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陈天阳苏沐雨 第1896章 局势反转

《陈天阳苏沐雨》第1896章 局势反转

作者:执笔问长生 字数:1113 书籍:陈天阳苏沐雨

  魏院使盯着刘知易,有些不敢相信。

  此时大殿中三百医科学子也都看着刘知易,显微镜的事情,他们这时候才知道。

  大殿外的其他学子,则看不真切,也知道出现了一台了不起的东西,是大殿里站起来那个同学做的。

  “这个刘知易做了个器械,能看入微之物?”

  “入微不是三品才能做到的事情吗?”

  “是啊,单凭这么一个小玩意就能让寻常人看到入微之物?”

  “我不信。”

  “我看八成是真的,掌院亲口说了还能有假?”

  “没错,肯定是真的。不然太医院使不会那么吃惊!”

  底下同学五花八门的讨论着,现场嘈杂一片。

  孙掌院仿佛对这乱象无动于衷,笑吟吟的看着魏院使。

  魏院使则吃惊的看着刘知易,上上下下打量。

  许久,目光沉重,朝刘知易道:“知易。跟我去太医院吧!”

  嘶——

  此刻许多学生大吃一惊。

  太医院每年都会来太学招募医官,十分严格,哪怕是最优秀的医科学子,招募的时候,都会被太医院挑出一大堆问题。目的是借此打压悬壶院,而为了学生前程考虑,悬壶院还不敢多说什么。

  每年的讲学是太学为难官场,那么招募医官这样的官聘,就是官场在为难太学了。这两个官方机构,每年都进行着这种相爱相杀的游戏。

  所有太学生都知道,打压太学学子的水准,是官场的惯用伎俩。可现在太医院使亲自到来,不但不挑刺,反而公开邀请刘知易去太医院!

  这个刘知易到底什么来头?

  此时许多人都生出这个疑惑,甚至有人打听起来,主要是大殿外的上千名其他学子。悬壶院的学生,大多数都知道刘知易,知道是那个给岭南王煮骨疗毒的外舍新生。

  “哈哈,魏院使说笑了!刘知易入学不足一月,怎能胜任太医一职。还得本院悉心调教,尽心培养一番之后,才能堪当大任,届时再请院使来考校吧。”

  孙掌院亲自驳斥魏院使。

  开什么玩笑,老子好容易发现这样一个宝藏学生,会煮骨疗毒奇术,能做显微镜神器,如此天资,岂能让给你太医院!

  魏院使也知道不可能带走人,笑了笑道:“原来如此。”

  这次讲学,算是给了太医院使一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首先对方第一时间就逃避了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虽然是他主动承认不通骨科,问题没问出来,多少不算难堪。第二个血虫的问题,院使回答的中规中矩,算是扳回了一城。可第三个血型问题,尽管魏院使说出了四种血型,展示了广博的医道经验,可显微镜一出,直接让魏院使失态,这已经是这些年来,悬壶院最痛快的一次了。

  以前每一次讲学,魏院使都略胜一筹,而且每一次都拿境界来恶心孙望堂,本来要难住太医院使这样的医道大师就很难,结果每一次被他破解之后,还要表示在三品入微之后,还有另一番说辞,这让孙望堂每次都有一口老血憋着吐不出来,这次彻底痛快了。不枉费他顶着法家高手郭镇辅的压力,坚持把刘知易这个弟子留了下来。要是当时妥协了,哪有今天的痛快啊。

  看着魏院使强装镇定,实则尴尬的神色,孙掌院知道差不多了。看了一眼李问寒,李问寒站起来,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开始继续讲话。

  “诸位同学,谁还有疑惑?如果没有——”

  “我有一个疑问!”

  李问寒十分意外,他只是例行的问一声,没人接话就该结束这次讲学了。

  结果真有人跳出来,这是受了刘知易的鼓舞?还是太年轻,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刘知易也好奇,看到李问寒的眼神,就知道这个人不是学院安排好的,回头寻找发问者,结果一愣。

  “周,周师兄!”

  竟然是周问卿。

  这家伙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主动来找刘知易,刘知易根本找不到他。他不是在义诊,就是去义诊的路上。

  李问寒嗯了一声:“这位同学,请问吧。”

  周问卿根本不看李问寒,一直瞪着魏院使,把魏院使瞪得有些发懵,咱们有仇?

  魏院使终于开口:“这位同学,你有何问题?”

  周问卿语气激愤:“想问院使一句,情毒怎么医治?”

  情毒?有这种毒?

  所有人心里升起这个疑问来,翻遍典籍也找不到这种毒药啊。

  魏院使却突然面如死灰,慢慢站起来,身体都在颤抖。

  “她,她来了?”

  看着周问卿语气激动的问道。

  周问卿哼道:“你不配见她!”

  魏院使叹口气,双手扶着桌面,神色悲戚。

  “是,我不配见她。”

  说着脚下一个趔趄,竟然跌倒在了桌子下。

  掌院一声招呼,李问寒马上救人,前排几个学生冲了上去。一片慌乱中,魏院使被抬走了。

  刘知易一直在人群中找周问卿的踪迹,一直没找到。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见过周问卿。

  院使讲学之后,刘知易彻底成了太学才子。

  在医家悬壶院,先是给岭南郡王煮骨疗毒,接着又制成了显微镜,然后还在讲学的时候,难住了太医院院使,一时名声大噪。在悬壶院,简直就是明星,别说同学见到他了,就是掌院见到他,都跟看到亲儿子一样。

  在法家拂士院,他提出的“学法护法”观念,激发了法家学子的使命感,结束了一场让掌院郭镇辅都头疼的法理大争论,让法家弟子统一了信念。他在法家也出名了,连法家掌院都亲自跑到医家这边抢人。

  在太学其他学院,虽然不认识刘知易,可已经有不少学生听过这个名字了。因为那日王府夜宴之后,他做的两首词经过那些名士、才子之口,迅速在京城传开,一时洛阳纸贵。当日夜宴,太学弟子众多,刘知易当众力压八大名士和四大才子,为太学扬名,让他在太学中名声日渐凸显。

  已经有了太学才子的美名!

  刘知易对这些虚名并不是太在意,他更关心另一件事,师姐方戎女通过血虫治好了心疾后,气色越来越好,可是精神却日渐萎靡,每天都做噩梦,每做噩梦都梦到自己死了,死法还不一样。为此方戎女晚上都不敢睡觉,每天白天刘知易来陪她的时候,她才敢睡一会儿,每次还都被噩梦吓醒。

  刘知易对此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师姐不用害怕,人的心脏有简单的记忆,血虫大概也有。”

  医学案例中,有些病人移植器官之后,会出现捐献者的一些记忆碎片。接受心脏移植的病人,继承捐献者的一些记忆,这种现象并不罕见。科学家将这种记忆称之为细胞记忆,认为是进化过程中,生命体从最简单的细胞分化成器官,最后组成复杂的生物体,而在细胞层面,依然保留了一定的记忆能力。

  “师姐。我还有一个猜测,这血虫不是第一次植入人心之中了。它可能还有前任,而且还不止一个。”

  前任死了一个又一个,所以方戎女才不断在梦中梦见被杀,死法还不同。

  “这要如何是好?”

  方戎女皱着眉头,她总不能每天做梦都被人杀啊。

  刘知易叹道:“明天我带你去趟王府,没人比岭南王府更懂岭南,或许他们有克制血虫弊病的方法。”

  第二天,刘知易带着方戎女如约登门。

  约是金川郡主定下的三日之约,拿着郡主给的玉佩进门,结果却没见到郡主,王爷的贴身婢女林花说,金川郡主一大早就出门了,抱着一个棋盘。

  没见着郡主,就先拜见老王爷。

  王爷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武人就是武人,十分豪气,满桌子的硬菜,方戎女好像真的变成了一个吃货,很不争气的咽了一口唾沫。

  王爷笑道:“别客气,快入席。”

  坐下之后,王爷招呼:“二位不用拘谨,该吃吃该喝喝。”

  刘知易拱手:“王爷见笑了。”

  又对方戎女道:“师姐你动筷子吧,你身上有血虫,王爷熟知岭南风情,不会见怪的。”

  方戎女吃着,刘知易跟王爷说着话,先假意客气。

  “不知王爷的腿如何了?旧疾可曾复发?”

  这算提醒老王爷,你现在能活蹦乱跳,有他刘知易一份功劳。

  王爷笑道:“刘公子医术高超,腿伤已经根治。公子真是老夫救命恩人!”

  刘知易道:“王爷见外了。大可不必。再说,王爷旧疾并不致命。即便没有学生,也不至死。”

  王爷叹道:“说起来让刘公子见笑了。本王当日,并非只有旧疾。”

  “哦?”

  刘知易稍稍疑问。

  王爷不提,他也不会打探,王爷提了,就是有意要告诉他一些隐秘。这是一种手段,分享某些秘密,表示信任。

  王爷哀叹道:“说起来丢人,本王当年纵横岭南,全无敌手。不想那日,竟中了岭南刺客算计,被人下了腐虫。”

  “腐虫?”

  刘知易听都没听过。

  王爷解释道:“这种虫子,十分微小,稍不注意,看都看不到。虫子本身无毒,可能勾起旧疾。”

  刘知易点头:“这分明是针对王爷而来。”

  一种肉眼很难看见的虫子,本身无毒,能让旧疾复发。刘知易思考了一下,认为这是一种专门破坏或者削弱免疫系统的寄生虫。

  王爷叹道:“本王当年在岭南杀戮过甚,仇家太多。防不胜防啊。”

  刘知易道:“幸好王爷功力深厚,当日压制住了旧疾,否则纵使神医也回天乏术啊。”

  王爷道:“本王察觉的及时,及早封闭气血,进行龟息,才没让旧疾发散。不过还是仰仗刘公子医术高明,帮本王治愈旧疾,才能保住一条命,否则迟早会死。”

  刘知易道:“王爷,腐虫没有解药?”

  王爷道:“有是有。南蛮善养虫,以毒攻毒。有一种火虫,专克腐虫,可惜早就失传了。”

  原来克制虫子的只能是虫子,那么血虫呢?

  趁机请教:“不知血虫可有克制之法?”

  王爷想了想摇头:“血虫一旦种下,很难拔出。拔出则心脉受损,当即殒命。”

  刘知易问道:“那血虫有何隐患?”

  太医院院使说血虫治疗心疾隐患很大,刘知易一直担心着。

  王爷道:“隐患极大。其一,以身养血虫之人,活不过十年;其二,养血虫时刻要防备血虫失控,轻则癫狂,重则暴毙。”

  种了血虫只能再活十年?刘知易看了一眼依旧在狂吃的方戎女,发现她看着专心吃饭,实则一直注意听两人谈话,不知道她知道自己只能活十年,心里在想什么?不过刘知易并不后悔给她身上种下血虫,因为当时她最多只有半年命了,不种血虫,只有半年,种了还有十年,这个选择谁都会选。她只有十年命了,这就是命,无药可医。

  “就没有任何克制之法?”

  刘知易还是不死心的问道。

  王爷喝了一口酒,仿佛突然想到什么一样,叹道:“倒是有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突破一品!”

  这算什么机会?一品是武道巅峰,已经把武道融会贯通,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武道,俗称大宗师。开国太祖鼎鼎天下之后,就再也没出过武圣,如今即便是一品,也连一个都没有。

  王爷叹道:“只有一线生机,除非是武学奇才,否则不可能十年入一品。”

  刘知易看了眼继续胡吃海塞的方戎女,方戎女也看了一眼他,从方戎女的眼神中,刘知易看到了一丝求生的渴望,她想试试。可她是武道天才吗?

  王爷也看向方戎女,咦了一声。

  “让本王看看。”

  说着他一把抓住方戎女的手腕,神情微变,继而皱眉,接着瞪眼。

  “哎呀。这这这是武学天才啊!”

  要不要这么戏剧,王爷你是在演我吗?

  刘知易严重怀疑王爷在给他演戏,可他没有证据,也找不到合理的理由。

  王爷看向刘知易:“刘公子是医道高手,难道不知?方姑娘先天血脉外通,气血外放。实乃武道天才!”

  所谓血脉外通,血气外泄,从医学上讲,其实就是毛细血管丰富,造成的结果是人体各处供血顺畅,连皮肤都有充足供血通道,带来的外观是漂亮,皮肤细腻,天生丽质。

  难道这是心疾引起的?由于自幼心脏供血不足,为了将血液供应到身体各处,血管就生长的比常人更加密集?刘知易猜测,若是这样,那每个心脏病患者都是武道天才了。

  刘知易依旧怀疑王爷在演他,但他愿意配合把这场戏演下去。

  “难道我师姐有希望?”

  “有很大希望。如果有名师指导,希望更大。”

  “这名师?不知王爷肯收徒否?”

  “这?”

  刘知易配合着演戏到这里,王爷露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刘知易马上起身,躬身作揖:“在下恳请王爷施以援手,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王爷叹道:“既然刘公子开口,你于本王有救命之恩,本王就义不容辞了。”

  刘知易马上拉起方戎女:“师姐,还不快拜师。”

  方戎女嘴里的肥肉还没咽下去,一个头磕在地上:“徒娃~方乳女,叩见丝父!”

  这一顿饭吃的时间很长,一方面是方戎女确实能吃,另一方面是为了等郡主。下人们说不清郡主去了哪里,老王爷倒是很清楚,说是去魏文侯府,找魏太师下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