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陈天阳苏沐雨 第2817章 花枝乱颤

《陈天阳苏沐雨》第2817章 花枝乱颤

作者:执笔问长生 字数:938 书籍:陈天阳苏沐雨

  “你且问便是。”精精姑娘道。

  “你身为炎帝之女,自是身具仙根,何以会溺死于东海之中?”

  炎老话音刚落,便见精精脸色变幻,数次张口却又欲言又止。

  炎老见状又说道:“而且东海的海神——禺虢(yuguo)是你叔伯:黄帝的儿子,也是你的堂兄弟。

  怎会见你溺死于东海之中?”

  听到禺虢二字,精精勃然大怒道:“你怎知那禺虢是我堂兄。”

  “《国语·晋语》中记载:少典氏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炎帝和黄帝自然为兄弟。

  只不过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因少典娶了有娲氏的两个女儿:附宝和安登。

  与附宝生下了黄帝,与安登生下了炎帝。

  黄帝自然就是你的叔伯。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

  黄帝生禺?,禺?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惟海神,禺?自然是你堂兄。”

  精精姑娘低头不语,片刻后问道:“这么说,那禺?果真是我堂兄了。”

  “确信无疑。”炎老道。

  精精姑娘长叹一声,怅然若失道:“当年我初长成人,想要游历四方。

  临行前,父帝告诉我,且不可去那东海之滨。

  我遍游四方,锄强扶弱,杀死妖孽无数,仅余东海未曾游历。

  于是便将父帝之言,抛诸脑后,行向东海。

  途中,遇到一位圣者,这位圣者实力之强,乃我生平仅见。

  其实力不亚于父帝,甚至不弱于远古五帝,更何谈黄帝等人。

  此圣说道:东海之中妖孽横行,时有过往船只倾覆于东海,渔民皆葬身海底。

  我便对那圣者表示,愿意前往生擒妖孽。

  我到达东海,见那海中果有妖孽,此妖孽生的人面鸟身。

  可是,待我自报姓名后,他却调头逃走,当时,我料它心生惧意,沉入海底,不敢与我一战。

  于是我便搬来西山之石,要将东海填平。

  那太行、王屋何等规模,山石甫一入海,大海顿时便掀起了滔天巨浪。

  泛滥的海水裹挟着巨大的岩石,形成了恐怖的泥石流,将延海生灵吞噬淹没。

  此时我才深知铸下大错,那禺?大怒,将我卷入海底,然后生擒与我。

  我知必死无疑,毫无反抗,最后自毁肉身,元神幻化成精卫。

  后世便有了精卫填海之说。”

  精精讲到此处,已是潸然泪下,在叶晴儿安慰之下,方才慢慢地恢复平静。

  炎老缓缓道:“这么说来,就可以解释,为何日后又有了共工之乱,以致共工怒撞不周山。”

  精精不解的问道:“何为共工怒撞不周山?”

  炎老道:“昔者,共工与颛顼(zhuanxu)争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这就是共工怒撞不周山。

  天柱折断,引起地震和洪水。

  最后祝融、颛顼、帝喾(ku)三人合力之下,方才将共工镇压。

  但后来,共工臣子相柳氏,继承遗志,继续同黄帝一脉对抗,被大禹击杀。

  相柳死后,血流之处腥气熏天,不生五谷。

  大禹派人用土填埋了三次也没能奏效,只能就地建造天帝祭台进行镇压。”

  “共工怒撞不周山于我何干?”精精问道。

  “《山海经·海内经》有注: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yao)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所以,祝融和共工都是炎帝后代,说起来与你也是血脉相连,怎会与你无关。

  共工身为部落首领,向来为人正直勇敢,但也不乏偏激、暴躁。

  对于女娃溺死于东海,他心怀不忿。

  炎帝身为三皇之一,地位远在黄帝之上,所以我们常说的“炎黄”之称,是炎字在前,黄字在后。

  炎帝深知其中因果,自然不会因私废公,与黄帝翻脸。

  况且彼时,天下已定,又怎会因此再起争端,陷天下于水火之中。

  但是,并非所有炎帝后裔,都能有此觉悟。

  共工为人就比较耿直,将女娃溺死东海,归咎于黄帝之子。

  这也正好解释了这一点。

  以往老夫读到共工怒撞不周山,都甚感不解。

  既然共工是与颛顼争夺帝位,那自然是要心系天下,笼络黎民。

  又怎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撞折天柱!

  如今,老夫豁然开朗,当初共工并非是要争夺帝位,而是为炎帝鸣不平,奋而起兵。

  但他并没有得到炎帝的认可和支持,心中充满不甘,一怒之下撞折不周。

  “老师,那不周山天柱,当真十分重要吗?”媚乐问道。

  “共工怒撞不周之后,天塌地陷,方才会有有女娲炼石补天。

  你说这不周山天柱重要与否!”

  “徒儿知晓了。”

  金鳞沉思片刻后,说道:“老师,既然一切都是因为精精姑娘溺亡东海所引起。

  那她先前碰到的圣者又是何人?

  如果没有那位圣者,精精也不会搬来西山之石,填于东海。

  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泥石流肆虐沿海。

  更不会有共工怒撞不周山,以及女娲炼石补天了。

  这位圣者实力如此强横,他又为何要陷害精精呢?”

  话毕!

  精精姑娘恍然大悟道:“定是那位圣者陷害于我,往日我将这一切都归咎于黄帝一族,如今方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那位圣者在作祟。

  前辈您学识渊博,博览古今,定然知道那位圣者是何人,有朝一日,我定要向他问个明白,讨个公道。”

  炎老眉头微皱,此事涉及到一位圣者,自然非同寻常,他万不可妄下定论。

  “虽然老夫未曾亲见那位圣者,但天下之大,圣者却是寥寥无几。

  对于那位圣者,你可否详细告知一二。”

  “那位圣者是位老者,人首蛇身……。”

  “烛九阴!”炎老身躯一震道

  “老师,会不会是有人伪装成圣者迷惑精精?”媚乐道。

  炎老摇头道:“定然不会,圣者之姿,岂是儿戏。

  寻常人物定然不会将圣者气息模仿出来。

  而且,精精当年已是修为有成,身具仙根,即便有人刻意模仿,也定然瞒不过精精的双眼。”

  “没错,当年的圣者绝无半分伪装,我确定!”精精道。

  “可是,烛九阴又为何要陷害女娃呢!”炎老低声喃喃道。

  “老师,那烛九阴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我等从未听说过?”媚乐不解地问道。

  炎老道:“烛九阴为钟山之神,又名烛龙。

  烛龙之名你们定然听说过。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有云: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这烛龙有着人一般的面孔以及蛇一样的身躯。

  他闭上眼睛,天就变成了黑夜,当他睁开眼睛之时,天就明亮了起来。

  他的名字就是烛九阴,钟山之神也。

  他虽为烛龙,但却没有龙姿。

  奇怪!

  烛九阴为何要这样做?

  以烛龙的实力,即便是远古黄帝:应龙,也并非其敌手。

  更何况轩辕黄帝!

  他若想要对付黄帝之子禺虢,岂不是手到擒来!

  何必又要假手于女娃。”炎老有些疑惑了。

  “老师,烛九阴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想要故意挑起炎帝和黄帝争端。

  徒儿觉的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过去。

  但是,烛九阴挑起炎黄争端。于自己又有何益?”

  炎老点头道:“也只有这样才能说的通,或许这一切,要从出身论起。

  我刚才说过《国语·晋语》中注:少典氏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三皇本纪》中说: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

  《管硕记》也说:《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世称女娲氏,人首蛇身。

  意思便是:有蟜氏原都出自人首蛇身的女娲部落。

  女娲又名娲皇,身为华夏创世者与盘古齐名,老夫便不赘述。

  所以,黄帝和炎帝应该也算是女娲的后裔,但却不是直系后裔。

  真正的直系后裔正是烛龙族,从其形态人首蛇身便可见一斑。

  烛龙一族,名字中虽带有龙字,但却以人首蛇身为傲,甚至还会看不起龙族。

  黄帝、炎帝虽非娲皇直系,却位列三皇五帝,娲皇是华夏创世者,更有补天之功。

  其直系烛龙族却未登三皇之列,未尝五帝之权。

  且如今,后世对于烛龙族更是知之甚少。

  其族人心中或许有不甘之意。

  且女娲氏一脉,不只如此,还有两脉,广为人知。

  当年三清道德天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亲自签押封神榜,打算封365位正神。

  但适逢妲己祸乱商纣,挑起阐、截两教争端。

  万仙阵一役,屠戮截教上万名神仙。

  通天教主座下几乎全军覆没。而妲己正是女娲的徒弟。

  也正是妲己导致道家三清内战。

  她挑起道教自相残杀一事,毋庸置疑,但是否早有预谋,却不得而知。

  数千年后,菩提祖师收下一位弟子,菩提祖师用七年时间传授其佛法。

  又用三年时间传授其道法。

  仅仅十年,这位徒弟便学有小成,他就是后来的齐天大圣。

  大圣以一己之力,杀入道教天庭。

  令玉帝惊恐。

  最后如来出面,方才将此事弹压下去。

  菩提祖师曾经对大圣说过: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叫你万劫不得翻身!”

  媚乐不解地问道:“老师,菩提祖师仅仅用了十年就教授出一位圣人。

  那菩提祖师到底有多厉害?”

  “菩提祖师的本领不能简单的概述,彼时天下佛、道、流参半。

  菩提祖师身兼佛、道、流三家之长。

  其本领,且听我慢慢说来:

  ‘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菩提祖师举门皆通;

  ‘术’字门中,请仙扶鸾,问卜揲蓍(sheshi),趋吉避凶之理,菩提祖师已至大成。

  ‘流’字门中,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朝真降圣之类。菩提祖师深谙其道;

  ‘静’字门中,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菩提祖师无不精通;

  ‘动’字门中,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菩提祖师亦是涉猎颇深!

  除此之外,菩提祖师还授金丹、不死、变化之术。

  他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菩提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

  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慢摇麈(zhu)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有一句诗形容菩提之像: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菩提之能博大精深。

  集佛、道、流于一身,古往今来无一圣贤能出其右。

  似如来和三清之辈亦不能比肩。

  菩提祖师同时教授大圣道术与佛法。

  大圣习得佛门造化、道法金丹、变化之妙,他身兼数家之能,集各家之长于一身,能一举打入天庭,也在情理之中。”

  炎老顿了顿,整理下思路继续说道:“菩提之能,暂且不谈。

  刚才说到,菩提祖师不允许大圣说出自己的名字,那又为何。

  以菩提之能难道还有所顾忌。

  这就跟大圣的出身有关了。”

  说到这里,炎老看了金鳞一眼。

  继续道:“相传女娲炼石补天共炼制了三万六千五百五十二块彩石。

  补天以后,还剩下两块,其中一块正是大圣的胚石。

  但以菩提祖师之能,能识天时、晓阴阳、知前后、万物皆明,怎能不晓得大圣出身。

  甚至大圣将来打入天庭,想来他也是预料在前,故才对其进行警告,以免引起三清的猜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