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独行刺客 第二十四章 去地府里道歉吧!

《重生之独行刺客》第二十四章 去地府里道歉吧!

作者:无敌飞天猫 字数:2660 书籍:重生之独行刺客

  贺礼和朱耷转身向另一个方向走去,拽着仍然嘟嘟囔囔的孟龙潭。

  来到刚才的山门时,他们也曾极目四望,看到旁边的山头上,还有一座古寺。

  山作为一个象形字,从外形上就可以看出来,一座山上一般有多个山峰。再大的一座寺庙也不可能占满这诸多山峰。

  比如笑傲江湖中,嵩山剑派和少林派都在嵩山上,是不是感觉他们隔了很远很远?

  既然这家寺庙不能进,那就去另一个看看。

  不过去另一座庙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不像刚才都是青石板铺就的山路,这次的路程多是弯弯曲曲的小路。

  这座寺庙看似只是在另一个山头,但是“望山跑死马”,这曲线距离比直线距离可要远了数倍。

  直到日头已近正午,三人才来到这座寺庙的山门前。

  这远看古拙的寺庙,近看就得换俩字形容:破败。

  寺庙的院墙仍在,但是多处坍塌。从坍塌处望去,内外都是杂草。

  只有从山门到大殿的这条小路,倒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路上的坑坑洼洼,渲染着它昔日的繁华,还有如今的落寞。

  山门大开,并无人值守,三人施了一礼,便跨过门槛走进去。

  走进寺庙之中,依稀可见昔日气象。一座座大殿虽然破败,多有倾颓,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规划严整、气势恢宏。大殿顶上并无飞檐拱角,稀稀疏疏地长满了杂草。

  “这寺庙不简单哪!”朱耷感慨了一句,“你们看,这寺庙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乃是典型的唐代风格。咱们从山门走来,约有半刻,却还未走到大雄宝殿,可见占地不小。唐代的时候,说不定是一方著名的丛林。”

  朱耷话多,一路上谈天论地没有停过,贺礼也知道了聊斋世界的基本情况。

  明朝末年天灾频发,帝国末日,灾民揭竿而起,鞑虏也伺机叩关。随后是几十年的混战,人口损失近半,终于打退鞑虏,重建中原王朝,国号为“夏”。

  鞑虏在与中原王朝的混战期间,学习中原的文化制度,掠夺了大量的文人工匠,也建立起了完整的王朝。

  虽然对中原的战争最终失利而退兵,但是也并没有被打垮,中原王朝也无力追击,最终划黑龙江而治。

  鞑虏从此向西进取,也建立了一个不下于中原王朝版图的游牧王朝,国号为“清”。

  中原王朝为了集中力量打退鞑虏,很大程度地依靠了地主乡绅阶层,不得不向士绅阶层妥协,让渡了许多权力。这是贺礼从谈话中猜出来的信息。

  可见聊斋宇宙之灵是从祖世界的明末历史信息开始魔改,创建了一个别具一格的聊斋世界。

  言归正传。

  古代讯息传播保存不易,所以古人十分看重“博文强识”这个技能。

  现代人一般都是硬盘和收藏夹。要向人推荐什么好东西、好玩的、好吃的,也很少有这种滔滔不绝的兴奋了,一个链接发过去就完事儿。

  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我们却好像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在朱耷的滔滔不绝之中,三人继续往前走。贺礼觉得如果自己打开录音笔,估计可以轻松完成一篇《唐代建筑风格考》这样的高质量论文。

  三人站在大雄宝殿之前,不禁一阵唏嘘。因为这本应该是寺庙内最辉煌的建筑,如今已是断壁残垣,破砖烂瓦。

  朱耷很是唏嘘感慨了一番,接着又献宝似的说起了文献记载的大雄宝殿,一般占地多大,佛像多高,多少菩萨尊者环绕,说的头头是道。

  如果不是他姓朱,贺礼都要怀疑他是徐霞客的后人了。

  三人继续往偏殿去,寻找一些没有毁坏的古迹。

  走到偏殿,发现是一方小院,不很宽敞,却打扫得干干净净。里面有一位老僧,须发皆白,正坐在蒲团上念经。

  老僧见有客人来,连忙站起来整理衣服,然后出殿下台阶,迎接三人。

  两厢见礼之后,朱耷迫不及待的询问老僧,为何寺庙如此荒凉,只有老僧一个人。

  老僧说起寺中情况,原来他以前是一位行脚僧人云游四方,也是途径此地来寺中挂单,见寺庙破败空无一人,就在此歇脚。

  后来仅如此大的寺庙,竟然荒废至此,心中不免惋惜,就定居在此,为这寺庙增添人气。

  奈何人老力薄,就只能照顾到这一个保存相对完好的偏殿。

  想起山门前干干净净的小路,原来都是老僧每天打扫,三人不由得生出一股敬意。

  “大和尚乃是真修士也!”孟龙潭佩服道:“不似如今大多数僧道之流,名曰修行者,实为吸血鬼,不事生产,诓骗大众,一心聚敛钱财,阿附权贵!哼!”

  说着向着刚才的寺庙方向恨恨地哼了一声。

  “阿弥陀佛,老僧不过一老朽,不敢当不敢当啊!”老和尚合十道。

  “寺庙虽大,多处都已经坍塌,唯有此殿保存完好,各位施主可愿随老僧一观呢?”

  “固所愿,不敢请尔。”

  三人随老僧进入大殿,殿中央是志公禅师雕像,不过手脚都是鸟爪的形状。

  两侧墙壁绘满了壁画,画中人物栩栩如生,顾盼神色都如同真人一般。画中人物衣袂飞扬,盈盈若舞。

  壁画中有散花天女,缇兰仙子,各有姿态,曼妙万方。伊衣袂款制、发髻形态、珠钗颜色、神态举止,各不相同。

  两边墙壁之上,云海佛光之中,如此多的曼妙天女,让人仿佛置身天国。

  一时众人皆为壁画夺了神智,沉浸在这艺术海洋之中。

  “吴带当风,吴带当风,这是吴道子的真迹啊!”朱耷口中喃喃道,双眼放光。

  老僧为三人拿出蒲团,三人如同机械木偶一般坐下,眼睛不离壁画一刻。如果是现代人看到了,一定会想起沉迷电视剧的小学生。

  贺礼曾去过敦煌石窟,也看过许多博物馆展览,但这是第一次真实地体验到了艺术之美的冲击力。

  它没有剥落一点点色彩,不曾有一点点岁月磨灭的残缺,也没有一个玻璃保护罩把人隔绝。它是如此鲜艳逼真,仿佛一个鲜活的世界,里面有着鲜活的仙女在打量着新来的人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