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扛着锄头泡着妹 第322章 必须死 【四更】

《扛着锄头泡着妹》第322章 必须死 【四更】

作者:莫奈何 字数:2207 书籍:扛着锄头泡着妹

  初十这天,孟长青又天蒙蒙亮钻出洞,扛着锄头去划灶房的位置。

  灶房的位置,就选在棚子旁边,百姓们也往这个方向跑惯了,没必要再改。

  她从棚子旁边经过,下了夜班的百姓正好在棚子里吃饭,见到她过来连吧唧嘴的声音都放轻了。

  自从初四那夜过后,没几个百姓不害怕她。

  孟长青要建的灶房首先要大,要至少能同时做出六千人份的饭。

  以现在百姓们的食量来算,一大锅糜子饭大约能让三十人吃饱,那六千人灶房就至少得放下两百口锅。

  一寻的距离,刚好能放下两口锅。

  孟长青站在雪地里简单一换算,一寻等于1.6米,一间灶房以5米*10米的大小来算,一面墙安排入口,另外三面排满锅,那一间灶房能放三十口锅。

  也就是说,这样大小的灶房需要七间。

  至于为什么选这个面积,是因为更大的房子更难以建造,而比这小的房子又不够实用。

  现在嘛,先从第一间开始建,毕竟她连大锅都只有三口。

  她量好距离、划好位置,睡了一晚上坑洞的张园等人也起来了。

  “知县大人。”张园用雪擦了把脸,快步走到孟长青面前,“大人起的真早啊。”

  “张校尉也起的挺早,在坑洞里睡得着吗?”

  张园回道:“我们从军多年,在战场上都能睡得着。”

  “那就好,灶房的位置我已经划出来了,你们吃过早饭就开始吧。”孟长青临走时关照,“往北二里地的巍山关旁有木料可用,但你也知道那是什么地方,靠近时一定提前打招呼。”

  这天卯时四刻,早朝开始,难得太傅也来了。

  各部例行汇报后,中书侍郎举着凉州知府奏本道:“凉州知府五百里加急,为北山县建造城墙一事。”

  卫方耘的加急奏本,昨天傍晚到的中书侍郎桌案上,他是一刻没敢耽搁,当时就拿着去找了皇帝。

  本朝的中书省远没有前朝风光,实际做主的人是皇帝,底下官员只为皇帝打下手,按皇帝旨意草拟诏书,为皇帝分类奏本。

  若有官员敢仿前朝专权的,一旦被清算往往累及三族。

  皇帝看过后,将奏本还给他,让他在今日早朝提起这件事。

  “念。”

  “臣凉州知府卫方耘,奏请……”

  等中书侍郎念完,皇帝问:“众卿以为,此请该不该通过?”

  兵部尚书首先站出来卖好,“依臣看,凉州知府所计,益于大梁,应该通过。”

  这件事情昨天已经跟六部尚书说好,今天早朝就不会再有意外。

  本不会再有意外的,但谁也没想到,太傅会站出来反对。

  “依臣看,城墙虽该建,但孟长青所言太过儿戏,陛下应另选能臣主持此事。”

  太傅已没有实职,但在朝臣中还有威望,他这话一出,立刻有御史附和,“请陛下三思,另选能臣。”

  “朕也想选这么一个能臣,爱卿们谁有此能力,大可自己站出来。”

  要说单单修建城墙,朝中不少大臣都能去主持,但有孟长青的计划在前,他们这些踏踏实实的计划,就显得愚了。

  没有哪个大臣肯站出来,皇帝的视线落到太傅身上,“太傅。”

  太傅转身看向身后站着的朝臣,“你们是大梁最核心的臣子,是国之栋梁,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文韬武略远超他一个无知小儿,为何连这般胆气都没有?

  你们不肯去,我去!”

  “太傅。”皇帝无奈劝道:“您年纪大了,怎受得了路途颠簸。”

  “陛下别看我年老,我起码比那信口雌黄的混账有用得多!”似乎是太过激动,太傅开始咳嗽,早朝之上咳的撕心裂肺。

  皇帝立刻让内侍把他搀扶了下去,又叫来御医为他诊治。

  太傅离开后,此事最后一个阻力随之消失,皇帝当朝批复,八百里加急送回凉州。

  快马加鞭,批复从京城到卫方耘手上,已经是两天后的下午。

  府中的衙役拿着皇帝批复,赶到军营交到卫方耘手上。

  卫方耘一看,朝廷还真是大方,这次所请数目,愣是一点没减少,只是四万役夫,皇帝却让凉州知府自己去想办法。

  整个凉州只有这么些人,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让服过役的人,再服一遍。

  但劳役一多,百姓们的日子就要难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