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阴阳师 第一千八十三章 合攻汤和歌(上)

《都市阴阳师》第一千八十三章 合攻汤和歌(上)

作者:巫九 字数:1791 书籍:都市阴阳师

  阮雄与他的妹妹阮星,以及几个跟班,径直离去,薛蟠也要走,被宝钗打了个眼色拦住。

  “妹妹?”

  薛蟠不解道。

  宝钗拧了拧眉,暗道这哥哥真是没救了,明摆着秦钟有大才,就与不与他结交,也别轻易站他的对立面啊!

  可这种话,也没法和薛蟠说,只能寄期望于自家这个蠢哥哥,早点开窍。

  “咦?”

  这时,有仆役奉上了笔墨纸砚,宝钗侧头看秦钟书写,不禁轻咦一声。

  秦钟的字,也是颜体,但是与阮雄相比,更显老道,并隐有柳骨风韵。

  书法界,素有颜筋柳骨之说,秦钟的书法启蒙,正是颜体加柳体,正楷写好了,再写行书,这是他从小就开始练的字体。

  一笔笔行书,如行云流水,又如波涛渐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宝钗忍不住道:“想不到秦公子除了吟诗,还写的一手好字呢。”

  经宝钗这么一说,周围很多人纷纷以狐疑的目光看来,就刚刚短短那么一会儿,秦钟的老底差不多被揭开了,寒门薄宦出身,老父五十岁才有了他,家里也较为清贫,既没有财力请来名师,也不比科举世家有渊博的家学。

  要说诗作的好,还可勉强推为天赋得了,可是写字总要一笔一画的练吧,如岳飞小时候那样,拿个树棍,在沙子里面练字几乎是不可能的,蘸水在硬地上练字,更是胡扯,要想练一手好字,就得花钱,买名家字贴、笔墨纸砚,还得大量买,以秦钟的家境,根本买不起。

  而更重要的是,这小子从小就游手好闲啊,心思从来没放在读书上。

  秦钟暗暗叫苦,尤其是三大院长的目光也投了过来,只得道:“薛姑娘要问我,我也说不清,自启蒙时起,字就是这样写,实在是没法细说。”

  “哦?”

  宝钗美眸微眯,明显不相信。

  马佑忙道:“自古以来,就有人生而知之,字写的好,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以秦兄的诗才,难道配不得这手好字?”

  “倒也有几分道理!”

  宝钗不置可否,饶有兴致的看着秦钟一笔一笔的写完。

  秦钟被看的如芒刺在背,暗道,这姑娘不好糊弄啊!

  好在张奇及时开口,问道:“诸位可还有佳品与我等共赏之?”

  这真是开玩笑,珠玉在前,谁愿献丑?

  “既然如此,此次文会到此为止,我等谨祝各位高中春闱,告辞!”

  王知拙深深看了眼秦钟,大袖一挥,与张奇、赵三泰,带着一群人,缓缓下了高台,渐渐远去。

  “秦兄大才,当真是不鸣则己,一鸣惊人,此诗必众口传唱!”

  马佑呵呵笑着向秦钟拱手,秦钟的才情连他都妒忌,但妒忌属人之常情,他的本性不坏,并且是秦钟为他挽回了名声,很快就释然了。

  秦钟回礼道:“不过一时兴起罢了,若是再来一首,怕是难登大雅之堂!”

  杨士渊哈哈一笑:“作诗哪能如吃蚕豆那样,想来就来,秦兄谦虚啦,不过秦兄别看阮雄表面豁达,实则心眼极小,还须小心为妙,春闱之前,千万莫出差池。”

  秦钟点头道:“杨兄说的是,这几日,我就不出门了,专心在家备考,走罢,我们也该回去了。”

  说着,看了眼宝钗,略一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便与杨士渊和马佑离去。

  ……

  三大院长回到临湖不远的宴宾楼,刚一进门,张奇就哈哈笑道:“守谦兄,这金陵地界,果真是卧虎藏龙,想不到一个寒门学子,竟能做出传世名篇,丙辰兄未去现场,着实可惜呐!”

  一名面容清瘦的中年人,目光缓缓移开水镜,镜里,清晰的显现出了会场的情形,这正是上元县令夏守谦,是前明复社重要人物夏允彝之孙,夏完淳之子。

  百年前南明覆灭,夏允彝父子心知天命难违,却不愿于新朝为官,归乡隐居,朝廷也没有为难夏家,夏家以诗书传家,在苏杭一带颇有名声,于夏守谦一代开始出仕,夏守谦也不负重望,高中两榜进士。

  夏守谦点头道:“此子气宇轩昂,无卑贱之色,秦业老来竟得了个麒麟儿,着实天意难测,不过诗词究竟是小道,终究还是要看文章。”

  王知拙道:“我等自然不会让守谦兄为难,只望守谦兄多留意些,莫让此子在考场上被人暗算。”

  “哦?你是说阮家?”

  夏守谦不置可否。

  张奇哼道:“阮家人向来心胸狭窄,阮雄今日丢了脸,绝不会善罢干休,很可能会出盘外招,如今太上已退位,却退的不干净,今上束手束脚,四王八公仗太上余威,只手遮天,营私结党,众邪盈朝,朝野早已怨声载道,只怕朝廷要起大动荡。

  天命司想做什么,我们没法去问,我们只须做好自己的事,尽量聚拢人才,以不便应万便,我们三大书院脱胎于复社,守谦兄父祖也皆为复社中重要人物,有不教明珠蒙尘之责。”

  “嗯~~”

  夏守谦缓缓道:“他若有真才实学,我扶他一程又有何妨。”

  “哈哈~~”

  王知拙、张奇与赵三泰三人相视一笑。

  秦钟自然不清楚自己被重点关照了,在东园外与马佑及杨士渊分开之后,就径直回了家。

  虽然一首诗作让秦钟小有了名气,可是金陵城太大了,有几百万人口,他的诗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基本上没什么人关注到他。

  他也乐得清净。

  对于别人来说,最后半个月临时抱佛脚完全没必要,十年寒窗的积累,不欠这数日之功,倒不如在考前游山玩水,放松心态。

  可是秦钟不同。

  虽然死过一次,让他把前世读过的书全部记了回来,包括当作杂书看的明清科举大全,里面各种范例试题都有,却总是眼高手低,从未真正参与过本世界的科举,他不敢放松,自己给自己出题,大量练习,这就和高考前的题海战术一样,取巧不得。wap.

  秦钟争分夺秒,以咏叹诵读法读书,每多读一天,文气就能增长一小丝,令他惊喜的是,记忆力与思维能力也能有所增加。

  一般他早起练剑,白天读书做题,天黑熄灯睡觉,经脉间流淌的剑气已经汇聚成细小的涓***气神也前所未有的好。

  不觉中,已至考前最后一天,需要去县里报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