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三国当校长 0049 不算火药的火药

《回到三国当校长》0049 不算火药的火药

作者:国际精神 字数:2867 书籍:回到三国当校长

  贾诩在党爱国回答之后,.不过他琢磨了一下,最后恭敬地对党爱国施了一礼,便又坐了下来。党爱国在心里稍微地叹了一口气,贾诩这性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也太过谨慎了吧?

  年龄在20岁左右的学生,党爱国还有信心通过教育来影响他们。像25岁以上的青中年学生们,诸如刘备、曹操、袁绍、吕布、孙坚等人,党爱国原本就只是打算让他们在中央大学培训两年,对中央大学所传授的科学知识有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之后,就把他们分封到各地了事。

  孩子才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党爱国的主意其实基本上都打在那些25岁以下的年轻人身上了。

  回答完甘宁和贾诩两个人的问题以后,虽然其它学生们好像还有问题,但党爱国看了一下时间,便把手向下压了压说道:“好了,还有什么问题等课余时间你们再问吧,我们接着进行下一项实验。”

  党爱国对站在最后面的蹇硕和毕岚一扬脸,他们两个就心领神会地从后门跑出去喊人拿实验用品了。怪不得皇帝那么喜欢用太监,不得不说,能混出头来的太监,一个个用着就是舒心。这也是一种优胜劣汰吧,皇宫里的丛林法则可是很残酷的。

  “刚才我们燃烧的是面粉,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氧气燃烧会形成碳、二氧化碳……还有水。其中固态的碳水化合物和氧气结合,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分子之间的隔离增大了很多。”

  趁着校工拿实验用品的时间里,党爱国开始详细讲解爆炸反应,这下学生们不管能听懂多少,可全部都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听着了。如果换成是先讲原理,估计后面那些年龄不小的武将们都能直接睡过去。

  “一体积的固体,里面有这么多的分子数目。当它们燃烧之后变成了气体,一个分子会和氧气结合,形成好几个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它们还都是以气体形式存在的。你们这就可以直观地看到,这一体积的固体瞬间膨胀了几十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空气中原来的粒子分布很均匀,被突然多出来的这些气体分子用力地挤压,快速向四周运动,这就是爆炸。”

  党爱国用毛笔在白石灰刷成的“黑板”上画出了简单的图示,浅显易懂地讲解了面粉爆炸的原理,下面的蔡琰和王粲也运笔如飞地做着课堂笔记。他们两人简直是后世的那些好学学生的楷模,相比之下,其他学生们显得过于悠闲,就连他们自己有时也会觉得过意不去吧。

  “如果燃烧后产生气体的速度不快的话,新增加的气体,可以慢慢地将周围气体挤到一边,就像人们一个推着一个向外走,不断地给后面的人腾出地方,这就不会产生爆炸了。只有极短时间内出现非常多的气体,这推力才会更大,就像这里突然多出一群人往外挤,自然就会把旁边的人给挤倒在地。

  所以如果我们要让爆炸威力更大,就要找到能在短时间内剧烈燃烧,生成产物的体积还会剧烈膨胀的物质。我下面要做的实验,就是几种粉末混合燃烧的实验。这几种粉末都已经确定了,是木炭、硫磺和硝石。更多的知识等到实验之后,你们提问时我再在回答中解说,现在我们就先等实验用品送到。

  另外警告你们一声,这个实验比刚才的实验更危险。如果自己想要做这个实验,你们最好来这个实验教室里,或者选择不容易发生火灾的房子,而且实验原材料的用量一定要小。最好的办法是你们不要亲自去做这个实验,而是把这些知识再教给其他专门从事这项研究的人,让他们去实验,你们则在安全的地方收获实验成果。”

  党爱国这好像随口说出来的话,隐隐地给他们点出了这些知识的最佳使用方式,不知道用多少有心人能够留意到。不过就算他们现在没注意,等明天放学时给他们发了课堂记录,他们今后也有充分的机会去注意。如果是这样还没有注意到的人,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去当什么“有心人”得好。

  等几个装着实验原材料的坛子、十多个浅底圆瓷盘和一台相当简陋的托盘天平被摆放在了教师实验台之后,党爱国一边讲解一边开始了实验。他先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各放了一张致密光滑的白纸,然后又换了一张白纸上去,观看到天平始终处在水平状态之下。

  “这是天平,它能保持平衡,就说明两端的物体重量相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支点在天秤臂的中心上。这其中的原理以后讲述力学的时候我会顺便讲解一下的,现在我先说说天平的使用。它必须放在水平的地方,在称量之前天平臂也要保持平衡,中间的这个指针指在最中央,这样才可以投入使用。

  我之所以在天平的托盘上面放白纸,那是因为粉末状的物体放在天平上称量之后,往下倒的时候就会沾在盘子里的关系。因为我们要称的不是白纸,而白纸还必须放在上面,所以在称量物体之前就要放上两张重量相同的白纸,以保证最后称量出来的物体重量相等。”

  这些实验仪器用法和注意事项什么的,党爱国也都专门编写出来了手册,给专业实验人员学习。现在给学生们演示的时候,他也就是先随口说说。以后将这个学生用实验室和实验仪器向学生们开放的时候,少不得让他们在第一次使用前先阅读一下使用手册。

  此时党爱国拿起各个坛子中的量匙,分别向两边添加了差不多分量的木炭粉和硫磺粉。然后他弯下腰,一边注意着天平中间的指针,进行精细调整,一边向学生们讲解道:“我用的是专门制造的量匙,每一平匙的实验药品,体积是固定的。注意每样药品的量匙不要混用,以免将不同药品混杂在一起。”

  费了点时间让两边的实验原材料平衡了之后,党爱国拿下了刚才的纸,换上新的纸张,又配了一份同样质量的硝石粉。虽然他知道因为这三种物质的分子质量不同,所以就算称出来的每份质量相同,也并不等于里面所含的粒子数目相同,不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同的质量比相同的粒子数目更容易确定,所以他自然就采用了称重量的方法来演示。

  至于分子质量、粒子数什么的,就等以后讲化学的时候,和学生们提一下就可以了,毕竟这些物理量,以现在的实验设备根本无法测定。党爱国也只能让那些道士们利用同样体积的碳单质——石墨,来测定其它那些根本不是很纯的物质的相对质量。

  要问为什么得这么麻烦,自然是因为党爱国也只记得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氢是1,氮是14,氧是16这几个而已。毕竟这些知识不常用,又太久远了,记不住是正常,记得牢牢地那才叫奇怪呢。

  ——难不成天天捧着这些书本复习,还要学习许多他根本用不到的专业知识,说不得还要随身带着个装满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制造工艺的太阳能笔记本电脑的那些穿越者们,都早已未卜先知地放弃了平常的生活,就等着“有预谋地意外穿越”的那一天么?

  党爱国费了一番精力用来称量并混合实验原材料,在那十多个盘子里面分别放上了1:1:1,1:1:2,1:2:1,2:1:1……等不同比例的木炭、硫磺、硝石粉末混合物,共算是将实验的准备工作大功告成了。他走到前门边上,打开门伸出头向等在外面的校工要了一根刚点燃的香火,然后关上门回到了实验台前。

  这时他看见坐在第一排的实验台后的小乔身子向后缩,还机灵地捂上耳朵张大了嘴,不由得失笑道:“小乔,不用那么紧张。我虽然说过这个实验比刚才的面粉爆炸更危险,但现在我们要做的只是燃烧实验,实验药品的分量很少,又没有限制在狭小空间内,所以不会发生爆炸。”

  然后党爱国举着香对学生们说了一句“注意观察每个盘子里的燃烧速度”,便用手里的香火去点最左边的盘子。盘子里的粉末混合物发出了一阵明亮的火光和轻微的“哧啦”响声。每次看着这跳跃的微小火苗,闻到这硫磺味,总是让党爱国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和孤儿院的“兄弟姐妹”们将从附近捡回来的没有被点燃的鞭炮掰开,将里面的火药倒成一堆点着玩的情景。

  这一个盘子里的小撮粉末混合物很快就冒出一缕青烟熄灭掉了,一点都看不出来火药的威力。党爱国毫不在意地又接着去点第二个……第三个……不同比例的混合物,燃烧的剧烈程度自然不同,但其中一个接近黑火药的正确配方都没有——即使是三种混合物分别从1到9的不同整数比例配方,那也不止十几个。

  ps:嗯……感觉现在书评区好像没有动力了?咱每个月的精华和特别奖励都用不完呢,真是寂寞啊……大家有想法就说喽,你们不说咱怎么能知道呢?另外,求喜欢本书的读者建个读者群让大家来讨论吧?建好了直接发在书评区,咱给置顶就行了,3q。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