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歃血大隋 第四百二十三章 无题

《歃血大隋》第四百二十三章 无题

作者:墨舞八荒 字数:7694 书籍:歃血大隋

  “留一千人在这把守,各自看好自己的手下,让他们手脚都放干净点,剩下的人都去守城门!”萧守仁边走边对身边的人下命令。

  命令一下三万人马哗哗哗地就各自归队各自回转了,只剩下一千人在行宫之处把守,萧守仁这么做也是有他的道理,这儿毕竟是行宫,里面还有许多杨广的妃子以及宫女,如果这些士兵一个没忍住的话,责任都得萧守仁来负,萧守仁负不起,同时,这行宫之内有些秘密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所以他这才把余下的人都叫去把守城门。

  “苏大人,请跟我们来。”萧守仁看了杨若惜一眼之后对宰相苏威说道。

  苏威心中满是疑惑,这时候萧守仁不立马去追宇文述他们叫自己有什么用?

  虽然不解,可是苏威还是老老实实地跟在萧守仁和若惜公主的后面,余下的官员见到萧大将军没有叫自己,自然也就不好上前了,都是去后面冷宫指挥救火。

  “把守好外面,不准一个人靠近,有靠近者,斩!”萧守仁和杨若惜带着苏威来到琼华殿,对把守在琼华殿外的心腹说道。

  把守的心腹齐声应诺。

  苏威在一旁看的心惊胆颤,他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苏大人,进来吧。”萧守仁叹了口气然后对还站在门外的苏威说道。

  苏威的白胡子颤了颤然后点了点头,他抬头看了前面的若惜公主一眼,发现若惜公主的神情很凄惨,似乎是受到了什么重大的打击一般,萧守仁已经在一旁用手搀着若惜公主了,似乎是只要萧守仁一松手,若惜公主就要跌倒一般。

  “啊!”苏威进门之后就发现琼华殿的大梁上面挂着一个人!

  当他看清楚那个人的样貌之后已经是面无人色了,差点就昏了过去,幸好萧守仁在旁边搀扶了一把,苏威这才勉强透过气来。

  “陛下,陛下、、、已经、、、已经死了?”苏威似乎是不相信自己的这双老眼,所以他用力地擦了两下,再睁开眼,眼前的情景并没有因为他自己的主观意识而改变,吊着的那人舌头很长,双眼怒睁,就那么怒睁着双眼看着苏威三人!

  萧守仁叹了口气,杨若惜一下子哭出声来。

  “陛下四天前就被他们害了,今天城楼上的是冒牌货,我怕这个消息讲出去之后会天下大乱,只是苏大人是百官之首,提前告诉苏大人一声,希望苏大人能够稳定住局面,同时不要被萧皇后那帮人迷惑了。”萧守仁慢声说道。

  这时候苏威的脑子也转的越来越快了,他只是一直没有想到过杨广被人替换了这个可能性,所以一直被蒙在鼓里,可是一旦这个可能性被提出来之后,他便能够自己判断这种说法的真假!

  苏威能够做到百官之首能够做到一国宰相,其智慧自然是一等一的,这时候他已经想起来很多的不正常,他想起来杨广这两天突然变的胆小许多,他想起来杨广这四天之内杨广只出现过一天,其余三天都没上早朝!他想起来杨广似乎不爱陈宣华了!他想起来杨广在城楼上贪生怕死,他想起来杨广在城楼上被吓哭了,他想起来杨广的声音变了!

  许许多多的疑点被苏威一一想起来,他已经相信挂着的这个陛下就是真的杨广!

  萧守仁等苏威和杨若惜稍微冷静下来之后这才飞身上梁,用军靴里藏着的匕首把白绫割断,然后一手保住杨广的尸体回到地面。

  “先中毒,后被吊死的。”萧守仁简单地看了两眼就已经看出来杨广的死因了。

  杨若惜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她就一直在那流眼泪,她脑海里面浮现出一幅幅她们父女俩一起的画面,走马灯一般地在她脑海中转个不停。

  “萧将军,你刚才说萧皇后,你刚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已经稳定下情绪的苏威沉声问道。

  萧守仁叹了口气,俯下身子,掰开杨广握紧的手心,里面安静地躺着一块玉佩!

  一块雕琢精细的玉佩!

  一块雕着一个弥勒佛的玉佩!

  苏威看到那块玉佩的时候面色已经是非常的难看了,他当然知道那块玉佩的主人是谁!那快玉佩的主人是萧皇后!

  萧守仁的先人对萧皇后有恩情,萧皇后把家传的两块玉佩给了一块给萧守仁的先人,这件事情已经是许多人知道了,苏威这样的大臣甚至已经知道两块玉佩的模样了,这时候看到那玉佩他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萧皇后便是幕后主使之人。”萧守仁从自己身上也掏出一块玉佩来,两两叠合在一起,正好大小凸凹都合适,浑然一体。

  “啊!”苏威似乎是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他想起来前两天萧皇后单独召见他的时候吩咐的事情,他想起来萧皇后让他想办法把红颜祸水陈宣华杀死,他想起来萧皇后让他试探萧守仁的意思,他想起来种种,原来萧皇后便是杀害杨广的凶手!

  任谁也想不到凶手竟然会是萧皇后!

  可是那块玉佩却是明确地告诉了所有人,杨广临时前挣扎的时候抓住的就是萧皇后!所以手里才会有萧皇后视为珍宝的玉佩!

  “苏大人,逝者已矣,重要的是要让陛下安息,咱们要把这儿的局面稳定下来,大隋还有许多的事情需要我们。”萧守仁用手虚扶了苏威一把。

  苏威点了点头,然后蹒跚地推门走了出去,虽然他什么也没说,可是他的动作已经告诉了萧守仁,他同意萧守仁的做法。

  萧守仁陪着杨若惜在杨广的尸体面前一直待到半夜。

  过了午夜,杨若惜哭累了,就在萧守仁的肩膀上面睡着了。

  当第二天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杨若惜的睫毛上的时候,萧守仁的肚子也不合时宜地咕咕叫了两声。

  睁开有些红肿的眼睛,杨若惜看到萧守仁正在盯着自己的脸庞看。

  “看什么呢?”杨若惜有些不好意思。

  萧守仁也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偷偷看别人漂亮脸蛋的时候被人发现了,这样的糗事还真是头一回。

  “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陛下也该安息了。”萧守仁想把杨广的尸体处理掉,他不想太多人看见杨广的尸体。

  杨若惜点了点头。

  “萧守仁,我可以嫁给你,你要帮我报仇。”杨若惜咬了咬牙之后对萧守仁说道。

  萧守仁听到杨若惜的话之后惊得张大了嘴巴。

  “为陛下报仇是为人臣子的本份,放心吧。”萧守仁轻轻把杨若惜搂进了自己怀中。

  现在感觉无依无靠的杨若惜在萧守仁的怀中感觉到温暖,还有安全感,双手也不由自主地环住了萧守仁的腰。

  萧守仁心中狠狠鄙视了自己一顿,自己这样算不算趁人之危呢?

  不等萧守仁再做一次自我批评,杜伏威的声音已经在外面响起了,说是李世民等人已经退走,城中的众位大人都在行宫外要见他!

  萧守仁轻轻拍了拍杨若惜的手背,温情地看着杨若惜的眸子。

  “这儿就交给你了,你和陛下多待会儿吧,回头再来看你。”萧守仁在杨若惜的耳边说道。

  杨若惜点了点头。

  萧守仁出门之后发现杜伏威的眼睛也是通红通红的。

  “昨晚上没睡觉?”萧守仁问杜伏威。

  杜伏威点了点头。

  “一直看到李世民王世充和罗成都退走了才敢眯一会儿,这般人应该是猜到情况不对了,虽然退走了,可是事情肯定没有这么容易就结束。”

  “不要紧,先稳住朝中的大臣再说。”萧守仁说完之后便跟着杜伏威去了杨广不怎么议事的不器殿。

  所谓君子不器,这不器殿的名字由是而来。

  萧守仁顶着两只大大的熊猫眼进去之后发现众多大臣都到齐了,就差他了。

  “见过萧大将军!”众人见到萧守仁之后都是给萧守仁行礼。

  萧守仁摆了摆手,看了一眼站在首位的苏威。

  苏威见到萧守仁看自己的时候他也朝着萧守仁眨了眨眼。

  萧守仁心中已经是有了计较了,知道苏威已经是答应配合自己了,心中虽然高兴,可是脸上还是一副悲泣的样子来。

  “看到众位大人,不由自主便想到陛下,也不知道陛下被宇文述那老匹夫掳到哪儿去了。”萧守仁的声音有些哑了,他都熬了一天一夜了,又没有刷牙洗脸,可是听在众位大臣耳朵里就不一样了,还以为萧守仁这是伤心呢。

  “萧将军,我们今天就是为了这个而来的。”

  “将军,救回陛下的胆子您得挑起来啊。”

  “将军,宇文述想必逃的也并不远,我们如果这时候出兵的话,也许还来得及。”

  众大臣纷纷说话,都是想把杨广找回来。

  苏威叹了口气,他已经知道杨广已经死了,他已经知道宇文述带着的是个傀儡,救回来又怎样?

  苏威现在想的是如何把大隋的天下安定下来,如何把江山顺利地传承下去。

  “萧将军,雁门关之围虽然已经解了,可是援军却都走了,如果我们这时候去追宇文述的话,突厥大军要是冲杀回来,后果不堪设想啊。”苏威淡淡地说了一句。

  苏威的话被所有人都听进去了,是啊,要是突厥大军又杀回来的话,那就不得了了,雁门关肯定得破了,到时候大家都得死,这可是关乎自己的身家性命啊。

  大臣们想到这时又都沉默了。

  “萧将军,雁门关需要稳定下来,而陛下也需要营救,不若发讨贼令,让中原各路太守截杀宇文述。”苏威想了想之后说道。

  萧守仁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是个好办法!

  随着苏威的话把所有人心中最大的困惑给解决了,大家也就散了。

  等所有人都快散了的时候萧守仁自然也回到了鸿胪寺中,他总不好整天待在行宫之中,他怕别人说闲话。

  刚进鸿胪寺便看到唐菲菲跟只翩翩蝴蝶一般飞到他身边。

  “你猜猜谁来了?”唐菲菲笑着对萧守仁问道。

  萧守仁楞了一下,他还真的是猜不出来,脑瓜子跟浆糊似的,他现在就只想睡觉,睡一觉好的。

  “猜不出来,说吧,谁来了?”萧守仁皱了皱眉头之后苦笑着问道。

  唐菲菲不满意地哼了一声,然后把身子闪开,把后面的人儿显露出来。

  萧守仁一看后面的那个娇小玲珑的人儿之后不由得一呆。

  “思思!”萧守仁上前一步把唐思思搂在怀里。

  唐思思见到萧守仁的时候已经是满脸的泪水了这会儿在萧守仁的怀里就哭的更欢了,把萧守仁的衣服都打湿了。

  “你怎么样?没受什么伤吧?”萧守仁仔仔细细地把唐思思打量了一遍,发现除了黑一点之外唐思思什么都没变。

  “嗯,都还好。”唐思思用小手擦了擦脸上新冒出来的泪水之后笑着回答。

  萧守仁看到唐思思哭得跟只小花猫一样,不由得又笑了起来。

  “呵呵,哭的跟小花猫一样,进去洗洗吧。”萧守仁搂着唐思思便往里间走。

  跟在萧守仁后面的唐菲菲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萧守仁和唐思思已经进了大厅了,想拦都拦不住了。

  “哎呀,你们注意点,里面还有、、、、、、”唐菲菲在后面喊道。

  还没有完全听明白唐菲菲的话,萧守仁的眼睛已经很大了,他看到了一个老熟人!

  魏征!

  此时的魏征,风尘仆仆,更显瘦削,就含笑地站在鸿胪寺的大厅当中,看着刚进门的萧守仁和唐思思。

  “魏先生!”

  “将军!”魏征含笑着和萧守仁打招呼。

  虽然此时的魏征是灰头土脸,可是那双细长的眼睛中闪过喜悦的光芒,和萧守仁打过招呼之后便走到萧守仁的身边轻声道:“一路上不是那么的平静,我处理好黎阳的事情之后便出发来这了,可是一路上不是叛军就是突厥兵,进不来,所以就耽搁了。”

  大厅之中还有其他人,陈庆之也在,杜伏威等人都在。

  众人见到魏征衣衫敝旧,灰头土脸,鞋子两只都是不一样,大为奇怪,虽说路上乱兵多,可是魏征从黎阳来雁门关应该是会随身携带护卫的啊,有护卫的保护怎么还会是这般模样?萧守仁也满是疑惑,扭头望向护送魏征过来的穆义和小牛儿。

  穆义和小牛儿年纪还小,萧守仁怕他们俩出事,所以就一直让他们呆在黎阳城,可是没想到这次护送魏征过来的竟然是他们二人。

  萧守仁接手姜林带过来的那五千兵马的时候他就感觉有些吃力了,他不是能够管理好一家大公司的人,他没有那个才能,但是他知道魏征可以。

  所以,他把魏征叫了过来,只是没想到来的有些迟,可是这也正好,正好帮他把雁门关这堆麻烦事都解决。

  见到众人都是望着自己,穆义有些不好意思地咳嗽了一声然后吱吱唔唔地说道:“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穆将军其实已经做的足够好了,只是我不按照穆将军的安排行事,所以才会弄成这个样子。”魏征就是这样地人,别人的错毫不留情的指出,自己的过错也不遮掩。

  “杨太仆接到萧将军的信之后便让我赶紧过来,在穆将军的保护下一切都很顺利,可是途中我就想出去找个人,那人是个有本事的人,不喜欢太多人打扰,所以我这才离开了保护”萧守仁笑着拉着他的手坐下:“大家都别站着,都坐下说话,边吃边说。”

  “结果人没找到,遇上乱兵了,就成了这副样子。”魏征坐下之后叹了口气说道。

  萧守仁听到魏征的话之后楞了一下,然后轻声问道:“刚才魏先生说那人很有本事,莫非魏先生是想要找人帮我?”

  魏征点了点头。

  萧守仁心中有些感动。

  “将军,这是个好机会。”魏征慢声说道,也不避嫌,就当着场中众多人的面说道。

  萧守仁不说话。

  杜伏威也是站了起来来到萧守仁的面前沉吟道:“大哥,杨广都死了,天下早晚都要乱,现在朝廷百官都听你的,你最有资格。”

  萧守仁很是没说话。

  唐菲菲一直在萧守仁的身边,萧守仁的许多事情她都知道,包括黎阳取宝,她知道萧守仁是有大志向的,她也知道萧守仁现在是有顾虑的。

  唐菲菲是女孩子,她在这样的大事情上面不多说,她知道,这时候最好就是给萧守仁勇气,所以,她握住萧守仁的手心,很用力,很用力。

  萧守仁感觉到从手心里传过来的力量,抬头看到众人的目光,那些目光里都期待,有野心,有跃跃欲试。

  萧守仁站了起来。

  “机会来了就得抓住,魏先生,你要帮我。”萧守仁摊开手掌,然后紧握,双眼和魏征对视。

  得到了萧守仁肯定的回答之后魏征欣喜若狂,头一直猛点!

  “当然,只要将军有这个心思,魏征万死不辞!”魏征想想历史由自己改变,心中便满是激动。

  “嗯,要想成事的话,像魏先生这样的大才是我们所缺的,不知道魏先生这一路上要找的人是?”萧守仁想起来刚才的话题。

  “他叫杜如晦。比我小上几岁,他祖父杜果官至工部尚书,父亲也是昌州长史,不过他因为有才,不为圣上赏识,只做了个候补官员。那时和我相若不得志。也就在那时相识。后来我补个书记,他补个滏阳尉。倒是难兄难弟。主公,你别看他官小,可若论才能,他远胜于我。”

  魏征对萧守仁的称呼已经发生了变化,刚才是将军将军的称呼,可是现在已经成主公了,不愧是人精。

  萧守仁对魏征的说法很相信,他素来知道杨广妒才,尤其是学文好的人,薛道衡不就个很好的例子吗。

  萧守仁压住心中额惊讶,微笑着对魏征说道:“魏先生对此人如此推崇,想必定是不凡,这次不能寻见吗,当真是可惜。

  “一次不成,便再找第二次,总能把他找到的。”魏征倒是不丧气。

  萧守仁笑了笑,他知道魏征是个牛鼻子脾气,他既然这么说了,那么杜如晦就真的是难逃魏征的魔掌了。

  “好了,先不说杜如晦了,还是说说机会吧。”萧守仁对这个比较关心,在场的众人谁又不关心呢?

  魏征笑了笑,当他得知现在的形势之后心中已经是有了计较。

  “不知道将军觉得这机会应该如何把握?”魏征对萧守仁笑着问道。

  萧守仁楞了一下,他没想到魏征会考自己,他也知道,魏征这是要看看自己除了打仗的本事之外其他本事怎么样,比如说,大局观。

  萧守仁皱起了眉头,这个回答很关键,一个回答不好也许魏征就会觉得自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一个回答不好也许就让魏征看低了,一定的想一个好点的回答才好。

  想着想着萧守仁便在厅中慢慢地踱着步子,一步,两步,三步,四步,五步。

  第六步的脚刚抬起来,还没有落下去,萧守仁的脸上便已经是有了笑容。

  看到萧守仁脸上的笑容之后魏征便是知道萧守仁肯定是已经想到回答了。

  “魏先生,我觉得要抓住这机会只有九个字。”

  魏征看着萧守仁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他心中也是没什么底气,他倒是想看看萧守仁说的这九个字到底是什么。

  不仅仅是魏征很好奇,就是杜伏威等人也是在看着萧守仁,也想听听看萧守仁的九字口诀是什么。

  看看是哪九个字可以夺得天下。

  “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萧守仁笑着把刘伯温送给朱元璋的九个字慢慢说了出来。

  魏征的脸色凝固了一下。

  他没想到萧守仁的九个字竟然是这九个字!

  这九个字和魏征的想法是不谋而合!

  只是萧守仁这九个字更简洁明了,更加的主题清晰,更加的着重重点!

  “高!妙!绝!”魏征听完萧守仁的话之后吐出了三个字,这三个字无一不是对萧守仁的夸奖。

  大家听到魏征这三个字的夸奖之后都知道萧守仁的回答肯定是说到魏征的心坎里去了。

  “主公,要是这九个字只是主公五步之内就想出来的的话,那简直就是天纵奇才,如果不是的话,那说明主公之志早就在天下了。”魏征感叹地说了一声。

  萧守仁傻笑地掩饰了过去,这个问题他还真的是不好回答。

  “看来魏先生也是这个想法?”萧守仁问魏征。

  魏征点了点头。

  “八九不离十了。”

  萧守仁点了点头,然后有些困惑地说道:“这九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高筑城和缓称王这都好办,难办的便是广积粮了。”

  魏征赞许地点了点头。

  “都说皇帝不差饿兵,没有粮食那什么都是假的,历史上哪一次农民起义不是因为天灾人祸导致百姓缺粮才爆发的,所以说,粮食很关键。”

  萧守仁默许地点了点头,然后接口道:“没错,其实到最后争夺天下比拼的就是粮食了,谁粮食多,谁的人就多,取胜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是如何广积粮我却是半点法子也没有。”

  魏征笑了笑,萧守仁如果什么都懂的话还要自己这帮人干嘛?

  虽然萧守仁不懂,但是魏征却是懂的。

  “其实说到底,粮食还得靠生产,而生产又要靠百姓,百姓需要的是安定以及秩序,只要让百姓安定下来,同时制定合理的秩序,广积粮是水到渠成。”魏征笑着说道。

  萧守仁边听边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道:“魏先生说的可能在短时间内确实是不会有什么成效,可是以后如果连年征战,民生疲惫,先生今日所说的定能起奇效。”

  萧守仁一针见血,不仅仅把魏征这种说法的弊端委婉地指出来,还顺带着夸了魏征一把。

  魏征也是点了点头,他先前还确实是没有想过时间长短的问题。

  “魏先生,请继续说下去,刚才说道生产了。”萧守仁见到魏征皱着眉头在思考时效问题,便开口问道。

  魏征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如何打仗我不算太懂,可若说如何生产,我还是略窥门径。还请主公择日颁布法令,将黎阳郡周边流亡的百姓召集起来专门从事生产,这些事情可让郡守和手下一帮官员来做,魏某毛遂自荐,请求监行。”

  “这没有问题,可还是需要细化,不知道魏先生可有更细一步的想法?”萧守仁知道魏征这是在用黎阳城做试验了,也只有黎阳城现在是在萧守仁的控制范围内。

  魏征微笑道:“首先的一点就是由主公和郡守号令,为百姓提供土地和耕牛,让他们有从事农业生产之根基。

  而收获物则是按照比例由我们和农民分成,这方面关键在于两项决策,一是均田制,一是租庸调制,而租庸调制的基础却是均田制。”

  旁边的杜伏威点了点头道:“这种方法如果推广起来极好,当初我父辈就是身受益处,我记得大业七年前。大隋都是这种制度,可后来却少有实施了。”

  杜伏威本是农户出身,对于这些并不陌生。魏征点头道:“法令很多都是好的,不断进步,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看能不能实施。

  有的时候,当权者总是自以为是,不理会民生,虽有法令,却是不断地后退。其实我说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在北魏的时候就已经实施,北朝各代沿袭。断断续续地改动。

  先帝在时,颇为开明,重颁均田制,减少百官的所受的永业田,增加普通百姓耕田数量,丁男一人受永业田二十亩、露田八十亩,奴婢亦同。

  这措施极大的激发了百姓地耕种热情,先帝随后又实施了租庸调制,提高劳役年限,减少力役时间。

  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棉、布、麻成为调,不使役的丁男可以纳绢代替劳役,又称为庸,租庸调三者结合,可以互补使用。

  就是多调可以免租,多劳役又可以免租调,任由百姓自己选择。这样既可以给国家增加极大的财富,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先帝以均田制为基,以租庸调制为建国之策,这才能短短的年限国富民强。可惜如今圣上穷兵黩武,加上均田制不施,才让国库震荡,百姓惶恐,民不聊生。

  如果让我建议,还请主公实施这两项良策,分田于民耕种,第一年租庸调制减半以保百姓生活,以后缓慢增加,即可保百姓安宁,征战无忧。”

  杜伏威听的颇为振奋,觉得这项法规颇佳,余长风等人却是一头雾水,也不知道对错与否,他们都是富家子弟,有的更是落寞的门阀之后,虽说是没落的门阀,可究尽还是门阀啊,不是那种小户人家可以比拟的,所以余长风和赵虎等人只知道领皇粮,哪里想到这里还有这么多门道。

  唐菲菲却是连连点头,暗自想到,国富民强,无论做什么都是便利,这魏征果然不负守仁所望,有治国之能,说地头头是道,难能是事无巨细,均有考虑。

  魏征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卷纸来,微笑道:“这是我在来雁门的途中写下详细实施法则,还请主公过目。”

  萧守仁缓缓伸手接过,见到卷纸虽是平整,可各页纸是七拼八凑,有黑有白,有上好的宣纸,有的可能是茅厕用纸,至于上面地字迹,墨迹很少,多半都是炭写,沉默良久。

  魏征有些汗颜道:“我这一路也没有什么纸用,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随手找的东西记录,还请主公莫要责怪。”

  萧守仁轻叹一声,长身而起,向魏征深施一礼,“魏先生心忧天下,为百姓着想,身处危境还不忘黎民苍生,我在此谨代天下百姓父老,多谢魏先生。”

  就在萧守仁和魏征筹划未来几年的道路的时候,萧皇后一伙人已经和王世充汇合了,顺利会师。

  会师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广发讨贼令,说萧守仁收容前汉王杨谅之子杨羽及其部下,意图谋反,天下共讨之!

  而就在王世充他们忙着对付萧守仁的时候,李密终于动了!

  李密在瓦岗寨的十天时间里动作不断。

  现实把怒蛟帮的王君廊收服了,顺带着把一个怒蛟帮带进了瓦岗寨,给瓦岗寨添加了新鲜血液。

  这怒蛟帮毫无疑问是一个海上谋生抢#劫的帮派,而帮主王君廊更是李密的心腹,李密这么做只是掩人耳目罢了,他既把王君廊拉进了瓦岗寨,又把自己的势力带进了瓦岗寨,还在瓦岗寨里名声大起。

  收服怒蛟帮的第二天,李密亲自带着一百人又出发了,两天后又收服了旁边的连云寨。

  连云寨主白衣神箭王伯当被李密反手就擒上了瓦岗寨。

  连云寨投降之后连云寨的东西和人自然也是瓦岗寨的了,那些金银珠宝真的是把瓦岗寨的人眼珠子都晃瞎了。

  王伯当被擒住之后第二天便降了瓦岗寨,李密动作不停,又带着王伯当和王君廊收服了瓦岗寨旁边的好几个小帮派,一时间,瓦岗寨在这附近已然是龙头老大了。

  龙头老大自然要有龙头老大的模样。

  翟让鉴于李密这些天的表现之后破格提升李密为瓦岗寨第三把交椅!

  原先的第三把交椅徐世绩被移到了第四!

  翟弘成了第五!

  单雄信自然便成了第六!

  翟让难道真的这么好心?

  当然不是!

  翟让发现现在寨子里已经有好多人对李密是心服口服了,甚至有人说如果这寨主给李密做的话,大家一辈子都可能是会吃香的喝辣的,更有甚者说李密当寨主的话也许会当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