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衣问仙 林中雀 第二百一十五章.难平意未尽

《青衣问仙》林中雀 第二百一十五章.难平意未尽

作者:狼家二萌神 字数:4500 书籍:青衣问仙

  他虽是无意的一句话,却给余树奇带来一个启示。

  因为他知道姑姑少了两条腿,所以从未想到“走”这一个字。这时被宋改提醒,蓦地想起莫非自己离开迷云谷之后,姑姑又遇上别的奇缘,在短短几天里面,练好神奇的武学,居然能够脱困而去。

  他旋又想到,姑姑能够离开迷云谷固然是好,但她少了两条腿,没有人照顾她,往那里找到吃的?

  余树奇暗自替姑姑着急,以致枯立良久。无意中,眼光落向宋改的身上。

  这时他担心的不再是姑姑,而是这年方十二的小鬼。

  他自知他仍旧可以使用“水底潜踪”的功夫,由漩流中脱困,但是带有宋改,这方法就行不通。

  宋改既是毫无武学根底的人,只怕多走几步都要气喘如牛,带他从地上走尚觉费劲,何况水里恁般凶险?

  因此,他在不自主中又多看宋改几眼。

  宋改似也看出余树奇因为他而担心,他趁着余树奇暗想心事的时候,也自己忖度了一番。

  这时忽然自言自语道:

  “这里是多么静啊!若是能够在这里练练功夫,该多么好?”

  这小鬼居然起了练功的念头,余树奇听了不由一怔,忍不住问道:

  “你不想出去啦?”

  宋改痴痴地一笑道:

  “不是不想出去。但若能在这里像你一样练好了功夫,那时再出去才好哪!”

  余树奇失笑道:

  “你要知道,当初我有仙师留下来的凝气丹服用,并经姑姑替我打通周身经络,练起功夫要容易得多,但也要整整十年才到达现时的地步。你现在既没有仙丹可服,又没有姑姑替你打通经络,要想练到我这样,只怕二十年也未必能够!”

  宋改听得一怔,旋又毅然道:

  “管他多少年哩,反正练到能够出去那天才算!”

  余树奇也被他那股憨劲感动了,暗道:

  “这小鬼想的倒是不差,盈虚太阴功未得姑姑允许,虽然不便传授,但是,独孤老人的秘笈,是我无意中得来,而且我也没有工夫练它,不如就在这里练上一年半载,一面教这小鬼岂不是好?”

  他自己忖度了片刻,觉得找田叔叔以明家世虽然是急务,但十年已能等待,为何还待不了几个月?本意来援助姑姑,但姑姑已经脱困,将来寻找田叔叔的时候,同时寻找姑姑岂不更妙?再则,姑姑虽已没有脚,但凭她一身艺业,若能找一处尼庵修道院,住得下来,收几个女弟子,也不愁没人扶持。像自己这点微末的能耐,出山后尚且多人羡慕,何况姑姑那等功行,还会有饿饭的道理?

  余树奇被宋改无意中启发他灵机,念头一转,便觉仇残子离开迷云谷必定是无限光明,当下尽扫愁云,笑吟吟道:

  “你要在这谷底学艺也是好事,但你学成之后打算做些什么,先说给我听听!”

  这个题目对于十二岁的宋改说来,未免深奥了一点。——说是报仇雪恨吗?他有何仇可报?虽然他自己怀疑自己的身世,但他真的身世又在那里?说是行侠仗义吗;他自己也不懂何谓侠?何谓义?教他从那里说起?

  但宋改已是福至心灵,知道余树奇既肯有此一问,学艺总大有希望,“通”一声爬倒地上,“咚咚……”一连四个响头,才恭唤一声:

  “师父!”

  余树奇不防他突然来这一着,错愕问看他磕头,还不明白怎样一回事,直待喊出“师父”

  两字,才知就异,急得只是跺脚道:

  “小鬼你干甚么?我把头磕还给……”

  宋改听余树奇说要把头磕还给他,不待对方说完,小脑袋直如擂鼓时的鼓槌、向地上猛点,顷刻间已几十下。

  余树奇知道磨他不过,如果真跪下去磕头还他,未尝不可,但他已磕了几十下在先,纵使自己也磕得又密又快,到停止的时候仍然比他少几十下,两人对面扮作磕头虫,那又何必?

  本来余树奇已有传他武艺的念头,只因自己年纪太小,还要多学绝艺,不愿为师,这时迫得无可奈何,只好佯怒叱道:

  “还不快点起来!我就看不惯你这样子!”

  宋改道:

  “你不答应做我师父,我就一辈子不起来!”

  余树奇冷“哼”一声,双手作势一搀,将宋改的身子凌空托起,笑道:

  “我看你起不起?”

  宋改吃了一惊,旋而就在空中连连磕头,喊道:

  “我还是这样子,师父你见不?”

  余树奇拿他没有办法,又将他放回地面,叱道:

  “你先起来,我答应你就是!”

  宋改获此一语,才站起身来,垂手侍立。

  余树奇目光暴长数寸,盯宋改一眼道:

  “我虽然答应传授你武艺,但并不是收你为徒,因为我年纪还轻,还得多多学习。再则我不能在这里陪你一二十年,只能指点你的门径,由你自己练。三则我原来所学的绝艺,是姑姑所授,未得姑姑允许,我不便转传给你,只有将独孤老前辈的绝艺传给你,因此,我不便做你的师父!”

  宋改苦着脸道:

  “你教我什么,我就学什么,但你仍得是我师父,不然教我怎样学?”

  余树奇和他讨价还价,说了半天,仍得接受“师父”这个尊号,才又旧事重提道:

  “你艺成之后,预备做些什么,这时该告诉我了!”

  宋改早就把余树奇对他说的话记在心里,这时接口道:

  “来这里的时候,师父曾经说过,练武是练来自卫的,练来行侠的,徒儿艺业练成了,就依照这话去效。”

  余树奇笑道:

  “什么样的人叫做侠,你说给我听听!”

  宋改可真不懂,但他眼珠一转,即道:

  “师父还没有教我嘛!”

  余树奇失笑道:

  “你这小鬼专会找我麻烦,告诉你罢,侠,是处夹缝里的人、官不官,兵不兵,民不民,贼不贼,专是打抱不平,扶弱抑强,所以侠字的左边不成人,右边还得加上夹字。但是,这一种侠,只能说是地方上一种霸道的人,说起来扶弱抑强,要看弱的一方合不合义理,要是不讲义理,专讲扶弱抑强,则人多捕贼,是否便该把抓贼的人打一顿?……”

  宋改听这位小师父说得好玩,忍不住“噗嗤”一笑。

  余树奇白他一眼,道:

  “这有甚么好笑?现时人常把武打当作武侠,为了个人恩怨而报仇杀人也当作武侠,这一来,侠字的祖宗三代都被辱没了。所以,我得明白告诉你,侠,并不是仅为自己的恩怨,也不仅为某一人的恩怨而行事,必须以义理两字作为准绳,若果悖了义理,只能说是武贼,决不能说是武侠!”

  宋敢虽不知道余树奇生怕他学成之后,误入歧途,或因父母曾做罪大恶极的事被人杀害,他一愤之下,反将好人杀了,才向他痛下针砭。但听到这番话,也心神一懔,连连点头道:

  “徒儿知道了!”

  余树奇满意地一笑,立又回复他原来的稚气,向岩外一瞥道:

  “我先带你去找吃的,顺便看昨夜跌下来的沈老儿怎样了!”

  这一对小师徒并肩离岩,余树奇虽仅离开十几天,因为此番回来,少了一位姑姑,对此旧地竟如阔别数年之久。带着宋改,边走边说,把各处一一指点明白。他原是要看那沈信中是否已死,结果只见一袭破衣,一滩血迹和几根碎骨;一枝带鞘的长剑。裹在破衣里面,由此可见沈信中已跌成肉泥。

  余树奇忆起十年前若非先跌在藤盘上,再获姑姑在下面接应,那还不是和这时的沈信中一样?

  他看得寒毛直耸,收了那枝长剑拔出鞘一看,居然寒光浮动,知非凡铁,恰好给宋改使用。当下又往各处浏览一周,挖了几根黄精薯蓣之类,回到石岩,已是黄光尽敛。

  当校,余树奇筹思良久,觉得为人师实在艰难,自己在家时学的拿桩练步,打拳踢腿,未始不可以教人,不见得没有用处,到底是进步缓慢。要想使受教者进步神速,定须由静坐入门,令他血脉运行周天,而且还得先替他通经络。

  关于打通经络的方法,余树奇虽经姑姑详为解释,但这一件大事,倘若一时搞得不好,对方不是“走火”便是“入魔”。走火则血脉倒冲脑顶,轻则瘫痪,重则身死;入魔则眼底出现幻觉,轻则痴呆,重则疯癫。

  余树奇艺业虽高,那敢拿别人的生命作儿戏?

  他寻思多时,最后还是决定先教宋改拿桩练步,再教练气吐纳,最后教静坐运脉。按就这个顺序,则宋改学头两阶段的时候,他自己已可以更进步钻研独孤老人武学的奥秘,和替宋改打通经络的方法。

  以他这时的功力,帮助别人打通经络并非难事,主要的问题在于对方完全不懂如何运气行功,和如何防止对方走火入魔,如何制止走火入魔。

  余树奇几乎花费整夜的时间来苦思这一桩难事,连他自己的日课都被耽搁了下来。

  到了黄光重现的时候,余树奇依照夜来的决定,开始教导宋改拿桩练步的功夫,扎好寻常武艺的基础。他自己则独坐一隅,钻研独孤老人的武学,和苦练“盈虚太阴功”的奥秘。

  已往,余树奇仗着有姑姑教他,不懂的地方就问;并不需多费脑力。这时为了要传授别人,不得不痛下苦功,在教学相长之中,悟出更多的变化,其中好些是姑姑未曾告诉给他的奥秘。

  究竟是姑姑藏私,不肯教他,抑是姑姑自己也没有发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