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想年代 300弥天大勇(上)

《理想年代》300弥天大勇(上)

作者:光景 字数:3921 书籍:理想年代

  300弥天大勇(上)

  华灯初上,李想和汤化龙、黎元洪又奔赴下一场宴会——袁世凯在中南海居仁堂仓促举办的一个小型宴会。【新燃-文-】【网友分享】

  李大帅仗着对当年在北漂的时候对皇宫熟悉,不要别人送,自个开了办事处的一辆宝马,直奔景运门。他也打听过,前清时代,外官通常由这道门进宫。

  车来到景运门,只见两扇宫门关得紧紧的。原来这道门已经封死了,不得已另外再找门。好不容易找到一道大门,门口停了几顶绿呢大轿,又有几个持枪守卫的兵士站在那里。

  李想把名片甩给卫兵,就跷起二郎腿,细细地品着茶,和黎元洪,汤化龙聊天打屁。

  大约过了几分钟,只见袁克定拖着一条瘸腿,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大声问大个子兵:“李大帅人呢?”

  大个子兵见大爷亲自出来接,方知是大总统请来的重量级客人,而且就是那个令北军几乎闻风丧胆的南方传奇名帅,忙毕恭毕敬地走进门房,向李想行了个军礼,说:“刚才慢待了,请李大帅宽恕。”

  这时袁克定也进来了,说道:“李大帅,您怎么自己来了,父亲还派大总统府的卫队专程去接您了。”

  袁克定又热情的和黎元洪和汤化龙还有汤约宛热情的打招呼。

  进了中南海,汤约宛女孩子心性,对眼前的一切都备觉新奇,不断地牵动李想的衣角,指指点点,问这问那。李想像个导游似的不厌其烦地讲给她听。袁克定和黎元洪、汤化龙都搞不懂,李想怎么知道这么清楚,就好像来个皇宫似的。

  两人问的答的兴致都极高,如同游山逛水似的,全然不把总统府的威严肃穆放在眼里。旁边路过的官员们都疑惑地望着他们,远远地指着他们窃窃私语。

  袁克定看在眼里,虽觉得不成体统,却也无可奈何。

  进了居仁堂,先在茶室喝茶。

  一会儿袁世凯身穿一套德国式黄呢军便服,着一双黑色牛皮长马靴,“噔噔噔”地走了进来。

  袁克定、黎元洪、汤化龙、汤约宛都刷地站起来迎接。李想依旧悠悠闲闲地坐着,直到袁世凯快要走到大家的面前时,他才缓缓站起。

  这是李想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这样一位历史“枭雄”,现实中的袁世凯远没有七分脸的照片中那样神采奕奕,看着看着,李想的狐狸尾巴就显露了出来。

  袁世凯也同样打量眼前的青年大帅,在中国二十几岁就能当将军没什么稀奇,只要辖有一地,再领个七、八千号兄弟,当个少将并非难事,只是像李想这样白手起家,奇迹一样的爆发户,辖有半壁江山的大地主,绝对是绝无仅有的。[ranEΝ .nET 燃.文]

  袁克定走过来对着袁世凯介绍道:“父亲,这位就是从武汉来的李想李大帅。”

  “噢,噢。”袁世凯脸上露出笑容,伸出一双手来,客气地说道,“李帅,一路辛苦了,请恕袁某没有亲到车站迎接。”

  李想和袁世凯拉拉手,客气的说道:“不敢当,不敢当。”

  尽管袁世凯向李想发出邀请时有一种“恩赐”的感觉,也慷慨地公开表示他将对李想“以诚挚待之”,但是,在与李想见面的那一瞬间,他还是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羞辱:――近二年来,他不断地表示一定要把“祸匪”国民党斩尽杀绝……――恍如昨日的一切如何能与今天这个举杯问候的场面对应?眼前这个长期与他对抗的“匪首”如不受到惩罚谁人还能服从他的政府?他领导的国家还能称得上是有尊严的国家吗?

  袁世凯脸色堆砌笑容,道:“李大帅,比照片上的多了几点英气,真是少年英雄。”

  “可袁总统却没有照片上的神采,看来是久病缠身,老英雄迟暮矣。”

  袁克定听在耳里就好像被针扎了一下。他只觉得这个李疯子,比起章疯子还要猖狂,比起蔡锷的腰板还要硬。

  袁世凯大笑起来,说道:“好一个老英雄迟暮,不用这么客气了,随便找位置坐吧。克定,让厨子准备一下,我要和李帅喝上几杯。”

  袁克定发现老爷子今天兴趣很高,竟然要喝上两杯,他看着李想嘴角浅笑,感觉将有什么大事发生。

  李想这个人给袁世凯的感觉是神秘,他的那双眼睛仿佛能看出一切,人们喜欢称他为革命家,南方的革命者甚至把他与孙中山并列起来,但是他能看出来,这是人如同青年时代的自己,比他更成熟也比他更加稚嫩。

  “李帅请上坐,”袁世凯又对众人说:“大家都坐吧!”

  李想也不讲客气,一屁股坐到上首,汤约宛挨着他坐下,其他几个人谦让了一番后也都坐下。

  一道道的菜相继上来,多为河南名菜,如黄河红鲤,伏牛山猴头,嵩山薇菜,驻马店野鸡等等。

  李想心想这就是御宴了,不能轻易放过,于是拼命吃,大口大口地嚼,却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别的味道。

  袁世凯轻咳一声,问道:“我最想知道是什么让你突然决定来到北京见我,要知道这让我惊奇,同时让我很疑惑,你难道一点没有掂量过后果吗?”

  “后果,未来不会比现在更糟糕,地球当开你、我永远会转,未来毫无意义,我们应该抓紧时代考虑现在。[ranEΝ .nET 燃.文]”

  李想摸摸嘴巴上的油。

  晚饭结束后,他们不知边际的聊了近二十分钟,就在袁克定准备找借口出去的时候,他们终于进入正题了。

  “让我们都直接点吧,说说你来意吧。”袁世凯搞不懂李想到底在想什么,这是很危险的。

  李想朗然答道:“南北联合起来,扼制日本在华的扩张。这次大战在欧洲爆发,德、法、英、俄等列强相继投入战争,战区之广和战斗之严酷、激烈,都是史无前例的。由于欧洲列强双方倾全力进行生死的搏斗,越来越难以兼顾亚洲的事务;美国虽然没有立即参战,但日益关注欧洲战局的发展,对于同日本争夺中国也就显得力不从心。在这样情势下,以往靠帝国zhu义之间纵横捭阖和秘密协定所保持的远东均势被打破了,日本成为亚洲唯一强大的力量,得以不受或少受牵制地放手侵华……”

  袁世凯瞄了一眼袁克定,半晌他都没有做声。

  李想也觉得国家大义是打动不了袁世凯,改口说道:“我将全力支持袁大公子作为下一任大总统。”

  袁克定坐立不安的朝着老父不停的看着。这些年老头子为了让他能接班,可是用心良苦,他也是认认真真,可是光认认真真是没有用的,老头子能坐的稳,能倒了以后再爬起来靠的就是军方支持,没有军方支持你就算是自称“皇帝”也没有用。

  袁世凯极度深沉的靠在沙发上,眯着双眼眉头深锁,李想的话他压根就不信。

  袁世凯半闭着眼,道:“欧战爆发:一方面,欧洲列强火并、无暇东顾的空隙,我也知道,显然对于日本乘机扩大侵华十分有利;但是,另一方面,帝国zhu义在中国的斗争情况复杂,随时有可能把中国牵扯到交战国的冲突中去。英、德、法、俄等国在中国各占有租借地,在那里修筑工事,驻有军队。例如胶州湾,就驻有德国正规军三千五百人,它又是由两艘装甲巡洋舰、三艘轻巡洋舰和若干运输船舰组成的德国远东舰队的基地,自然是极易燃起战火的地方。我为了利用美、日矛盾遏制日本,避免卷入交战国的纠纷中去,请求美国政府劝告各参战国家不要在包括租借地在内的中国领土和附近水域进行敌对的军事活动。同时,又宣告中国中立,公布局外中立规条二十四条。”

  袁世凯名义上是民国总统,实际上同**皇帝没有两样,他视临时约法为弁髦,大权独揽,倒行逆施,翦除异己,对内专横暴戾,对外谄事列强,企图利用它们之间的矛盾来加强统治,保持权位。欧战爆发使和列强打一辈子交道的袁世凯政府惶惶不安,要抑制日本,他一直秉承李鸿章的衣钵——以夷制夷。自己提枪上马,还真没有想过。

  袁世凯在接到各国宣战公文,乃邀集徐世昌、梁士诒、孙宝琦等密议应付方略,决定采取中立立场,公布《局外中立条规》。并指派梁士诒、孙宝琦、梁敦彦、李盛铎四人草拟中立条规。设立中立办事处,各国也都承认中国中立。梁、孙等订立了中立细则多条呈袁世凯核定,大略为:

  (一)中立办事处由政事堂派出三人,陆军、海军、交通三部各派二人,统率处、总务处、参谋本部各派一人,机要局派出主事三人常川驻处办事。

  (二)设中立检查处,查照中立条例第廿四条,公布戒严后,对于各国输入及运送之物品,允宜详为检查,倘系战时禁品,即予扣留。特饬由交通部及税务处于各铁路要站及沿海各关内,一律设中立检查分处,以执行此职务。

  (三)注重沿海防务,分饬粤、闽、浙、苏、奉、鲁各省长官,以香港、青岛、威海卫等处,英、德、俄已宣布戒严,恐将来不免有战事,应筹安谧地方,严防匪患,并令六省筹议联防计划。

  (四)海军舰队重新配置,将海军部所属舰队分为三队:第一队海圻、海容等十五艘,分配厦门、马口、上海、烟台等处为海防。第二队建安、建威等廿三艘,分配浦口、武昌、上海、九江、福州、新堤、芜湖、岳阳、江阴、长沙、宜昌、太平府等处为江防。第三队是练习舰队肇和、应瑞等分守马江、黄埔。粤海海防则由广东负责。

  (五)训饬驻外各使节,对于散居各国各地华侨,应随时商同驻在各国政府,妥筹保护。对于此次战争,我国既宣言中立,各使领馆应以冷静沉默出之,不可轻加评论。国际规约尤当审慎遵守。关于战争消息,逐日拍电报告。至中国将来派员观战,当预先向各该国声明。

  (六)禁止密码电报,检查外人函电。

  (七)停发游历护照。

  (八)增调陆军第十师赴山东。

  同时袁以大总统名义电请美国政府转达参战各国,勿在中国领土上发生作战行为。美国对此没有确切答复,日本驻华代办小幡抗议中国zheng府不应向美国提出此项请求,同时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照会中国外交部,请禁止交战国士兵通过中国领土。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即受尽了列强的欺侮,自己既不争气,列强则得寸进尺,李鸿章以夷制夷的手段虽不能尽满人意,但弱国无外交,以夷制夷还不失为一种方法。”袁世凯最后这样说道。“时局纷乱啊,李帅认为呢?”

  “我不这样认为……”

  袁世凯似乎很意外,瞿然开目,挥了挥手,道:“说,继续说下去……”

  “说句实话,这些西洋人打西洋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他们还带我们一起分享战果,不过山东问题要妥善解决。欧战爆发后,对中国来说,可算是一个大好机会,利用列强自顾不暇,设法自立自强,把列强势力逐出中国……”

  李想侃侃而谈,袁世凯听着,已闭上了眼。李想知道袁世凯是听不进去,或者不愿意听,也就不说了。

  袁世凯听到李想没了动静,才懒洋洋的睁开眼,看了看大钟,“现在快九点钟了,李帅远途劳顿,还是休息去吧。”

  “大总统,那我就先下去了。”

  “克定,晚上府里不好走,你送送。”

  “是,父亲。”

  将李想这尊神送走后,又转身来到书房,袁世凯一个从坐在那里,不停地揉着小腿,袁克定走到身边,放下拐仗。

  “父亲,要不要把大夫叫来。”

  “晚了,不用了。”

  “那么我帮您揉揉。”

  袁世凯就这样半靠在沙发上,享受着袁克定那不太熟练的按摸手法,时不时的皱着眉头,十分钟过来才轻动嘴唇。

  “坐了吧,我们爷俩说回话。”

  “是,父亲。”

  待袁克定坐好后,袁世凯才问道,“李想这个人怎么样?”

  “不足以信,留他必成大患,不如……”他看了老父一眼继续道,“此事我可以安排,让他看来像一次事故。”

  “你也累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回院休息吧。”

  袁克定知道自己的说错了,早就看出老头子有点欣赏那小子,看来老头子生了爱才之心,“那么不妨把他留在北京……”

  “回院休息吧。”

  “那父亲你……”

  “我在这里单独坐会。”

  袁克定走了,出了大院门听到“哐咣”一声,心中一惊,加快脚走向自己的院子走去。

  袁世凯的儿女着实不少,但是可勘大用的只有袁克定、袁克文,两个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但是两子中能承继他大位的只有袁克定,但是袁克定也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他残疾是一方面,而由于残疾导致的性格上的问题其实更大,在他身边这么多年王霸之气、权谋之术、识人之能、用人之量,他是一点也没有学到,这千里江山交给这样的接班人,他着实不放心,他担心袁克定最后沦落到紫禁城内末代清帝都不如的地步。

  【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更方便! 】

  理想年代的卷二 京华烟云 300弥天大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