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想年代 262肥的拖瘦(中)

《理想年代》262肥的拖瘦(中)

作者:光景 字数:3670 书籍:理想年代

  262肥的拖瘦(中)

  武昌,骄阳似火,热得人无处躲无处藏,只有那些不知疲倦的蝉仍在讨厌地鸣叫着。

  军委会会议室里,在汉的高级军事将领以及高级文官,都齐集军委会作战室,讨论江西反攻的战略。

  “你是说我们占领九江,接着占领南昌?”

  在参谋陈述整个作战计划时,汤化龙站了起来。这个计划实在是太疯狂了。

  迸射着火星的气息从一开始就紧紧地笼罩着会场。赴会的武昌系统的文武大员都清楚,今天的会议将决定今后在中国的命运。转攻江西,如能一战扭转僵持的这个糟糕的局势,继而彻底打垮北洋现政权,他们就将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混乱的中国也能从战争当中解脱出来,在列强忙于刚刚爆发的欧战中奋勇的摆脱枷锁,埋头国家的建设。

  但这一仗如果仍不能打垮江西的北洋军,瓦解北洋阵线,就是占领了南昌,他们也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将陷入漫漫无期的长久消耗战中——军阀混战!那么到头来失败的还将是他们,遭殃的还是自己的祖国。

  这抉择太难了!

  一种“望尽天涯路”的困惑、苦痛感充斥在每个人心头。

  如单说军事上夺取九江、南昌,那问题就简单了,别说军部那些手握重兵的战争狂人们,就是对战争一窍不通的那些个文职人员们,也自认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但要使北京城的那个胖子完全屈服,想都不用想,不可能!那剩下的就只有一口气打到北京去,这谁也没有把握。

  李想闷热的拉开衣领,道:“只要我们在江西战场打赢了,才能有和平。”

  “什么?……”汤化龙问道。

  “我们不在江西战场狠狠教训一下北洋军,那什么去和袁世凯和谈?袁世凯在中原战场奈何不了我们,所以转而全力出击江西,那就是还不肯认输呀。所以,我们只有在江西战场狠狠的挫败袁世凯,我们才有和袁世凯谈判的本钱!袁世凯吃不下我们,也只有回到谈判桌上来!”

  ……

  李想作梦也没想到,此举竟收到出北洋军不意之奇效。

  袁世凯与南昌成立的段芝贵和李纯的表现完全不一样,他不是惊慌,而是兴奋,很兴奋!他终于盼到了决战,是真正的决战!

  在赣南,围着大山转呀转的,真的是被那些匪军把“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北洋军粘上一根尾巴,都变成一条狗了。那样当初两个月不到平定李烈钧的威风。北洋军在外人眼里,就是机械呆扳、只靠匹夫之勇强攻,都变成北洋军的招牌了。

  袁世凯对此更有切身之感,剿匪之初,他满怀信心地把北洋主力部署在江西剿匪,但如今外围战已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匪军战役部署就是“拖”,北洋军未战已处于被动。还未交手,袁大总统就先输了一招,不由大惊失色。

  在江西剿匪,几十万大军南北大调动绝非易事。且不说天气炎热、道路少且泥泞,单就两大战场间的南岭、赣江赣南闽西粤北等地无数山川河流就够受的。更何况战前仓促,基本上没在后方修多少战备通路。这残破的公路如何承受这数十万车马人流的压力。

  那些日子,北洋的参谋部一时陷入紧张、忙乱之中。各部、室匆匆忙忙进出的人们,脸上早已没了轻松、自在,甚至出现了慌张。那位眼高于顶的蒋百里都在参谋部急得团团转,拿不出一个快速有效的破解李疯子“十六字诀”的办法。

  袁世凯表面上虽故作镇静,但心里也如百爪抓挠。他不声不响地在参谋部扎下了根。

  好在李疯子终于拉开了江西决战的架势,袁世凯透过英国盟友的友情提示,早就开始了准备。当李想在田家镇调兵遣将,一副攻击九江的做派,准备发起大规模攻势时,北洋军数十万守军南北大调整已基本完毕。

  决战了!北洋军和李疯子交战以来,一直被李疯子的非常规战打法所困恼,北洋参谋部上下连着蒋百里这位日本士官学校的状元郎都抓狂了,终于等到了一个堂堂正正的决战时刻!

  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袁世凯表面上虽然还是那么平静,但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参谋部的作战室里。袁世凯像躲过一场大难一般,心情轻松地

  主持着江西战区高级将领齐集的军事会议。

  自从李想开飞机作为交通工具之先河后,中外的豪门巨富,政府机关都有样学样,袁世凯也从法国订购了一架沙麦式飞机,从德国订购一架高德降飞机。其实,汉口造的大黄蜂式飞机便宜很多,不过袁世凯不敢去买,他怕李想在上面动手脚。

  一架作为袁世凯自己的座驾,用来摆谱,一架就是专门给北洋将领作为公务之用。

  别说,有了飞机之后还真方便了,比如说现在,一个招呼,段芝贵和李纯就飞到北京。

  这是江西大战前前线将领齐集的最后一次会议,所以袁世凯十分重视。

  眼望众将,他是欣喜多于忧虑。

  蒋百里一扫前段时间的颓废,依旧是那么风劲十足。眼下,他基本已丢开了保定陆军学校的教学事务,一门心思扑在了江西战区战事上。蒋百里苦心孤诣,一天一夜,他的作战计划终于令袁世凯露出一丝笑容,光光的脑袋频频点动。

  “……我江西战区30万大军拟分为两大作战兵团。段芝贵总司令率第1兵团配置于赣南一线,及其两侧地区,力争以外线之势击破北上匪军,屏障南昌。

  而段芝贵总司令第2兵团作为防御主力,将全力扼守九江至瑞昌线正面,将匪军主力阻于阵前,在李纯兵团配合下,各个击破匪军各师团。”

  说着,扫了眼袁世凯,又神秘却不无得意地补充道:“至于王占元军团,我区拟编为战区突击军,使用于战场最为关键之处。在这座严密的大墙面前,李疯子不垫上老本,是难以越过这数道防线的。”

  袁世凯频频颌首,左边扫扫,右边看看,兴奋地在椅子上挪动着,似乎已有些坐不住了。

  但坐在一旁的陆军总长段祺瑞扯着肌肉,露出了冷冷的一笑。这一笑,没能逃过精明干练的冯国璋那一双犀利的眼睛。

  曹琨比较而言,似乎更老道些,并不像段祺瑞那么锋芒毕露。

  北洋三杰,刀光剑影斗了10来年,他早已学会把棱角夹进软骨里。

  曹琨是个内秀的人,内心其实精明过人。自袁世凯在总统府内设立军事处以控制全**事,他就把参谋总长一职抛到了脑后。

  北洋系的基础,建立在小站练兵时期,那时,袁把全部心力都用在建军工作上,他躬亲部署一切,如:军队的编制和调遣,将领的选拔和补充等。其后政治上袁的地位日高,北洋军的发展也日大,袁自然不能兼顾北洋军,于是冯段诸将的权力因之逐渐提高。袁当总统后,精力分散到外交、财政、政党方面,军事就付托给北洋系的大将手中。这时,“北洋三杰”的情况是:冯国璋外调南京,主持长江一带的军事;段祺瑞在中央统理全**事;王士珍却退隐正定。段以陆军总长身份,不但对北洋军系独揽大权,即对于全**事亦有统筹之权。段倚赖徐树铮,徐有才气,可是和北洋系的渊源不深。北洋军的新生力量,多数是由段所培养和提拔,不过袁对军事并不放松,所以便在总统府内设立军事处以控制全**事。

  段有段的个性,民国以后,袁段之间总有点心事,北洋系里相传有这么一段故事:

  袁世凯把总统改为终身制以后,小站旧人早已恢复了跪拜礼,段祺瑞独不肯,他对于其他问题倒无所谓,就反对在民国时代还要曲膝。

  冯国璋劝他说:“芝泉,你别任性吧,皇帝和终身总统有何区别?跪拜礼和脱帽鞠躬礼又何尝不是一样?”

  冯拉了段一齐到袁那儿去拜年,自己先跪下去,段见冯下跪,没有办法,只得依样画葫芦了。袁见了这两员大将跪在自己面前,倒有点不好意思,慌忙站起身来,呵着腰说:“不敢当,不敢当!”

  冯、段坐了一会,再至袁克定处,也行跪拜大礼,心中当然是十二万分委曲,怎知这位大少爷却端坐不动,受之泰然。

  段一肚子冤气,怒冲冲地跑出来,埋怨冯说:“你看,老头子倒还谦逊不遑,大少爷却架子十足,哪里拿我们当人!我们做了上一辈子的狗,还要做下一辈子的狗!”

  冯亦连连摇头说:“芝泉,莫说你发怒,我亦忍耐不住,今后我跟着你走,我们不能再当一辈子狗了!”

  冯、段的不满,后来有人传给克定,埋怨他不该摆架子激怒了北洋的两大将,怎知克定却淡淡地说:“这正是我的安排,这两个人都是老头子养大的,现在他们都有点尾大不掉,我若不折折他们的骄气,将来他们更不得了,难免不爬到我的头上呢!”

  北洋军人那一年都向袁行跪拜礼,袁在接受他们大礼时,总是喊着自己儿子的名字说:“你们快来还礼呀!”

  袁克定从不答应,俨然以未来储君自任。

  这是小过节,却使北洋系的将领对袁离心;不过这还不是致命伤,最致命的,是他们逐渐感觉到袁不肯向他们说真话,又想解除他们的兵柄,他们觉得:“鸟还未尽而弓已藏,狡兔未死而走狗将烹!”既然老头子已不把我们当作人了,我们又何必对他忠心呢!”

  在“北洋三杰”中,王士珍比较最随和,没有个性,因此袁对王特别放心。民国成立后,王士珍就回到正定原籍,不问民国政治。由于袁对段的倔强深感不满,有意要排斥段,因此便有借重王的必要。民国3年春天,袁派长子克定乘专车到正定去迎王进京,王表示无意于再参加政治活动,袁克定说:“参不参加政治是一件事,父亲邀请你去京谈谈又是一件事,如果你一天不启程,我也只好留在正定促驾,无颜面回北京了。”王被大公子这么一逼,终于情不可却地随同袁克定来到民国时代的北京。袁立刻颁授王为陆军上将,并且派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坐办。

  统率办事处是民国3年5月9日成立的,由陆军总长、海军总长、参谋总长及大元帅特派的高级将领组织之。陆、海、参三部总长是当然办事员,第一批所派的办事员,只有荫昌、王士珍、萨镇冰三人,其后加了二次革命后来北京的蔡锷等。

  这是袁把全国兵权从陆军部抓回自己手里的一项具体措施。自从统率办事处成立以来,总统府的军事处也就取消了,段祺瑞退为办事员之一,而陆军部的重要职权都移转到办事处,陆军部就成为一个名存实亡的机关了。

  总长虽高,但毕竟是名存实亡的机关了,替他人做嫁衣,从不是他段祺瑞的风格。

  当然,他段祺瑞也不同于国民党军中那些品味不高的军阀,抓着部队就图个权势、钱财。他看的、想的要远得多,所以对江西战区战事,他要上心得多。

  他的报告虽然语气平淡,但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众人的心,让人明显地看出了他的高明之处。

  “江西战区当面之敌进攻方向不外九江、南浔一线。考虑鄂军与赣南新4军配合,此寇沿南北夹攻攻南昌最为可能。如此,也便于得到其沿江海军支援。为此,我战区拟以王占元兵团及长江沿岸布防,既遏敌取捷径攻略九江,又可利用地形各个击破敌军。再以庐山北麓作为策应,重在阻敌突破、迂回,迟滞鄂军进攻,而以防守见长的王占元兵团自然是最佳选择。但王占元兵团却无法全部给他。为加强主要方向,控制机动兵力,他只能以一半的兵力在正面布防,抽出之部队,以孙传芳率一部,深藏于庐山山区。任务是控制庐山正面险关,同时负机动使命。另外,李纯兵团一部暂置后方,组成战区突击军,并协同王占元控制南浔一线。”

  永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