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极品鉴定师 第八百章 马踏飞燕2

《极品鉴定师》第八百章 马踏飞燕2

作者:小小青蛇 字数:1940 书籍:极品鉴定师

  “至于这马颈上的孔‘洞’,首先用钢锉将孔‘洞’边缘锉亮‘露’出新碴,用烙铁沾六成锡沿孔‘洞’边缘补‘洞’,直到补严为止,最后再用锉和刻刀将补配的锡面锉刻平,用砂纸磨光。 再用‘毛’笔沾咬旧液涂抹在马鬃、马尾焊缝及补配的孔‘洞’上,不要等干燥,即用清水浸泡刷洗干净、晾干,这时焊缝及补配的孔‘洞’就变成旧‘色’了。”

  “然后就要将孔‘洞’进行填缝,先将立德粉、细黄土在磁钵里磨研成粉,再加入漆皮汁,搅拌均匀,调合成‘色’泥。用小刀或小铲抠‘色’泥在焊缝及补块的边缘、凹陷处抹平,重复二三次,不得凸起,干后用刻刀、细砂布碾平磨细。最后以加好颜料的稀漆皮汁涂刷二次。干后,再用最细的砂布擦磨细平。”

  张奇伟接道:“焊接和补‘洞’完了之后,就可以进行做地子了。”

  袁杰有些不爽:“小张同志,我又没向你请教。”

  张奇伟的嘴巴动了一动,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骆天说道:“奇伟,你说说吧,让大家伙儿都听一下,这做地子是怎么一回事。”

  “做地子就是将砂绿、立德粉、石黄、章丹红、群青、黑烟子、红土子、朱砂等矿石颜料,还有细黄土粉放在磁钵里,用钵锤研磨,再倒入漆皮汁调成‘色’汤。铜奔马的地子比较少,差不多都是较浅的蓝、绿、土等颜‘色’。在焊接处及补块上全部抹上‘色’汤,做上原器‘色’地子,晾干。”

  骆天点头:“为了让修补的效果更自然一些,我是一直重点强调作锈的,首先是喷泥。在小盘内放入细黄土,兑入清水调成浆至稠泥状,用牙刷沾泥喷泼在地子上。锈‘色’多的地方少喷,少的地方则多喷,喷后晾干。然后喷锈。”

  “在漆皮汁内加入砂绿,放少许石黄、立德粉,加一些细黄土粉,配合均匀,调成与原器即铜奔马一样的锈‘色’漆皮汁‘色’泥。喷锈时,一手拿牙刷沾‘色’泥,一手拿小刀拨动牙刷‘毛’,使‘色’泥从牙刷上弹飞喷‘射’到已晾干的泥点上。再用牙刷先沾一点漆皮汁‘色’泥,细黄土粉,在补块上按压,做些积土的样子。以上工作完了,再找找细,按按‘色’,直至完全干透。最后,用干净的牙刷刷洗,把开始喷的细黄土洗刷冲掉,但喷的漆皮汁锈‘色’冲刷不掉。用‘毛’笔沾漆皮汁‘色’泥随随边沿,使喷‘射’的锈‘色’与铜奔马体上的锈‘色’浑为一体。”

  “最后要说的是空了的马蹄,可以在漆皮汁内兑入黄土、章丹红调合成的稠‘色’泥填满,经修饰与原铜奔马足内铸范泥子一样了。”

  骆天看着大家羡慕的眼神,说道:“这还不是我神,我们这一件只是仿品,虽然称得上是一件文物,可是真正的东汉马踏飞燕才是真正的‘精’品,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

  袁杰愣了一愣,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这件事情我有印象,1969年,武威新鲜公社社员在雷台南部开挖战备地道,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件发生了。几镐头下去,只听轰隆一声,砖墙上出现了一个黑‘洞’。当人们爬到里面才发现,那是一间用青砖砌成的墓室。里面遍地是排列整齐的铜人、铜车、铜马等,旁边还有座棺‘床’,里面呈放着两具尸骨架,在尸骨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第二天傍晚,公社王队长叫人将原来封好的‘洞’口又重新打开,将里面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装进了麻袋,悄悄用架子车转移到大队库房。”

  “是的,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对文物的不重视,古墓遭到了严重破坏。半个月以后,武威派党寿山和张有专‘门’负责调查,追缴失散文物。经过反复动员并耐心解释这批文物的重要价值,许多农民纷纷‘交’出了‘私’藏在家中的文物,队长王洪尚这才同意让他们去看看那些藏匿在大队库房里的文物。他们对这批重要文物进行了详细登记,并将藏匿在大队库房里的文物全部转移到文庙收藏保管,马踏飞燕就是其中的一件重要文物。”袁杰说完,很有些得意地看了一眼张奇伟。

  这个袁杰一直暗中和张奇伟较着劲,骆天倒是觉得无所谓了,两人个较较劲,也有助于提升。

  见袁杰在向自己挑衅,张奇伟面不改‘色’,突然问道:“那你知道,这墓室的不解之谜是什么吗?”

  “是……,是……”袁杰结巴起来了,他脑子里有些印象,可是实在是记不起来了,幸好他人胖脸皮子厚,马上向骆天求救:“骆天,你知道是什么不解之谜吗?”

  “在墓室里发现了盗‘洞’,而且盗‘洞’上有明显地被修补过的痕迹,而且在墓葬甬道的右侧壁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保存得非常完整,尤采用的是独特的人字型的砌砖方式,这种砌砖方式非常少见,所以无法判断它是什么用,这一点也就成了未解之谜。”骆天说道:“但有盗‘洞’,就说明这墓室曾经被盗过,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有两百三十多件文物保留了下来,看来盗墓贼并没有得手多少。”

  张奇伟说道:“没错,我对这一桩考古特别有印象,墓葬由多墓室组成,分前、中、后三个主墓室,前室有左右耳室组成,相互对称。那些早期的盗‘洞’就处在墓室中室的左侧壁和后室的顶部。据当时发现古墓的农民回忆并介绍说,那些排列整齐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和铜奔马就陈放在墓葬前室的右耳室。在这座墓葬的中室随葬有设计‘精’美,几乎所有铜器用品都存放在这里。中室右耳室陈设有陶楼院和大部分陶器物品。后室比较小,是墓主人下葬的地方,一些被盗后残存的‘女’人的装饰品说明该墓葬为夫妻合葬墓。非常符合我国古代墓葬的殉葬规律及‘前庭后寝’的墓葬习俗的。

  “对,里面的墓葬的形制是雷台墓,雷台墓的砌砖的方法那是汉代的。墓葬出土的陶器绝大多数都是汉代的,有少量器物在魏晋墓中出土过,但是那应该是后期沿用前期的器物。出土的‘四出五铢钱’和铁镜是东汉末期铸造的,出土的几万枚钱币的总的时代特征肯定是汉代的。‘铜马上的铭文有’左骑千人‘这个官名和’凉州张掖县’这个建制,只是在汉代文献中看见过。当时的专家就推断,这个雷台墓的年代应该是东汉末期也就是公元186年-220年之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