能遗憾回去。

  硬是挨到八点多,一群孩子涌向一个方向。村里大人问了一句,得知他们去哪儿,就没说啥。

  傅杭看到这么多孩子,怔了一下,才叫他们进院,低声叮嘱:声音小一些,赵主任还没起。孩子们看向赵柯的屋子,捂嘴点头。

  傅杭就近,摸了摸牛小强的头,招呼他们:先进屋,暖和暖和。

  一群孩子挤进屋,傅杭的房间挤得一点儿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好几个孩子只能站在厨房里。陈三儿蹲在灶坑前烧火,被一个小孩儿撞到,抬头看去。

  孩子们大多听家长说过陈三儿多“坏”,那个撞到他的孩子吓得不敢动,害怕地看着他, “对、对不起。

  陈三儿:……

  小孩儿快要吓哭。

  陈三儿脸颊的肌肉抽动两下,没作出什么和善表情,默默地转头,当作什么都没发生,继续烧火。

  那小孩儿傻站片刻,才缓缓挪动脚,挤到其他孩子中间,找到安全感。

  牛小强等得着急, “傅知青,赵主任啥时候起来啊?咱们先做饼干不行吗?”

  />当然不行。傅杭道:“你们上炕,把其他人让进来,我给你们讲故事,耐心等等。”

  那我去叫赵主任……

  “不行。”傅杭拒绝, 她累了,多睡一会儿,不要打扰她。孩子们纵使急,也没有办法,只能听话。

  好在傅杭讲得故事十分有趣,渐渐地,孩子们便投入进去,听得入神。中途,傅杭去厨房吃了早饭,赵柯依然没出现。差不多十点钟,傅杭给他们讲完了两个科学探索的故事,赵柯才包裹严实的走进来。

  牛小强小小地抱怨:赵主任,你咋才来?

  不是没约时间吗?急什么?

  傅杭家屋里人多,还有点儿热,赵柯解下围巾,问:“开始吗?”炕上的孩子们急忙下地,地上的孩子们推挤着出去。娃太多了。

  傅杭拎出白面和糖。

  赵柯光动嘴不动手,指挥他们:都洗手,洗干净了再碰面。孩子们自力更生,一个接一个地洗手。

  傅杭给他和赵柯留了一瓢面,剩下的让孩子们分了。

  面板和盆不够,立马有家离得近的孩子蹭蹭跑出去,再抱着东西蹭蹭跑回来。傅杭给所有孩子讲解做饼干的步骤。孩子们纷纷动起手来,比他第一次熟练很多。

  傅杭有些庆幸他之前那一次的练习,否则要在赵柯面前丢脸了。

  “你别沾手,我来。”傅杭让赵柯坐,一个人忙活。

  可他即便练习过,和面的动作依然笨拙得很显眼。

  “还是我来吧。”

  赵柯看不过眼,拽过面盆,捏着面大力揉搓起来。她会做,就是一贯都有姐姐和妈,用不上她伸手。

  赵柯的手指纤长,傅杭盯着看了几眼,不自然地撇开, “我去掌模具。”

  还有模具?

  挺像样儿的啊。

  赵柯边揉面边侧头看。

  片刻后,傅杭洗完模具回来,留下一个,剩下的全都分给孩子们。他很不经意地放下模具,手指拨到面板角上。那是一个木制的心形模具。

  赵柯:……

  br />

  傅杭瞥了她几眼,见她完全没有发现他的小心思,心里放松的同时,又不禁想叹气。在意的话,一点点不同寻常都会注意到放在心里.…

  赵柯可没那么多儿女心肠,跟孩子们一样儿,一心都在做饼干上。大家一起做好,等着傅杭点好外头的小密,一批一批地送出去烤。

  这次,傅杭控制好温度,没有烤糊,并且随着一批一批的饼干出炉,他火候控制地越来越好。亲手做的饼干,孩子们格外珍惜,只掰下一小块儿,塞进嘴里,细细品尝。

  傅杭问赵柯:“味道怎么样?”

  硬。也不酥。不过……赵柯笑道:“是甜的。”

  孩子们大多没吃过这种饼干,七嘴八舌,都觉得可能就是这样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还有不少年纪更大或者更小的孩子没有来,傅杭让他们带回去分一分。孩子们纷纷道谢。

  牛小强吃过江米条,对这个饼干兴趣不大,留一份也只是想带回去给树根儿吃。他更好奇的是:“傅知青,那个窑能不能烤别的?”

  你想烤什么?应该可以。

  牛小强便跑过去跟几个小孩子说悄悄话,没多久,又跑回来, 傅知青,你请我们吃饼干,我们也请你吃好吃的,你等我们回来!

  他说完,带着一群孩子风似的跑走。

  傅杭的院子里霎时便空了,只剩下赵柯和傅杭。

  你……

  傅杭想邀请赵柯进屋,但是想到两个人单独在屋里,又张不开口。赵柯则是爽利地说:“我先回家,等会儿再叫我。”

  好。

  傅杭的声音很轻,视线一直跟着她,直到她关上屋门,才收回来。刘知青说一起做饼干增加相处的时间,好像没什么用..一个半小时后,牛小强和几个孩子神神秘秘地返回来,喊傅杭出来点火。

  傅杭问是什么。

  牛小强捂紧碗, 傅知青,你先别看,你肯定没吃过,特别香特别脆。

  傅杭好奇心不大,见他们不想说,不再追问,只冲着赵柯院子喊了一声,叫赵柯过来。赵柯重新裹严实出来,正好看见牛小强背对着傅杭,把什么东西倒进窑里。

  牛小强,你在弄什么?

  牛小强飞快地关上窑门,冲着她摇头, 赵主任,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不正常。

  赵柯盯着牛小强的神色,又看了看他手里的空碗,有了一点猜测。牛小强连忙把碗扣在肚子上, 赵主任,你猜到了也先别说!傅杭终于有些奇怪起来, 什么东西,这么神秘?

  赵柯看着他一无所知的眼神,微微勾起嘴角,决定替牛小强他们隐瞒,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确实是好东西。

  傅杭带着疑惑,烧火。

  牛小强一直在旁边儿念叨:“傅知青,小点儿火,别烧坏了。”

  慢慢地,窑里隐隐散发出一点儿焦香,孩子们开始吞咽口水。

  差不多了吧?

  很容易熟的。

  “我记得也是……”

  傅杭一听,便收了火,挑开门。

  更大的香味儿溢散而出。

  傅杭戴着棉手套,抽出石板,一看清楚上面的东西,便呆住。

  那是一个个不到指节长的、乳白色的虫子,烤的焦黄,闻着香,看起来……难以言喻。可他即便一脸受到震撼的表情,也没有扔出去。

  赵柯好笑。

  牛小强他们口水泛滥,不断地推荐:“傅知青,你尝尝,特别好吃,你尝一口一定会上瘾的。”

  傅杭:并不会

  傅知青,这是我们刚才去抠的,很新鲜的。

  傅杭:看出来了。

  傅知青,你真的不尝尝吗……

  傅杭看着他们冻得发红的小手,不忍心浪费他们的心意,又实在下不了口。偏偏这群孩子不是恶作剧,他们是真心分享他们喜欢的东西。可怎么会有人吃虫子呢?怎么会有人吃虫子呢?

  傅杭带着深深的疑问,五官微微纠结,捏着筷子缓缓夹起一个。筷子夹住那一下,虫子烤得酥脆的表壳破碎。

  但再酥脆,它也是虫子。

  r />

  嗯?

  傅杭睁开眼,慢慢嚼,好像……还行?

  哈哈哈哈……

  赵柯看着他的表情转变,笑不可抑,笑声极爽朗。傅杭看着她失神。

  好像也不是没有用,至少……她今天笑得很开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