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枭 第378章

《宋枭》第378章

作者:秦舸 字数:2884 书籍:宋枭

  进退失据里外不通,宗翰与他麾下的三十余万女真兵马,几乎陷入了绝境--721-->。

  这个时候,楚天涯亲自率领南岸剩下的最后五千余御前护驾兵马,带着无数的战鼓与号角,登舟望北而来。

  与之同来的,还有大宋近官家赵桓。

  虽然赵桓因为眼前的战局优势而激动鼓舞,但是真要他亲临战场第一线,他还是有些紧张与害怕的。眼睁睁的看到数十里战场之上惨叫连天血火河山,赵桓只感觉到一阵肚腿子抽筋。

  一排海鳅船快要行驶到岸时,楚天涯止住了船队扬起大旗,喝令各船开始大肆擂鼓助威。

  大宋独有的军鼓鼓点与激昂的号角,在中华的母亲河上激荡开来。

  雄浑高亢,豪迈磅礴,黄河之水突起怒涛,苍穹之上流云奔走。

  纠纠武曲,震震苍野!

  “爱卿武功,震烁古今!”赵桓说这话的声音,声音都有点颤抖,加上周边号鼓喧天,他几乎是在声嘶力竭的咆哮,“如此雄壮的军武景象,千年难见!朕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这些英勇豪迈的军健儿郎,便是我大宋的脊梁与支柱!有爱卿率领他们镇戍国门驱逐胡寇,大宋江山必能固若金汤、千秋永传!”

  楚天涯只是笑了一笑,“其实微臣没有做什么。前番仗着火器打了个不露面的先锋,现在,又在这里充当军乐队,只能为前方拼命的兄弟助威呐喊。前番官家说要对微臣论功行赏,微臣其实觉得十分惭愧。这一战下来微臣手不沾血,就愧领了兄弟们打来的功劳。其实,最应该受赏的是前方英勇作战的将士,尤其是那些为国壮烈的烈士们!”

  “爱卿思虑忠纯爱兵如子,朕甚是钦佩。”赵桓点头赞道,“此战若胜,凡有功之将士必要重赏;凡阵亡受伤之将士,一定善加抚恤--721-->。朕愿先作表率,带领后宫之人从即ri起节衣缩食杜绝一切铺张浪费,开源节流为大宋国库捐献钱物,用作这一战的赏钱与抚恤金。”

  “官家英明,微臣先替将士们,感谢官家的思德!”楚天涯心里在笑,暗道赵桓真是吓破胆了,不遗余力的在讨好我,生怕我废了他似的!

  此时,踏入北岸的朱雀等人总算避开了大混战的战场,摸到了边缘地带隐伏下来。战场就是一台绞肉机,再顶尖的高手也没法保证自己能够双拳敌过四手,再加上冷枪暗箭不知让多少武功盖世的猛将烟销云散。

  这一路来,朱雀等人也经历了大小数次的血拼,所幸除了体力上的一点损失,没有人员遭受重大伤亡。

  “宗翰在与西夏人激战,战场就在前方不远处。”朱雀将众人召集到身边,小声道,“这样的大战局,他肯定不会身先士卒,一定在后方坐镇指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接近他,然后,务求一击必杀!”

  “谈可容易。”玄武淡淡的道,“战场前线,主帅的亲卫那是团团包围,苍蝇都难飞得进去。更何况,宗翰手下还有狼牙。朱雀,你曾是狼牙的大领;你应该知道,狼牙是干什么的。”

  “我知道。”朱雀轻轻的点了点头,“我们与狼牙之间实在太过熟悉。如果我们这些人想要混到他身边,估计还在十丈开外,就被狼牙认出来了。因此,这一次我们不能按照以往执行任务的路子那样去对付宗翰。必须另寻他法。”

  “谁有计策?”勾陈与几乎异口同声的问。

  众人一起陷入了沉思。

  正在这时,一只野鸡扑腾腾的在不远处的草丛中突然惊飞而起。

  朱雀心中灵犀一动,眼睛也为之一亮,“我有办法了!”

  第二卷血火河山第311章后院起火

  战火如荼,形势朝着有利于大方的一方不停的发展--721-->。..一切仿佛都尽在掌握,胜利只在不远的前方。

  夜晚,北岸的战斗依旧没有停止;再岸这里,也是彻底无眠。海鳅船不停的往来于两岸之间,救护伤员运送给养。

  前线有刘子羽的坐镇指挥,楚天涯很能放心--721-->。于是他留在后方坐镇总揽大局。夜sè渐深之时,楚天涯也没有歇着,他与官家及几名朝臣在一起商议朝务,对这次白诩事件之后的人员调整,和大战之后的论功行赏都得出了一个初步的议案。简而言之,受到白诩一案牵连的人并不多,楚天涯已经尽可能的网开一面了。白诩等人留下的空缺,将很快有人顶上;拔擢的标准,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次济源一役中脱颖而出的人,比如刘子羽、岳飞、焦文通、王荀与马扩等人。

  北岸杀声如雷,南岸忙碌异常。楚天涯虽然没有亲自在前冲锋,但他眼下干的这些事情,直接关乎到大宋未来的朝堂格局,影响着今后几十后的大宋气象,也可谓重中之中。

  正当楚天涯疲惫不堪有点犯困之时,突然有洛阳快使驾到,是河南知府张孝纯派直属官员星夜送来的快报。

  楚天涯接到快报一看,当场就差怒发冲冠!

  官家赵桓与几位朝堂大员看到楚天涯这样的表情,都一阵心惊肉跳。现在这光景,能让楚天涯这样紧张与愤怒的事情,理当不多了。

  “爱卿,何事如此愤慨?”赵桓小心翼翼的问道。

  楚天涯回过神来,将快报呈递给赵桓,“请官家过目。”

  赵桓一看,眼睛也当场就直了,“这……这如何是好?”

  其他朝臣越是迷茫与紧张,赵桓便也将快报给他们看了。众人看罢之后无不目瞪口呆惊怒交加。

  “好嘛,我们拼死拼活在前线和外敌浴血奋战,却有人在我们后院放火,给我们来了个釜底抽薪。”楚天涯面带微笑,但笑得很是yin冷,“ri前小王护送官家离开东京前来洛阳之时,曾让计相许翰派出十几位官员前往江南、淮扬一带督办钱粮,以为大军给养,更为今ri之战事。因为事关军国机密,此事进行得十分隐秘,朝堂并没有给出明令圣旨,只是开具了太师府与三司的公文,着令地方配合公干--721-->。ri前,计相许翰收到情报,说朝廷派往江南淮扬一带的官员,多半被地方州县拒纳谴反,还有个别地方,比如扬州与杭州,居然将我们派出的官员给扣押了,说他们是招摇撞骗的骗子。”

  “爱卿,或许当初,我们是该开出圣旨……这样,也免得下面的州县误会。”赵桓小心的说道。

  “官家此言差矣。”楚天涯说道,“时值秋收,朝廷派出专员去大米盛产之地督办粮税,是理所应当的。此事历来由三司管辖,是许翰的份内之事。再加上有了太师府的督办公文,地方州县没理由拒办的。为何今年,就要圣旨才行呢?”

  赵桓的神情突然变得很是紧张起来,因为他听出了楚天涯的弦外之音,感受到了他心中强烈的不满与愤慨。因为世所共知,现在有康王赵构带着一干儿老臣,陪伴太上皇躲在杭州。按理说,江南与淮扬一带的州县,是没那个狗胆拒纳朝廷委派的专员的。若非是有杭州的力量在背后要挟指使,他们哪敢这样胡作非为?

  换句话说,江南淮扬一带敢有今ri的举动,摆明了就是在向楚天涯示威。

  “洛阳王殿下,如今战况激烈大敌当前,不如稍安勿躁,且先稳住杭州。”随行的大臣谏言道,“不如就请官家补颁圣令再去执行一回;若其不遵,自有分晓。”

  “你的意思是,江南与淮扬只认圣旨,不认我大宋的三司计省与太师府?”楚天涯脸sè一寒。

  “不不,微臣绝非此意!”那名大臣慌了,忙道,“微臣只是认为,眼下当以杀敌御寇为先,对于江南与淮扬一带的异状且先安抚,不可外忧未灭又生患。”

  楚天涯听完之后沉思了片刻,生咽了一口怨气点了点头,“言之有理。我就先忍了这一回。但是暂时的姑息,绝不代表我会养jiān——官家,就请你尽快颁行圣旨通达江南与淮扬各地,明令地方官员协助三司专员督办钱粮,务必尽快运达洛阳资养军队。当此国家危亡之时,理当全国上下同心协心才好--721-->。如若有人在这时后院放火,不管他是谁,绝不轻饶!”

  赵桓一阵胆战心惊,楚天涯的话说得太明显不过了,目标指的就是太上皇与赵构。

  “好,朕马上发令。”赵桓的脖脊上一阵阵冷汗直冒,急忙将近侍取来圣旨与玉玺等物,马上就颁圣旨。

  此刻,楚天涯的心里真是忍了一团怒火,随时都要爆发。他感觉,在现在这种紧要关头,那些不思报国还在背后捣鬼的人,远比北岸的完颜宗翰等人还要可恶。他们是真正的祸国殃民,是大宋的内贼与毒瘤。

  与此同时,一个不好的预感也在楚天涯的脑海里慢慢成形:江南与淮扬一带,历来就是大宋最重要的米粮与布绢的生产基地,历年来的赋税收入也占了国库总收入的重要比例。眼下湖扬与江淮一同拒纳米税,是否意味着这些东西都已经落入了杭州的腰包?

  也就是说,哪怕是现在赵桓补发了圣旨,能够要来钱粮的可能xing也是微乎其微。太上皇与康王的目的xing很明确,就是要掐死东京朝堂的喉咙,掐断江南一带的生命线,同时将这一片富庶之地的物产,尽皆收入囊中。此消彼涨,杭州就真的注备了与东京分庭抗礼的能力了。

  战争也好,政治也罢,都得是以经济为基础。打仗打的是钱粮,政治玩的也是利益。太上皇与康王的这一手,玩得不可谓不狠。

  赵桓在写圣旨时,楚天涯也坐了下来写了一封信,寄给洛阳的张孝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