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恽夜遥推理 第三十三章演员、刑警和法医的戏剧(行动篇)四:致命的红色罂粟上

《恽夜遥推理》第三十三章演员、刑警和法医的戏剧(行动篇)四:致命的红色罂粟上

作者:小韵和小云 字数:2144 书籍:恽夜遥推理

  方栦山登山梯前,另一对师徒则没她们这么幸福了,师徒间的关系很紧张,这从身边压抑的气氛就看得出来。

  李易之对两人有敌意,所以,叶飞和方白羽干脆不下马,明着与你敌对,在这二人的字典里,似乎便没有“委曲求全”这四个字。

  没有人说话,因为谁先说话就失了面子,低了身份。

  这真是古怪的师徒组合,古怪在师不像师,徒不似徒。

  日上三竿,对峙还在继续,似乎没完没了。

  师和徒都很有耐性,马却没有,长久的对峙下,墨玉和白瀚王现出躁动,时不时地尥一下蹶子。

  谁来打破此间的僵局?

  说来也怪,来此之前李易之本已打算做些什么,但当站在这里的时候却又犹豫了,云烈的话时刻在耳畔回响——会不会,就是现在的故意施为,导致了日后天大的灾祸。

  李易之不确定,而且越想越不确定,所以只是站着,一动不动地站着。

  除此之外还分外的恼火,李易之心道:天之峡前,拒不下马蛮横无理也就罢了;经历了两个月的明礼生涯,见了恩师还是不下马,简直就是无理至极,真得好好调教调教你们了。

  他没有想的是,两人聪慧伶俐,怎会猜不到他一直都在袖手旁观,又怎会感受不到,他身上不友善的气息,既然感受到了,心里自然是有怨气的,这两人又都是吃软不吃硬的主。所以,李易之越是表现的凶悍,他们也就越不甘示弱。

  站的久了,李易之心里想了许多许多,多到本来要做的事情都有些淡忘了,变成了一味的生气:“你们两个臭小子,今天不好好教训你们,我就不姓李。”

  云烈在远山凝望此间,观肃杀之意减弱不少,咧嘴一笑:“这老小子也有心软的时候,哈哈哈,看来两个小家伙的命算是保住了。”

  说来也怪,掌教的气笼罩了方圆三里之地,按理说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进入的,可偏偏地底下的生物不识趣。

  蓦然间,墨玉脚边的土拱啊拱啊,一只雪兔冒出头来,看到高大威猛的墨玉后,意识到串错了门,又慌忙遁入土里。

  叶飞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笑声发出之后意识到不太好,马上用手捂了嘴,尴尬地看看白羽,又望望掌教,白羽倒没什么,掌教则微微偏过头,目光不太友善。

  叶飞缩了缩脖子,跳下马背快步走到掌教面前:“徒儿叶飞,拜见师尊。”他恬不知耻地跪了下去,好像之前的不愉快从没发生过。

  方白羽无奈了,心说:这厚脸皮的本事,我还真得跟你学学。

  他见叶飞偷偷地冲自己摆手,摇摇头也跳下马背,快步走到掌教身后,跪下了:“徒儿方白羽,给师父请安。”

  李易之背着手,还是不说话。

  两人都不敢抬头,两膝挨地,双手抱拳跪着。

  许久许久,叶飞眼珠一动,拉着方白羽连着叩了三个响头,一边叩头一边喊:“徒儿,叶飞(方白羽)给师父请安,徒儿叶飞(方白羽)给师父请安,徒儿叶飞(方白羽)给师父请安。”

  李易之哼了一声,仍不转身:“请安?日上三竿来请安?我看是示威吧。”

  方白羽默然不语,叶飞连连摇头,道:“岂敢,岂敢,数月未见,恩师风采更盛,我二人乍见之下,一时之间不能确定便是恩师本人,不敬之处,请您莫怪。”

  “认不出自己的老师,回家的路总认识的,下山去吧。”掌教猛挥袖,作势欲走。

  叶飞连连求饶道:“我二人资质愚鲁,还妄恩师高抬贵手开开光罢。”

  “资质愚鲁?”李易之总算转过身来,目光锋利却隐含,扫过来的时候,本来抬首应答的叶飞不敢直视,低下头去,“你。”他指指方白羽,“你不是自诩雄鸡一唱天下白吗。”

  “你。”他指叶飞,“你不是自诩我辈岂是蓬蒿人吗。怎么到了我这,又资质愚鲁起来了。心口不一,你是在欺骗我吗。”

  叶飞深深埋头,抱拳的双手向上扬起举得高高的,“雄鸡唱,凤凰还,天下白矣;少了凤凰的雄鸡,总归是一无是处的,就如我们失了您的教导,便不值一文一样。”

  “你倒是口齿伶俐。”

  “我一心拜师求道。”

  “心坚否。”

  “坚若磐石。”

  “那我问你,道是什么,求道为何?”

  “道于我心便是芸芸众生,我上山求道,便是想求得一个芸芸众生该有的活法。”

  “你求得是自己该有的活法吧。”

  “先从自己开始。”

  “据我所知,上山之前你修的是医道。”

  “小有所成。”

  “既然如此,走下去便是了,何必上山。”

  “医者只能救伤患,不能救人心扶弱小,我上山求道只为有朝一日,能够挽回人间失离之心,匡扶正义,帮助弱小。”

  “须知,芸芸众生各司其事,我等蜀山人代行天之正道,似锄强扶弱这般琐事,即便见了也不会管的。”

  叶飞将头埋得更低,手举得更高:“那我请问恩师,何为代行天之正道。”

  “所谓天之正道,便是除妖斩魔,保世之安。”

  “除妖斩魔?恩师,九州之灾多为人祸,被妖魔鬼怪所嗜者不过寥寥。”

  “这便对了!若妖魔横行,鬼怪密布,还要我蜀山剑派做甚。”李易之昂首负立,气息悠长,“须知,创派之初,九州各地妖魔横行,民不聊生,无涯道祖观星悟天理创建蜀山剑派的初衷,便是为了对付地上的妖魔鬼怪们,使得九州成为人间乐土。”

  “人间乐土?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便置之不理了吗。”

  “道教永昌之秘在于超世,若君临大地,便会似更替如梭的人间诸国,或能一时兴盛,但很快便会迎来衰败。”

  “或许吧,但道于我心,却是匡扶正义,除恶扬善。”

  “所以,你上山的目的,便是为了获得匡扶正义的力量?”

  “是的。”

  “随着阅历的加深,你会逐渐改变这种想法的。”掌教望向白羽,“那你呢,你为何入通天路,登蜀山绝顶。”

  方白羽和叶飞一样也低着头,与掌教唯一的两次见面,要么便是在很远的地方观望,要么便是低头恭语,两人甚至连师尊具体长什么样子都没看清楚。

  方白羽双膝跪地,双手抱拳,恭敬中不失豪情地说道:“我自小从武师习武,从琴师习音律,从还乡状元习法度治国之策。人人皆赞我为天才,万中无一,我也毫不避讳安然接受。然,读书千卷,修习涉猎愈广我越发现,人力终有极限,不似鸟儿可以飞行,不似鱼儿可以潜水,不似灵木可以长生。

  我问师可有超脱之法,皆答想求超脱便需寻仙,九州大地,只有仙人能够超然物外,打破人身烦锢。

  从此,白羽我便对仙人充满愿景,依靠家中财力人脉,遍寻古籍只为成仙。”

  “所以你上山求道,是为了逃脱人世樊笼超脱物外?”李易之两眼一眯,望向白羽的目光有些异样。

  须知天下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意识到人身乃樊笼,人世为枷锁的道理。

  当年无涯道人倒骑黑驴登蜀山,实际上,便是自感已达人力极致,所以上山观星问月探寻天道,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蜀山剑派,有了青山道人这个惊才绝艳的徒弟。方白羽小小年纪,便有此疑惑,可见其确实非池中之物。

  李易之脑子里闪过许多的事情,却听白羽说道:“炎天倾的出现,是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仙,也让我意识到了仙人和凡人差距的巨大,因此求仙的意志更加强烈,誓要完成通天路,超脱人世樊笼,问道成仙。”

  方白羽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李易之连连点头,道:“我再问你,炎天倾的出现,除了让你见识了仙人的强大之外,是否也在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方白羽沉默,不再说话,李易之安静地等待他给自己一个答案。

  片刻后,方白羽抬起头来,空泛的眼白对着烈日和烈日下的李易之,“没错,确有仇恨的种子在我心中孕育。但,您刚刚不也说了,我蜀山剑派的创建初衷,便是降妖除魔,对我,对这个天下,炎天倾和他身后魔教的妖孽们便是魔鬼,除灭他们不正是我们蜀山剑派该做的事情吗。”

  “呵呵,话是不错,可你也要明白,复仇的心便像火焰,在燃烧得旺盛的同时,也会烧毁身边的东西。”

  “请您放心,我方白羽还是分得出轻重的。”

  “从古至今,堕魔者多为资质卓越之辈,因为越是这样的人,越容易认死理,当遇到瓶颈的时候,往往会不择手段。”

  “徒儿不敢。”方白羽深深叩首,不敢抬起。

  掌教道:“我再问你,玄青殿上,若叶飞不加以阻拦,你是否便会杀死李宏源。”

  “徒儿不敢。”

  “若不说实话,即刻滚下山去。”

  “大概会吧。”

  “会就是会,何来大概。”

  “会。”

  “李宏源也是魔吗。”

  “不是。”

  “既不是魔,你为何要杀他。”

  “因为我当时认为,他杀死了叶飞。”

  “所以在你心里,所有伤害你身边人的东西,都是魔?”

  “徒儿不敢。”

  “你已经做了。”

  “徒儿不敢。”

  “仇恨是修仙的大忌,若我蜀山剑派的道士一个个也都睚眦必报,狠辣无情,那和魔教的妖孽们又有何区别。”

  “师尊教导的是。”方白羽犹豫了一下,反问道:“徒儿敢问师尊,在那个时刻,徒儿应该怎样做。”

  叶飞用膝盖拱了拱方白羽的身体,后者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李易之倒无怒意,看着他一字一顿地问道:“你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

  “我为你举一个例子如何。”

  “洗耳恭听。”

  “曾经,有一个名叫释迦摩尼的人,他苦行历练,修行极深。有一天,鹏妖和凤凰在天上争斗,斗败后掉落在他的面前,说来也巧,这只落难的鹏妖正是在释迦摩尼小的时候,屠戮了全村,害得他被迫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罪魁祸首。

  鹏妖本以为仇人见面自己死定了,可没想到释迦摩尼非但不杀它,反而抽出刀割下自己的肉喂给它吃,鹏妖不明白,就追问释迦摩尼这样做的目的,结果释迦摩尼回答:“往事已矣,命由天定,我自慈悲普度众生。”鹏妖就此拜服,跪求释迦摩尼为师。”

  方白羽深扶于地,道“割肉喂鹰,这是佛祖的故事。”

  “故事还没讲完。”李易之摆摆手:“若干年后,鹏妖恶习不改在昆仑山脚下吃人,惊扰了正在地穴中闭关修炼的上官无情。上官无情大怒之下,携地火出关威势凛凛,鹏妖完全不是他的对手,几个回合之后,便落败了。

  上官无情恼他扰己修行,用八荒刺将鹏妖一身的羽毛从血肉里一根根的挑出来,之后挖去双眼,削去尖喙,剥掉鹰爪上的指甲,丢在山间任其自生自灭。

  然,鹏妖毕竟是千世巨妖,生命力极强,忍痛飞出山谷找到了释迦摩尼,如它所料,慈悲为怀的释迦摩尼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它死去,割破手腕喂了自己的血给它。

  此刻的释迦摩尼已然成圣是不死之身,鹏妖喝了他的血也成了不死之身,因此,虽然身上痛苦无比,但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死去。”

  方白羽微微颤抖,动容道:“上官无情是魔教最出名的一位教主,在他手上,魔教开疆拓土杀人无数,成了名符其实的邪恶教派。”

  李易之淡淡一笑,“彼时,上官无情还只是位道行高深的长老,尚未继任教主之位。”

  “魔教之恶千古传承,从他们狠辣的手段中便可辨知一二,师父教诲徒儿明白了。”

  “故事没讲完,莫急。”李易之笑着安慰他,语气中略有责怪之意,“鹏妖想死不能死,身上的伤势又丝毫未有减少,痛苦到了极点。释迦摩尼努力为它疗伤,可惜上官无情手段太毒,居然提早在疮口上抹上了毒药。

  释迦摩尼束手无策,鹏妖虽然保全了一条性命,但生不得生,死不得死,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它将这一切都归咎在人类的身上,认为这是一场双簧,是释迦摩尼和上官无情合伙坑害自己。于是,鹏妖更加嗜血,利用自己千载的修为下山屠杀,残害百姓。

  要说,它也确实是有缘之妖,刚刚下山便遇到了准备上山找释迦摩尼切磋技艺的无涯师祖,师祖观其惨状,恐其会危及苍生,遂一剑将其斩杀。”

  方白羽惊叹:“这鹏妖和三派祖师都有渊源,真是有缘之物。”

  “若无缘也不会修出那样惊世的神通了。”李易之转眼望他,“我的意思你可懂了。”

  “不全懂。”

  “说说看。”

  “佛者兼爱,看似普度众生,实则助纣为虐画蛇添足,甚至适得其反迂腐至极。”

  “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完全就是胡说八道。”李易之点点头,添油加醋地说道,“还有呢。”

  “魔教心狠手辣,凡挡路者一概除之,灭绝人性惨无人道,乃是人间最大之恶,是世人公敌。”

  “说得不错,魔道妖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仙人务必与之划清界限。”李易之笑了笑,“还有呢。”

  “还有……”方白羽咬了咬唇,“无涯师祖的例子,弟子不太懂。”

  “你是不是觉得,无涯道人一剑斩了鹏妖除魔卫道,和你斩杀李宏源的行为很像,所以更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了。”

  “徒儿不敢。”

  “没有什么不敢的,故事讲到这里,从逻辑上看确实如此,你这样理解并没有错。”

  “徒儿不敢。”

  “呵呵呵,承认本心是我们道家和佛家最大的区别,人心本就有善恶,人言本就有出入,承认便罢有何不可,你抬起头来看着我。”

  “徒儿不敢。”

  “抬起头。”

  方白羽微微颤抖,施施然地离开了地面,露出红肿渗血的额头和那双没有了瞳仁的眼睛。他第一次正眼观瞧掌教,自己的师尊。发现他白鬓、稀髯,长相平平,一身灰色的袍子下埋着枯井一般沉沉地压抑,如果不是那双炯炯有神至锋利的狭长眼睛的话,真容易被人错认为是个平凡无奇的小老头了。

  “这就是正道的捍卫者,当今天下第一人吗。”方白羽心中隐隐兴奋,“大道至简,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自己跪地认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