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农家乐 171 兴师问罪

《重生农家乐》171 兴师问罪

作者:桃花露 字数:6548 书籍:重生农家乐

  老柳头黑着脸,李氏却一脸的泪,到了当门她就哭上了,“我说亲家,亲家……”李氏拖着长腔,嗓子哑得厉害,一看就是哭过的,她浑身摇摇欲坠,好像站不住一样,一下子就歪倒在锅台上,手一扒拉,“噼里啪啦”的碗筷勺子的都掉在地上,咕噜了友上传)

  张氏肉疼得浑身哆嗦,可又不敢骂出口,虽然自己叫嚣着要找老柳家理论,可人家真来了,她又傻了眼,呆愣愣地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好,只觉得腿软心慌。

  这时候秦三顺、二贵、秦产在地里场里忙活,二婶三婶和几个闺女已经睡下,可能白天太累都睡得很死一个也没有出来。她连个帮手都找不到,只能和老头子被人堵在门里面眼睁睁地看着。

  李氏拿起大铲子来就敲打着锅沿,“我说亲家,俺闺女不懂事,从小娇惯了点,你们随便打随便骂,我们老两口是双手双脚的赞成,孩子哪里不对,你们随便教训。怎么还往死里逼呀!”

  她摸了一把泪,扒拉掉一只碗,抽泣一声,再扒拉掉一只碗,她一副悲伤过度的样子,“亲家呀,这么多年,怎么就好端端的让俺闺女跳了井呀。”

  张氏和老秦头都懵了,他们每次见李氏,她都笑眯眯的,非常和善温和的一个人,还有老柳头,平日里笑嗨嗨的,别提多和气的。怎么突然之间竟然大半夜的冲了进来,敲盆子砸碗地哭上了?

  看来,人家是来兴师问罪来了,给闺女讨公道呢?

  这是谁嘴巴这么快,竟然就去老柳家报了信?张氏心里想着是不是二嬷嬷那个好事的,咬牙切齿地又没有办法回嘴,毕竟柳氏却是是和他们吵架才去跳河的。

  张氏脑子转了几转,终于给自己找了个理。她不觉得自己不对,毕竟媳妇就得听婆婆的,是柳氏忤逆长辈,不想交出当家权,置气才去跳井的。有多少媳妇都因为脸皮薄,小夫妻拌嘴赌气跳井的,事后可都是被说不懂事,让长辈担心,怎么到了柳氏这里,反而来怪她?

  柳头沉着脸,脸拉得老长,“我们丫头,从小娇惯点,可从没回家告过状,没说过婆家一点不是。哪一回,都是让我多拿点东西来帮衬帮衬,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受委屈的话。我们就寻思着,亲家对孩子,那是好得很,没话说的。怎么,突然就有人跟我们说,闺女今天跳河了?还说是因为分了家,现在赚了钱,你们想把钱都要过来给二房三房,可有此事?”

  张氏和老秦头立刻叫屈,老秦头赶紧道:“没有的事,没有的事,分家的时候就说好了,找了证人的,怎么可能出尔反尔。”张氏却忍不住指责柳氏:“柳老哥,这事儿可不怪我们,孩子她跳河,那是她自己想不开,心眼小,我们可……”

  李氏气得浑身发抖,“你个老虔婆,红口白牙的胡说八道,我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闺女,我还能不知道她是什么秉性脾气?俺们闺女,从小娇惯点,可懂事得很,十里八乡没有说差的。到了你们这个家里来,穷归穷,俺闺女一句怨言没有,拼了命地干活赚钱给你们花。俺闺女,坐月子都做针线活,唯恐少赚了钱被你这个当婆婆的嫌弃,你说,我们有哪一点对不起你们的?俺老头子,生怕你们不够吃的,一年十几趟地来给你们送东西,不是米就是面,害怕你们没有东西喂鸡鸭的,连麸子都给你们送着,我们哪一点对不起你们?孩子有点不对的,你们就往死里逼?说我们孩子自己想不开,你们穷得揭不开锅,吃糠咽菜的时候,我们闺女都乐呵呵的,整天忙里忙外的,都没说一句寻死的话来,怎么现在过好日子了,分了家,我们闺女反而活不下去了?”

  一边说,李氏使劲敲着大铲子,“哐哐”的几乎要把大家耳朵震聋了,“刚分家那会儿,他们是怎么分出去的?连吃饭的碗筷都不齐活,你们分的口粮就够他们吃两天的,俺闺女也没回家哭诉,更没抱怨你们做公婆的偏心一点,还说要努力干活,多赚点钱,以后要让你们两个过好日子呢。我的老天爷,你们就是这么对俺闺女的?”

  张氏还想说什么,李氏却根本不给她插嘴的机会,老秦头低着头,阴着脸,也是一句话说不出,他是问心有愧的,本来就是盘算着让大房带着二房和三房发财。现在自己和老婆子还活着,能压迫着柳氏,谁知道柳氏这么倔强,宁愿死也不给他们沾这个便宜,也是个心眼忒小的。

  李氏摸了一把泪,一屁股就坐在他们锅台上,摆了摆手,一副好聚好散的样子,“行了,我也不和你们多说。你们看不上俺闺女,俺们就带回去。年纪大点就大点,在爹娘跟前,总比在人家爹娘跟前被欺负好。原本我就寻思着,你们也就是财迷点,偏心点,还是明事理的,现在看,你们是老糊涂,拿我们闺女当仇人,我们还是好聚好散,不能亲家做不成反成了仇家。”

  这时候二婶和三婶才从屋里各自出来,一副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样子,两人对视了一眼,三婶笑着上前劝,“柳大爷、大娘,你们怎么来了?哥哥大侄子怎么没来?”怎么老柳头和李氏突然就出现在自己家里,大哥大嫂也没跟着来,老柳家的兄弟孙子们也没来。这是谁去报的信儿?可够快的呀?

  李氏哼了一声,“他们要是来了,你们还想留着锅吃饭?”要是让那几个儿子孙子知道,保管来把秦家的锅砸破,以后这亲家就变仇家。

  三婶赶紧拉了拉二婶,两人悄悄溜出去,她是看明白的,谁搭腔谁倒霉,肯定要被李氏骂的。这时候他们理亏,人家李氏一骂一个准,所以她才不去替张氏背黑锅呢。

  这时候两人从外面进来,竟然是二嬷嬷和二爷爷。

  二嬷嬷一看老柳头和李氏,立刻就笑得非常和气,张氏一看她竟然来了,简直是万箭穿心一样难受,自己家这点丑事都被她给看友上传)想她肯定在后面听了半天,气得直咬牙。

  二嬷嬷笑着去拉李氏,“哎呀,这不是杨柳村水磨坊家的大嫂子,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快别生气了。”

  那边二爷爷也帮着老秦头招呼老柳头,老柳头却不吭声,黑着脸。

  张氏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二嬷嬷狠狠地瞪回去,又对李氏笑道:“大嫂子,别说你,就是我一开始也以为是老四家闹矛盾呢。其实家里分了家,这事我知道的,当初我还来当的证人,大福家没有粮食没有吃饭的家什儿,还是我送了一套旧的。”

  张氏一听她是来拆台的,立刻就要骂,李氏却先开了口,“他二大娘,多谢你心疼孩子,他们都跟我们说过呢,一直要谢谢你,没赶上机会。”

  二嬷嬷笑道:“说什么谢不谢的,你们那闺女,可是个好样的,人家不白领请的,回头就还了钱,根本不欠人情。人家说的好,不欠人情,咱们才好往来,心里不用疙疙瘩瘩的。哎,孩子真是个懂事的,叫我们做长辈的不能不心疼呢。”

  张氏气得七窍生烟,她这么说,不就是来给自己打脸的,自己才说柳氏不懂事,她就来说柳氏懂事,给李氏帮腔,简直是个白眼狼,胳膊肘子往外拐,上赶着巴结老柳家。

  那边二爷爷也打圆场,“孩子是懂事的,能干,不舍的吃,这么,都累成那样了还不歇息,不小心掉井里去,你说说,这幸亏是没事,要不咱们得多心疼?”他也并不知道柳氏是跳河还是不小心掉下去,不过劝架自然是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解决矛盾为主,看柳家来兴师问罪,他们就要帮着平息平息。

  被他们这么一说,李氏和老柳头似乎也面色和缓一点,李氏疑惑地看着他们,“我怎么听人家说,是家里看大房赚了钱,又想让搬回来,俺闺女不同意,你们就要撵人霸占钱物呢?”

  “冤枉!可真不是。”张氏赶紧解释。

  二嬷嬷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样子,“大嫂子,真不是那样的,俺们这个老四家,不是那样的人。分家是有证人,列了单子,按了手印的,怎么可能再逼着搬回来呢?就是大业娘成亲时候的嫁妆,俺这个四弟媳妇都一直说不好意思呢。”

  张氏眼皮子一跳,顿时恶狠狠地瞪着她。

  二嬷嬷却不管,笑道:“老四家的,你不是一直说对不起孩子吗?当初家里穷,用了人家的假装,那大衣柜、打木箱、八仙桌、梳妆台、炕柜可都是人家闺女的。你不是说分了家就还给她吗?是不是已经还了?”

  张氏和老秦头顿时脸上挂不住,张氏更是脸色煞白煞白的,比柳氏还白,那东西是她做主让媳妇交出来的,她用着一部分,给二房三房用了一部分成亲。

  外面三婶听见暗叫不好,又打发秀美赶紧去叫人,很快秦大福和秀瑶几个就匆忙跑过来。

  三婶在门口等着他们,看见他们提着灯笼过来,讥讽地哼了一声,“大哥,你们还真会算计呢,跟爹娘演这出戏,也不怕寒了爹娘的心。”

  秦大福根本没心思听她的,都这个时候了,她还说堵人的话,莫不是要逼死自己大嫂才甘心。秦大福自动将她列为不想说话一类人,看也没看就往里冲,进了堂屋,他看了二爷爷和二嬷嬷一眼,上前就给老柳头和李氏赔罪,扑通跪下,“爹娘,都是我不好,是我混账,让你们失望了。”

  李氏这时候一句话也不说,又开始吧嗒吧嗒掉眼泪,“可怜的闺女,怎么就这么命苦呀,还整天跟我显摆,说找了个好男人疼人,疼孩子……可怜的闺女……嫁妆都被人拿去使了,还跟我说一点都没受委屈。”

  李氏这么哭天抹泪的,秦大福的内疚更是像一把尖刀剜着自己的心,“娘,娘,俺媳妇她,她没事的,嫁妆……”他扭头看了张氏一眼,也不好说什么,他还能逼着娘往外拿东西不成。

  他又赶紧对老秦头和张氏道:“爹,娘,你们没跟孩子姥爷姥娘说清楚呢都是误会。”

  张氏立刻反应过来,可还有点不甘心,“你二大娘在这里和你岳母说呢,都是误会。之前说什么分家,其实不过就是说现在先别分家,等我们老两口老了,他们兄弟再分家,哪里知道老大家的不同意,不同意就不同意,还假装跳河,这算是什么话啊?”

  李氏冷笑,一下子又被拱起了火,“他奶奶,我也不多说什么,你们当初分家怎么分的?找了证人的?你们怎么分的我不管,现在又要怎么合并我也不管,怎么的俺闺女不同意就给逼得跳河了?一会儿说是不小心掉河里去,一会儿又说假装跳河,到底是不是给逼着寻思?这要是一个整天哭哭啼啼过不下去的人,跳河大家也不奇怪,俺闺女是什么人,四外村的人谁不知道?人和善,又不和人交恶,为人也不是个忒小气的,你们要怎么的,才能给逼得跳河了?我倒是要说道说道。”一会儿说不小心掉下去,一会儿又说假装跳河,有实话没有?

  张氏被二嬷嬷顶得浑身难受,恨不得跟他们好好理论理论,还想说,老秦头赶紧扯了她一把,一脸愧疚地给李氏和老柳头作揖,“亲家,你们别生气,这事儿呢还真是个误会。我们不过是那么一说,没真想着要怎么样的。孩子也是犟,哎,不说了,不说了,都是我们不对,是我们欠考虑了,我们去给孩子赔不是。”人家老柳家给自己家的帮助太多了,那年冬天,自己生病,还是老柳头请了郎中抓了药给自己看病。他们一出面,自己也真是不好说什么的。

  听他竟然承认媳妇是因为分家才跳河的,张氏顿时没了脾气,面色灰败,没有了斗志。

  二嬷嬷讥讽地看着张氏,自己要是不来给她搅局,他们还不承认是逼着媳妇跳河了,说什么不小心掉河里去,骗鬼呢。干活的大人,离着河也是有个几丈远的,眼神得多不好才能掉河里去?

  她这些年的墙角是白听的?白天他们在院子里吵吵把火的,连撵人合离的话都说出来了,秀瑶都跟他们发了狠话,他们还想装没事儿人?

  还说什么要是合离就是丢老柳家的人,分明就是逼着人家媳妇去死。现在说什么好话,休想!

  她就是要逼着他们承认柳氏是跳河的,是被他们逼的,看他们以后还嚣张,也算是有把柄攥在自己手里。

  李氏看老秦头满脸愧疚的样子,也松了口气,问道:“误会?”

  老秦头连连点头,“误会,误会,真是误会的。家是早就分了的,不会再想合在一起的,分了就是分了,他们三房兄弟,基本是各过各的,不会再搅和在一起的。这个他二爷爷和二嬷嬷也可以作证的。”

  二爷爷赶紧说是的,自己能作证,二嬷嬷瞪了他一眼,他又朝老柳头笑。

  李氏这才叹了口气,“那就去跟孩子说清楚吧,我们当父母的,真是给孩子操碎了心。大家都是做父母的,有这个体会。只要不是闭了眼,咽了气,两腿一蹬的时候,就放心不下这些孩子。我们这么大年纪,正在家里忙活呢,突然就听见人说闺女因为分家给逼的跳井了,我们什么不顾得了,几十里路的跑过来,真是一心记挂孩子,还以为孩子怎么了呢,你们也别嫉恨我们,实在是担心孩子。”

  她都这么说,老秦头和张氏还能如何,本来就是自己要算计人家闺女,张氏还觉得自己没错,老秦头却觉得丢人至极,汗珠子噼里啪啦地掉,一个劲地赔不是点头。

  二爷爷也帮着赔不是,作保证,二嬷嬷却见缝插针地给张氏下绊子。

  秦大福看爹娘那样,也觉得心疼,爹娘那么大年纪了,还要这样低三下四地给人家赔不是,他不想让爹娘丢人掉面子,赶紧替爹娘给岳父岳母赔罪。

  李氏却一把将他拉起来,语重心长地道:“大福,你们都这么大年纪,我还能说什么。我也是急糊涂了,听见了就以为是真事,顾不得上你们家去问问清楚,还以为闺女……哎,急火攻心的,我们就来这里了。”

  秦大福见他们给自己面子,自己一来就不跟爹娘闹,心里也松了口气,感激他们大度,赶紧就让他们家去说话。

  李氏同意,看了满地狼藉,满脸歉意地笑了笑,“亲家,真是不好意思,你看看我,真是急糊涂了,也不分个场合发疯,让你们见笑,见笑。”她扭头对老柳头道:“老头子,回头给亲家买新的,算咱们赔罪,闺女也不对,咱们也不对,走去教训教训闺女。”

  说完,她又邀请老秦头和张氏,“亲家,走,过去看看孩子,好好教训教训,看看她还不懂事。”

  老秦头哪里还有脸去,只是自己说了要去给孩子赔不是,又不能不去,急得汗如雨下。

  秦大福看在眼里,心疼爹娘一把年纪,赶紧对李氏和老柳头道:“俺爹这两天病着,收麦子又累,大半夜的,要不就让老人家先休息吧。”让爹去给媳妇赔罪,这以后让爹还怎么抬头做人?

  二嬷嬷冷冷地笑着,很是讥讽,不过这种时候,她可就不好再强出头了,她看不惯的是张氏,跟老秦头还没啥过节的。

  李氏和老柳头当然知道秦大福的意思,她也是一直给秦大福面子,点点头,“亲家不舒服,那就好好休息,我们过去看看孩子,让她明天来给亲家赔罪。”

  老秦头赶紧说不用不用,让孩子好好养着,然后送他们出门。

  李氏又谢了二嬷嬷和二爷爷,跟他们也告辞,然后一路去了秦大福家。

  一进门李氏就骂,“你说你个死丫头,这么大年纪了,还想不开,你这不是打你爹娘的脸?孩子都要说亲的人,还这么任性。”

  小院很小,屋里自然就听得清清楚楚的。

  秦大福赶紧哀求,“娘,娘,别责怪她了,都是我不好,你生气就打我,别怪孩子娘了。”本来他也想说是误会,媳妇是不小心掉下去的,先哄了岳父岳母,让他们别担心生气。谁知道爹受不住压力,自己先说出来了。

  李氏却道:“大福,你没错。你是个好孩子,我一直觉得你不错,对他们娘们孩子的都好,我和你爹一直说你好的。”

  秦大福越发的内疚,觉得自己爹娘和岳父岳母比起来,自然是不如人家明事理的,虽然是自己爹娘不能说不是,可心里的天平,却也这么慢慢地倾斜,觉得大事儿上,以后还是媳妇拿主意的好,他什么事也别管,只管着干活就好的。

  秦大福请了他们进去,一进门,李氏就摸起笤帚疙瘩来,举着就要往屋里冲,“爹娘来了,你还不赶紧给我出来,公婆不是亲爹娘,人家打不得你,我可不管。”她挥着笤帚就要进去揍人。

  秦大福赶紧抱住她的胳膊,把笤帚疙瘩拿下来,“娘,娘,别着急。”他又求老柳头,“爹,你快劝劝俺娘。”

  老柳头哼了一声,脸上一点笑模样也没有,就显得脸格外长,脸色有些阴沉,“我劝什么,我看我还是把闺女领回去。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

  一听他这话,秦大福就要跪下,李氏赶紧拦着他,“孩子,别跪了,看看以后怎么打算过日子吧。”

  这时候秀芹几个也扶着柳氏出来,看了爹娘来了,柳氏眼泪簌簌的落下来,就给爹娘磕头。

  李氏一把将她抱住,闺女、儿的叫着,老泪纵横,秀瑶秀芹几个闺女,早忍不住了,扑上去抱着哭成一团。

  秦大福劝了这个劝不了那个,只好陪着一起哭。

  过了一会儿,老柳头发话了,“我看,咱们就把孩子接家去住几天吧。”

  柳氏似乎也同意,秀娴立刻就说去收拾包袱一起家去,秦大福急得眼泪吧嗒吧嗒的,他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个没家的人,随时都要被人抛弃了,可怜得很。

  李氏瞪了他们一眼,“接回去干什么?孩子又不是没有家,这就是她的家,她带着孩子跟着男人赚下的家业,不好好地过日子,回娘家像什么?难不成自己认怯了,自己赚的家业不要了,拱手让人?”

  她这么一说,秀娴就开始抓头,看了看秀瑶又看秀容,果然还是妹妹们说得对,姥娘不会同意娘回去住娘家的。

  秦大福一听到是欢喜至极,“对的,娘说的是,这个家都是你带着孩子赚下的,怎么能不管呢。以后咱家就是你自己当家,谁说了也不算的,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你说了算的。”

  看秦大福保证了,李氏更不想让闺女跟着家去,她看了看闺女家,虽然家具寥寥没有几样,不过屋子里拾掇得干干净净的,甚至墙上还挂着绣了花的布帘子,看着非常有过日子的氛围,孩子们也孝顺,她也很是满意。

  “好好过日子,别总想着什么散伙的话,要是再让我听一次,我听一次我打一次。”她厉色地瞪着柳氏。

  柳氏就一副做错事的样子,跟小女孩儿似的一声不敢吭,低着头,任由李氏教训。

  秦大福又心疼媳妇被训,不想媳妇当着孩子的面被岳母训斥没面子,赶紧让她炕上歇歇,“爹娘,赶紧睡下歇歇吧。”这一顿折腾,天都要亮了,两个老人家可不顶事。

  秀瑶几个也赶紧帮忙收拾一下,打水的打水,拿手巾的拿手巾。

  柳氏也很内疚让爹娘这么大年纪还走夜路,赶紧就让他们上炕,表示自己会好好过日子,不会再动不动说狠话气话的。

  得了她的保证,李氏神色缓和了许多,秦大福是最高兴的,只觉得一下子由地狱又回到了天堂。

  老柳头和李氏却不肯住下,李氏道:“看着你们没事,我和你们爹也就放心了,家里还有一堆活,也离不开人。你们好好过日子,等你们家好了,我们再来住闺女家,那时候也不晚。”

  柳氏和秦大福不舍的他们走,非要他们住下,老两口不肯,要是他们住下,给闺女家添麻烦,第二天也别想正经干活,他们非要走,拦不住。

  老柳头一直拉着脸,后来看秦大福做小伏低的样子,跑前跑后地忙活,倒是没那么气了,招呼老婆子赶紧回去。

  柳氏苦留不得,只好赶紧问怎么来的,让秦大福去送。

  老柳头却不让他们送,“二升在村口等着呢,我们赶骡子来的,家去了。”李氏擦了擦泪,叮嘱了柳氏几句,然后就和老柳头回去。

  柳氏秦大福夫妻见老两口都想好了,也知道留不住他们,只好领着孩子们去送,秦大福让她们送到门口,他自己去送到村口,果然见柳升等在那里呢。他心里又感激又内疚,这真要是出了事儿,人家老柳家还不得来把家给砸了。

  要是媳妇死了,他也不活了,可爹娘兄弟孩子们都还在呢,到时候不定要怎么样呢。有好些个亲家反目成仇的,打得不可开交,他也见的不少。

  老柳头和李氏叮嘱他几句,就上车,让柳升赶车回去。

  秦大福唏嘘了一阵子,然后赶紧回家。

  路上柳升赶着骡子,祖孙三人踏月前行,“爷爷,嬷嬷,你们怎么不让我去呀?他们认错了吗?欺负俺姑,真是没良心的,这要不是瑶瑶和俺姑早有准备,咱们还蒙在鼓里呢。”

  二姑向来报喜不报忧,从来不说公婆不好,虽然他知道张氏为人刻薄,可谁知道就是过这样的日子,都分家了还被欺负,气得他真是火冒三丈的。

  李氏正色道,“快别胡说八道的,这事就这样,回去谁也不许说,就是误会。”

  柳升不服气,不过他也不敢反驳。

  过了一会,他忍不住,“嬷嬷,俺二姑真跳河了?”

  李氏笑了笑,“她要是敢跳河,没淹死我也得再给她踹下去。”她的闺女,可以柔可以刚,就是不能怂,放着好日子不过去跳河,那不是傻子,正中了那些欺负她的人的下怀,她可不答应。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