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叶黄金 第二十六章 茶坊天地阔

《一叶黄金》第二十六章 茶坊天地阔

作者:南山嘉荣 字数:1839 书籍:一叶黄金

  巫青觉得时机成熟了,一直在心里盘算着,所以,她决定开一个茶坊。

  这天上午,她跟农庐说:“咱们开个茶坊吧,依我看,龙岩村地理位置好,山里山外进出的人多,我估计生意不会差,又方便了路人。”

  农庐一听在理,高兴地说:“那好啊。原来咱家就开过大茶坊的。”

  巫青点头称是。

  他俩又与母亲商量好,把靠路边的一间房收拾出来,作为店面最为合适。一是比较宽敞,经营面积大;二是便于清理,都是平时堆放的杂物;三是位置临街,方便做点小买卖。

  山里木材多。

  这天一大早,农庐就上山砍了几棵粗壮的松树,又砍了些细一点的,拖下山,锯成板,在院子里架起来,自然阴干。不久,他做了几块厚实的松木桌板和几条松木凳,再把家中祖辈留下的适用的桌凳清洗干净。这桌椅板凳之类的,就弄齐了。

  按照巫青的交代,农历雕了几个小物件,挂在墙上,或摆在桌板上,增添情趣。又在偏房垒了个小土灶,架上饮水壶,方便烧茶水。

  同时,在竹搭的门框上吊起红灯笼,将四周挂上松枝香草之类的,显得青秀秀的。

  最后,巫青在农庐漆好的黄色木条牌上,用毛笔写上“云雾山茶坊”几个大字,作为店名挂上去。从此,这大山深处,就多了一间饮茶的好出处。

  陆羽在《茶经》中说,泡茶的水,“山水为上,河水为中,井水为下。”

  农庐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背靠山腰,取山泉水十分便捷,他自然想到用山上的泉水来泡茶了。

  农庐的母亲说:“咱们后山的百老泉,泉水清亮亮的,泡出来的茶,好喝着呢。”

  这“百老泉”处于山腰间,常年不断流,即使是在旱季,那泉眼里照样汩汩流淌清澈碧透的泉水来。泉源处,树木葱茏,植被繁茂,野花野草环绕,四野静谧,置身于此,犹如在另一个世界,很容易让人忘了尘世的忧愁。

  于是,他上山锯青竹,裁竹节,弄好后,就沿着山势将竹筒一节一节地对接好,把山上的泉水引入家中。这样,既方便又干净,还可得茶之真味。

  山泉水泡茶,一是富含营养,有益于人体健康;二是茶水柔和甘甜,入口清滑;三是茶香醇厚,久而不散。这是巫青告诉农庐的。

  这茶坊就有了宁照庵茶室的影子了。虽说不是那么规矩讲究,但因陋就简,又有一点创意在里面,基本符合一个茶坊所具备的功能。

  一切就绪。一个别具一格的乡村茶坊,携带着农家悠远的茶香,就在云雾山深处飘散开来。

  在乡野或集镇开茶坊,从以下几则史料看,就可见端倪了:

  《唐通典》载,荆襄路,商旅不绝,沿途“皆有店肆,以供商旅。”

  五代时,楚国王马殷遣人“自京师至荆(江陵)、襄(襄阳)、唐(隋州唐城)、邹(钟祥)、复(涌阳)等州置邸务以卖茶。”

  这荆山,正处在荆襄古道之上,由此可见,民间很早就有卖茶开茶馆之事了。

  最初,农庐家的茶坊,以绿茶和茶汤的形式售卖。他们事先把熬好的茶汤,盛放在店内的大茶缸里,顾客往柜台上放下几枚零钱,便可拿起茶碗畅饮一番,笑谈趣事。

  而天心岩绿茶叶则置于茶罐里,摆上简易的茶具,顾客只要放上零钱,就可自斟自饮,无不方便自在。

  在茶坊里,茶客们谈天说地,交流情感,沟通信息,无不惬意。

  远道而来的的路人,累了,渴了,有个地方歇歇脚,喝几口茶,使行程平添一碗芬芳茶韵,得到体力的补充和一份安适,算是各取所需吧。

  近处的茶客,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结伴而来,同是为了一碗茶。

  这时光,在茶水里慢慢浸润,透着醇香,历久弥新……

  巫青心灵手巧,又在店内点缀一些时令花草和吉祥喜庆的小饰物,虽谈不上豪华奢侈,但也有一种宁静清新之感。

  这年秋冬之交,青莲镇一带突发时疫(流行性感冒),农庐家动员全部力量布施天心茶,赠送茶汤,不收分文。

  那些没被传染的人,喝了就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那些病情轻的,饮用后就痊愈了;而病重的,按调制好的方剂对症下药,则急症得到缓解,疼痛得以减轻。

  许多患者甚为感激,纷纷给农庐家或赠送牌匾,或当面致谢。县衙的官员专程来到农庐家,送来一个漆红的大牌匾,题“济世救民,茶德高尚”八个大字。

  随后,天心茶名声鹊起,需求巨增。因汤剂为液状剂型,便于人体吸收,发挥药效快。为了方便百姓携带保存和使用,巫青想出一个好方法:将药料和茶叶加工成碎末,制成固体成药茶包,因此天心岩绿和天心茶汤又被百姓亲切地称为“纸包茶”。这些都凝聚了巫青和农庐的心血与智慧。

  茶剂用途广泛,可分为茶块、袋装茶和煎煮茶。茶剂也是一种古老的剂型,它之所以广为传播,功在保留了茶药融合之精髓。早在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与元代忽思慧的《饮善正要》等书中,已详细记载了茶剂的制作和服用方法。

  一天,巫青对一位远道而来的先生说:“我家茶剂中使用的是芳香性中草药配伍,所以茶剂口感好,大家都乐于饮用。”

  那位先生笑笑,说:“正是你家茶汤地道,效果好,我才大老远跑过来买茶。”

  这茶剂不仅有汤剂起药效的优势,又集合了固体中成药便于携带和使用的优点,符合老百姓用药心理和生活习惯。之后,“天心茶汤”就成为当地中成药茶剂的代表。

  短短时日,巫青将茶叶从煎煮药茶到固体成药茶包,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因其随时取用、便于携带、疗效显著等独特功效,成为当地一般家庭的常备药品。

  邻里街坊见了农庐的母亲,都要与她攀谈,夸赞几句:你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啊,娶了这么一个能干贤惠的好儿媳!

  农庐的母亲总是笑嘻嘻的,一种自豪感写在脸上。到这时,农家终于有了转机。

  当她看到这一切时,心中不觉有几分欣喜,时不时念道:老天保佑,茶神保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