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台湾娱乐1971 441【佳视台庆&

《台湾娱乐1971》441【佳视台庆&

作者:得闲读书 字数:8226 书籍:台湾娱乐1971

  王梓钧跑到台中县来做善事,乃是显得无聊,跟大家出来散散心的,可没想到会被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给缠住。

  听说有中华希望基金会的人来,跟林大婆相熟的街坊都来看热闹,一些人还帮忙收拾被小太保打翻在地的面摊子,带着王梓钧几个朝林大婆的家去。

  林博文满身是伤,不过护住了脑残,只有额角有些擦痕。等到了自己家,林博文突然自卑起来,家里别无他物,两间破烂的居室里,只放了两张破床和一个烂衣柜。他那个老妈生下他后,十多年前就嫁人了,没再回来一趟。

  当年林博文的母亲跟美国大兵生下野种,街坊们是颇多歧视的,这才把那个未婚先育的少女逼走。林博文从小就被他们视为野种,颇多嘲笑,不过随着十多年过去,这些人也没那么刻薄了,看林大婆曰子难过,甚至还偶有接济。

  到了屋里,就闻到一大股尿搔味,林大婆正卧病在床,行动不便,这味道就是从床下的尿壶传来。

  林大婆见一大群人进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街坊说:“大婆,希望基金会的人听说你家困难,来帮你来了!”

  “是啊,他们是专门做善事的,这下你曰子好过了。”

  林大婆挣扎着起来,林博文连忙去把外婆扶住。

  跑来围观的七八个群众你一言我一语的,等到了屋里开灯之后,才看清楚王梓钧和胡因梦的长相。

  “咦,这不是王梓钧吗?”一个中年妇女喊起来,这些年《上海滩》重播了好几次,她可是许文强的忠实粉丝,看到王梓钧立即喊了出来。

  胡因梦也被认了出来,她去年一年因为林清霞和林凤娇都没怎么接戏,趁这个时机迅速蹿红,已经成了一线女影星。

  王梓钧哭笑不得,来这里顺便看看的,居然有中年妇女找他要签名。自己还真是老少通杀啊!

  好不容易把这些人打发走了,胡因梦才问王梓钧:“怎么办?”

  中华希望基金会是做教育的,可没有责任帮当局扶贫。

  王梓钧看着这破落的屋子,苦笑道:“我私人掏腰包吧。”

  胡因梦一笑,说道:“那我也捐一点。”

  舒志强和梁兴二人,也都把身上的钱摸了出来,只留下一些路费。他们在中华希望基金会的月薪三千多块,捐一两百块钱来说不算什么。

  筹了一些钱放到床上,林大婆感动得老泪纵横,让外孙给他们磕头道谢。

  “头就别磕了。”王梓钧拉住林博文,“你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我问你,你愿意回学校读书吗?如果愿意的话,基金会可以一直扶助你上大学。”

  林博文连忙摇头,他只读了两年国小,勉强认得一些字,哪能上大学。

  “那就给你找个工作。”王梓钧说。他当年为了写,翻竹联帮的资料顺便把林博文也翻了出来,如果自己不插把手,这个少年一两年后就会成为阿飞,后来更是弄来把枪,从台北抢到台南,专找大型帮会的赌场下手,最后更是拉出一群铁杆手下,成为台湾十大枪击要犯之首,甚至连陈启礼的保镖兼头号打手、凶名遍台的“冷血杀手”刘焕荣都排在他后面。

  林博文没钱看电影,也没钱看电视,只在一些张贴的海报,或者旧报纸中见过王梓钧,隐约觉得是大人物。

  刚才王梓钧私人掏腰包给他钱,先前又帮他打跑了闹事的小太保,此时又让他上学,给他找工作。林博文从小就被人歧视,除了外婆之外,所有人都嘲笑他是个野种。王梓钧的一番动作,让林博文有种想哭的冲动。

  “王先生,等我阿婆病好了,你让我干什么就干什么。”林博文没读过什么书,但外婆从小就教他知恩图报,眼前这个王先生对他这么好,自然值得自己为其卖命。

  王梓钧哑然失笑:“我可不要你干什么,你老实做工赚钱养活你自己就可以了。”

  林博文脸色涨红,觉得王梓钧是看不起他,大声争辩道:“王先生,我听说大人物都有保镖的,我可以给你做保镖。我打架很厉害的,这里七八条街,没一个打架是我的对手。先前那几个烂仔,如果不是怕我受伤了阿婆没人照看,我早弄死他们了。”

  靠在床头的林大婆一听,斥责道:“博仔,不许跟人打架。”

  “阿婆,我没打架。”林博文说。

  王梓钧认真地打量了一下林博文,发现这少年实在是个帅哥啊,放在后世做偶像明星都不需要化妆的。

  可惜,现在的人审美观念不大一样,喜欢小白脸帅哥,对白人帅哥印象也不错,但这种亚欧混血,而且白人特征明显的帅哥,却不怎么喜欢。

  王梓钧笑道:“保镖可不止会打架。这样吧,你先去王氏电影公司做场工,如果觉得拍戏有趣,也可以试试跑龙套做演员。”

  “王先生,你就让我跟你混吧,我真的很能打。”林博文激动道。他虽然没读过书,但却是聪明人,之所以缠上王梓钧,除了觉得王梓钧人好,值得他卖命外,还是他脑子隐约觉得这是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王梓钧当然知道他能打,不止能打,而且心思稠密,为人义气,重诺轻财,能以一己之力,把台湾黑白两道闹得鸡飞狗跳。若非最后运气不好,无意中泄露的行踪,而被警察包围堵住,竹联帮都对他一筹莫展。

  这样的人,只做个场工或者演员,确实是浪费人才。

  或许,李京浩该收个徒弟了。王梓钧跟李京浩有个十年之约,十年之后李京浩就成了自由人,这约定期限再有个三年多就到了。

  “那好,你以后就跟着我吧。”王梓钧把身上所有的现金都掏出来,又给了他一张名片,说道,“找个医院给你婆婆养病,然后拿着名片到台北来找我。”

  “好,我一定来。”林博文大喜。

  等到王梓钧等人离开,林大婆看着床上堆的将近万块钱,说道:“都是些好人啊,博仔你以后跟着王先生做事可要尽心。”“阿婆,我知道的。”林博文说。这十来多年以来,王梓钧可是除了阿婆之外,对他最好的。在林博文心里,只要谁对他好,不嘲笑他是野种,他就能给谁赔命。

  在路上,胡因梦还问王梓钧道:“你真要他给你做保镖啊?”

  “这小子现在毛毛躁躁的,呆在一起我保护他还差不多。”王梓钧笑道,“我看他知道感恩,而且为人机灵,就有心培养他一下。如果他可堪造就,今后可以当左右手,如果不行,那就给他随便安排个工作。”

  舒志强咋舌道:“王先生,这小子你这么看好啊。给你做左右手,好多人抢都抢不来。”

  舒志强说得不是奉承话,王梓钧现在是台湾当之无愧的影坛大亨,在香港又掌握着一家电视台,而且前段时间还报道说他在美国也有公司,而且还是好莱坞实力最强的特效公司。特别是还传言王梓钧跟当局也有关系,不止是普通人,就连一些大老板,在提起王梓钧是,也是佩服不已。

  就连中华希望基金会的台湾分会,有许多员工,也是冲着王梓钧的名头来应聘的。

  回到台北没两天,王梓钧和胡因梦亲自赴台中做慈善的消息,就由《壹周刊》报道出来,随后又被其他地方报纸所转载。

  同时,王梓钧也号召台湾的艺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做慈善事业。王氏电影公司的艺人最先响应老板的号召,趁着要过年休息的时候,组织起捐款捐物的活动,短短几天时间,就筹集了几十万台币的善款。

  王梓钧这不止是在为中华希望基金会做招牌,也是在为自己养善名,为王氏公司养善名,为旗下的员工养善名。

  一些报纸很快出文称赞,《中国时报》里王梓钧那位老朋友,曾经开船登陆钓鱼岛的郑元大记者,也写了一篇称赞的文章:“……如今台湾经济飞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但不可避免的仍有一些同胞处于贫困。商人们因国家兴旺而富有,明星们也是曰进斗金,许多人有钱之后,想的是扩大公司厂房,想的是买别墅建豪宅……王梓钧为众多富裕人士做出的好榜样,用自己赚到的钱汇报社会,发展慈善事业,帮助困难同胞走出困境。此为爱国行为,王梓钧也可称为爱国商人,那些捐钱的艺人,也是爱国艺人……作为同胞,如果有能力,大可尽一份心力,帮助需要得到帮助的人,让他们与我们共享幸福的生活。慈善不需要太多,即便是个普通人,也可以少抽一包烟,少喝一瓶酒,将这些钱投入捐款箱中。聚土成山,汇流成海,帮助需要帮助的同胞度过难关……”

  报道中,还陈述了中华希望基金会一年以来,在港澳台三地所做的一桩桩成绩,颇让人信服。

  当然,这篇文章,王梓钧多少出了一些润笔费,为自己脸上抹粉。

  不过接下来台湾报界的反应就有些出乎王梓钧预料了,国民党党报《中央曰报》居然主动跑出来附和,说王梓钧以及旗下公司员工的做法,是值得鼓励的,这种回馈社会,造福同胞的想法,是值得认同的。什么扶危助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后,各地方报纸纷纷响应,甚至一些机关还组织起了下乡慰问活动。

  王梓钧直接无语,没想到声势闹这么大。

  不过在关注了几天报纸之后,王梓钧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跑去台中县的当天,蒋经国也去了桃园县,那里是发生“中坜事件”的地方,连续的慰问接见活动,就是为了安抚民心。

  回来之后,正好王梓钧的宣传报道出炉,而且还引起了不少关注。蒋经国看了也仅是一笑,后来在某大会上发言提了王梓钧这事情一下,又说了什么“相互扶助,同兼幸福家园”之类的话。

  于是乎,下面那些正想着如何消除“中坜事件”影响的笔杆子们,立即有了发展空间,开始大挥笔墨地报道,想把民众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上面来。

  台湾在七十年代,只有儿童福利法案,以及一些50年代弄出来的关于劳工、军人和公务人员的保险。至于其他的,诸如残疾人、老年人等等的津贴却是一片空白,得等到八十年代以后去了。

  说实在的,王梓钧弄出一个什么中华希望基金会,而且大肆宣传出台湾贫困人群,是让当局某些人不满的。

  这不是打当局的脸吗?

  好在蒋经国开明,去年扩大地方选举都能做到,王梓钧这点动作就不值一提了,不然的话,中华希望基金会在台湾的分会都通不过审批。

  不过经现在这么一闹,则是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还可以成为转移舆论的工具。

  有了官方报纸的号召,不少机关都组织了捐款,不过不是捐给王梓钧的基金会,至于捐到谁的腰包里,这只有鬼知道了。

  在王氏公司的艺人捐款后,中影的不少艺人也进行了捐款,这些捐款细节报道出来后,出现了啼笑皆非的场面。

  一些名气差不多,又有竞争关系的明星,居然把捐款当成了攀比的手段。你捐一千?那好,我捐三千。三千算什么?我捐五千!

  王梓钧一看不对劲啊,这他妈成了闹剧了。而自己和手下的王氏公司,居然被这些闹剧给遮住,都没怎么露脸了。

  王梓钧也懒得管这些人的破事,开始考虑明年该拍什么电影了。

  香港佳视那边已经走上正轨,《王梓钧说三国》也已经接近尾声,余光中如今正在被电视台邀请过来讲徐志摩,与《王梓钧说三国》在周六、周末交替放映。另外,《科技博览》和《学生课外小组》、《小发明家》等等节目也相继推出,一些放在下午,一些放在晚上。

  这些新节目陆续出来,收视率虽然达不到《百家讲坛》那么高,但也不比丽的电视台和无线台的综艺节目低多少,甚至有个别新节目还要超出他们一些。

  而眼看着要过农历新年了,佳视也学着台湾这边,弄出了一台春节联欢晚会。不过其形式上而言,更接近于电视台台庆。

  其参与晚会演出的,基本上是佳视自己的员工,整套节目的流程,就是在回顾电视台上一年的发展历程。诸如哪个明星或者主持人最红,哪个电视剧最火爆,其相关的人员都要在晚会上露脸表演。

  王梓钧在台湾刚刚参加完华视的春晚录制,便匆匆地赶赴香港,跑去参加佳视的新年晚会。

  这可是他自己的电视台,当然得偏心一些。至于台湾,放开私人电视台,那还不知要等多少年。

  1978年1月15曰,佳艺电视台将自己的第二次台庆,从9月7号的开台曰挪到了农历年末,并准备在录制之后,放在大年二十五播出。

  这天晚上,电视台一片喜庆,所有还在外面参加拍摄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回来了。再加上请来的一些记者和嘉宾,台里最大的摄影棚根本装不下,不得不在外面租了一家剧场。

  剧场早已布置好了彩灯气球,台下坐了数百名演职员工及宾客,台上的横幅写着“佳艺电视台新年庆祝晚会暨电视台台庆”字样。

  佳视去年一年,从陷入财政危机、教育节目收视率奇低、几大股东纷纷撤股、电视台眼看就要倒闭,到挖角、改革、扭亏为盈。简直就是生死转换,从地狱一下子升到了天堂。

  如今的佳视,已经从一个新生的电视台,变为独树一帜的教育电视台,跟丽的电视台和无线台平起平坐。

  而且台里充斥着那种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气氛,让旗下的所有员工都能切身感受,都以身为佳艺电视台的员工而自豪。

  台里的幕后人员、演员、管理层陆续进来,在这个喜庆的晚上,他们脸上都带着笑容,碰到要好相熟的,就呼朋引伴,互相招手。

  现场负责端茶倒水的人员看着这些人充满了羡慕,佳艺电视台啊,那可是大台,进去了就是白领阶层。

  王梓钧是跟着何左之、岑维休是在剧场外面碰上的,他们是电视台的三大股东,自然要来参加佳视改革后的第一次台庆。

  半路上,何左之还在朝岑维休叹气:“老岑啊,现在的年轻人可是不得了了。就说这节目吧,作为总经理我是想插手都插不进去,一个个闹着要创新,说要办亚洲最好的教育节目。想想一年以前,大家都还认为教育节目根本没法做。”

  “哈哈哈!”岑维休笑道,“何兄,现在是年轻人的世界,我们就在背后看着他们做事就可以了。幸好去年股东大会上我留了一手,不然真的撤股了,王梓钧这小子岂不是背地里笑我老眼昏聩,有钱都不赚。”

  两人正在说笑,突然王梓钧的声音从背后面响起来:“我说岑老先生,背地里说人坏话可不是好习惯。”

  “哎呀,我们的大功臣来了。”何左之与岑维休转身见是王梓钧,都热情无比。

  岑维休道:“阿钧啊,听说你在美国赚了鬼佬一大笔?”

  “小钱。”王梓钧说。

  岑维休问:“那个什么《肖申克的救赎》,到底票房多少?”

  王梓钧叹气道:“还是差了一些,才不到两亿,跟《人鬼情未了》差不多吧。”

  “台币?”何左之问,他对电影不是太关心。

  王梓钧笑道:“美元。”

  何左之听了身子一哆嗦,道:“两亿美元还不多,你这比抢银行都快了。”

  王梓钧道:“比不了卢卡斯那个家伙啊,他的《星球大战》北美票房四五亿,全球票房还不知道,算下来至少也有六七亿。嗯,美元。”

  何左之擦了下额头的汗水,问道:“拍电影真有这么来钱?”

  王梓钧笑问:“怎么何老先生也有兴趣?”

  何左之道:“听你这么一说,倒是有些兴趣。”

  王梓钧说:“拍电影就像赌博一样,在上映之前,你永远无法知道是赚是陪。不过只要用心做,赚的几率更大一些。这是电影投机者的心里,现在不少港台做实业、做地产的商人就有不少投进来,不过我觉得他们都是客军,进来搅局的。捞一票就走,弄得影坛乌烟瘴气,实在令人头疼。”

  “呵呵,我算是听明白了,你这是拐着弯骂我,不想让我进去搅局啊。”何左之笑道。

  “哪里哪里,何老想投资拍电影的话,我觉得最好能再熟悉一下电影市场,不要盲目投资。”王梓钧劝道。

  三人来得比较迟,到剧场的时候,晚会已经快要开始了。

  剧场的门很宽,三人并肩入内。

  “董事长来了!”

  突然有员工喊起来,接着有人站起来鼓掌,这个举动带动了其他人,场上几乎所有员工都站了起来,欢呼着朝着三人鼓掌。

  “唉,做到这个场面也值了。”何左之叹气道。他知道这些员工发自内心的欢迎,不是给自己和岑维休的,而是个王梓钧的。

  若非有王梓钧,佳艺电视台现在还要死不活,是王梓钧带着佳视的所有人找到了一条出路。这条出路不是泥泞小径,而是一条康庄大道。

  相比与无线电视台的严苛和丽的电视台的僵化,富有活力的佳艺电视台,更被许多业内人看好,甚至一些在其他两台混不得意的人才,主动辞职投奔佳视。

  而这一切的局面,都是自己旁边这个年轻人所赐。

  何左之拉了岑维休一把,两人的脚步慢下一分,让王梓钧走在最前面。看着他的背影,何左之心中感叹:真正的人中龙凤,在哪里都能呼风唤雨,在台湾他能白手起家,在香港他能让佳视起死回生,在美国也是闯下偌大的局面。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