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河神 鬼水怪谈 第41章

《河神 鬼水怪谈》第41章

作者:天下霸唱 字数:3021 书籍:河神 鬼水怪谈

  从此他们俩每天去挖大河,挖河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尤其是闷热无雨的夏季,天热得好似下火,顶着毒辣辣的日头,挖河沟里的淤泥,淤泥让烈日晒,泛出青绿的颜色,臭不可闻,郭师傅不止挖大河,什么时候河里淹死人,他们还得赶去打捞死尸。

  防洪沟主要是趁旱期水枯,挖开河道中的淤泥,加深拓宽河道,遇上暴雨,不至于让大水直接灌到城里,郭师傅和丁卯挖大河的地方,在西北郊区,绿陇遍野,有大片的菜园,再往西不远是“得胜口”,古称小稍口,清朝咸丰年间,林凤祥李开放指挥太平军北伐,打到小稍口准备渡河,突然受到民团伏击,溃而败,因此朝廷赐名“得胜口”。

  天气炎热,两拨人轮着挖大河,这天中午,轮到郭师傅歇晌,河工们围着他,让他讲海河里的水鬼。

  郭师傅不敢说鬼神之事,怕说错了话,又惹得老梁恼火,想起往西是“得胜口”,又听说此地有海张五的墓,便说了个关于海张五的段子,清朝末年,海张五是天津卫第有名的大混混儿,出身贫苦,通过把持盐运发家,天津出盐,清朝那会儿城里最有钱的人,全是盐商,可想而知,海张五也是富得流油,当年太平军北伐打到天津城,他出钱组织民团练勇,埋伏在稍直口打排枪,太平军片片倒在民勇的土枪下,兵败如山倒,终于让僧格林沁的马队歼灭,海张五由此受到朝廷赏识,封了个从三品的武官。海张五是盐枭混混儿出身,别看有了顶戴花翎,斗大的字他识不了半筐,扁担横在地上不知道念个,有次钦差大臣下来视察,海张五前去接待,跟钦差大人叙话,说完了公事,为了显得近乎,上下级之间拉些家常,海张五问钦差大臣家里有几个孩子?钦差大臣说有两个犬子,说完了也问海张五家里的情况。海张五心想:“钦差这么大的官,尚且称家里的公子为犬子,我个从三品的武官该怎么说,总之我家的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跟钦差的公子相提并论。”当下欠身答道:“让老大人见笑了,下官家里只有个王八羔子。”

  挖大河的河工们听完都笑,正要让郭师傅再说段,忽听挖河泥的那群人阵哗然,竟在淤泥下挖出了怪物。

  二

  九五八年天津卫两件大事,是跟随形势大炼钢铁,二是抗旱防汛挖大河,挖河主要是挖泄洪河,当时真挖出了不少东西,因为河泥淤泥年久,埋住了河边的坟地或村子,所以会挖出几百年前的东西,现在些上岁数的人,说起当年的事还有印象,即使不是亲眼目睹,也都有所耳闻,真正可惊可骇的,前后有四次,郭师傅和丁卯见到的是第四次。

  城外挖泄洪河防汛沟的地点有十几处,四次并不在同地点,头件怪事出在子牙河,那年挖大河,白天干活儿,挖出淤泥,装在小车上推走,河边搭了大棚,离家远的几个河工,晚上在大棚里过夜,夏天闷热,蚊虫也多,但是挖河泥的活儿太累,河工们躺下就睡着了,这时大棚外来了六个穿黑衣服的小孩,长得都差不多,推开棚门,进来对河工们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什么“我们兄弟直住在这,别让我们分开”,当时没人听得明白,也不知这六个小孩从哪来的,想要追问,却见棚门关得好好的,已不见了那六个孩子的去向,河工们以为是做梦,转天接着挖河清淤,在河泥下挖出六个铁猫,铁铸的大猫,长满了锈蚀,看不出细部,轮廓像猫,不知道是什么朝代沉在河中的东西,那时候为国家献铜献铁光荣,走到路上捡根铁钉子都不忘上缴,因此六个铁猫被送去打成了土铁,河工大多是以前鱼行脚行出身的苦力,这些人很迷信,认定那天的六个小孩,是河底六只铁猫所变,古物有了灵气,毁之不祥,暗中烧香祷告,但是此后也没有别的怪事发生。

  第二次是在西门外,老时年间,天津卫有四座城门,分别是“拱北门、镇东门、安西门、定南门”,庚子年城墙城门全部拆除,但人们仍习惯沿用旧地名,西门外有条墙子河,曾经是城下壕沟,在那清淤挖泥,挖出个老坟,里头没有棺材,是很窄的夯土坑,躺着具干尸,朽烂的衣服还在,裹着死尸,挖大河清淤那几年,挖出的坟墓不下数百,只有这个吓人,那干尸脸部凹陷,或是头上没有脸了,下颚到眉骨是拳头大小的个凹坑,积了黄水,恶臭难闻,过后古尸让谁收走就不得而知了,此事引出不少谣言,但都不可尽信。

  第三次是在窑洼浮桥,曾是清朝直隶总督衙门的所在地,挖泄洪河挖出条怪蛇,尺许长,儿臂粗细,遍体赤红,头上有个肉疙瘩,奇怪的是这条蛇会叫,口中能出声,有个胆大的河工,抡起铁锨拍死了怪蛇,血溅到周围的人身上,便开是溃烂流脓,为此死了两三个人,过后也有谣言说那年属龙属蛇的有灾,必须吃桃避劫,造成度无桃可买。

  第四次让郭师傅赶上了,正是他们挖大河的那个地方,这次更邪乎,挖河泥挖到块两张八仙桌面大小的青石板,厚达数尺,轮廓像某种动物,阴刻水波纹,既然有石板,下边准有东西。

  河底淤泥中挖出的石板上似有碑文,依稀有“张锦文”三字,还有是什么年什么月之类,起初以为是海张五的墓,海张五原名张锦文,清朝末年地痞混混儿出身的大盐枭,幼时随母乞讨为生,后来闯过关东,回到天津卫当了吃盐运的混混儿,别人运盐他去要保护费,不给钱便是红刀子进白刀子出,白手起家占了盐运,是这样发的财,咸丰年间,海张五出钱组织民团打太平军有功,朝廷封了他个从三品的官头衔,提起海张五,在天津卫的名声非常之不好,是没功名,你武官也得是武举出身才受人敬重,功名说白了就是文凭,在封建社会有功名可不得了,个人有了功名,身份地位便不同般百姓,比如同样犯了王法,虽然也会被带上公堂接受审问,但是有功名在身的人,见了县官不用下跪,有过错不准责打,要先革去功名,方可责打,海张五个地痞无赖白吃白拿滚热堂的主儿,当官当得再大,说起来也教人瞧不起,他出身贫寒,认的字不多,心眼子不少,给朝廷写折子全是师爷代笔,这还没什么,主要是咸丰八年英法联军打进来的时候,此人替联军当过走狗,名声从那会儿彻底臭了,百姓们没有不骂他的,据说海张五死后,埋在西门外。

  大伙觉得有可能是海张五的墓,挖开也就挖开了,何况海张五官儿不小,做过盐枭,家里有得是金银财宝,墓里备不住有些好东西,趁乱拿走两样,岂不是白捡的便宜,众人存了这个念头,个个卯足了劲挖泥,谁成想挖开淤泥石板,才发现根本不是墓穴,从里边出来的东西把河工们都吓坏了。

  三

  众河工撬开石板,喧声四起,旁边轮歇的人们也都赶过去看,郭师傅和丁卯挤到前边,只见石板下是个大洞,壁上全是土锈,黑咕隆咚的不知有多深,看来像是海张五的墓,没有这样的墓穴,有两个胆大不怕死的河工想下去,让人找绳子,绳子还没找到,忽听洞里有声响传出,好像折断了许多秫秸杆。

  河工们无不吃惊,两个打算下去的这会儿也怕了,听那声音又像潮水升涨,由打深处越来越高[www.WenXueKu.com文学库],众人脸上变色,感觉洞里有东西要上来,想到老时年间的传说,龙五爷捆住旱魔大仙扔进口古井,那地方正是在西门外,难道挖大河挖出了旱魔大仙?

  河工们心里发怵,都不由自主地往后缩,丁卯胆大包天,还要往前去看,让郭师傅把拽到后边,此时从洞里冲出大群黄尾蜻蜓,多得没法数了,乌泱乌泱的飞出来,恍如团黄云,遮天蔽日地盘旋,看得众人身上直起鸡皮疙瘩,那些黄尾蜻蜓样子很怪,只有对翅膀,头宽尾细,飞不了多高,转眼四下散开,没头没脑地落到田间地头,附近的小孩们都跑着到处捉蜻蜓,也引来鸟雀啄食,挖大河的人们却都呆了,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黄尾蜻蜓,淤泥下的大洞中有怎会有蜻蜓?

  中午挖出个大洞,下午有人来找郭师傅和丁卯,子牙河淹死个游野泳的学生,陷到河底的水草淤泥中捞不出来,让他们赶去帮忙,二人匆匆忙忙地去了,不说郭师傅怎么去子牙河捞尸,单说其余的河工们围着大洞议论纷纷,有迷信的人说,蜻蜓是旱魔大仙的化身,谁碰谁死,不让孩子们去捉,难怪今年旱得厉害,说不定旱魔大仙要出来了,还有人说是河脉龙气所变,不是好兆头,各说各的话,莫衷是,惹得人心惶惶,到了下午,洞中不再有蜻蜓飞出来,但也没人敢下去了,耽搁到傍晚,天擦黑就没法再干活儿了,河工们也是怕出事,先把石板盖上,如果明天继续挖,洞口必定是越挖越大,天知道里边还有什么东西。

  天色渐晚,留下三个人住在大棚里守夜,看着挖河泥用的铲镐和独轮车,其余的人都走了,夏更天,黑的晚,已是夜里八点左右,留下的三个人可没闲着,他们三人是解放前鱼行的苦力,结为盟兄弟,老大老二和老三,老大是个蔫大胆,老二鬼主意多,老三手脚不干净,小偷小摸,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他们仨敢偷敢抢的穷光棍凑块,憋不出半个好屁,等别的河工都走了,他们吃过饭,守在漫洼野地里,用草纸烧烟熏蚊子,四顾无人,又看云阴月暗,不免生出贪心邪念。

  老大说:“你们哥儿俩说说,河底下这个大洞里有什么?”

  老三说:“别是有旱魔大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