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叶黄金 第一百五十一章 荆山卖茶女

《一叶黄金》第一百五十一章 荆山卖茶女

作者:南山嘉荣 字数:2326 书籍:一叶黄金

  今天,农天一外出办事,偶然路过山脚下的村庄,看见一位卖茶女,蓦然回首,那往事历历在目,不觉沉浸在温馨的回忆之中……

  有些人,即使相处几十年,分开后毫无感觉。而有的人,见一面或者只打一个照面,就感觉相处太久太久,一辈子也忘不掉。

  农天一现在就是这种感觉!

  那是几年前的一次偶遇,农天一到荆山南面的一个茶山去看茶园,捎带游玩。那时,很少有成群结队的,都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游山玩水。

  早上,农天一从家中走出县城后,一路上,山道弯弯,不久就进入高山峡谷,有些惊心吊魄,走了半天也难见几个人,到了下午两点多才抵达那片茶山。

  离晚上休息还有一段时间,农天一办完事,看了茶园,见机会难得,就到附近的“华龙瀑”去游玩。

  那时候,他还很年轻,爬山速度也快,不一会就到了“华龙瀑”风景区,让人一见倾心,只见瀑布流速不大,上面流急而畅,中部缓冲一下,流程到了下部却显得平缓而富有节奏感,令人心旷神怡,有乐不归蜀之感。果真名不虚传。

  下山的时候,盘山的小道上有一卖茶叶的小摊子,农天一也累了,正好休息一下。卖茶叶的是爷孙女俩,爷爷上别的地方去了,小姑娘自己在守摊。姑娘个不高,长的很袖珍,很干净,黑黑的娃娃脸,总挂着笑,甜甜的,特别是那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像能说话一样。

  农天一忽然词穷,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反正到目前,他还没有见过像她那样迷人的一双眼睛呢。

  小姑娘和农天一唠家常,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就是不谈她卖的茶叶,不知道他们谈了多长时间,太阳下山的时候,他才起身和小姑娘告别,农天一不好意思,临别时竟然买了几包茶叶,他的心里还特别满足。

  小姑娘告诉农天一,她没有出过远门,没有见过大世面,也不知道怎么化妆打扮自己……他们家有几亩茶园,她采茶,爷爷炒茶,炒茶是土办法,就是把铁锅烧热,把湿茶叶放在里面,用手翻炒,火候靠人掌握。

  小姑娘说的不假,她卖给农天一的茶,回来后他特意泡了一杯,喝了,觉得不错,甚至赞不绝口。

  有一次,农天一又去了那里办事,鬼使神差地又去了一趟“华龙瀑”。可惜,荆山依旧在,不见当年卖茶女!

  受朋友委托,农天一又买了一些“华龙瀑”的茶叶。回来后交给朋友,那朋友竟然说他买的不是正宗的,是冒牌货,还说农天一怕花钱,是小抠,农天一那个冤呀,那个怨啊!

  农天一忽然杞人忧天起来:几年过去了,时世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当年那个卖茶叶的小姑娘也不知道现在过的怎么样,在做什么。

  也许,她当上了茶老板,像自己一样;也许,又在别的地方卖茶叶,她也应该变了吧,何况荆山的茶叶都在变呢?

  可能是农天一随着年纪增长的缘故吧,他很愿意回归到以前的纯朴,善良,甚至有点贫穷,现在是战争不断,世事纷争,人更加虚伪,狡诈,民不聊生,这什么时候能是个头啊!

  他喃喃自语,只有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了,那才叫幸福呢!

  农天一在心里问了一句:荆山的卖茶女,你现在还好吗?!

  茶,是温馨芬芳的故乡,是清洗心灵的地方……

  农庐常说:“一斤天心茶,四万春树芽。甚至一斤天心茶,要6万至7万个茶芽才能制成。”

  有的时候,农天一真的很难想象,要想获得百斤茶叶,需头戴斗笠、身挎竹筐、顶着烈日、弯着身子,穿梭于茂密的茶园,用手细心摘下一片嫩绿的茶芽,然后放入竹筐,这样的动作竟需要重复六七百万次……

  每当想到这里,他就心疼那些采茶女,心疼那些每日每夜苦干的茶人,也包括当年那个卖茶女……

  茶,生于天地之间,故有“茶里藏河,茶中有山”之说。农天一越来越觉得这句话的奥秘所在。他现在有了自己的一套茶的哲学,一壶茶在手,如天人合一,如抚日托月,如捧千山万水于掌中。

  茶有颜色,仿佛天地间“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般,缤纷了世界,浸润了人间……

  茶有季节。茶里,泡着一个夏,卧着一个秋,藏着一个冬,孕着一个春。天天喝茶,就如同品尽四季;一生喝茶,就像品尽人生。

  郑板桥品茶曾邀“一片青山入座”,而农天一调侃道,他品茶是欲请一条古老奔腾不息的沮江作陪。

  农天一清楚,茶最喜宁静,但他更愿意在一片大河大江的涛声中品茶,那种宁静才是最懂茶的静雅与美好!比如,他曾经在汉江边,在长江岸上,与友人把茶临风的舒畅……

  茶里有朝阳和花香,有晨露与云烟,茶里也有和风细雨,还有江水和月光。品茶,品的是万物,品的是大自然,品的是蹉跎岁月……

  农天一感悟道,品茶,品的是心。

  茶,只有投身到沸腾的生活中,全身筋骨才能舒展开,才能将自身的能量与价值释放出来,才能散发出最浓郁的生命之香。

  从荆山卖茶女的身上,农天一仿佛看到这小小的一枚茶叶,如果只是把自己藏之深宅,终日静静躺在不见天日的安乐窝里,其价值永远也难以显现,时间久了,还可能会受潮发霉,那就坏掉了。

  农天一记起《金陵琐事》上的一句话:“凡茶叶肥厚的,味道很甜但不香;茶叶瘦小的显苦涩,而苦的则香。”《茶经》也说:“啜苦咽甘,茶也。”

  所以他说,喝甜茶后饮白水水发涩,喝苦茶后饮白水水发甜;喝过甜的再喝苦的会觉特别苦,尝过苦的再尝甜的会感特别甜。

  汪紫薇听后,笑道,你真是茶仙了。

  农天一辩解道,苦是茶的真味,也是生命的真味嘛。好茶总是先涩后香,人生总是甘苦交叠,关键要一一尝过、细细品味、时时咀嚼、慢慢感悟。有时最苦涩时正是芳香将至,最甘甜时却有苦涩暗藏……

  汪紫薇也被他感染,若有所思地说,喝茶,最沮丧的是把甘甜泡在茶里,喝出的是苦涩;把快乐泡在茶里,喝出的是烦恼;把幸福泡在茶里,喝出的是痛苦。

  他俩像在绕口令,农天一接着说,喝茶,最惬意的是把苦涩泡在茶里,喝出的是甘甜;把烦恼泡在茶里,喝出的是快乐;把痛苦泡在茶里,喝出的是幸福……

  所以说,人生所有的苦是能够一一煮沸的,那煮成的就是一杯杯淡淡的清香。

  农天一又说道,茶花的味道浓但是没有香味,香气都凝聚到叶子里面去了。

  世上所有开花植物几乎都是花香于叶,花艳叶素,花贵叶贱,唯独茶树,却是叶香于花,叶贵花贱。

  汪紫薇也有自己的见解:在茶里,叶虽不美却是主角,花虽漂亮却为配角;花虽争奇斗艳,叶却傲于花丛。

  经过做花茶,农天一感悟更深,他说,花多美在外,茶之叶却美在内;花多香于外,茶之叶却香于内——那是一朵人间最美的绿色的花,那是一缕最醉人的心香。

  好茶多生自幽谷峻岭、长于高山云雾间,尽享日月光华、饱餐风霜雨露,还远离污染、嘈杂的环境,一生与青山绿水相伴。

  农天一的思绪又飘到那个荆山“华龙瀑”那个卖茶女身上,因为她是一位脱俗的少女,他的印象极为深刻,因此他似有所思地说,过去为了出好茶,是让少女在清晨用嫩手去采,且经少女的唇吻、嘴含,虽夸张,但在采茶制茶中,手汗、身脏、口臭、酒气,以及器具不洁、环境污浊,都是影响茶质的大忌。

  汪紫薇听后,笑的直不起腰来。稍后又说,“还少女呢……”

  农天一见状,来了一句,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嘛,好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