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叶黄金 第四十三章 煮茶惊四座

《一叶黄金》第四十三章 煮茶惊四座

作者:南山嘉荣 字数:1845 书籍:一叶黄金

  茶者,南方嘉木也。

  茶为健康之液,灵魂之饮。为此,农庐夫妻愈做愈深,越来越广。不久,经他俩反复揣摩,精心研制,打造出“天心毛峰”新品种。

  说起“天心毛峰”这种珍贵的茶叶,还有一段有趣的往事。

  那一年,新任祁县令带书童到云雾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斜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天鹿禅寺院中。

  长老泡茶敬客时,县令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沸水冲泡下去,只看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后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便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为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幽香满室。

  县令惊奇不已,问后方知此茶名叫天心毛峰,是天心岩山头那五棵仙籽茶树所制。

  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

  这县令名叫祁享,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来访,便将冲泡天心毛峰表演一番。

  祁县令旧友甚是惊喜,便通过王爷,想献仙茶邀功请赏。

  王爷禀奏皇上后,让他到京城表演,此时皇帝传令进宫表演,却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他这才据实说道,这是云雾山祁县令所献。

  皇帝立即传令祁享进宫受审。

  祁县令进宫后,方知未用青溪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云雾山青溪取水。

  准奏后,祁县令来到云雾山拜见长老,长老将青溪山泉水交给他。他不敢耽误,赶紧赴京城,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天心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后龙颜大悦,便对祁县令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湖广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

  祁县令心中感概万端,暗忖道:“云雾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

  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云雾山天鹿禅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元正。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天鹿禅寺下的石林中,有一墓塔遗址,相传就是元正和尚的坟墓。

  那位寺中长老所用之茶,正是农卢家供给寺庙高僧大德饮用的天心毛峰。这也是农家沿袭下来的传统。

  农庐正是以天心岩那五棵仙籽茶树为原料,制作出天心毛峰和天心银针上品茶叶。天心银针茶色白如银,形直如针,具有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

  这也印证了古人所言:“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在云雾山茶坊周围,天生野趣,环境独特,皆垂柳拂地,野花斗艳,蛙蜂齐躁,蝶舞蛰鸣。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茶坊不仅赢得了好口碑,而且饮茶环境宽松自如,仿佛有一股无形的磁场,颇能吸引三教九流的广大茶客。

  自清晨至黄昏,茶客犹如走马灯似的,你来我往,络绎不绝。至于那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茶腻子”,则终日泡在茶坊里,长时间占着座位,而善良的农庐夫妻从不对其下逐客令,恪守和气生财之道。

  而遛鸟者,作为每天第一批茶客,他们在涉足郊野遛完鸟后,进城先奔茶坊,借以歇歇腿、喝茶兼赏鸟。而茶坊早已是柴火正红、水沸茶舒、清香扑鼻了。他们与农庐夫妻互谈茶经,唠唠家常,恬淡的心情溢于言表。

  第二波茶客是一些手艺人。这些人于茶道不感兴趣,迫于生计,多在上午八、九点钟来茶坊聚会,各自沏壶茶慢慢喝着,肚子里没什么油水,因怕“水饱”后被茶涮得越发心慌,故而只是小口小口地抿,一旦被雇佣,就弃茶扬长而去;倘若无人问津,则耗至中午怏怏回家。

  午后的茶座是另一拨人马,形形色色,充斥在各个角落,一面大口喝着茶,一面交换着租赁、买卖或典押房屋的消息,或从事放高利贷的营生。还有卖艺的,混场子的,也有“打鼓的”小贩,把茶坊当作集散地,互通情报。

  茶坊虽小,却包罗万象,已然一个活色生香的大舞台。

  巫青是品茶的高手,她常常不辞辛苦地亲自填柴煮茶,然后守着一壶煮出的好茶,闻着飘出来的茶香。

  巫青觉得品茶似乎能摆脱心中的烦恼,如神游太虚,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她不但精于品茶,还有一手煮茶的绝活:将汲来的新鲜泉水注入瓦瓯,以文火慢烧,再取出精巧的石碾将翠绿的茶饼细细研磨;当听到了水沸时,才将茶叶投入瓯中。

  她独创的这种煮茶方法,极受友人和茶客们的称赞。

  今日下午,朱县令得空,与随行人员一同来茶坊品茶。入座后,朱县令问巫青,这煮茶最难的是什么?

  巫青答道,茶叶,火候,水质,器皿。

  朱县令又问,何谓“三沸之水”?

  因“三沸水”煮茶之法为巫青特色,故问之。

  巫青定下神,镇静地答道:

  煮茶之水,可分“三沸”:瓯中之水初开时,水泡小于螃蟹之眼,继而大开,水泡大于鱼眼,沸声低吟,谓之“一沸”之水,“一沸”之水煮茶,茶汤太淡。

  若再煽旺炉火,瓯中之水四面涌动,散若滚珠,沸声激起,谓之“二沸”之水,以“二沸”之水煮茶最佳。

  若炭火更旺,瓯水滚涛,为“三沸”之水,“三沸”之水煮出的茶汤,已嫌老了,不宜喝了。

  朱县令听了,大为惊讶,他没有想到一个普通女子竟有如此煮茶学问!

  在一旁观看的随从,个个称奇,连声道:“真是绝了。”

  巫青微微一笑,并不言语,接着,她将农庐备好的两种茶叶放在茶托上,指着茶叶说:“这是今年从云雾山采摘的天心毛尖茶,另一包是去年从凤山采摘的旧茶,皆是荆山产的雨前之茶。新茶掺上旧茶烹煎,香味才透得出来。”

  说着,她就将两种茶叶煎出的一盏热茶,双手捧给了朱县令:“请品茶!”

  朱县令啜了一口,果然感觉与一般茶叶味道不同,称赞道:“茶汤芳冽异常,满嘴生香。”

  朱县令又连喝了两盏,才放下盏子,说道:“好水、好火、好茶、好汤!不虚今日登门喝茶。”

  朱县令及随从告辞。

  巫青道:“官爷慢走,欢迎常来品茶!”

  这正是,茶歇人去,茶艺永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