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位面黑科技 第254章 落魄的老牌车企(七更求订)

《位面黑科技》第254章 落魄的老牌车企(七更求订)

作者:咬文嚼纸 字数:1825 书籍:位面黑科技

  市场上一片质疑之声,陈诺当然知道,蓝星公司在公共的心里已经变成了拆迁暴发户,抱着一大笔现金到处去寻求约P还约不到。

  两次的谈判失败,更是让蓝星公司变换成了汽车界人人都在看笑话的小丑。

  汽车业界对其他行业从来都有一种先天的优势,这种优势形态来自于价格和技术上。

  某汽车业大佬就说过,手机才卖多少钱一部,顶死就七八千一万块。汽车多少钱一辆,稍微能有点面子的都二十万起步。

  所以蓝星公司要想进军汽车业,是被所有车企说嫌弃的,除了嫌弃外放以外,更是担心自己的市场被外人抢夺。

  代燕菲似乎存心和陈诺作对。

  这几天,每天没事儿就给陈诺念新闻,还全部是负面新闻。

  一会儿某汽车业界老大在批评蓝星公司鲁莽,一会儿又是某大V嘲笑蓝星公司是小丑等等。

  陈诺也不生气,反而喝着茶当作内涵段子来听。

  一周之后,代燕菲也是比较心疼陈诺了,不再念新闻。陈诺还不习惯,让代燕菲继续念,这把代燕菲气得啊。

  在刘江峰和BYD的谈判失败后,整个蓝星公司的高层都陷入死一般的寂静,现实给陈诺打脸,所有的人都不敢做声,害怕陈诺把火气发在自己的身上。

  陈诺却和没事儿一样,该上班的上班,该去实验室的去实验室。

  然后某天他突然让代燕菲、江蓠和他一起前往山城。

  代燕菲从公司开门第一天起就跟着陈诺,她和陈诺说话到时不怎么忌讳,问道:“心情不好去山城市散心吗?”

  陈诺放下手中的平板,说道:“不,我们是去谈判,我已经通知刘江峰了,大家在山城集合。”

  代燕菲看到了平板上小悠提供的资料——力帆因为经营不善,寻求破产。

  ……

  尹明山(不用真名,自己对号入座),念书辍学,做过书商,也因为ZIBEN本主义倾向进农场劳动二十年,荒废了二十年的光阴。

  四十一岁的年纪下海,从零开始,创建了辉煌的力帆集团。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及本世界的前些年。

  人们买不起汽车,比较方便的出行方式就是骑摩托。

  在那个年代,生产摩托也是一门高科技产业,但是的核心技术都是掌握在倭国人的手中。

  但是倭国的摩托价格相当昂贵,对改革开放刚刚富裕起来的华国人来说,价格太贵了。

  这个时候力帆摩托横空出世,以低廉的价格,较好的质量迅速占领市场。

  在力帆集团最顶峰的时候,整个华国每五辆摩托就有一辆属于力帆生产的。

  力帆集团创建了属于华国的摩托车大队,方面了人们的交通,为华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转机出现在2005年前后。

  汽车开始进入人们的消费视野,人们对摩托的需求大大减少。

  当大部分城市都实行禁摩令,当乡村的用户都能买得起载人更多的面包车后,摩托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

  力帆集团受到整个形势的影响,收益大减面临第一次经营危机。

  这个时候,尹明山审时度势,采取了两手抓的策略。

  一个是走出去,一个是走进来。

  走出去:华国市场对摩托车的需求减少是不可逆转的时代问题,所以力帆集团将自己的视野放到了经济并不发达,对摩托仍旧有需求的东南亚国家和非洲。

  这个策略也相当奏效,力帆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越南等国家的市场,差点把本田等倭国摩托车赶了出去

  走进来:现在华国的消费市场已经从摩托转化为汽车,消费者对低价格高质量的汽车需求也很旺盛。力帆集团卡死大刀阔斧引进汽车生产线,加大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这一招也不错,力帆有几款车型还真的从残酷的汽车市场中杀了出去,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尹明山成功挽救了力帆集团,但这个时候力帆集团的危机已经埋下。

  摩托的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小,汽车市场力帆一直在落后的梯队。

  果然,到了2016年左右,力帆的财务危机出现了。

  连续几年的亏损让老迈的尹明山无以为继,他那种敢打敢冲的思想已经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市场。

  尹明山老了,力帆也老了。

  支撑不下去的力帆向山城市政府寻求破产。

  让力帆破产?

  这可怎么了得!

  山城市政府不会答应,山城市人民也不会答应。

  除了因为力帆是纳税大户以外,最主要的是力帆涉及的就业人口的太多了,一旦力帆一垮,那么那么多的失业人口怎么办?

  所以,山城市政府一面为力帆减税、输血,一面为力帆寻求外界的投资。

  现在是资本时代,投资者不是傻子,你叫我来投资我就来投资。

  力帆的两个重点产业摩托和汽车都是明日黄花,今后新能源车主导市场以后,更是烫手的山芋。无利可图,谁愿意来接受?

  几年之后,山城政府也没有力量为这么庞大的企业输血,没有办法同意了力帆的破产申请。

  但是力帆毕竟是尹明山的心血,也是重庆的名片,尹明山还在做最后一搏——寻求将力帆出售,保住力帆的基因,留住员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小悠分析过力帆的所有产业链,主要就是摩托车和汽车这两块,而且力帆的市值很低才230亿RMB,相当可怜的市值。

  “力帆有完整的汽车生产线,也涉足了电动车,价格便宜只得入手。”这是小悠的建议。

  230亿RMB,在陈诺的眼里不是跟玩儿一样吗?

  既然吉利不和自己玩儿,BYD不合自己玩儿,那就只有自己收购一家公司自己玩儿咯。

  陈诺感叹道:“真是瞌睡碰上枕头,很好的机会,即便也不怕,两百多亿,蓝星公司亏得起。”

  陈诺豪气万丈。

  于是乎,江蓠和代燕菲开始收拾行李,和陈诺一起前往江城市。

  刘江峰等人已经抵达江城市,等待和陈诺的汇合。

  改变华国汽车业的大事即将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