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王的小镇 第八百四十三章 暂时安置

《女王的小镇》第八百四十三章 暂时安置

作者:天国力士 字数:3779 书籍:女王的小镇

  让萧文明安心种田,他又怎么能安下这个心?

  不搞点么蛾子出来,那还是萧文明嘛!

  趁着在赶往金陵之前,就已将土地初步整合好的基础上,萧文明决心改变原本单一的种植模式,而是改之以粮食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的种植策略。

  也就是将,临海屯三百顷土地一分为三。

  其中一百顷地,种植小麦、水稻等谷物,解决吃饭问题;

  一百顷地,种植水果、蔬菜之类的副食品,又养鸡养鸭、养猪养羊,解决吃好的问题;

  一百顷地,则专门用来种植桑树,等将来初见成效之后,就可以用来喂蚕、缫丝、编织丝绸,解决穿衣服的问题。

  尤其是那一百顷桑树,喂出来的蚕宝宝、抽出来的蚕丝,要是织成了衣服,就临海屯这千把号人,那肯定是穿不完的,就可以拿出去卖出去换钱。

  本来在中国古代,丝绸就是出口创汇最好的拳头产品,只要贩到海外去,就能换回白花花的银子。

  当然了,关键是产出的绸缎质量要好,要知道,大齐朝可不是那种清朝那种海禁严格的王朝——虽然对外交贸易也多少有些限制,但并不完全禁绝海商贸易,想要从事海外贸易,一样要面临竞争,生意也不是闭着眼睛就能做下去的。

  不过萧文明现在规划得虽然好,但真正种粮、植树还要等到春天来临的时候,眼下萧文明还是要做好军队的进一步休整和训练。

  所谓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冬天万物萧条的时候把部队训练好了,等来年开春的时候,战斗力就将进一步上升,或许面对倭寇以及其他的挑战,就不用再战战兢兢的了。

  然而萧文明在训练时候也遇到了瓶颈。

  原本教习手下子弟兵一些基本的队列和基础的作战动作,就凭着萧文明带着的后世那些粗浅的军事知识,又在老夏头等几个老军的帮助下,问题还是不大的。

  然而随着训练的深入,如何提高手下军队将士的战斗力,训练出一套已经在实践当中经过检验的先进战法,那可就是一门大学问了。

  老夏等人,原本就是战斗力不强的屯田兵,老师的水平也就这样,能教出怎样的学生呢?

  而光靠萧文明回忆后世的一些军事理论,搞闭门造车那一套,也肯定是不行的。

  按理说,这个时候就要找有经验的老师傅了,可现在的萧文明既不认识会武功的高手,也不认识长胜的将军,实在是找不到靠谱的老师。

  如果说大齐朝廷的军界里他认识人的话,那就只剩下金陵城的游击将军任当思了。

  可问题是,金陵守军那样的战斗力和训练水平,就连萧文明现在的子弟兵都比不上,靠他们来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战斗力,那岂不是笑话吗?

  所以说,有时候人脉决定你的眼界,眼界决定你的成败。

  萧文明现在的人脉也就这样了,也决定了他手下子弟兵的战斗力,同样被局限在了一定的范围之内,想要再一进一步上升,看来还是需要进一步积攒人脉、积攒资源。

  但是无论如何该练的还是要练,反正后世戚继光鸳鸯阵的阵法,讲究的是互相配合、互相掩护,这个总体的原则是不会有错的。

  那就先练着吧!

  提高一下互相之间的信任度,提高一下互相之间的默契度,总不会有错的。

  萧文明这边很忙碌,却忙碌得缺乏头绪,只能走一步、瞧一步。

  而那边县令汤光耀那边也是一样。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查访倭寇的消息。

  根据两位亲王的指示,他需要将临海县所有的海岸线统统走一遍,务必要发现停泊在港岙里接近海盗的贼船。

  这件事情,关系到汤光耀前程,他办得当然十分认真,可以说是亲力亲为了。

  他亲自带领着手下的衙役们,几乎是风餐露宿地在临海县里深入查访,恨不得把临海的地方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反复丈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汤光耀查访到第四天的时候,终于在临海县北,接近外县的一处港岙里发现了三艘海船。这三艘海船规模并不大,却也能装载个百十来号人,并且船身破破烂烂、坑坑洼洼的,船上也没摆着渔网、鱼叉等捕鱼工具,一看就不是正经的海船,十有八九同海盗、倭寇有关。

  汤光耀虽然算是个颇有才干、颇有心机的文官,可它对于军事就是一窍不通,更对自己手下这几个衙役的战斗力深表怀疑。

  因此发现了海盗船的踪迹之后,他也不敢轻举妄动,而是立即亲自赶到临海屯里去求助萧文明,请他出兵来剿灭这帮盗贼。

  然而这时的萧文明却不在屯子里,而是去找温伯明说话去了,害得汤光耀又不得不亲自坐着马车赶到温伯明的草堂。

  这一来一回,就是小半天的时间,偏就是这个延误了的半天,导致贻误了战机。

  等到萧文明重新回到临海屯,立即召集起挥下子弟兵,然后在汤光耀的带领下,迅速赶到港岙剿匪去的时候,那三艘海盗船已然消失不见了。

  询问留守在此处的衙役,原来这帮胆小的家伙,眼睁睁看着百十来号海盗从容上船走人了,眼下已经消失在了茫茫的东海之上。

  如此一来,萧文明算是扑了个空,今日打草惊蛇之后,恐怕海盗再也不会出现在此地了……

  不过一个好消息是,根据留在此地目睹了全过程的衙役回忆,海盗里没有瞧见王霸的身影,说明他并没有出海,也多少留了些逮住王霸的机会。

  在惋惜之余,萧文明却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他发现海盗船停泊的这个港岙倒是个天然良港。

  只见此处一边靠着沙滩,一边靠着悬崖,正好可供小船、大船按区停泊,只要稍加整顿,就能修建起一座极具规模的海运码头。

  像这样的风水宝地,萧文明当然不能放弃,万一将来自己出息了,可以做点海外贸易了,那这座码头岂不是自己天然的前进基地吗?

  因此萧文明便对汤光耀提议:“汤县令,我看海盗虽然走了,可说不定哪天就回来了。这里还是要派人守一守的。你县里人手紧,恐怕派不出这么多人来。不如就由我派咱们临海屯的兄弟轮流在这边值守,万一遇到了海盗,一边通知县令大人过来,一边通知我过来剿匪。也省得像今天这样浪费时间,不知意下如何?”

  经过同萧文明几个回合的交手,汤光耀可算是怕了萧文明了,对于他提出来的建议,汤光耀不能不多留一个心眼。

  可问题是,现在不是同萧文明斗心眼的时候,万一在自己的治下,海盗再次从临海县登陆、再一次杀到金陵城下、再一次引发民变,那汤光耀脑袋上这顶乌纱帽,可就真的是保不住了……

  因此思来想去,汤光耀也只能答应萧文明的提议,同意由他派兵镇守此处,一旦发现有情况,就要立刻通报自己。

  海盗的事情虽然没有结果,但好歹有了个对策,而王霸那边却依旧是一点线索都没有。

  原本这个王霸在临海屯就是个刺头,平日里欺男霸女、欺行霸市的事情他干的不少,你不去找他,他还要来招惹你。

  然而这几天,王霸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居然从临海县“腾”了一下就消失了。

  汤光耀心中急切,寻找王霸不着,就派人将他的父亲扣押了起来,想逼王霸现身。

  可王霸不是个孝子,父亲被抓也就被抓了,反正衙门管饭,饿不死这个老不死的。他竟不闻不问,始终没有现身。

  着了急的汤光耀,又将平日里同王霸形影不离的那些泼皮无赖,一个个全都抓了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学着金陵城下康亲王的样子,对他们就是一顿暴打,反正这帮家伙平日里作恶多端,打也打得并不冤枉。

  谁知这帮无赖这回竟是无辜的,饶是被打得皮开肉绽、呲牙咧嘴,可就是说不出王霸的下落来。

  线索就这么断了……

  萧文明这边也盯着王霸的行踪,他的切入点,则是从徐世约那里做起。

  自打回临海县以后,他就派了三个头目里办事最认真仔细的张俊,领着几个弟兄死死盯着徐世约,看看他是否暗中跟王八秘密接触。

  在萧文明新提拔出来的三个头目里,张俊这人最为胆小怕事,可办事却是最小心细致的。

  萧文明让他调查徐世月的行踪,他就每天将徐世约的行动事无巨细地通报给萧文明:今天见的什么客、明天喝了什么茶,他都一一报告得清清楚楚,就连徐世约同东街小寡妇、西街老鸨子之间的奸情,张俊都查明白了……BIqupai.c0m

  可问题是,这个徐世约也确实没有同王霸再接触过,就是查不出新的线索。

  查不出怎么办?

  查不出那就往死里查!

  这是萧文明下达的命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