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个历史挺靠谱 第112章

《这个历史挺靠谱》第112章

作者:袁腾飞 字数:3035 书籍:这个历史挺靠谱

  你再看人家这个,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这美术三杰在建筑上也很有成就,直到今天佛罗伦萨城里的很多建筑,都是他们当时的原作。佛罗伦萨堪称世界上最优美的城市,一切都跟500年前一模一样。至今最高的建筑物还是百花圣母大教堂,地标式的建筑物,远远地就能看到。整个城市里面都不允许汽车通行,要想进去参观,只能背包,估计它只有北京市海淀区的十分之一那么大。欧洲的城市都很小,你就背着包转,每一座建筑物都非常好,你也不用怕迷路,进去之后肯定晕,小巷很幽深,都是这些大师们当年的作品,非常了不起。

  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西欧诸国紧跟。最有名的是英国的莎士比亚,他创作了《哈姆雷特》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塑造了许多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他借助作品中的人物之口,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极富个性,充分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还有法国的拉伯雷,代表作是《巨人传》;荷兰的伊拉斯谟,代表作是《愚人颂》;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就像咱中国的《儒林外史》。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统治制度是文官制度,文官怎么当呢?考科举,所以它损科举制度,动摇中国社会的统治基础。西欧是骑士制度,《堂吉诃德》就损骑士。

  天文研究成果多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轫,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古希腊的托勒密提出了地球中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基督教形成后,教会支持这个观点。波兰的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现在看哥白尼也是扯,但是总让人类认识宇宙的进程更进了一步。但哥白尼比较胆小,他怕遭到教会的迫害,临死才把研究成果发表,反正也要死了,没思想负担了。

  德意志的开普勒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开普勒说哥白尼说得对,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行星绕着太阳转,而且还算出了它的轨道。学过物理的都知道有个开普勒三定律,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意大利的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你看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制造什么东西?浑天仪、游仪,研究天象,我不知道这些东西跟天象有什么关系,欧洲人是直接观察天体。还有两位着名科学家是意大利的布鲁诺和英国的培根。布鲁诺被教会活活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刚刚去世的教宗约翰?保罗二世才给布鲁诺平反,对不起,烧错了,你不是异端,是圣人,可是人已经死了350多年了。

  宗教大改革

  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用是动摇了教会的神学统治,直接引起了欧洲的宗教改革。

  基督教,公元1世纪中叶诞生在巴勒斯坦的小亚细亚,创始人是耶稣,耶稣是救世主的意思。基督教在刚刚诞生的时候,遭到罗马帝国迫害,因为罗马帝国崇拜多神信仰,基督徒总是作为殉道者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直到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敕令》,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才开始在欧洲广为传播。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西罗马首都仍然在罗马,东罗马在君士坦丁堡,也就是拜占庭,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教会也就分裂成西部教会和东部教会。公元1054年东西部教会正式分家。西部叫罗马公教,中国把它翻译成天主教,这是徐光启翻译的,《圣经》是用拉丁文写的,祈祷用拉丁语。东部叫希腊正教,中国叫东正教,祈祷用希腊语。罗马教皇是天主教的头,东正教的头是君士坦丁堡总主教。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占,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成了清真寺。东正教的中心就到了俄罗斯,今天世界东正教的领袖是莫斯科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不同的教徒做礼拜的方式是有区别的,如果教徒做礼拜的时候,用两个手指头,或者是五个手指头,上、下、左、右这样画十字,那基本可以断定他是天主教徒;如果用三个手指头,上、下、右、左画十字,那就是东正教徒,强调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宗教改革主要指的是天主教,改革之后形成了旧教和新教,旧教仍然叫天主教,新教简称基督教。基督教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基督教全包括,狭义的基督教指的就是新教。今天在北京,你如果看到教堂上挂着基督教××堂,那就是新教的教堂,比如说缸瓦市、珠市口、崇文门的教堂,如果是旧教堂会写着天主教××堂,北京天主教堂最大的是东堂、南堂和北堂。

  新教分成三派。第一派叫路德宗,是由德意志的神甫马丁?路德创立的。上世纪60年代美国着名的人权活动家马丁?路德?金就是用马丁?路德的名字给自己命名的,因为马丁?路德?金也是牧师。1517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派人到德意志地区兜售赎罪券。教会骗人的谎言和搜刮教民的无耻行径激怒了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1483年—1546年),他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着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荒谬,指出只有上帝才拥有免罪权,人们依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获得上帝的赦免。这就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发生了冲突,宗教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因信称义”,他宣称,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因此,他主张全体信徒皆教士,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生子。他指出,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为了方便德意志人阅读《圣经》,他将其译成德文,既有利于宗教改革,也推动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第二派叫加尔文宗。加尔文出生于法国,因宣传马丁?路德的主张,遭法国天主教会指控,被迫流亡瑞士,并于1536年发表《基督教原理》,1541年后长期定居日内瓦并领导那里的宗教改革运动。

  加尔文和路德一样,坚持《圣经》最高权威,反对盲从天主教会,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信仰得救。他比路德更激进,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他认为,人在现世的成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选民获得上帝赐予的智慧、享乐和权利,注定会发财致富,而弃民必定贫穷苦难。他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加尔文还制定了严格的道德标准,不许唱歌、跳舞、赌博、吵架,要求人们过节俭的生活。他还在日内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他不仅严格控制市民生活,还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和个人,西班牙人文主义科学家塞尔维特就因为不同意加尔文的观点被处以火刑。

  加尔文创立的加尔文宗,很快传遍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也成了宗教改革的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宗比路德宗还要激进,废除了主教制度。欧洲在政治上是四分五裂的,但是教权却是高度统一。教皇之下是枢机主教,就是红衣主教,再往下就是主教,每个教堂有司铎,有牧师,到最底层的修士,中央集权。路德宗还有主教,加尔文宗彻底废除了主教制度,不同的加尔文宗之间的教堂也没有隶属关系,每一个教堂推举10个长老,共同管理,跟丐帮似的。这个意义非常重大,推举人共同管理这种形式,从政体上讲应该属于共和制。既然上帝的王国都已经实现共和制了,那么人间还用听命于国王、皇帝和主教吗?孙悟空,一个猴子能造玉皇大帝的反,人就不能造皇帝的反吗?大家都在一个层次里,就是这个意思。

  再有一个就是英国国教,英国国教又叫圣公会,是新教各派中保留天主教传统最多、最保守的一派。当时英国都铎王朝的国王亨利八世想和王后离婚,他的王后曾是他的嫂子,是他哥哥传给他的,江山传给你了,嫂子你也继承了吧。这女人是西班牙的凯瑟琳公主,因为当时西班牙太强大了,所以英国急于跟西班牙联姻。公主是他爸爸给他哥娶的,结果刚一到英国,他哥死了,所以他爸爸说你哥死了,媳妇就传给你了。亨利七世一死,王位传给了亨利八世,嫂子也传给他了,他很不高兴,凭什么,我招谁惹谁了,凭空多一媳妇儿?他看中了凯瑟琳公主的侍从——安妮?波琳女伯爵,于是天天琢磨着和凯瑟琳公主离婚。但是他要跟安妮?波琳女伯爵结婚,必须得到教皇的批准,天主教徒都是一夫一妻,要离婚必须经过罗马教廷的批准。

  罗马教廷不敢得罪强大的西班牙,不批准。国王一生气,不批准是吧?那连你我也不承认了,我自己担任英国的教宗。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教皇无权干涉英国教会事务。同时,该法案还宣布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后来,亨利八世又下令封闭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等财产,严重削弱教会实力,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王权。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英国民族教会称国教会,必须服从国王的意志和国家法令,成为英国专制统治的工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