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陈天阳苏沐雨 第3489章

《陈天阳苏沐雨》第3489章

作者:执笔问长生 字数:1019 书籍:陈天阳苏沐雨

  夜,深沉如墨!

  此刻,长乐宫的灯火,早已熄灭殆尽。

  然而,在宫殿之内的吕太后,并没有就寝歇息,而是和两个男子,团坐在一盆炉火前,盘膝对视。

  他们俩是吕太后的大哥、二哥,吕成和吕寇,也就是成王与寇王!

  自大夏高祖皇帝打下这江山,登上宝殿的那一日起,便立下了一个规矩,即、非宗室之人不可封王,最多只能到侯爵。

  因此,吕成、吕寇的王位,是来路不正,有违祖训的!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

  吕太后垂帘势大,加之,彼时的“王耀”性格懦弱,一番操作下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

  言归正传。

  看向吕太后,身为大哥的吕成率先开口:“三妹,你连夜叫我和二弟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沉吟一声,吕太后把今天白天所发生的一切,悉数说了出来。

  听完,吕寇暴躁道:“嘿,这小皇帝,还真是不知好歹!大哥、三妹,我们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这小子拉下马,自己来坐这皇位?”

  “不可!”

  对于吕寇的提议,吕成和吕太后都在第一时间出言否决。

  闻言,吕寇一脸不解道:“怎么不行?未必我们还怕了那个小皇帝不成?!”

  “怕倒是不怕。”

  吕成分析道:“要把小皇帝从皇位上拉下来,自然不难。难的是,我们该如何坐上去。如今的大夏,自是不及过去的巅峰。可满朝文武,还是有不少人,是忠于宗室的。况且,我们上位,是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

  一旦到了那一步,无论是想匡扶大夏的,还是想要浑水摸鱼,从中谋取利益的。都会将我们,作为头号目标。洪湖水浪打浪,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迟早会被拍死。”

  听吕成这么说。

  吕寇摸了一把脑袋,一脸不甘的说道:“大哥的意思,是我们只能放权咯?”

  “蠢货!”

  面对自己这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弟弟,吕成不由的骂道。

  随后,吕太后道:“二哥,要是妹妹我,直接就认命了。今夜,又何必召集你们前来。我的想法,是打算在亲政前夕,抢先发动政变。待事成之后,直接囚禁了小皇帝。当然,对外我们要宣传,皇上病了,无法处理朝政。到那时,整个朝堂,便是我们兄妹三人,说的算了。”

  “这个办法好。三妹,那就按你说的办!”

  “闭嘴!”

  再训斥吕寇一句,吕成道:“你要是不明白,就多听少说。”

  说完这句话,吕成看向吕太后道:“这件事,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摆平羽林军!”

  点了点头,吕太后道:“羽林禁卫,身为历代大夏皇帝贴身的军队。人数上,大抵有三千。看似不多,可却是个顶个的高手。其中,不乏有中三品、上三品的武修存在。以千人为一编,三编为首的千夫长,都是宗师境界。且都不是初入,至少中期,乃至后期。

  综合上述,羽林军的真实战力,比起寻常军队,绝对可以做到以一敌十。”

  听到这,吕寇又忍不住插嘴:“哼!宗师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是啊。而且,我还是巅峰,再给我十年功夫,迈入天人之境,也不是不可能。”

  见吕寇自信满满,吕太后和吕成都有些心累。

  不去理他。

  吕太后问道:“大哥、二哥,你们这些年,募集了多少人马?”

  “五万。”

  “我不及大哥,但也有三万。”

  简单算一下加法,一共是八万大军。

  微微颔首,吕太后又问:“武器配备呢?”

  “刀剑、矛戟、弓弩、箭矢、盔甲,一应俱全。材料都是上好的木材与精钢。”

  说到这,吕成看向吕寇道:“你要是缺装备,我这还有些富裕,可以送给你。”

  “哈哈,那就多谢大哥了!”

  吕寇乐道。

  “如此,那动手的时间,我们便定在小皇帝亲政的前一天夜里。大哥、二哥,你们的封地,都在洛阳近郊,大军赶过来,应该不需太久。此外,我还会买通内外城门的守门士兵,为你们大开方便之门。”

  交谈至此,吕太后心觉,这件事,多半是能成的。

  八万对三千,哪怕对手训练有素、骁勇善战,也能利用人数优势,强行的堆死!

  再敲定些许的细节。

  吕成、吕寇便又趁着夜色,双双离去了。

  看着二位兄长逐渐走远,不知为何,吕太后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是王耀今天的表现,太过惊异,仿佛换了一个人?

  有这方面的原因。

  可更多的,是吕太后的直觉!

  临了,吕太后笑了:“就算小皇帝他,过去是在韬光养晦、示敌以弱。可他终究只是一人,再聪慧也难以掀起风浪。不过,在他身边突然冒出来的那个太监,还是得注意注意。对他的监视,更是必不可少,免得阴沟里翻船。毕竟,这种事……是不成功便成仁的!”

  就这样。

  王耀在吕太后,严密的眼线监视下,一连过了足足十天。

  在此期间,王耀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

  顶多是偶尔会高兴、乐呵一下。

  对此,在吕太后看来,是王耀心觉政权要回归了,从此大权独揽,真正成为这天下的主宰,故而有些兴奋。

  “终究是个不满十六岁的孺子,心思还是太浅了。”

  吕太后在心底评价道。

  ……

  到了第十一天。

  在这一天,王耀做了一件事,一件小事。

  他将十天前,冒死擅闯未央宫,直言进谏的庶吉士徐昌,召见了进来。

  “臣徐昌见过陛下。”

  “免礼。”

  待徐昌直起身子,王耀道:“徐昌,朕想问问你,你对蜀中旱灾一事,有何看法?”

  徐昌明白这是王耀在考究自己。

  顿了顿,在脑海里理了理思绪,徐昌才道:“回陛下,臣认为,只一时的开仓赈灾,难以根除问题。另外,蜀中大旱一月有余,才得到救济。百姓死伤惨重,定是积累了一定的民怨,必须有一个‘排泄口’供他们释放。”

  徐昌这话的意思,简而言之,是老百姓需要一个“出气筒”。

  “好!”

  听到这个答案,王耀指向徐昌道:“那朕便派你,前往蜀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