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总裁的7日恋人 温静7号死了

《总裁的7日恋人》温静7号死了

作者:安知晓 字数:3565 书籍:总裁的7日恋人

  不灭的希望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位邪恶的魔术师,他养了一群羊,准备宰来吃,可是羊儿都知道他的企图,很多都找机会逃走了,魔术师勃然大怒,将所有羊儿召到跟前,将它们催眠后,道:“伟大的羊儿们,你们没有甚么须要担心的,你们是英雄、侠士、帝皇、将相、医生、律师、作家……”由那次催眠开始,羊儿再也不逃走,甘心做他们的英雄侠士,直至被送上屠场。

  说这故事的已故玄学大师高捷夫指出,这就是人类处境最精确的写照。

  生命究竟是甚么?无论我们如何全心全意夫构想人类的伟大,但天生出来我们便是并底蛙群,从微尘般的地球伸头出去探索无穷无尽的宇窗,就像深并里的蛙儿要从并日去看外面的世界。

  无论看得怎么真切,也只是真理微不足道的小部分,我们得到的是一个扭曲了的事实。

  但这井底却是我们的全世界。

  在这并里,有些青蛙伏在污水里,沾沾自喜求其丰功伟业,争名逐利,做其帝皇将相、英雄侠士;亦有些缩在一角,困苦无依;更有一些眼光远大的,望往并外,憧憬着外面遥阔的天地,想着走出去的一天。

  而在并底里,流传着一些已跳出井外青蛙的故事,他们的名字是老子、那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

  虽然他们并没有回来,但已带给了井内群蛙永燃不灭的希望。

  生物韵律

  生物钟是新兴的科学,虽然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仍极具争论性,但它以相当快的速度进人群众里,通过游戏的形式,例如以出生年月日时来计算生物钟的走势,何时是周期性衰弱?何时情绪高涨?何时智能达致高点?使人津津乐道。

  从经验里,我们也知道情绪的大海不是风平浪静的,就像海水一样,有起有落,有时我们清楚地知道原因,例如工作上的错失、别人的冷言冷语,可是有时情绪低落确像毫无先兆的浓雾,一下子填满了我们的天地,挥之不去,我们归咎于天气,种种外在的因素,但会否这因素是来自我们身体之内。

  科学家怀疑在人脑底部视上核处,有由神经元的一个细胞群组成的“生物钟”,控制着生命的韵律,使我们“享受”到多采多姿的情绪。

  在中医理论中,自古以来都相信生物韵律的存在,针灸名着《子午流注》里,便细述人体在不同时间里,经脉和五脏六腑的关惨,假若不能把握

  这人体韵律;治起病来只是隔靴搔痒。

  中国的阴阳五行,其实正是天时定人事的神秘学问,今天的发展,助我

  们了解过去,此为一例。

  彼岸

  自幼开始,我都很想知道死后会看到甚么?遇到甚么?当然,因为我并不信死亡是绝对的终结,才有这种渴求和欲望。

  所以我特别留心医学上所说的“假死经验”,亦即是在医学上证实死亡后,又再活过来的人诉说他们的经验。

  有些人会说他们在一条很长的封闭廊道中奔走,又有人说他们看到了刺目的强光,退目后便醒转过来。

  这似乎是根合理的想像,生命正像一条长廊,长廊外的地方,生命尽头以外的世界,当是死后的天地。可惜他们还未跨过那个极限,便退了回来,或者只有这样,才能死而复生。

  也有人说他们到了一个有如梦境的世界,见到了死去的至亲好友,就如他们根本没有死去一样,就像发了一场梦。

  这类经验,并不能带给我们任何惊喜,因为并没有超越我们的经验,不能增添任何幻想,充其量只是一个奇怪的梦。

  曾识过教会学校,接触到教徒血泪史的书籍,说及被屠杀的教徒,死前看到天使来接领他们到天国去。

  无独有偶,我亦曾从报章读到死而复生的一位新界老妇的描述,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据她说是有牛头马面拿着锁链来摘她。

  于是我生出一个疑问,不同的人,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看到不同的死后世界。

  由生至死之间,是否有一个过渡的时期,而这时期所发生的事,正是由我们生前的信念形成。那即是说,假设你相信死后有天使,会有天使来迎接;假设你相信的是牛头马面,便有牛头马面来锁走你;假设你相信死后会经过一条死亡通道,你将会在那长廊上奔跑。

  我有一位绘画的朋友,在动手术期间,心脏停止了跳动一段短时间。事后他说发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和死去的母亲同去坐船,他母亲上船后,他忽然拒绝登船,于是醒转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医院床上。

  他回来了,只不知彼岸是何光景?

  生死之外

  人一出生就是截头截脚的格局,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还未想得清楚,早两脚一伸,就此了事。

  所以释迦想了一大轮,想通想透,提出超脱生死的法门,在人灭前他训示徒众道:“生死之间极可畏也,予等精进励行,以出生死之外。”

  孔老夫子现实了一点,首先顾住眼前的事物,提出从容中道,两头不靠,“不知生,焉知死。”索性来个阔佬懒理。

  其实大多数宗教,都把理想放在死后的世界,希望在那里得到最圆满的解决,可是问题在于那只是一种信念的开垦,缺乏客观实证的支持,有时连哲学性或理性的满足,亦不能给予想在其中寻求归宿的人。

  道家便特别一点,他追求的不是死而是生。整个道家的金仙大法,首先是要打通任督二脉,回复在母体内脂儿通过脐带吸收先天养分的状态,所谓返本归元,由后天囚复先天,直至结下仙胎,最后白日飞升。

  所以无论生或死,所有宗教都将希望放在生前或死后,利用这有限的一生,作为进入永恒的踏脚石,成怫成仙成圣。

  生死之间是否真的如此可畏,那又难说得很。或者生命只是一个奇异的游戏,当然,每个游戏也有一定的规则,否则不玩也罢,而生命这游戏最重要的一条黄金定律,就是我们被剥夺了知道“生死之外”的权利,于是我等凡人战战兢兢,一是做缩头乌龟,一是精进励行,以出其外。

  更令人惊怖的是命运存在的可能性,那更令我们的无力感大大增强。希望生命只是一个剧本,而这剧本的编写人正是我们自己每一个人,戏一上演,生命开锣,我们全面投入,忘情地饰演早先为自己定下的角式,忠好贤愚、帝王将相,到死亡来临,剧终人散,想起以前种种,笑得腰也直不起来,假如那时我们还有腰的话。

  “生”或者是一个梦的死去,而“死”却是另一个梦的醒转。

  一场大梦

  存在主义者这样去比喻生命。

  他们说生命就像你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里,半夜里惊醒过来,发觉手脚都遭人绑个结实,茫然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自己是谁,要到哪里去。

  生命确有一种梦幻般的特质,有些时候我们会扪心自问,究竟现在是否在作善梦。

  庄子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醒来问自己:究竟是我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我。

  庄周晓梦迷蝴蝶,正说明了人生若梦的奇怪感觉。

  玄学大师高捷夫道:“每一个人都不知自己在做甚么,他们只在作其春秋大梦。”

  高捷夫说的并非一个比喻,而是他真的认为当人在说话时,他真的并不知自己正在说话。

  试试当你说话时,同时清楚地留意着那个正在说话的“自己”,知道自己在说、在听、在感受。高捷夫说,只有当你意识到那正在行、住、坐、卧的“你”时,你才能从这个“清醒的梦”中醒过来。

  佛家叫这做“内明”,佛正是“醒觉”的意思。

  否则人生只是大梦一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