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总裁的7日恋人 242 温馨度假

《总裁的7日恋人》242 温馨度假

作者:安知晓 字数:1740 书籍:总裁的7日恋人

  【《登高》一诗格律严密, 句句字字皆对仗,堪称七律诗歌模板式教学。而在技巧之余,诗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同样已臻化境, 一连写出了八个悲字。】

  “八悲?”

  首先, 杜甫觉得自己没想那么多, 其次,哪来的八个悲啊, 他自己都没数出来这么多。

  天幕高声讲解,抑扬顿挫:

  【一悲漂泊憔悴,二悲深秋萧瑟,三悲人生苦短,四悲羁旅他乡……】

  杜甫沉默, 人生第一次体会到了被后世阅读理解支配的那种, 令人头皮发麻的恐惧。

  “我……是这么想的吗?”

  他开口, 迟疑的眼神里带着些许不确定。

  “天幕觉得你是这么想的, 那自然,你就是了。”高适眼中含笑,随口调侃道。

  嗯,好理由。

  杜甫深以为然,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他欣然接受了高适给出的看法。

  【……八悲国破运衰】

  李世民死死咬住嘴唇, 看到这一悲, 他心里十分憋气, 这必然是安史之乱的后果了。

  “乱我大唐河山,当诛之。”

  他攥紧了拳头。

  女声总结完这八悲之后, 悠悠说道:

  【曾经有这样一个话题, 杜甫未曾年轻, 李白从未老去,即使杜甫比李白小上许多,但是大家依然觉得杜甫是老杜。不得不说,这首诗极其符合大众对杜甫的刻板印象,沧桑悲苦,忧国忧民。】

  大汉

  哎,太苦了,太悲了,和李白简直是天壤之别,单凭诗歌,他脑海里面的杜甫还真就是一个面容沧桑的老人家。

  即使心里知道自己实际上比杜甫大了不知道几百轮。

  刘彻对天幕此言十分认同,并为杜甫掬了一把并不存在的眼泪。

  至于杜甫所在的大唐……

  “达夫兄,看我作甚?”杜甫受不了李白和高适时不时看来的眼神了。

  太白兄说不了,我还说不了你吗?

  心里忿忿不平的杜甫直接对视上高适,率先责问道。

  “咳咳,这不是和现在的你完全不像嘛……”高适一时讪讪,没想到偷瞥行为被正主抓了个正着。

  杜甫呵呵一笑:“达夫兄,天幕也说了那是刻板印象,我还是我。”

  明明那李十三也跟着看你了。

  高适心里委屈,并且觉得迷弟真是没救了。

  见火没烧到自己身上,李白目不斜视地看着天幕,假装从来没有和高适一样过。

  热情洋溢的声音在天空中炸开:

  【这一点,我必须为杜甫作证。他不是!他没有!他年轻和李白一样狂!即使在课本上我们常常以为他是一个糟老头子,但那也是后来。】

  【杜甫年轻过!潇洒过!任性过!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

  杜甫心里又熨帖又憋屈,感谢天幕正名,但是什么叫是后来啊,这种未来好不想要……

  【公元712年,唐玄宗李隆基顺利即位,接下来,他将带领大唐步入灿烂辉煌的开元盛世。】

  唐玄宗闻言,头高高地扬起。浑浊的眼珠里,满是洋洋得意的浮夸。

  他!开元盛世缔造者!

  在他的治理下,国家蒸蒸日上,这功绩连天幕都认可,就问还有谁!

  女声有些艳羡和感慨:

  【同年杜甫出生河南巩县,母亲来自清河崔氏,父亲嘛,自然是和杜牧一样的,来自京兆杜氏。】

  【这京兆杜氏在唐朝真是赢麻了的存在,名人辈出,杜如晦、杜审言、杜甫、杜佑、杜牧、杜延年等等皆是出自这杜氏。后世有俩影响深远的大诗人暂且不提,政治地位上也不断代,十位宰相,贯穿整个唐朝,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有着房谋杜断名号的杜如晦。】

  终于……

  关注天幕的初唐众人差点泪洒当场。

  他们可太欣慰了,房谋杜断,还是宰相,这太宗何人天幕简直是在明牌点名了。

  太宗是李世民。

  为何?

  如果“杜”指杜如晦,那“房”也合该是房玄龄。这俩人可都是秦王府铁杆中的铁杆,太子登基后不太能放过的那种。

  “观音婢,应是我——!”

  李世民原本愁眉不展的眉梢舒展开,满是显而易见的笑意。猜到这一点的他第一时间与长孙氏分享这个好消息。

  “是,妾身知道的。”长孙氏双眸一弯,笑容清浅之余还留有一些女儿家的娇嗔。

  太子府

  “好,好,好,孤倒是小瞧秦王了。”

  李建成一连说了三个好字,他的脸色前所未有的难看,话语表面上依然对李世民一派不屑,但话底里却透露出几分气急的虚张声势。

  【杜甫这一脉虽说也是京兆杜氏,但和杜牧那一脉略有区别,后面迁到襄阳去了。到了杜甫那一代,又迁徙到了巩县。虽说不如杜牧一路显赫,但也是官宦世家。】

  【和杜牧一样,杜甫也有一个对他影响深远的爷爷——杜审言。他曾官至修文馆直学士,写诗水平不错,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其五言律诗成就极高,后世有人将他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誉为“”初唐五律第一”。】

  【但是杜审言为人嘛,又傲又狂,除了他之外,他谁都看不起。】

  哦?怎么个狂法?

  刘彻挑眉,颇感好奇。

  没有让刘彻等待太久,天幕流转。

  只听一道声音传来:

  “苏味道必死。”

  口气确实不小啊,上来就说有人一定会死。

  听见那人语气十分笃定,刘彻断定这一定是杜审言了。

  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中,镜头聚焦在一个年轻人和他同伴上。

  “啊?”他的同伴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惊讶得两眼圆瞪,于是他不解地问道:“苏侍郎是得了什么病?”

  杜审言不屑地哼了一声,故作高深地回答:“看见我的判词,他应当羞愧而死。”

  啊这……他的同伴很是无语。

  杜审言对同伴的表情视若无睹,反而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继续口出狂言:

  “我的文章,屈原,宋玉都拿我当老师,我的书法,连王羲之都不如我。”

  大秦

  秦始皇皱眉。

  屈原和宋玉秦始皇还是熟悉的,毕竟都是楚国的著名诗人。但是这杜审言,却敢让和他隔了上千年的老祖宗拜他为老师……

  “狂生。”

  还是太过狂妄了。

  狂!是真的狂!

  “能上天幕之人,果然都别有特色,连狂都如此张狂。”

  刘彻咂舌,觉得自己还是喊不出,我比我爹强,大汉第一皇这种口号的。

  【苏味道何许人也?先盘一个关系,苏味道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先祖,我们苏轼,苏东坡先生是苏味道的十一世孙,当时苏味道官居天官侍郎,而且曾经是杜审言考进士时的阅卷老师。】

  大宋

  我也没想到还有这个渊源在……

  苏轼恍恍惚惚。

  【就这样一个大人物,还是恩师,杜审言一点面子都不给。史书里没有记载苏味道到底有没有听到这句话,但是苏味道听到后的心情可想而知,应该不会太妙。这也正如他的官途,并不一帆风顺。因为杜审言太狂了,没做几年官,就几乎把所有的同僚得罪了遍。】

  天幕配合女声发了一张新图片。

  杜审言依然是一副骄傲脸,他的旁边有配文:我平等地得罪了你们所有人。

  “噗——哈哈”看到这一幕,许多人忍不住放声大笑。

  【在这样的家学熏陶下,杜甫年轻时候怎么能不狂?杜审言是杜甫写诗道路上的灯塔式人物,诗是吾家事,吾

  祖诗冠古,这些彩虹屁都是吹给他爷爷的。】

  天幕放上了杜甫吹捧杜审言的诗作。

  “哼,勉强能看,比那帮人作的强多了。”

  杜审言老了也要傲娇,但是爬上皱纹的眼角却是一弯。

  “多谢天幕。”

  杜甫不尴尬,他倒是挺高兴的,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向天幕道谢。

  其实在他出生之前祖父就已经去世了,所以他从来没见过杜审言的样子,他只能从父亲的教导里,其他长辈关于祖父的只言片语,和遗留下的诗歌去拼凑一个祖父的形象。

  但是现在,他见到了年轻的祖父,而且杜甫还知道,在别的杜审言还活着的时空里,他能看见杜甫,能看见他素未谋面的孙子写给他的诗。

  【他的父亲杜闲,比之杜审言官做的不是太大,但也是一方长官。做过兖州司马,当过京兆府奉天县令,所以杜甫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过得十分滋润的,即使母亲早亡,也有姑姑帮忙照顾。】

  【他在自己五十岁的时候写诗回忆童年,写自己十五岁的时候心思还像小孩,看到梨啊枣啊熟了,一天爬树上千次。】

  《百忧集行》的原文也随之放出。

  好家伙,这日子确实美啊。

  十五岁还这么自在……

  早早上战场,十八岁开始便马不停蹄打仗的李世民羡慕了,十六岁登基,想到自个儿七岁开始当储君,此后天天要端出明主架势的刘彻也不禁羡慕了。

  至于十三岁就当上国君的秦始皇表示,他才不羡慕呢,一点儿也不。

  因为朕不需要童年,没有童年,朕执政后一统六国的时间还能更早一些。

  秦始皇在心里漠然地想到。

  女声: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十五岁算什么,杜甫的童年那是豪华加长pius版,十八岁,在已经成年的年纪里,人还在玩。】

  【十八岁,绝对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秦始皇的十八岁,踌躇满志,距离亲政还有四年。霍去病的十八岁,亲临战场,首战即封冠军侯,而同时代的王维,人家十八岁早已诗名满京华,朝堂名人的邀约如雪花般纷至沓来。】

  霍去病?

  这……怕不是他的小外甥?

  卫青看到熟悉的名字,脑海里第一时间闪过霍去病的身影。

  不禁莞尔,现在还是个小滑头呢。

  【对此,杜甫表示,在家玩够了,我要出去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