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有一口黄金棺 第二百七十三章:下雨了

《我有一口黄金棺》第二百七十三章:下雨了

作者:封南北 字数:1940 书籍:我有一口黄金棺

  刘瑞在花钱收买人心上一向大方——反正花的是刘启的钱, 他又没顾着自个儿享受,所以那是毫无负担。

  “孤以茶代酒, 替父皇敬诸位一杯。”上座的刘瑞毫无胆怯之意, 但也不像大哥那样过于亲民,让黔首有靠近之意。

  郅都瞧着刘瑞的一举一动,心里对太子有了更多了解。

  不同于皇长子刘荣的亲民, 皇次子刘德的儒雅, 皇五子刘非的豪爽,刘瑞虽与制盐工匠们同吃同住, 待人也是端正和气。但是在他面前,无论是郅都这样的有点地位的官员还是一无所知的黔首,都敬畏居多,信赖次之,绝不会把刘瑞当成提不动刀的好人,但也知道此人不是心胸狭隘之辈。较之其他皇子多了份上位者的气度, 让人将今上的影子与其渐渐重合……

  “差的太远了。”郅都曾是中郎将,跟在皇帝身边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多少有点看人的眼力。

  刘瑞小时候站在兄弟里还看不出特别, 但是现在搁进兄弟就能看出谁是储君, 谁是诸王。

  【商君申公……终究是没当过皇帝。】郅都在心里感叹道。

  从书本里学着当皇帝和皇帝亲自教你如何当皇帝这能一样吗?

  终于吃到正经饭的刘瑞下令从当地买了批不错的布料赠予老弱儿童,相当于是让本地赚了两份钱,然后又从隔壁郡里拉了批好酒, 宰羊剁鸡, 在火堆上滋滋冒油,看得人口水直流。

  一年都难见油水的黔首忍不住狂咽口水水, 几个孩子更是端着饭碗眼巴巴地望着, 只等烤肉一熟, 大快朵颐。

  “豆油不比肉油香啊!”刘瑞瞧着不少黔首去接烤肉滴下的油,就着羊油鸡油拌饭吃也是很香的。

  “蜀郡这边忙的红红火火的,巴郡那儿也该跟上了。”刘瑞想了想以后的重庆市有没有现在可弄的非遗文化,最后把目光定在吃喝上。

  要不把酱油和豆豉弄出来?

  彼时的肉酱制作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想必让相关工人制作酱油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卫尉卿以前在云中郡魏郡守那儿锻炼过吧!”刘瑞毕竟年纪还小,胃口也就那么大,所以在吃饱后想出去消食。

  郅都见状也起身跟着,结果离开发现他们走远后,李三有意放慢脚步,让侍从与二者保持一个难以听见窃窃私语的距离。

  “魏公令匈奴人望而生畏,臣在他手下受益匪浅。”提起云中郡郡守魏尚,不管是法家儒家还是黄老家,都得拱手尊称声“魏公”。从先帝到今上,反有对边境的赏赐必以最厚。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便是出自魏尚与其至交好友。而在他的治理期间,云中郡从未陷落,甚至还斩下一个大当户的脑袋。

  匈奴人惧他,敬他,甚至为其立碑祭祀。

  有一说一,在弱肉强食上,匈奴人无疑是最出色的。

  弱其者不如猪狗,强其者奉为鬼神。

  虽然刘瑞很讨厌某些小说里的无脑扩张情节,但是考虑到乱世用重刑,这种时候让别人当孙子总比自己上赶着当孙子强。

  你说是吧!徽钦二帝。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孤却不以为然。” 郅都还以为刘瑞要问边境的将士如何,匈奴如何,结果对方话音一转道:“若此言有理,那匈奴得其西域诸国的帮助,岂不是得道者?”

  郅都搞不懂刘瑞对儒家的态度,但也不能像个锯嘴葫芦似的一言不发:“西域诸国里虽有视匈奴为父君的软骨头,但更多的却是恨不得碎其骨肉的可怜之国。”

  在不可持续性地竭泽而渔上,这时的匈奴单于确实能与后世的非洲仁君相提并论,几乎是要附属小国从十分的税里抠出十三分,每年还要附赠一批奴隶供其享乐。

  说句难听的话,跟匈奴人的敲骨吸髓相比,一战后的英法都太拟人了。

  在此情况下,西域诸国要么是得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要么是把匈奴视作生死大敌。

  而被匈奴打成两半的东胡后裔——乌桓和鲜卑也没好到哪儿去。虽然就血缘来说,他们与匈奴的关系是最近的,但是在背刺方面,他们比汉朝干得还狠,最后将分裂出去的东匈奴赶去中亚。

  至于后面的东西突厥,契丹等游牧民族的撕逼大战,其精彩程度不亚于裂了又合,合了又裂的中原地区。

  “孟子主张性善论,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但却忘了天下何人无私心,天下何人不争利。”

  “若是人人都以向善为本能,那又何须先贤在典籍里反复训诫?”

  刘瑞失笑道:“圣人也有私心,也只能竭尽所能地摒弃私心。”

  而以现有历史来看,表面符合孟子审美的君王莫过于不趁楚军渡河时攻打他们,快战败了也不杀敌国老兵的宋襄公……而他最后的结局是重伤而死,宋国灭亡。

  俗称,蠢货。

  “是以孤想问卫尉卿……”刘瑞突然停下脚步,而在后面跟着的李三也拦住侍从,带其后退几步。

  “可喜宋襄公之举。”

  “自是不会。”纵使不知太子对儒家的态度,但是既以魏尚引出孟子之言,那便是……“臣为法家弟子,又受魏公大恩,怎会喜宋襄公之举?”

  别看这时还有人把宋襄公当成高洁,有贵族精神的典范。可是在统治阶级,对这人的评价只有一个:傻逼。

  比徽钦二帝还傻逼。

  你当打仗是过家家呢!还等人过河,不杀老兵。

  这是把脑子跟肠子调换了,还是出生时大脑就没发育完全?

  战场上的仁义之军只要做到不杀俘虏,不欺负占领地的老弱妇女就够了,你搞那么多花招是当自己是冤大头啊!还是圣父下凡啊!这么有良知的君王建什么军队啊,直接献国多好?省得被迫当兵的黔首死的不明不白,等着家人回来的老弱妇女因为脑残君主当了亡国奴。

  刘瑞比信乡公主大了两岁,而卫青比历史上的汉武帝还小,至少比刘瑞小了七八岁。

  至于霍去病……

  估计卫少儿都没碰到霍光他爹呢!他上哪儿去找开挂开到老天紧急封号的冠军侯?

  如此这般,刘瑞把目光落到郅都身上。

  除了已经七八十的申屠嘉,能在卫霍成长起来前派上用场的将领也就那么几个。

  周亚夫,李广,程不识,魏尚,以及……郅都。

  这些人里,周亚夫太傲慢,魏尚年纪太大且不能离开云中郡,李广是个路痴加酒鬼,程不识虽然没啥个人毛病,而且以治军严厉著称,但是有个非常致命的标签——他是程姬的亲戚,皇子刘余,刘非,刘端称其声“表叔”也不为过。

  刘瑞不想怀疑程不识的忠心,但是就这个身份,你让他怎么安心将培养将领的职责交给程不识?

  思来想去,还是把带卫青的工作交给郅都比较合适。等卫青可以独当一面了,再让他带霍去病。

  “卿不喜欢宋襄公就好。”刘瑞满意地点点头,随即有些担心道:“孤这样的年轻人里不乏有些读书读傻的想要效仿古时君子……例如刚才提到的宋襄公。”

  郅都深深地看了眼刘瑞,只见他继续说道:“公若有幸再回边境,于是遇上这种脑子不清的人,可得把他扇醒。”

  西汉的爵位在袭成上分两种,但无论哪种都是降级承袭。

  比较靠前的爵位如藩王,彻侯,关内侯等虽然头衔不变,但像后世的遗产税那样承袭时要交还一定的食邑。第二

  种便是中下等爵位和曹雪芹里的四大家族一样老老实实地降级继承。

  这也是从秦朝到西汉,无数勋贵弟子都抢着去边塞逛一圈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纳粟受爵被疯狂推广,给晁错攒了批政治资本的缘由。

  如果不是形势所迫,这群娇生惯养的勋贵子弟绝不会去边塞受苦。而对边塞的郡守来说,抵御外族就已经很忙了,只求那些没点13数的二世祖们别添乱了。还当自己是廉颇白起李牧乃至王翦父子呢!简直是有病。

  刘瑞瞧着郅都眉头一挑,努力掩饰头疼表情的模样,也是想到《冰与火之歌》里,泰温和詹姆对少狼主的嘲讽,以及后者无比坑人的舅舅,不由得同情这个曾在魏尚那儿打过下手的可怜人。

  军功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况且关中一群人精,上面还有个磨刀霍霍向诸侯的天子。

  想走后门?

  做梦去吧!

  是以勋贵们看来看去,也只有云中郡的军功比较好拿,也不至于让自家子侄狂受委屈。

  毕竟有魏尚在呢!

  就是为了“云中不陷”的牌匾,魏尚也会拼命拉住这群疯狂作死的二代,然后为着关中那边的钱财粮食让二代们跟着沾点功勋。

  这事不仅是郅都,连刘启都知道,甚至对不太过分的沾功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办法,边境的黔首士兵也是人,也需要关中支援,而少府的粮食钱财还得留着应对大型战争跟天灾人祸。刘启又不能凭空变出一笔钱,更不能丧心病狂地杀人抢钱,就只能找个比较温和的法子给边境送粮送人,大家都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