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每个剧本穿一遍 21.傻眼的舞者

《每个剧本穿一遍》21.傻眼的舞者

作者:桐叶飞飞 字数:1849 书籍:每个剧本穿一遍

  第九十六章

  裴国公府

  裴安回来的第二日,裴老夫人,和林家的一堆老小便被送回了临安。

  芸娘早早候在了门口等着,待老夫人马车一停稳,立马上前掀开帘子伸手去搀她,“祖母,回家了。”

  裴老夫人一见到她,眼眶便生了红,下了马车,一把将其抱住,“傻孩子。”

  那日在定国寺,王老夫人和明婶子什么都告诉她了,她是死也不想离开,自己一把年纪,没了就没了,她还年轻,即便是没有孩子,也是她裴家的少夫人,她的孙儿媳妇,怎能让她一人留在府上。

  王老夫人劝说,“她费尽心思,不惜跑我跟前来,又是威胁又是求情,老夫人此时回去,不是让她白费了功夫?”

  明婶子也哭着道,“少夫人对我千叮咛万嘱咐,求着我要带老夫人走,如今城内局势摸不清,老夫人又回去,只会给少夫人添乱,我瞧着少夫人这次回来,似是与之前不同了,聪慧着呢,心中估计早有成算,老夫人走了,想必她也没了牵挂,定有法子脱身。”

  裴老夫人实则也清楚,走到这步了,她是断然不能再回头了。

  她裴家何德何能得了这么个好闺女......

  当晚不只是钟清,还有王家的二公子王敬之相送,等一行人下山,底下城中早已乱成了一团,皇帝突然下旨封城,几人赶在最后一波,匆匆出了城。

  后来才知道是太子不见了。

  这一场风波,到底还是来了,裴安这些年的心思,她并非不知,知道他心里怀着仇恨,不会就此罢休,自己又何尝不是,可比起那些仇恨,她更想让他平安地活着。

  他却道,“孙儿即便活到寿终正寝又能如何,不过是多吃几十年的米,多看几十年的残破世道。”

  裴安离开临安时,她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告诉他,“你想做什么便去做,不要考虑我,我活到这个年纪,已是寿终。”若能报仇雪恨,讨回公道,她这条命又算得了什么。

  最后自己出来了,却将这丫头留在了龙潭虎穴之中。

  去到城外的每一日,她都在心惊胆颤,怕裴家这道漩涡,再多填上一条无辜的性命。

  如今能有这样的结局,一家人全须全尾,是上天眷顾,是老天终于开了眼,也是这丫头豁出去命来替他们裴家报了仇,出了这口恶气。

  她能不感激?不只是她,裴家的列祖列宗,都该对她感恩。

  裴老夫人进门后,一路牵着芸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想起当初她同裴安的这段姻缘,她又不是老糊涂了,怎不知道那流言是真是假。

  只不过比起萧家,王家同他裴家才是一路人。

  如今又才知,比起王家,这丫头是最可贵的,是他们捡到了宝,裴老夫人心里想着,什么也没说,只感叹道,“都是缘分,你该是我裴家人,这一遭过去,都是后福了,咱们好好过日子......”

  —

  皇后

  宫变那一日,张治非要跟着钟清进宫。

  是死是活,也就只看这么一回了,若她一人在宫中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该怎么办,他非得要去,钟清也拧不过他。

  钟清去救少夫人,他便扮成了皇后身边的婢女。

  皇后所说的话,他都听到了,所经历的一切也都亲眼看到,好几回都没控制住,想冲上去宰了狗皇,都被身旁的陈娘子拉住,警告道,“张大人不会是想所有的人都得替你陪葬吧。”

  他能想象出她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如今让他亲眼看一回,比万箭穿心,还要让他难受。

  到最后,他都不敢再看,唯有埋头咬牙留着泪。

  听到她说出那句,“同我拜堂成亲的不是陛下,是我的夫君,张治!”之时,他已泪流满面。只恨自己没本事,竟然让她等了这么久,承受了十多年的侮辱。

  他恨不得一刀杀了他,可他答应过少夫人,自己只能带走皇后,皇帝的命,得留给裴安。

  最后皇帝掐住她脖子时,他什么都顾不得了,正冲上去,禁军也到了,皇帝只顾着逃命,压根儿就没注意到他。

  皇帝跑了,钟清的人杀了进来,底下的百官开始惶恐,宫中乱成一片,围住他们的高墙,在这一刻,终于崩塌。

  他将她扶了起来,看着她喘咳不止,脸色一团紫红,又慌又难受,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才能让她好受些,他将她搂进怀里,一声一声地安抚道,“不怕,阿茵,我来了,我来接你了,接你回去......”

  皇后说不出话来,看着她流泪点头。

  他背着她往宫外走,脚步很快,恨不得立马带着她走出这座囚禁了她十来的宫殿,虽太晚,好在他有生之年终究将她接了出来,张治看着不远处的宫门,泣不成声,“阿茵,我再也不会弄丢你了,你在我便在,还有添儿,他们都说添儿长得像我,咱们一家人离开这儿,一辈子都不分开......”

  出去后半月,张治和温茵才有了消息。

  童义进来同裴安禀报,“张大爷带着娘......”不能叫娘娘了,宫中嫔妃早就被遣散,皇后本就是赵涛抢来的,太子也是别人的孩子,这丑事人尽皆知,如今昏君死了,皇后去了哪儿,也没人关心,“张大爷说经了这么一遭,临安他是呆不下去了,带着温氏和他们的儿子去了江陵。世子爷和少夫人的恩情,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忘,以后要是用得着他的地方,随时知会一声。”

  —

  王家

  不仅是张治去了江陵,迁都的消息一出来,临安大半个世家都得跟着新皇一块儿去江陵。

  十几年前,临安原本就只是一个知州,赵涛来了,将各地有名的门户都召来了临安,建立了都城。

  如今说要迁回江陵,其中倒是有不少家族算是归了本家。

  王家便是。

  当年被皇帝一道圣旨招来,王家一家子在此呆了十几年,也没多大的造化,不仅没有造化,还过得胆战心惊。

  大爷挂了一个闲职,没什么出息,二爷参军倒是混了个将军的头衔,可福气还没享成,一家人险些被其牵连。

  如今这一场变故,王家要真算起来,是造反之中最大的一个推手。

  王荆手里的两千多兵马,顾老将军诈死、养私兵,芸娘更不用说,和裴家姑爷便是造反头目,每一个人都同王家脱不了干系。

  宫中乱起来的那阵,王老夫人将所有人都叫到了堂屋。

  往日她一人暗里运筹,攥着一家人的命运,如今生死一刻,无论结果如何,大伙儿都有知情的权力。人到齐了,王老夫人便道,“最近的风声你们应当也听说了,边关战事激烈,守城的是二夫人娘家顾老将军,还有咱们的姑爷裴国公世子裴安。”

  这事儿满城都知道,王家自然知道。

  王家大爷早就按捺不住了。

  一个顾家,一个裴家,哪个都同王家脱不了干系,城中百姓对这两家的拥簇声,王家大爷也听说了,可皇帝那边,他为官多年,也有自己的人脉,多少也听了一些。

  有句话叫功高震主。

  也有句话叫众人推墙。

  王家此时最好是按兵不动,待两边有了结果,分出个胜负来,王家再做打算。

  裴安和顾家赢了,于王家而言,固然是好,可要是输了,王家肯定也会受到牵连。

  上回老二就是个例子。

  且这次的事态比上次严重得多,幸得皇帝对母亲还有几分信任,要不然王家早就被皇帝控制了起来。

  王大爷心头着急,好几次去找王老夫人,都被她赶了出来,今日她主动提起,王大爷立马站了起来,“母亲,如今到底是个什么形势?城门都关了,裴家和顾家人在外面,殃及不到,可咱们王家还在里面,这要是斗得狠了,皇帝拿咱们出气,岂不是冤枉,还是得赶紧想个招儿先同裴顾两家撇清关系,让陛下先消除顾虑,自保要紧,若是顾裴两家真赢了,咱们还有二夫人和三娘子的姻亲在......”

  难为他削尖了脑袋,这一招,倒是个两全的法子。风吹墙头草,哪边都沾,什么好处都落在了他头上。

  比起三娘子为了夫家的老夫人,拿自己王家的身份来威胁她,简直是天壤之别。

  王老夫人深吸了一口气,道,“昏君无能,国难当前,我王家作为大儒世家,岂是贪心怕死之人。”

  平日里老夫人稳如泰山,从未有人猜透她的心思,也没人能捏住她的短柄,王大爷不明白今儿老夫人是怎么了,愣了愣,吓得往外望了一圈,“母亲慎言......”

  王老夫人一脸平静,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到这时候了,我王家也脱不了干系?你二弟留下的两千余兵马,就在裴安的手上,回城头一桩,怕是便要杀进宫,砍了昏君的脑袋。”

  从同顾家沾上关系的那一刻,王老夫人就知道,王家不会太平。

  所以最开始顾家娘子同二爷来往时,她便不看好,甚至棒打鸳鸯,谁知越打这门姻缘越结实,该是她王家屋里的人,打也打不散,便也罢了。

  没娶顾家娘子,他王家这辈子也就这般得过且过得,不求泼天的富贵,保住门楣,图一方安逸不成问题。

  既然沾了边,就不能再整日念佛。

  皇帝当年主和的心思,她早看出来了,王家也不需要靠武将来翻身,是以朝廷在世族中征兵之时,王老夫人最初的打算是让王家大爷去。

  想着先安个名头,凭老大的本事,也呆不了多久便会被赶回来。

  可她还是将他看得太高了,他连门都没有出去,当着军官的面,故意将刀砸到了脚上。

  这样的人,王家就算拿得出手,人家也不会要。

  躲不过,只有让老二去。

  老二倒是主动找上了她,“顾家军说起来,同孩儿也有些牵扯,老丈人带过的兵,有这层关系在,将来也会照拂孩儿一二。”

  一切都是天意,她没再拦,只交代道,“想法子早些回来,别在里面久呆。”

  老二点了头。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他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老二被封为将军的那日,所有人都在欢呼,只有她高兴不起来,发了一场火,让人带信给他,“我王家的荣誉已足够,不需要你来光耀。”

  他回信:“孩儿身处其位,不能不管,孩儿不孝,望母亲体谅。”

  这一句‘不能不管’,终将让他埋骨战场。

  王家唯一一个能挑起大梁的儿子,死了,还是被自己的皇帝害死,她能不痛?

  可比起裴家,她王家什么都没有。

  只能忍气吞声,自断手脚,先一步将二房的人关了起来,让皇帝消除了对她的疑心。

  能与裴家结为亲家,是她没想到的。

  那谣言简直是送到了她心窝子里,邢家撑不起三娘子,也不会撑,裴家来的正适合,她趁机借了一把东风,与裴家搭上了桥。

  两人走出临安,在外面的消息,她都知道。

  裴安一心想要报仇,定会借战事回临安,取昏君的狗头,但又出乎她所料,裴安留在了襄州,回来的是芸娘。

  听说后,她几个日夜都没合眼,不明白裴安怎的到了关键时候,行了这么一招糊涂棋。

  之后才明白,老天开了眼,让他王家屋里出了个狠角色,临安被她一番手腕,可谓搅得天翻地覆。

  这回要是能成事,也算是亲手替她父亲报了仇。

  王大爷一听王家也参与了其中,脸色一白,当场便跌坐在了椅子上,赶紧差人去打听宫里的情况如何了。

  大夫人一声哭了起来,“你说说,这二房自个儿栽进去便罢了,非要将咱们拖家带口都往地府里拽啊,谋逆?那是杀头之罪啊,可怜我大娘子下个月就要成亲......”

  王老夫人懒得看,没搭理她。

  一旁的大娘子劝说道,“母亲,三妹妹如今人还在宫中,什么情况,咱们一无所知,指不定正危机四伏呢,平日里咱吃块饼还得用自个儿的牙咬两下,这时候撇清关系,将来好处落下来,咱还有脸去接?且祖母说得对,王家乃大儒世家,不愚孝,不愚忠。即便我成不了亲,又如何?王家上下团结,要生要死,都在一起,也挺好。”

  大娘子是王老夫人带回来的人,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

  前面半句大夫人是一个字儿也没听进去,只听到死不死的,哭得更厉害了。

  二公子被她哭得心烦,突然起身,“母亲,这一屋子就您一个人哭,不知道的还以为您一人怕死了。”不待大夫人反应过来,二公子拍屁股走人,“您且哭着吧,我出去透透气儿。”

  “你个逆子......”从小就同她对着干,要不是看着他从自己肚子里出来,她都怀疑,他是不是她亲生的。

  二公子没理会身后大夫人的骂声,从王家出来后,立马去了皇宫。

  到了宫门前,已被百姓堵得水泄不通,个个都在嚷着要皇帝交人。

  无亲无故的人尚且都能如此,身为三娘子的娘家王家却没个人站出来。二公子双手拨开人群,猛往前挤,“麻烦让让,让让......”

  终于从人堆里挤到了前面,二公子又拉过两个小厮,踩在他们的肩膀上,对着百姓大声道,“我是少夫人的二哥,王敬之。裴家姑爷此时正在战场上拼死杀敌,昏君竟欺裴家无人,将少夫人囚禁在宫中,此举简直是寒了万千将士之心,家中妻儿都不保,何来心思护国!裴家无人,我王家还有人,临安满城百姓都在,今日定要昏君交出少夫人......”

  有王家带头,百姓的气势更盛,高呼道,“交出少夫人!”

  “交出少夫人......”

  “冲进去!”

  城门被百姓攻破,侍卫禀报给了钱统领,钟清得此机会,带出了芸娘。

  这一来,王家大房在宫变之中,也并非没有出力,皇帝自尽,裴安掌权,大夫人的心境瞬间门敞亮了起来。

  但宫中的一番赏赐下来,并没有王家的人。

  大夫人坐不住了,指望自己男人是指望不上了,二公子不同,他立了功,去裴安跟前讨一个官职,理所应当。

  大夫人还没来得及找上门,宫中突然又来了消息,刘炎登基。裴安被封为临安节度使。

  裴安不是皇帝,拱手让人了。

  大夫人暗骂一声“愚蠢”,并没有因此放弃,即便不是皇帝,裴安说话也算数。

  接着又一个消息传了出来,皇帝要迁都回江陵。

  江陵是王家的本家,皇帝迁都,王家作为大儒之后,必然会跟着一道,老夫人当日便发了话,让大伙儿准备收拾,回江陵。

  裴安是临安节度使,不可能走,没个傍身的,王家回到江陵又如何,还不是这副要死不活的德行.....

  眼见大夫人心里的算盘没了影儿,裴安和芸娘自个儿上门来了。

  —

  皇帝迁都,王家也要相随回江陵,王老夫人早让人去国公府递了信儿。

  收到信的第二日,芸娘和裴安便赶往王家。

  两人成亲后,算起来还从未回过门,裴老夫人让人装了不少东西,横竖有马车,带去江陵也不麻烦,知道裴安的脾气,裴老夫人特意嘱咐,“别冷着一张脸,多与人说说话,姑爷上门,一言一行都关乎着新娘子的脸面,好好给芸娘撑撑面。”

  这一声新娘子,芸娘委实不敢应,脸色一红,正害臊,旁边裴安倒是毫无顾忌地笑了出来。

  芸娘:......

  他这副皮猴样儿,裴老夫人倒是少见,心头的恨没了,这性子自然也就明朗了起来。

  老夫人心里高兴,嘴上骂了一声,“有什么好笑的?”

  说完又对芸娘道,“王家来日就要迁回江陵,今儿啊,就不着急回来,在王家住一晚上,好好陪你祖母说说话。”想起在定国寺王老夫人说的话,老夫人轻声道,“你祖母,就是个面冷心热的,一辈子将家族的命运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要重。可这人啊,到底不是神仙,长了心就有感情,到头来,还不是忘不了心头的那股恶气,搭上整个家族,走了一招险棋......”

  芸娘点头。

  那夜她去找祖母,实则便看出来了,她那披风底下,只着了寝衣,当是早就歇下了,知道自己要来,特意嘱咐过下人。

  她从未恨过她,即便她当真为了家族最后不愿意伸出援手,她也理解,不与她亲,是当真害怕,心中对她的敬意太重。

  —

  两人巳时末便到了王家门口。

  上回来,还是接亲,裴安回想起了一些画面,见芸娘要下车,他一把拉住她手腕,“等,等会儿......”

  芸娘回头,“怎么了?”

  裴安凑近她,话有些烫嘴,犹豫了一阵,到底还是问了出来,“我怎么做,你才有面子?”

  芸娘狐疑地看了他一阵,半天才从他的神色中明白过来,讶然道,“郎君紧张?”

  “笑话。”裴安松开她手,“就你家里那三个草包哥哥,半吊子水,又爱同人比,要待会儿比起吟诗作词来,我是输给他们你有面子,还是赢了你更有面子?”

  他问得认真,芸娘没明白,谁会想不开,自取其辱第二回。

  芸娘蹙着眉,还未回答,马车外突然一声,“哟,咱们状元妹夫来了,草包二舅哥不才,今儿备了几坛子酒,咱们就比比谁的酒量好。”

  芸娘:......

  裴安:......

  裴安当下拿手指碰了碰自己的鼻尖,瞅了一眼芸娘的脸色。

  芸娘都不好意思下车了,咬牙道,“郎君可真行,在人家家门口,说人家坏话,还让人听到......”

  确实有点过分。

  裴安自知理亏,伸手去拽她袖口,芸娘一把将他拍开,掀开帘子下了马车,看着跟前的王二公子,笑嘻嘻地唤道,“二哥。”

  “三妹妹。”王二公子脸上倒是看不出来介意,目光扫向芸娘身后刚下马车的裴安,主动招呼,“这是三妹夫吧?”

  不待裴安回应,王二公子又立马道歉,“怨我,怨我......上回匆匆一见,只记得三妹夫相貌英俊,堪称临安第一美男,只是这日子隔得太久,立完春,有一年了吧,多少有些模糊......不过如今一见,能有如此风度的人,定是三妹夫没错了。”

  芸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