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剑泣震三界 第两百一十九章忆往昔之事,说今日情缘

《剑泣震三界》第两百一十九章忆往昔之事,说今日情缘

作者:离羽琴 字数:2538 书籍:剑泣震三界

  此言出孩提口,论谁听了不感伤,禅勋眼角含泪道“你我虽是师徒,却无需守那诸多礼节,在健康时,以兄妹论称,今后天涯漂泊,也当是兄妹,祸福与共。”

  “弟子谨遵教诲。”

  “吃吧,我自有护身之能,无需担忧。”

  梦梨雨拿起肉大口吃,心中对禅勋多有情愫,少年未知,但确已生长。

  师徒二人于渺无人烟处走了有五六日,至渤海之滨,见一钓者,约莫是知天命的年纪,铜冠玉簪束发,裹粗麻墨色披风,端坐青石之上,时下已是深秋,寒风凛冽,梦梨雨行路尚需裹紧衣衫,然观钓者满面朱色,竟无丝毫寒相,可见此人绝非平常人家。

  禅勋三五步处抱拳问道“先生,可知此去圣山需多少路程?”

  “天意如此,我北海之宗门恐从此不得安宁。”

  “原是同宗前辈,但不知因何事不得安宁?”

  “剑卫一脉,主教离山已有三百余年,眼下正值多事之秋,今时回门,必不是降幅。”

  禅勋眉头紧锁,按剑而忌,问曰“敢问尊长法号?”

  那人叹气,收起钓竿答道“老朽号风傲,与你同宗异脉,为北海练世之人,早年与忘忧有缘,算起来是你的师叔辈。”

  将信将疑的信了,行跪拜礼道“弟子禅勋拜见师叔(弟子梦梨雨拜见师叔祖),既不能归宗,当何去何从还请师叔指点迷津。”

  “日前算到有异人来此,特来等候,不曾想是故人来,罢了罢了,祸福且先不论,这便引你二人回门见了宗门掌教师兄,听他作何安排。”

  无论结果如何,但至少是个归处,禅勋心中欢喜,三扣九首大道“弟子拜谢师叔。”

  “我已是方外之人,无需这诸多礼节。”

  风傲收起鱼竿,梦梨雨跪行上前,只听得他缓缓道“此物乃商周数百名匠取上古青铜打制,能打妖魔鬼怪,能钓三界万灵,遇有缘人轻如鸿毛,称心如意,若是契机不对,则重如泰山,有害无利。

  听他说得如此玄乎,禅勋不禁凑过去仔细验看,确见鱼竿之上满布铜绿掉线乌黑如墨,想来也绝非寻常之物,再看鱼筐,心中更是震惊,筐中无水,鱼儿竟能畅游!

  此等异事,一路上虽多有耳闻,然亲眼所见,仍旧难掩惊奇,问风傲道“这鱼筐有何来历,似非人间之物。”

  风傲神色得意,举起鱼筐炫耀“相传,天地初开之时有一仙者,乃盘古大神灵识所化,有统御三界,领导万灵只能,为女娲、伏羲之长,天帝之师,人应天道而生,大地之上育有三奇,炎帝、黄帝、蚩尤,彼此征战不休、兵戈不止,终致使魔界入侵,三界动荡,仙者不忍盘古大神创造的世界就此毁灭,乃以金身封住魔界入口,阻断魔兵通往三界;人魔之战止戈千年,仙者灵识化作一株藤蔓,恰逢有练世者途经,受仙者之托,割其一脉编筐,此筐可装天下妖魔,渡天下灵长,百余年前,机缘顾我,得此钓竿鱼筐,虽未位立仙班,却可如仙家之门,与人解难,受食香火。”

  禅勋若有所思,问道“如此说来,凡灵善入筐,均可寻得一个好归宿,凡恶者入筐,定是万劫不复。”

  风傲捋捋胡须,哈哈笑道“非也,非也,此事还有后续,魔界有一巫,生在洪荒之前,善使幻术,曾随魔兵征人界,然因迷恋红尘美景,决意罢兵止戈,遨游三界,红尘中邂逅一农家女,然因人魔有别,中未能结果,此女在临终前向他要了一个美梦,在梦中两人白头偕老;后巫师得此物,灌注毕生所学于其中,因此鱼儿还以为自己在水中,欢快得很。”

  “如此,此物是正是邪?”

  风傲将鱼筐递与禅勋道“你仔细看看。”

  禅勋翻来覆去看了无数次,始终不得其中奥秘,不明风傲用意所指,放下鱼筐抱拳道“弟子愚昧,请师叔明示。”

  自筐中取出一黄金鲤放生,又将鱼筐置于水边,鲤鱼在水中畅游半刻,围着鱼筐转了数圈,竟自己跳入筐中,风傲将鱼筐收回说道“祖道重灭戴邈一门,救晋国数十万百姓,是善是恶?赵军所至,民不聊生,石虎残暴,以人为食,唯独对你师徒有恻隐之心,是善是恶?鱼已得自由,却甘愿再度入筐,是善是恶?功过得失本无尺度,人言其对,便是对了,人言其错,便是错了,莫看今时人论,但听后人评说。”

  “弟子受教,谢师叔点拨。”

  “圣山之上多有经论,即来,兵戈之外多养心性,心性通明,路自能通明。”

  “是,弟子谨记。”

  风傲语罢,自领路前去,路途中为二人讲圣山之精奇,北海之壮观。

  荒野处行足六日,遇一山亭,曰:十方亭,题有一联,上书“四海升平时,吾自归仙路;”下对“塞外狼烟起,舍身救黎民;”横出“神人共鉴。”

  “此亭乃立派祖师所建,用材多有渊源,石柱取九州十方奇材,上携十方灵物,出入两口皆托阴阳,两极相生相克,正是我道门之心,人至亭中,脚踏昆仑翠玉,头顶四方神兽,入亭,已在圣山之中,过之,身在圣山之上。”风傲脸上布满说不出的神色,看不出是何种心情。

  禅勋师徒不如亭中,果见翠玉地砖,地砖南北有九州儿子,吊顶白玉上雕饰四方神兽,神态栩栩如生,不禁惊叹“圣者巧匠之功,苍生福祉。”

  “凡天下事,物极必反,梦中多有奇能子弟,天池圣水可救治天下痼疾,然师祖有言‘入亭已是圣山士,出亭复归红尘人,两步相关,无有因果。’故凡人只知‘北海宗门在圣山,剑卫英名代代传,未晓天池育仙者,灵丹妙药在天庭。’”风傲此言,似是惋惜,似是感叹,又似是诉说些什么!

  禅勋未能明隐喻所指,转而问道“师父曾与我说宗门事迹,每每止于北海不毛之地,此是何方?”

  “史志记载,二位师祖曾随庄周游历北上,至不毛之地,冰雪覆盖,地无四季之分,至极寒处有海,未知其大小,因地最北,名为北海,雪地见熊,为善战之神,水中有鱼,其大未能见边,天只两日,一正一邪,正者与时相对,邪者足六月之长。”

  禅勋对此甚是好奇,追问曰“至北海需多少路程。”

  风傲摇头答曰“不得而知,我与师兄曾数次北上,均因不能受其苦寒,无功而返。”

  禅勋还想再问,风傲却不愿再答,起身道“今日天色已晚,快快上山去吧。”

  出山亭走了十余里,见一八九仗石碑,这便到了北海一派宗门,然石碑之外未见他物,心中甚疑,此是何地?

  风傲手中鱼竿舞动数下,百级阶梯便现在眼前,这才明白,这石碑竟是北海一派与红尘凡世相别之结界。

  方才踏上阶梯,数百余青衣剑客迎来,见禅勋二人面生,为首的作揖问道“师叔,二位何方尊者,山门规矩,若无掌教手谕,请至偏栈歇息。”

  “乃剑脉传人,速速通告你师父及众长老。”

  那人让开道路,吹响号角,风傲说道“你速去剑冢请蒲翁来,就说故人来了。”

  随风傲至议事殿,里面有八九人在座,观衣着,禅勋师徒皆是晚辈,行跪拜礼道“弟子参拜众师叔伯。”

  “信物与我看来。”说话的便是掌教,北海一派至尊,师辈大师兄;观此人相貌,生的慈眉善目,双目炯炯有神,满面红光,已现仙风道骨,飞升之日只待契机。

  将长剑呈与他看,握在手中道“确已无误,剑卫一脉自创派始便驻守藏经阁,今日亦不例外,藏经阁乃本门重地,务必小心看守。”

  “弟子谨遵法旨。”

  “无须多礼,你手执此剑,便是剑卫主教,自今日起,除在座之人,其余皆是门徒。”

  “弟子明白。”

  认识了在座人的职位身份,回到自己的位置,见门外不知何时立一老翁,须发皆白,手如枯槁,看模样应是已过期颐之年,见堂内已无事,便走了进来,年纪虽老,但手脚麻利,行动灵活不亚青少。

  至中堂作揖道“老夫已有三百余年未出剑冢,掌教今日传我,必有大事。”

  禅勋心中大惊,三百年,那此人且不是早已位立仙班,何以至还在剑冢守墓?

  龙轲及众长老起身作揖,和声道“蒲翁,今日剑卫传人归宗,你三百年夙愿可以得了。”

  蒲翁转向禅勋二人,见手中长剑确实无疑,道“你师父何人?”

  “家师名忘忧,号莲女。”

  “可知‘鬼剑’何人?”

  “曾听师父提起,乃我师祖,将一身本领传予师父,后云游昆仑,后不复见,七年前师尊赠我此剑,言将寻师祖而去,后不复见。”

  蒲翁眼角含泪,叹气道“今生应是无缘了,吾自老死剑冢,休说红尘往事。”

  龙轲起身,抱拳作揖道“蒲翁已是仙者,何言生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