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三国当校长 0109 发电的两种方式

《回到三国当校长》0109 发电的两种方式

作者:国际精神 字数:3143 书籍:回到三国当校长

  .党爱国捣鼓出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模型之后,.而且它不像内燃机,好像很好制造。内部的结构虽然可能复杂一些,但是党爱国曾经自己缠过小电机,基本构造还是了解的。另外就算缠出来的电机不对了,起码也可以先做更简单的,把许多个线圈叠加在一起的发电机,以后再琢磨慢慢改进。

  但只要能够做出来发电机,党爱国就可以利用手摇、骑自行车、水力、风力或者火力来发电了。虽说在现今这种根本没有电气的条件下,要谈到对电的日常应用方式,大概只有给细铁线通上电流,利用它的巨大电阻来制作电热炉这一种了。

  不过发电机所产生的电,可并不是只能提供给家用电器啊。党爱国都想好了,制造出了发电机之后,他根本不着急去发明什么家用电器,甚至电动机也不着急——话说只要发电机制造成功,电动机自然就没问题了。

  党爱国的打算是用它来电解饱和食盐水,还要利用电解法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就算还不能用于大规模生产,起码也得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利用电解法制造各种实验原料。

  只要能够使用电解法,党爱国起码就能够制备出氢氧化钠、氯气、氢气和氧气,然后可以进一步给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大量二氧化碳来制造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氧化钠和碳酸钠就是工业上常用的“三酸二碱”中的烧碱及纯碱。

  而有了氯气,就可以制造毒气弹……不,是可以制造盐酸和漂白用的次氯酸钙了,而且氯气自身也有漂白的作用。只要有了这种强效的漂白剂,别的不说,起码现在生产的纸张质量就能够更上一层楼了。而且次氯酸钙还是一种有效的杀菌消毒剂,可以用在医院里净水消毒。

  另外有了氢气和氧气,就算没有什么加压技术来储存,也还是比较有用的。氢氧混合气体本身,就是一种可以用作火箭推进剂的气体燃料。分开利用的话,氢气可以充入氢气球,这比热气球可好用多了,只要不进入积雨云中也不会有太大危险;而氧气除了可以充当助燃剂给冶铁高炉鼓风之外,还可以用在医疗方面,只要注意浓度避免氧中毒就可以了。

  不过悲催的是,党爱国在实践之后发现,发电机不是那么好做的啊。只是一个闭合线圈还行,但他就算将银线缠成了最简单的,多个并排在一起的闭合线圈,电流也几乎没有增大……或者说可能根本没有变化!

  绞尽脑汁地琢磨了一番之后,党爱国才惊觉:他小学时替朋友缠电机用的导线,未必就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是普通的铜线!

  所谓的闭合线圈,不是绕出一个两个圈并排在一起就可以的。要问为什么,如果并排在一起,那么紧密相连的多个金属圈,不就等于一个较厚的金属圈而已了么?这样的话,计算圈数时还应该按照一圈来算。

  党爱国考虑到了这一点之后,一度也十分困惑。接着他又想到了实验室经常用来绕成许多螺旋圈的导线,突然反应过来,那些导线上面不是有橡胶的绝缘皮么?正是因为有着绝缘皮将每一圈相互隔离开来,计算圈数的时候才能分开来数。

  至于为什么电机的线没有橡胶绝缘皮这点,党爱国推测大概它采用的是其它绝缘方式。毕竟橡胶不耐热又容易老化,还相当厚,根本不适合在电机里使用。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党爱国所不知道的就是,电机中看似普通的导线,其实已经漆上了一层又薄又透明的绝缘漆。

  因为不知道绝缘漆的存在,而橡胶这种东西现在还只存在于美洲大陆,党爱国暂时也找不到什么绝缘的好办法,所以发电机和电动机就只能够停留在理论模型的阶段了。不过党爱国已经对学生们和相关“研究人员”说明了绝缘的问题,或许什么时候就有人能够找到解决绝缘的好办法。

  而且党爱国还特地叮嘱了华佗、张仲景等医生们,让他们留意某些能够分泌或者提取出乳液或胶液的植物——毕竟这个时代也只有医生们有机会也有必要接触各种野生植物。

  不过党爱国的脑子里根本就不知道“漆”这种古代就有的东西也可以用来绝缘,何况绝缘漆也根本不是天然漆。他叮嘱医生们留意某些植物,只是希望能够找到橡胶的替代品罢了。因为除了绝缘之外,橡胶还有减振、密封等多种作用,是一种用途很广泛的天然材料。

  尽管在制造发电机这上面严重受阻,但是在这期间,党爱国的思路经常集中在电和化学这方面,所以当他认定发电机估计是没戏了之后,思维立即从电磁发电跳跃到了化学发电——电池这方面。

  当然干电池他大概是做不出来的,他只知道干电池阳极是石墨,阴极好像是锌,但是中间填充的电解液是什么物质他就不知道了。但是“湿电池”的电解液他却知道一种,就是铅蓄电池,使用稀硫酸充当电解液——其实还有一种最简单的电解液他却没有想起来,那便是氯化钠溶液,也就是盐水。

  著名物理学家伏特曾经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

  至于阴极和阳极方面,党爱国知道只要使用两种不同的金属就可以,他的第一反应是使用锌和铅。过去他在化学课上还背过“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什么的,锌和铅这两种金属的活跃性相差比较大,在现有条件下应该是比较合适的电极板选择。

  如果这两种金属的冶炼和提纯实际上很困难的话,党爱国就只能考虑选用不同的金属一组组地实验,从中选出相对最合适的一组或几组了。但是不管怎么样,他都没有放弃研究电池的打算。何况在现有条件下也的确可以开始研究电池,并利用电池尝试着进行电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了。

  为了制备稀硫酸,党爱国需要燃烧硫磺,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水中产生亚硫酸,然后再静待亚硫酸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稀硫酸。只要有了稀硫酸,就可以通过蒸发水分的方式来获得任意浓度的硫酸。

  尽管这一方法费时费力,但比起制造“三酸二碱”中的盐酸和硝酸要简单多了。而且起码得制造出了电池,党爱国才能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造盐酸。而如何制造硝酸,他就一点也不记得了。

  经过了一番实验之后,党爱国还真的制造出来了一种酸性电池,只不过阴极和阳极暂时使用的是锡和金。他之前打算使用的阴极材料虽然是锌,但在询问了“相关技术人员”——即冶金工匠和丹鼎派道士一番之后,却得知现在的人还根本就不知道锌是什么东西。而要问党爱国自己的话,他也不知道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金属。

  在古代,铜、锡、铅、金、银、汞、锌这七种有色金属中,锌是提炼最晚的一种。虽然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锌的是中国,但是在十至十一世纪,中国才首先大规模生产锌。明朝末年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炼锌技术的记载。

  因此东汉末年的时候,金属锌还没有出现呢。而锌矿石这时候虽然已经被开采出来了,并和铜熔化制得合金——黄铜,但此时的锌矿石被称为“连锡”。党爱国又不知道锌矿石具体是怎么样子,或者有什么性状,所以就算将“连锡”放在他眼前,他也认不出来这就是锌矿石。

  除了锌矿石之外,党爱国对其它元素的单质和混合物的辨识,也都存在这一问题。毕竟古代的名称和现代的化学元素名有时完全对不上号,党爱国又没有特地去记这些元素的古代名或者别名、俗称。

  其实党爱国一开始使用的是铁和银作两极的,但在实验中他发现,这样的电池,其中的负极上的铁被腐蚀消耗得太快了,短时间内就会产生大量铁锈。所以最终他选择了锡和金这两种现在能够找到的,活动性相差最大的两种金属。

  这种电池上所需要的金子当然是贵金属,而锡也是一种比较稀少的金属,制造稀硫酸更是耗时耗力的工作,所以它的成本还是很昂贵的。

  不过作为电池来说,它却是一种很成功的电池。虽然单个电池产生的电流可能不大,但是将许多个电池使用较粗的金制导线并联起来,也可以产生满足电解法需要的电流,按照党爱国最初的设想制备出各种化学物质来。而且有了氧气,他还可以在亚硫酸溶液中通入氧气,来加速亚硫酸转化成硫酸的反应。

  另外说一句,一开始下意识地疏忽了金这种贵金属的党爱国,现在已经反应了过来,改用金来代替银制造各种导线。他这时候认为之所以后世最好的导线是银线,仅仅是由于金比银要贵重,不划算的关系。

  但实际上他却犯了个错误,银和铜的导电性能其实都比金要好。如果真是需要最好的导线的话,那么就算金子再怎么贵也不可能用不起。不过金的导电性能并不如银,它的优点是化学性质比银和铜更稳定。所以只有在需要利用金的“稳定”这个特性的仪器上,才会使用金导线。

  不过党爱国因为“不差钱”,反而可以毫不犹豫地大量使用金子做导线。结果导致了这个错误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被突然想起来要做个实验对比一下各种金属的导电性能的他给重新纠正了过来。

  ps:今天下午6点有8000推荐票的加更,非常感谢大家支持咱这本十分十分特别的纯粹种田建设经营养成。有些读者天天投票支持,真是太让咱感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